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39|回复: 0

AI终端化浪潮,盯紧“卖水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5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OpenAI开发者大会的临近,正牵动着全球AI与消费电子行业的神经 —— 这场盛会并非单纯的技术发布会,更被业内视作AI产业从 “云端依赖” 迈向 “终端扎根” 的关键转折点。

端侧智能简单来说,就是把轻量化的AI模型和本地算力直接 “塞” 进手机、耳机、手表、AR 眼镜这些 “小而美” 的设备里。手机拍照的时候,不用再等云端修图,本地 AI “唰” 的一下就能给你把人像虚化好;耳机就算没网也能秒翻外语,延迟就几毫秒;手表查看心率、睡眠数据,直接在本地分析完就给你预警,这体验比以前 “云端绕一圈” 丝滑了不知道多少倍!隐私数据不用在网上到处跑,安全系数直接拉满。

要是 OpenAI 在大会上直接亮出 AI 和硬件结合的新玩法,比如说端侧专属模型、和手机厂的合作方案啥的,消费电子产业链估计得直接 “打鸡血”。不管是 AI 手机、智能耳机,还是 AR 眼镜、智能座舱,想要从 “傻大个” 变成 “聪明蛋”,都得靠一个核心东西 —— 端侧AI芯片!

为啥把端侧芯片叫做AI终端化的 “铲子股” ?有三大硬核逻辑
第一,基础到不能再基础。AI 手机要在本地跑大模型,智能座舱得同时处理语音、手势、路况,AI 耳机要实时翻译,工业机器人要自主检测…… 这些活儿谁来干呀?全得靠芯片里的 CPU/GPU/NPU 来扛算力呢!没有芯片,再牛的终端也就是个 “傻大个”,功能全得趴窝。就好比盖楼没有地基,你装修得再漂亮,风一吹就倒啦。

第二,行业爆发的 “杠杆效应”。现在生成式 AI 正往终端 “下沉”,大模型越做越轻量,但是算力需求反而 “蹭蹭” 往上涨!芯片得提供更高的算力,单价和利润自然就往上窜啦。

第三,技术壁垒当 “护城河”。设计先进的SoC芯片,得搞定3nm/4nm工艺、IP核集成、软硬件协同优化这些 “技术关”。没有点真本事根本就进不来!

政策方面,国务院《“人工智能+” 行动意见》直接把 “新一代智能终端” 列为重点,智能网联汽车、AI手机/电脑、工业机器人、智能家居都在 “射程” 之内,到2027年普及率要超过70%,智能经济规模要实现 “跨越式增长”!地方政府更给力,深圳给端侧芯片厂最高5000万的研发补贴,上海搞了个 “AI 终端测试认证中心”,给产品落地开 “绿灯”。

需求方面,终端的边界越扩越大,增长呈现出 “多点爆发” 的态势!AR眼镜上演 “百镜大战”,深圳电子展上的款式能实时翻译、全天续航,还能和手机进行 “算力联动”,有的品牌单月就能卖10万副;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 “杀” 进工厂,在汽车制造、物流分拣等领域都能大显身手,关节控制、环境感知全得靠端侧芯片。

最后说说投资逻辑。不管是AI手机、智能座舱,还是AR眼镜,谁先 “爆火” 都不重要,只要设备想要变聪明,就需要端侧芯片提供的强大本地算力!这些企业就像是AI终端化浪潮里的 “卖水人”,不用操心单一品类的起伏,稳稳地吃着全产业链增长的红利,这才是真正 “旱涝保收” 的好生意!

相关阅读:节后端侧催化密集!关联公司梳理!

当天盘面回顾,关注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0-27 21:58 , Processed in 0.08694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