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87|回复: 0

回《浪漫不浪漫》 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15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事情缘起:2月14日,情人节,有关什么是浪漫的争论从香港蔓延起来。这场争论因为评论人路平对杨振宁夫妇的文章,导致杨振宁夫妇首次联名发表文章批驳,并要求路平道歉。自从两人结婚后,这对老少配如此高调地进入公众领域尚属首次。

面对杨振宁夫妇的要求,路平干脆地说:?#25105;不会道歉。?#24182;且批评杨振宁?#27809;有幽默感,没有读懂我的文章。?

双方的各执一词,很快引来了公众的注意,公众互相辩驳的观点已经超越了何为浪漫的范围,而路平得到更多人支持的现象也颇令人深思。


路平,台湾省驻港机构、光华新闻文化中心主任。她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反叛精神的女人,在台大念心理系时,谈恋爱遭到家人的反对,她就自杀,自杀不成到美国念硕士,立刻就在拉斯维加斯结婚,由晚上在赌场兼职做发牌员的牧师证婚,结果还是离离合合。

现在,她成为了一个焦点人物,因为她让杨振宁和翁帆怒了。

关于浪漫的争执

杨翁反击女作家

路平于2006年1月22日《亚洲周刊》的专栏中发表《浪不浪漫?》的文章,文章虽然没有直接点名,但是?#19981;久之前,音乐会中见到那位老科学家与他的新婚妻子厖年轻妻子频繁请教,得过诺贝尔奖的老科学家耐性作答?#65292;让人一看便知是谁。

路平的文字肯定触怒了正在度假的杨振宁夫妇,两人联合署名发表文章,发表在2月9日的《亚洲周刊》上批驳路平,文章的名字就是《我们是天作之合》。

对于路平的?#35828;三道四?#65292;杨翁夫妇二人认为有必要?#22238;应?#65292;但他们也通过媒体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在我们看起来,整篇文章缺少的是阳光、是希望、是同情、是爱。

我们现在就告诉你我们相处的真相:我们没有孤独,只有快乐。与你所描述的,或所期望的,完全不同。我们认为我们的婚姻是天作之合。

不管路平女士怎样解说,在我们读来,她的文章中多处是在咒骂我们。我们是骂不倒的。可是她是否应该反省,应该道歉呢?

杨振宁夫妇的文章刊登后,路平马上又以《浪漫不浪漫之续篇》回应。她没有在文中道歉,并说明自己不是反对老夫少妻,只是反对将名衔、地位、财富、容貌等表面的附丽,当成通往幸福的金光大道。她说,这类媚俗的说法既虚构了所谓的浪漫,也遮蔽 ;了人们清亮的眼睛以及对人生实况的体会。

猜猜杨老为何怒

下面这几点是路平在文章中表达的观点,也可能是引起杨老震怒的原因:

1.在儒家传统的道袍之下,老夫少妻的匹配对照于社会期待,反而相得益彰:他们是常规的遵循者,不是顽勇的叛逆者。老少配悲哀的?#30495;相?#26159;?#30524;前飞着细小的蚊子,视网膜有破洞,膝盖头也飕飕地风湿骨刺,睡到夜晚有欲尿的感觉,站着,憋气,却又像滴漏一样迟迟出不来?#12290;

2.男性家长制的权威操控,其实,正是儒家文化中被一再遵循的家庭模式。儒家文化对女性的训育也着重在妾妇之德:所谓的妇德、妇工、妇言,都教女人及早放弃自己的自主性,甘愿把心智停留在稚嫩的髫龄。

3.对妻子,毕竟是一种太长久的压抑,所以儒家文化的家庭结构包含着隐隐的暴力:日后,不满足的妇人用扭曲的欲望或变态的凌虐,掌理家、支使子媳,或顿挫那只无能的老兽。

4.除了生理方面无法契合之外,路平还认为,老夫少妻在心智上差距太大,存在难以跨越的时代感,怎么能够相濡以沫?

5.其实,他们依着传统的模式相遇与相交,像是某种形式的郎才女貌、某种形式的各取所需,其实并非异类的情爱,亦算不上艰辛的苦恋痴恋,过程既不惊世、也不骇俗,后来婚礼果然祝福盈庭。

无休无止的争执

正方:他们没有义务成为完人

关于翁杨的恋情和婚姻,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这场在道德层面上的争论一直延续到今天。双方的互不相让,很快引来了公众的注意,不少网民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

支持杨老的人提出:

你凭什么可以公然地对别人的私生活恶意地品头评足厖为了给自己攻击别人找点理由,掩盖自己的醋意妒意,还说这样做是为了担忧女人们从此更会出卖自己的?#30382;相青春?#12290;真是侮辱了中国的女子了!

