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599|回复: 0

李开复“话解”微软研发的“二八原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9-28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李开复“话解”微软研发的“二八原则”
(2003.03.10)   来自:北京现代商报   温运娟  



  

  比尔·盖茨胜利完成了微软在中国的本轮“政府公关”、“技术耀兵”加“客户公关”的特别活动。业界对于微软的观察没有一天断过,但是无论是谁都是局外人,均不如局内人更有发言权。可以说,微软成功自有道。记者有幸同陪同比尔·盖茨前来的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有过交流,他的一些观点或许对于人们理解微软的举措有所帮助。

  Web Service时代,多种操作系统并存

  微软最喜欢谈论的当然是在.NET平台下的一个技术大同世界的美好景象:计算模式在改变,网络服务中各种东西都可以用来上网,自动与周围的人或者你可能使用到的日常用品发生联系。比如,使用了最小的Windows CE的名字叫“Spot”的终端,可以被放到手表里,它不但能运行软件,还能连接到互联网上,它能够通过非常窄的带宽,传输一些信息,但这些信息足够了,不但可以告诉你时间,还可以聪明地告诉你什么时候该开会了,或者是你的股票涨了多少钱等等类似SMS的信息。微软在这次的OEM高峰会上也展示了像便携式媒体播放器(Media2Go)、Media Center、Smart display和Smart Phon等智能设备。

  在媒体看来,似乎.NET和IBM所提出来的E-Business On Demand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不过,在李开复看来:“在今天竞争的情况下,不是任何一个公司可以占有整个市场的,所以我认为将来很可能是有很多扮演不同的角色公司并存。我相信,很多公司的战略都是基于Web Service,因此相互之间的兼容性对我们大家是很重要的。我个人认为,将来应该是多种系统并存。客户使用的手机可能有不同的需要,但是手机可能都是在XML和Web Service上面运行的,此时用户就会得到他们需要的东西,用户并不在乎后台是什么系统。这其实是整个IT界的成熟,过去都各说各的一套东西,自己保护自己的一套东西。但是在Web Service时代,对有用户的福利最重要,所以兼容性更重要。我个人不认为微软赢了,其他公司就要输,因为Web Service是几个厂家共同支持的,市场的饼会变得非常大。”

  微软可能完全成为软件服务公司

  微软目前正在探索很多新的业务模式。李开复估计,“在数字时代(Digital Decade,是比尔·盖茨特指技术向Web Service方向前进的时间段,从2000年到2010年)结束的时候,到2010年的时候,我们的盒装软件的业务应该是零,我们可以完全成为软件服务的公司,不管是软件服务的平台,还是软件服务的软件。”

  据李开复讲,微软office产品已经开始向Web Service转变,他还设想,.NET时代的Windows会变成自动提升功能,自动修补问题的智能化的软件。“Windows会在你授权的情况之下把它自己做得更完整。过去,我们是两三年升级一次,然后可能半年发一张CD,当你知道有升级的时候去网上做下载,让它去升级。我们可以想象有一天,你不需要再去买一个版本的Windows,你可以按月付钱给微软,如果你不用了就不该付钱了。”

  李开复强调:“我并不是说这一定是微软未来的商业模式,但是如果到了这个商业模式的话就更接近无摩擦的经济。因为客户总是想花越少钱越好,那么,当你想要一张光盘的时候,就不需要去店里花钱,你也不需要为包装盒付费,也不需要开车到店里买东西,这对客户来说都是很大的福音。如果说将来软件都是用网络来发布,这就成为了一种网络服务。所以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可以走的方向,我们现在还没有任何的计划改变我们收款的方式,但是像我们的MSN等软件已经开始用这种方式在提供服务了。”

  李开复称:“我们通过MSN提供很多Web Service服务,并以此当做实验,来了解这个市场是不是可以用按月付钱的软件租用方式来做,看这是不是一个合适的模式。我们在摸索以后也许会有更多的产品来用这种方式销售。”

  微软研发的“二八原则”

  微软在研发投入上世界一流,去年,微软的整个研发投入是52亿美元。微软也是一个研究成果转化率非常高的企业。据李开复说:“我们研究的项目里面没有二十到三十年的项目,那更适合大学做研究的项目。微软的产品的部门做的是一年到三年能转化为产品的技术。一般有80%的技术成为产品,也许有20%的技术发现不合适就不做下去。研究院这样的部门则是做在三年到十年之内能够成为产品的一些技术。微软亚洲研究院做出来的技术有50%的转移率,很高了。因此,从研究角度来说,我们比较愿意冒风险;产品部门来说是看短期的。”

  微软在科研和产品部门的配合上非常紧密。据介绍,微软经常会组织部门之间的交流。李开复介绍说:“研究院的员工定期会把一些技术的展望解释给产品的部门听。比如说这个星期我们这边有研究院的四十多位员工从中国到了雷德蒙去解释他们的技术,告诉人家,我们的技术做到了什么程度,三年以后可以成为产品你要不要,这是很好的过程。我们的产品部门在每一次做产品计划的时候,就会把他们对行业的趋势分析给研究部门听,也会把产品的蓝图解释给研究院听。所以在开发人员还没有开始编程的时候,已经很清楚什么时候可以期望研究院做什么样的技术。”此外,微软的员工也经常在产品部门和研究院之间流动,很多人有两边的经验。李开复讲:“可能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比尔·盖茨对这个研究院非常重视,所以如果哪个部门没有好好考虑到研究员的成果的话会被骂的,有些副总裁常被骂以后就会记住了。而且,比尔·盖茨对技术看得很清楚,即使上这么大的、五万多员工的公司,比尔·盖茨还可以个人扮演一个媒人的角色。他经常告诉某某,这个技术你要用。我们常常得到比尔·盖茨给我们这种反馈。”这可能是比尔·盖茨的首席软件设计师的真正作用。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7 11:39 , Processed in 0.061357 second(s), 1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