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左三年兄弟为我辛苦写这么长的笑话,笑话自然是看得懂的,就是这个包袱开始的时候不知道该如何接. 现在看来左三年一片诚意,若不接下来,我倒成笑话了. 左三年兄弟,辛苦了.
我很同意你上面写的观点,一张照片的生产过程实在是受太多的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百分之百还原拍摄者的初衷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就是在这个受各种因素影响的"将错就错"的过程中,(包括技术选择,图片筛选,后期处理等等过程), 拍摄者的世界观,个人情趣,喜怒哀乐,回忆憧憬等等各种各样的感受会下意识地添加到最后的成品中去,很难去量化这个"潜意识过程"在整个创作过程中的比例,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个过程对于一个成熟的摄影师(也可以推广到所有视觉艺术工作者)至关重要,其作品是否有个性,是否有风格,是否有力量大部分是由这个过程来决定的. 而且这个过程也往往是身不由己的,是很难主观克制的,这也是我对FANFAN说"风格根本不用寻找,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我个人的论据. 但是这个"世界观,个人情趣,喜怒哀乐,回忆憧憬等等"的东西就看个人的造化了,即不是简单的经历,也不是对工具掌握的熟练程度,说到底是一个人对"真善美"理解体会程度(或能力)的深浅.
给FANFAN的留言里附带说你可能成不了牛顿或者伏特这种类型的摄影师,一是鼓励FANFAN发展个性,二是基于我完全相信你左三年对自己优缺点的全面了解才写出来的, 到了一定程度,"只有不同,而没有高下之分." 说你成不了牛顿或者伏特的同时,你离其他的大师却更近了,这也是我坚决作你粉丝的理论依据.
说到底,摄影也是一种语言,语言就是用于交流的,在这个交流过程中,能发现知音实在是一件幸事,因为我们每个人本质上都是孤独的.
还有你那个"可耐的FANFAN兄弟",用"可耐"来形容绝对比"可爱"更精准, 因为我觉得和他交流, "耐心"实在是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