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20|回复: 0

AI赋能启新思 课堂研讨共成长——洪河屯乡中心校“AI+思维课堂”展示暨研讨活动圆满举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29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AI赋能启新思课堂研讨共成长

w2.jpg

w3.jpg

    秋色如许,教研正浓。为探索生成式AI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思维培养为导向的新型课堂,10月29日上午,殷都区洪河屯乡中心校在洪河屯乡第一中心小学举办“AI+思维课堂”展示暨研讨活动。洪河屯乡中心校安艳丽校长、马瑞立副校长、教研员张红艳老师,各中小学语文与数学学科教师代表齐聚洪河屯乡第一中心小学,共赴这场聚焦教学创新与思维发展的教育盛宴。

w4.jpg

    活动伊始,洪河屯乡第一中心小学的裴瑞娟、李倩倩两位优秀教师带来精彩的“AI+思维课堂”课例展示,为在场教师呈现了AI技术赋能学科教学的生动实践。

    裴瑞娟老师执教的五年级语文《示儿》。课堂上,裴老师巧妙运用AI工具搭建沉浸式教学场景,通过智能课件呈现诗歌创作背景,让陆游所处的时代环境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裴老师通过创设“时空对话”情境,让学生成为历史的回应者,自豪地向陆游报告今日中国之统一强盛,深刻体会到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的紧密相连。同时,AI互动答题板的使用,让学生的课堂反馈即时可视化,裴老师据此精准调整教学节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思维主动性,让经典古诗文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

w5.jpg

w6.jpg

    李倩倩老师的三年级数学《数字编码》一课接续登场。面对抽象的数字编码知识,李老师借助AI教学平台,引入数字人“奇奇”,创设了穿越时空的教学环节。借助孟郊的诗自然引入古代准考证,并设计了“寻找古代考房”小游戏,“准考证号设计”、“身份证探秘”等趣味任务。通过古今对比,阐述了编码的重要性。在数字人“奇奇”的引进下,借助AI教学平台将抽象的编码知识具象化,既牢牢抓住学生注意力、降低理解门槛,又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索编码规则,高效达成了“掌握知识”与“培养逻辑思维、创新意识”的双重目标。整堂课以学生为中心,AI技术的融入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易懂,打开了学生的思维,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创新意识。

w7.jpg

w8.jpg

    课例展示结束后,全体参会教师移步多功能教室,围绕“AI如何更好赋能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展开深入研讨。研讨活动由洪河屯乡第一中心小学徐玉巧校长主持,现场气氛热烈。参会教师们踊跃发言,纷纷结合两堂展示课分享自己的观课感受:“裴老师用AI工具突破了古诗文教学的时空限制,让学生真正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李老师的数学课通过AI任务设计,让学生从‘被动听’变成‘主动做’,思维活跃度明显提高”“AI引入数学课堂,数学课堂也可以这么有趣!”。同时,大家也围绕日常教学中AI工具应用的难点、AI与传统教学的融合策略等问题展开交流,提出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想法,形成了互学互鉴、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w9.jpg

w10.jpg

w11.jpg

w12.jpg

     教研员张红艳老师首先对本次活动的背景与主题进行深入解读,清晰梳理了我乡在Ai➕思维课堂方面从说课展示到常态课实践的全流程,并针对后续教研工作的开展提出具体要求。她特别强调,全体教师需围绕以下“3个核心思考”深化教学实践:一是聚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教学中需明确核心问题——“如何有效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备课时要精准定位本课需重点培养的思维类型,并结合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这五种思维品质,设计针对性教学环节;二是探索AI对课堂的赋能路径:深入思考“AI如何为课堂提质增效”,通过AI工具的合理运用,训练学生课堂专注力、扩大教学内容容量、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三是锚定课题研究方向:以“AI如何赋能学生思维提升”为核心研究课题,同时倡导教师以成长型思维塑造自我,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努力成为教育领域的“发光者”。

w13.jpg

      活动最后,洪河屯乡中心校副校长马瑞立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发言。他首先对两堂精彩的“AI+思维课堂”课例给予高度评价,肯定了两位授课教师在AI技术应用与思维课堂构建方面的积极探索,课堂上融入跨学科理念对接高考改革方向,任务单的使用让知识落地,体现了教学评一致性,小组合作探究方式使学生的思维碰撞,同时对全体参会教师的深入研讨表示认可。随后,马校长结合本次活动对全乡后续“AI+思维课堂”教学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是突破心理壁垒,主动掌握AI工具:鼓励教师正视AI应用初期的挑战,克服畏难情绪,以积极态度主动学习AI工具的使用方法,为教学实践储备技术能力;二是精准找对切口,推动学科深度融合:强调AI应用需立足学科特点,找准与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适配切入点,避免“为用而用”,实现AI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结合;三是明确教育定位,坚守工具服务本质:清晰界定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角色——其核心是教学手段与辅助工具,最终目的是为课堂教学赋能,助力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果。

w14.jpg

     此次“AI+思维课堂”展示暨研讨活动在思维碰撞与智慧交融中圆满落幕,它不仅是洪河屯乡中心校探索AI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更是点燃教师创新热情、培育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契机。未来,洪河屯乡中心校将持续深耕“AI+教育”新生态,以创新驱动教学变革,让思维的火花课堂教学中绽放,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前行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END

w15.jpg

w16.jpg

图文|杨林林

编辑|裴瑞娟

审核|徐玉巧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0-31 09:42 , Processed in 0.147348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