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沅瑾
合卷以后,我有种深深的庆幸,我是一个清清白白的人,我一直是个清清白白的人,我有权利享受平静幸福的生活,我比书中那些备受命运折磨的人物幸运。我深深庆幸这一点。我想,这应该就是作者逼视邪恶和黑暗的意义。他让我们明白了,幸福平静生活的可贵,不做亏心事,内心安宁的可贵。
有一类都市小说读完了让人躁动。让你想没事找事,让你感觉生活过于平淡了,一定要去找一些刺激。而读完丁天的小说,你肯定不会有这种想法的。没事找事换来的代价实在过于惨烈。平平淡淡才是真才是福的感觉特别强烈。我想,这也许就是我喜欢这部小说的地方。
关于恐怖小说,关于恐怖小说的作法和意义,丁天是颇有一些警句的。
比如,他说:“这是一个心灵需要慰藉的时代,所以一定要出现恐怖小说,让空虚的灵魂更加空虚。这是一个需要情绪发泄替代品的时代,恐怖小说可以让你在惊魂之后得到一刻真正的宁静。”
比如,他说:“我喜欢的小说应该有着密不透风的叙述,还应该有一个奇异的故事。那还应该是一部并不纯粹为了吓人的追求感官刺激的作品,它向我们描述的应该是现代生活中我们熟悉的近在咫尺的某种情感。在阅读过后,它让我们不得不进行一种反思。”
《命犯桃花》似乎是一种证明。丁天是按照他的方式在写着他的小说,实践着他的创作理论。
书里面的细节,我特别喜欢苏琳小时候写关于他父亲的作文那一段。我读那一段的时候,眼睛有些湿润,就像老师读了苏琳的作文读哭了,然后底下的小同学们也跟着哭成了一片。一个缺少父爱,生长在残缺家庭中的孩子短短几句话就跃然纸上了。只不过,情节类小说我想或多或少是有些局限的,苏琳的成长,本身看来就可以单独写成一本书,细细去发掘她如何从一个受害者(被强奸被玩弄)演变成了一个害人者或者说复仇天使。
还有,那个小导演的人性分裂,他的狂傲和自卑,他面对女人的挫折和打击,也颇值得用细深的笔触去分析。有一句话国哲学家的话好像是这样说:“所有的性挫折事实上全都是社会性的挫折。”只是,因为是次要人物,并不在故事主线上,他们的命运都被点到了,却没有更深的进一步的发掘,只能是留给我们自己去思索了。
“头上三尺有神明。也许这世界上并没有真正的秘密可言,早晚有一天,一切都会真相大白的。”这是书中最让我心惊的一句话。这句话事实上很平常,可是被丁天镶在故事中,细品却让人暗暗心惊。那种恐怖感事实上超过了书中那些残酷的虐杀场面的描写。
最后,讲一则趣事。丁天在我阅读之前,提醒我数一数书中死了多少人。我数了好几遍,结果总还是差一个。到底死了几个人啊?丁天在电话中嘿嘿冲我坏笑。他说,那是他回报我阅读的一个小小的有趣的游戏。
丁天说他是以无比严肃的态度终生从事恐怖小说的创作来着,用他自己的话说,要真诚到赤裸裸。
解剖人性的善与恶。书写爱与生死。终生乐此不疲。
我喜欢丁老先生的言过其实,乱放大话,有时候,他看上去还像个顽童。没有童心是很难坚持桓久地做一件事的。
最后,希望他的下一本书写得更好看吧。即然“好看”是他一直坚持的第一原则。
~~~~~~~~~~~~~~~~~~~~~~~~~~~~~~~~~~~~~~全书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