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727|回复: 8

《中国日报》汉服报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6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汉服”时代     指日可待
                             《中国日报》记者林淑娟2006年1月27日北京报道
汉网网友天朕君翻译


石清是北外大二学生。20岁的她喜欢把自己穿得跟中国古画里的少女一般美丽。
图片里的她身着汉服。汉服的特点是宽袍大袖、交领束带。
石清对这种服装款式不可谓不熟悉,其经常出现在古装电视剧里。但她以前总把汉服看成古老的象征,从来没有想到它会成为自己最喜欢的穿着模式。
石清最初对汉服产生兴趣源于半年前她无意间登录的一个致力于复兴汉服的网站。她发现汉服是我们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有3000多年的历史,直到满清入关之后才消亡。
“如果我以前知道它是我们的民族服装,我早就穿了,真是太美了。”石清兴高采烈地说道。
之前她以为咱们中国的传统服装是女人穿的旗装和男人穿的长袍。
对于这个新发现,她又震惊又兴奋,立马就迷上了汉服,并从此之后成了一个热心的汉服支持者。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十几岁时就会缝纫的她开始利用自己的大部分时间来缝制她的第一件汉服。今年元旦,她身着汉服与其他几十个同样身着汉服的汉网网友一起游览了天坛。  

这可引起了路人不少好奇的目光和议论。有些还误以为他们拍电视剧呢,更有甚者把他们当成了韩国游客。没有人猜对。石清和她的同伴们就耐心地给尽可能多的游人解释。
汉服不仅仅是服装的问题。
“如果没有互联网,汉服就不可能流行得这么快。”汉服运动的先驱李理说道。他是汉网(www.hanminzu.com)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汉网是全世界第一家提倡日常生活穿着汉服的网站。
李理对中国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自少年时代起就热衷于钻研中国传统文化。李理指出,汉服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却被忽略了300多年。
“‘华夏’这个称谓就可以解释这一点,”李理阐述道,“追本溯源,华就是指当时汉服的华美,夏则是指我们所遵守的礼仪和习俗。它们是息息相关的。”
李理认为,随着汉服作为日常服饰归于湮没,与之相关的华夏礼仪也不幸被人们忽视了。
从1990年代开始,坚定的李理就竭力提倡汉服,复兴礼仪。他的大部分努力都无所得,直到2003年,他和其他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创建了公益网站――汉网。
不到半年,注册会员就超过3000,包括海外华人。2003年九月,河南郑州工人王乐天身着汉服逛大街,上了当地报纸的头版。从那以后,汉服就超越了互联网虚拟社区,吸引了更多公众的注意。
理念越传越远,更多致力于复兴汉服的网站纷纷出现。截止到到去年年底,汉网全国注册会员一下子就飙升到30000之众。
李理表示,大多数会员是大学在校学生和毕业工作了几年的人,涉及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以及郑州等等。
当然,汉网会员中也包括象杨青这样的老一辈热心支持者。50多岁的他是一名古琴演奏家,他每个月都为古琴爱好者举办一次小型音乐聚会。
一年前,一些琴友开始身着汉服参加他的古琴活动。“尽管当时我并不知道他们穿的是什么衣服,但我相信古琴演奏者就应该穿着这样的服装,我苦苦寻觅多时了。”杨青回忆道。
作为中国民族乐器协会的副会长,杨青一直在寻找演奏古琴的最佳着装模式。“人们会穿着燕尾服演奏西洋音乐,但当我们演奏这历史悠久的民族乐器的时候该穿什么好呢?”杨青问道。
刚开始他所能想到是满族的马褂,和香港功夫明星成龙出席公众场合穿的那个差不多。这微妙得很难解释,但杨青不得不承认,“穿那个感觉不对,那衣服跟乐器根本就不协调。”
杨青很快就给自己搞了一套汉服。“一些琴友说我身着汉服就像一个博学的大儒,而穿其它衣服我不过是任何街角都能找到的普通老头。”杨青半开玩笑地说道。
对杨青来说,这久被遗忘的着装模式,跟古琴一样,是失落的文化财富。
不光是杨青这样想,事实上,这是汉服拥护者的基本理念。

“有些人争辩说汉服运动太民族化了,无以继续,但不是这样的。” 另一个会员朱浩说道。“汉服是影响了大部分亚洲特别是东亚的一种美学体系。可以这么说,它是一种潮流,而不仅仅是一个民族服装。它是中国过去璀璨文明的象征。”
“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一不小心就可能丢掉我们自己的文化身份。我们必须找到我们自己真正认同的价值,我们身上流淌的血液让我们从祖先那儿找到这些价值。”
朱浩认为汉服复兴能帮中华同胞找回文化认同感。“我并不是说我们应该完全杜绝穿着套装、T恤衫、牛仔以及其他的西服,但是在春节和其他中国传统节日我们应该穿着自己的服装。”

“我们现在所从事的不仅仅是为了找回被遗忘的主流服饰。”李理强调,“我们的驱动力是久以失落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内心强烈要求实现民族尊严的渴望。”


www.hanminzu.com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头像被屏蔽

TA的专栏

发表于 2006-3-6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6-3-6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刘晓庆大姐 于 2006-3-6 18:54 发表


:P:P穿成那个样子怎么 运动, 工作啊?:lol::lol:

可以作秘书---经理助理:D:D:D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6-3-6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芭月凉 于 2006-3-6 18:25 发表
“汉服”时代     指日可待
                             《中国日报》记者林淑娟2006年1月27日北京报道
汉网网友天朕君翻译


石清是北外大二学生。20岁的她喜欢把自己穿得跟中国古画里的少女一般美丽。
...

学谁不好,学那个烧红烧肉不放酱油的主儿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头像被屏蔽

TA的专栏

发表于 2006-3-6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6-3-6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刘晓庆大姐 于 2006-3-6 18:54 发表


:P:P穿成那个样子怎么 运动, 工作啊?:lol::lol:



古代人不用運動 工作的
讀書 做女紅就好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头像被屏蔽

TA的专栏

发表于 2006-3-6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6-3-6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看是好看,就是太不方便了.振兴也不是非要天天穿吧...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3-7 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说要天天穿,只是宣传一下什么是我们汉族的真正传统服饰!!!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25 06:50 , Processed in 0.482949 second(s), 1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