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孙俪不满贫困生月消费超500 中途停止对其资助]一文,感想颇多,开始以为又是什么明星炒做,后来越读越吃惊,那个"向满清"真的让我不得不说2句:
开始之前,先说一个我上学期间的真实故事,我是9几年毕业的,在校期间,一个来自大山里的贫困学生至今让我难以忘记,当时,他家里非常的贫困,我们发现这些是因为他几乎从来不跟我一起到食堂吃饭,后来有的学生发现他一次去食堂买20个馒头和一碗榨菜,当时一个馒头2毛钱,然后就靠这些干粮可以过一个星期,说给你不信,我几乎没看见过这家伙吃肉.当燃他过得也很快乐,只是由于长期生活中没有油吃,人显得很干瘦,我想大家都应该知道,吃饭没有油的话,很快会饿.后来大家都知道了这种情况,就有事没事的给他一些帮助,比如,家里有带东西来的就分给他一份,或叫他一起来吃等很多了,有谁穿旧了的衣服也会给他, 当然谈不上施舍了,就是象同学义气那样.再到后来,有同学和班干部说了,于是班里决定搞一次捐助,准备先在班里搞一下,然后再往系里,校里报,当时瞒着他,后来在班长把大家凑的800元和捐助名单给他送到宿舍去了,我当时给了80,其实当时我们班里很多家庭都不富裕.那个哥们一个月的生活费绝对不会超过 20块(真的,狗骗),衣服从来没买过,除了吃饭,刷牙洗衣分之类的基本没什么开销.大概当时班长到他宿舍后硬塞给他就走了,没想到当晚他硬是一个一个宿舍的跑着按名单全还给捐钱的人了,他还钱的时候当时跟我说:"大家的好意我心领了,我现在又不是没饭吃,你们这么一弄搞得我很难受,我现在完全可以生活的很好,我的钱够用,我不想和大家不一样,"当时具体说的什么我不能全记起来了,就是说大概是看的起他的话就不要给他钱.他跑了2-3个小时把钱全给还了. 一分都没要,自那以后大家谁也没再提起这件事,还是象平时的哥们之间一样相处.后来第3年他得了次奖学金,不多,500元(其实他学习不是班里最好的,中等偏一点上,但他很够义气,同学考试要抄的时候他是冒着自己做不完和被抓的危险都会给抄),请了次客,这斯在这之前从来没请过客,同学之间互请在校园是很正常的事,但大多都会叫上他,喝酒的时候也善意的挖苦过他,说他很抠.他请客那次去食堂每样菜打了10个,买了2瓶2曲酒,5包烟(花好/月圆的牌子,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大概10几个人吧,喝就酒之后说了很多话,还提起了上一次捐助的事,具体的记不得了,但言语之间表现了很强的自尊自爱自强的意念.
是不是写跑题了?
再来看现在的社会,不乏一些受资助的学生觉得受资助是应该的,很多受资助的学生甚至过得比正常人还奢侈,不知恩为何物?在这种情况下我在想盲目的搞这种助学行为是否科学与合理,到底给与了这些平困生什么?不劳而获?是否应该算借给他们的, 等工作之后再还给资助人(不一定要还了,但至少要让他们知道这份资助是得来不易的,不是天上掉馅饼的).或者建立起一些监督机制,不然是害了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