为什么中国人不能摆脱世俗的观点?一老一少结婚难道就没有真正的感情吗?或许在他们之间已经不再是爱情了,已经升华为亲情了!两个人在一起久了,即使是没有相互的血缘关系,但是因为时间久了,他们之间也就变成不可或缺的亲情了!

为什么要去苛求他们成为完人?他们没有义务成为完人!

新加坡女作家尤今在2005年12月19日撰写文章《旷世之恋》,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虽然相差了整整54岁,可是,在翁帆的眼中,杨振宁教授精神矍铄,说话、行动、思维都很快,除了年纪大一点之外,他具备了男人所有的魅力。丘比特的箭射得她无路可逃,惟有ī 80;蜜地投降。至于杨振宁呢,基于两人感情日渐深厚,无时无刻不想待在一起,最后决定彻底抛开世俗的眼光,筑个天长地久的爱巢。

文章认为:我觉得杨振宁不但睿智,而且,勇敢。在人人认为他该与爱情?#35776;别?#30340;耄耋之年,他敢于追求真爱,敢于向全世界承认,而又敢于堂堂正正地将真爱迎娶回家。翁帆呢,聪颖,而且,也同样的勇敢。她不畏人言,不管流言,百分之百地忠于自己į 40;感受,敢于接受幸福、敢于开拓幸福的新天地。

反方:?#32769;夫少妻?#26159;复古现象

反对杨老这次婚姻的人认为:

他们从一开始就自己跳出来说这桩婚姻是如何的美满幸福,这就是他们要拿自己的婚姻出来供大众作为谈资了,既然这样,有赞美有怀疑有不屑,是意料中的事吧?怎么能听到不同看法就火冒三丈呢?

杨的表率,会使这种?#24536;年恋?#22312;中国泛滥成灾的,因为终于有了参照。

?#32769;夫少妻?#26412;身彰显的就是男女不平等现象,现代的?#32769;夫少妻?#35828;白了就是一种复古现象。但现代的?#32769;少配?#65292;更多了一些物质功利因素。试想:假如那82岁的老翁不是有名望的杨振宁,翁帆会?#29233;?#19978;他吗?假如翁帆不是二八少女,杨会?#29233;?#19978;她吗?这婚姻里掺杂 0102;太多的物质功利,与?#28010;漫?#20108;字根本不沾边,可他们中的一方作为社会名人,却又怕担当?#21033;用自己的社会地位占有年轻女子?#30340;罪名,另一方怕惹上?#21334;身求荣?#30340;耻辱,于是给自己仿造了一些?#28010;漫?#12290;

网友的批评并没有到此结束,除了众多的情绪性语言外,还有网友列举了杨振宁与邓稼轩的差距,甚至翻出杨振宁买房、翁帆上大学的旧事。

华商晨报对话路平

浪漫不是交换 告我没关系

身在香港的路平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

华商晨报:你为什么要写那篇文章,为了出名?

路平:不是,可能是内地的朋友对我的文章不太了解,我在美国留学多年,很多文章都发表在海外的刊物上,并不是为了出名。实际上,在一场音乐会上,我遇到了杨振宁夫妇。音乐会退场时,看到大家一致认为?#26472;振宁夫妇太浪漫了?#65292;我决定应该通过文é 83;,让大家知道什么是浪漫,浪漫不是世俗中的交换。

华商晨报:你和杨振宁夫妇打过交道吗?

路平:没有,我不是反对老夫少妻,只是反对将名衔、地位、财富、容貌等表面的附丽,当成通往幸福的金光大道。这类媚俗的说法既虚构了所谓的浪漫,也遮蔽了人们清亮的眼睛以及对人生实况的体会。我希望通过文字让大家去讨论真相,是不是我们眼 ;前看到的繁花似锦就是真正的浪漫,以及婚姻所代表的意义,它不是指男人只要有地位、金钱,年纪多老也没关系。而大众只是看到表面现象,以为这样就是浪漫。

华商晨报:那你眼中的浪漫是什么?

路平:浪漫就是反叛,对传统世俗的背叛。我认为老夫少妻切合儒家的传统,并不反叛。真正的浪漫一定是反传统,要有勇气承担和传统不同的信念。

华商晨报:你认为自己是一个浪漫的人吗?

路平:当然是啊,我是一个非常浪漫的人,因为我身上有背叛的力量(笑)

华商晨报:你已经明确表示不会道歉,如果杨振宁起诉你,如何面对?

