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55|回复: 0

AI产能过剩,个人如何进取(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25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我们正在经历一场从稀缺到丰盈的转变。 —— OpenAI 董事长 Bret Taylor

w1.png
在这种大转折时期,您认为普通人该当如何适应和进取呢?

w2.png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关键的问题。面对“智慧丰盈”这个大转折,普通人如果不想被时代抛下,确实需要调整自己的姿态。这不仅仅是学习一个新软件那么简单,更是一场思维和能力的重塑。

我认为,适应和进取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着手:思想上的转变和能力与行动上的进取。
1. 思想上的转变:从“与AI竞争”到“与AI共舞”

首先要调整的是心态,这是最重要的一步。
    把AI看作伙伴,而不是对手不要总想着“AI会取代我的工作”,而是要思考“AI如何能帮我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快、更有创造力?”。把它想象成一个能力超强、不知疲倦的实习生、副驾驶或者研究助理。你的角色是机长、是项目经理、是最终的决策者。从知识的“存储者”变为“使用者”和“创造者”过去,一个人记得多少知识、懂得多少技能,是其价值的重要体现。现在,知识本身变得廉价,随时可以调用。因此,你的价值不再是你“知道什么”,而是你能用这些唾手可得的知识“做什么”。能否提出好问题、能否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能否创造出独特的价值,这才是关键。拥抱不确定性,保持终身学习的热情未来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变化本身”。过去那种“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彻底结束了。你需要培养一种开放的心态,对新事物保持好奇,并愿意不断“清空”自己过时的认知,学习新的思维模式和工具。
2. 能力与行动上的进取:成为一个优秀的“AI指挥官”和“价值创造者”

在思想转变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培养一些核心能力,让AI成为我们的“超能力”。

    第一核心能力:学会“提问”和“指令”(Prompt Engineering)AI的能力上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提问的水平。一个好的问题或指令,可以激发AI产生深刻、精准、富有创意的回答。这包括:
      提供清晰的背景和角色告诉AI“你现在是一位资深的营销专家,请帮我分析……”给出明确的目标和限制比如“……要求语言风格轻松幽默,篇幅在300字以内,不要使用专业术语。”进行追问和迭代对AI的初步回答进行修正、追问,引导它一步步达到你想要的结果。这本质上是把你的思考过程清晰化、结构化的能力。

    培养AI无法轻易取代的“软实力”当分析、计算、写作等“硬技能”可以被AI辅助时,那些根植于人性的能力就变得格外珍贵。
      同理心与沟通能力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进行有温度的交流、谈判和协作。这是建立信任和团队合作的基石。批判性思维和独立判断AI会生成大量信息,甚至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你需要具备辨别真伪、筛选信息、质疑假设、做出最终决策的能力。永远不要全盘接受AI的答案。审美与品味在创意领域,AI可以生成无数方案,但最终哪个方案“更好”、更美、更有格调,需要人的审美来判断和选择。

    深耕一个领域,并尝试跨界整合AI是通才,而你需要在某个领域成为专家。
      “T型人才”你需要在一个领域有足够的深度(“T”的垂直一竖),这样你才知道该向AI提什么样的高质量问题,也才能判断AI给出的答案是否专业。跨界能力同时,你要有广阔的知识面(“T”的水平一横),能够利用AI快速学习和链接不同领域的知识,从而发现别人看不到的创新机会。比如,一个懂心理学的程序员,可以利用AI开发出更具体验感的产品。

    动手创造,建立个人作品集(Portfolio)在智慧丰盈的时代,“说”不再重要,“做”和“成果”才是一切。不要只停留在学习理论,要利用AI工具动手去创造。
      写一篇文章、做一个演示文稿、分析一组数据、编写一段代码、设计一个logo……无论大小,这些都是你能力的证明。利用AI,你可以极大地加速这个创造过程,让你有更多的时间去“构思”和“迭代”,而不是把时间花在基础的执行上。


总结一下:

对于普通人来说,最好的策略不是恐惧和抗拒,而是张开双臂,把AI当作一个杠杆。用它来撬动更广阔的知识,放大你独特的人类智慧(如创造力、同理心和判断力),最终在你的领域里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价值。

未来的竞争,将不再是人与机器的竞争,而是善用AI的人与不善用AI的人之间的竞争。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0-30 16:07 , Processed in 0.10868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