路平:没关系啊,我愿意大家互相讨论。

浪漫不浪漫?棗老少配的?#36855;思?#65288;续篇。平路)


那是富贵人家,观众便露出妒羡目光?忽略了父权之下,玲珑心窍的女子们总不免陷落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的命运

两星期前,本专栏写到杨振宁与翁帆的老少配,引起阵阵反响。前几天,一月十九日台湾的《联合报》上,恰恰刊载了一则相差六十六岁结连理的消息。

报道中,孟老先生九十三岁,婷婷二十七岁。他是山东籍的老荣民,她是公园流浪的弱智女。孟老先生一九四九年随国民党军队到台湾,始终独居。婷婷从小就轻微智障,在公园里经常横遭欺负。四年前,老先生拄着拐杖散步回家,楼梯间看见一个女孩& #20498;在地下,头还流血,老先生随即报警,叫救护车厖后来,老先生乾脆好人做到底,又帮着付了一万多医药费。病愈出院,婷婷亟需住的地方,老先生也希望有人做家事、推轮椅。这一老一少凑和住在一起。

住在一起,却引来闲言闲语。房东既担心老先生惹上麻烦,又不忍心弱智的女孩再度流浪。在房东与社区服务员促成下,到法院公证结婚,成了相差六十六岁的一对新人。

两人名为夫妻,状似祖孙。办结婚手续,其实有另一层现实考量:孟老一旦亡故,婷婷还能够以眷属的身分领一半月俸,有七千多台币,加上每月四千的残障津贴,生活上勉强过得去。

这则消息,乃是因为新上任的县长走访,偶然间报道出来。政治话题闹嚷嚷的台湾,大家最多当做趣闻轶事,当天的版面就过去了,不会激起一丝涟漪。

*孟老与婷婷挤在六、七坪的屋子里。「墙上,挂着两人的结婚照,照片上,男女主角少了笔挺的西装和华丽的结婚礼服。」报道中提到这对老少的相处细节,山东腔对上闽南语不免误解丛生,教育程度的差异也常起勃溪。譬如县长十八日到访,婷婷接到& #36890;知,在笔记上先写了「18」,加个「县」字,但「县」太难,写不出,只写了偏旁,搞得老先生事先不知道这回事,所以操着山东腔埋怨:「哎,她就是大字不识一个。」

想着两人相互磨合、彼此取暖的真实生活,记起我年轻时读过的《将军族》,陈映真笔下,退役的喇叭手在康乐队里遇见苦命的逃家女孩,那位三角脸的老男人对小瘦丫头说:「要是那时我走了(指一九四九年离开大陆)之后,老婆有了女儿,大约也就是你这个年纪吧。」

同是天涯沦落人,情话也就是那样平淡如常。小说里,老男人又像个父亲,呵护着无人疼惜的小女孩。

后来两人重逢,在吹丧乐的仪仗队里再次相遇。上次分离,老男人悄悄留下退伍金给她赎身还债。一时千言万语,都浓缩成年龄悬殊厖带来的沧桑之感:

「你老了。」

「老了、老了。」

「才不过四、五年。」

「才不过四、五年。可是一个日出、一个日落呀!」

*日出日落,总是时不我予。小说描写畸零人之间的相濡以沫。同病而不同命,苟延到死而不离不弃,在千疮百孔的现实中,却丝丝缕缕厖嗅到了令人心动的浪漫气息。

像是孟老与婷婷。

可惜,男主角不够俊,女主角不够美,商业电影不会拍他们的故事。

对人生的真切情境,我们愿意厖理解多少?

每天在杂志上、报纸上,总有Party里人们的集锦照片。名人俪影双双,对镜头挤眉弄眼,做出恩爱的形貌。宴席上戴什么?穿什么?手指套着几克拉钻戒都是报道焦点。阅听大众像饲料鸡一样被喂养、被填塞,误以为寻常人生亦当如是:我们若不曾那般的 184;福模样,只因为我们不曾那般的权势与富贵。
譬如老少配,这诸种滋味在心头的艰难相处,却可能由于男方是诺贝尔得主、或是富商巨贾企业主,便也脱离了现实,烘托成值得向往的浪漫情事。正好像我们看待名人总用双重标准,举例而言,对经营之神 579;永庆、博彩之王何鸿□,一般人对他们妻妾成群的家室竟然由衷倾慕:只因为是豪门,似乎一切有解,也自然解决包括重婚触法的问题。媒体报道中,三姨四姨争奇斗妍,一片花团锦簇,由于那是富贵人家,观众便露出妒羡的目光?忽略了父权之下,玲珑& #24515;窍的女子们总不免厖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哀愁命运。

每看见媒体里的社会示范,我偏不以为然其中的伪善。

同样逻辑下,我不是反对老夫少妻,只是反对将名衔、地位、财富、容貌等表面的附丽,当成通往幸福的金光大道。这类媚俗的说法,既虚构了所谓的「浪漫」││那是需要坚贞勇气与叛逆精神的精诚所致,它也遮蔽了人们清亮的眼睛,以及眼睛里对人 9983;实况的体察厖以及悲悯。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7-17 16:16 , Processed in 0.08599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