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844|回复: 14

长沙风味小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9-29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麻辣子鸡——首创于长沙玉楼东酒家,已有近百年历史。麻辣子鸡是选用500克左右的母子鸡为主料,配以大红辣椒或朝天椒,花椒子为辅料,经茶油炼炒,佐以绍酒,黄醋、大蒜和多种调料烹制而成,由于鸡色金黄,外焦里嫩,味道鲜美,很受欢迎。曾有食客即席赋诗云:“麻辣子鸡汤泡肚,令人常忆玉楼东”。后来潇湘酒家厨师对麻辣子鸡调制加以改进,又有食客赞曰:“外焦里嫩麻辣鸡,色泽金黄味道新,若问酒家何处好,潇湘胜过玉楼东。”现名酒家均各显其能,在配料和烹调上加以创新改进,使麻辣子鸡更上一层楼。

沙锅煨狗肉——是以鲜狗肉为主料,配以桂皮、附片、绍酒、大蒜、干姜、干红椒、香葱、精盐等,入沙锅煨制成,沙锅煨制食品无副作用,能保证其味道纯正。狗肉是冬令补品,有健身强肾作用,是长沙地区传统的冬令佳肴。   
腊味合蒸——腊味制品在湘菜中广为使用,可作冷盘,也可作各式腊味菜肴,其味柔韧不腻,咸香可口。腊味合蒸是取腊鸡肉、腊鲤鱼、腊猪肉等合于一钵,加熟猪油、肉清汤、味精、豆豉、干椒蒸熟即成。此菜因鸡、鱼、肉三味合一,而更加鲜美,是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的佳肴。

火方冬笋尖——是以火腿肉为主要原料,酝以营养丰富的嫩冬笋佳制而成的菜肴。火腿具有颜色黄亮,芳香浓郁,酥软脆嫩,刀工光洁等特点。冬笋更是上乘原料。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笋,味甘、微寒,无毒,主消喝,利水道,益气力,可久食”。唐诗人李商隐食笋留下著名诗篇:“嫩箨香苞新出林,于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煎凌云一寸心?”足见火方冬笋尖不但是一道佳肴,而且还有一定的医疗价值。

花菇无黄蛋——其加工特点是将带壳鸡蛋钻孔,取出蛋清蛋黄,去黄留清,加人鸡汤,猪油、盐等佐科,调匀,复注入蛋壳内蒸熟,剥成整蛋,再加花菇等烹制而成。蛋质鲜嫩,普养丰富,适于心血管病人食用。食客品尝,不知底细:鸡蛋何以无黄?足见制作精巧。   

油淋糯米鸡——是湘菜传统名菜。它制作技艺要求较高,要剥取肥母鸡的整皮,不缺不破,灌人经过加工配制的糯米鸡肉等,仍恢复原鸡的饱满状态,再经高温蒸熟后,下锅油炸,表皮酥脆酵香,内肉油闷鲜糯,食之回味无穷。   
乘火麒麟——是由传统湘菜“糖醋脆皮鱼”发展创新而成,它以3斤左右的鳜鱼或鲤鱼为原料,加工成糖醋脆皮鱼,在加工时注意体形,使之象麒麟,置之盆中,浇以烧酒,上席时点燃,鱼周发出蓝色火焰,宛如麒麟喷火,四座皆惊,象征吉祥如意。此菜构思精巧,造型奇特,而且昧鲜色美,酸辣甜脆,常为接待贵宾的压席菜。
口蘑汤泡肚——将肥猪肚肚尖切成鱼肋形,用酒盐浸妥,氽入滚开毛汤中断生,捞入盘中,复将原汁鸡汤烧开,放入口蘑、菜心等,一齐上桌,在桌上将肚尖倒入鸡汤,即汤泡肚。汤鲜肚脆,清香爽口。


火宫殿小吃
    座落在坡子街中段的火官殿,是一座官殿式的小吃店,这里脍炙人口的传统风味小吃,历史悠久,远近闻名,顾客盈门。这里原是敬火神的地方,又叫火神庙,每年火神生日,这里赶庙会,唱大戏,游客云集,他们在观剧游览之余,都喜就地用餐,品尝摊上出售的小吃,久而闻名。有顺口溜:“火官殿样样有,饭菜小吃热甜酒。油炸豆腐喷喷香,姊妹团子数二姜;撒子麻花嘣嘣脆,猪血蹄花味道美;各式小吃尝不完,乐得食客笑呵呵”。

    解放后,这里盖起了两层楼房,将昔日零散的小吃摊,集中经营,仍保持以小吃为主的特色。近年,店堂又经修茸,古雅别致,经营的小吃品种有油炸臭豆腐、姊妹团子、龙脂猪血、油炸撒子、红烧猪脚、牛杂汤锅、八宝果饭、神仙钵饭等几十个。

油炸臭豆腐——用黄豆为原料的水豆腐,经过专用卤水浸泡半月,再以茶油经文火炸焦,佐以麻油,辣酱。它具有“黑如墨,香如醇,嫩如酥,软如绒”的特点,奇在以臭命名,不同于其它食卤以香自翊。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外焦微脆,内软味鲜。这是因为卤水中放有鲜冬笋、浏阳豆豉、香菇、上等白酒等多种上乘原料,故味道特别鲜香。

姊妹团子——是火宫殿的又一有名小吃。它是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分糖馅和肉馅两种,糖馅选用北流糖、桂花糖、红枣肉相配而成;肉馅则取五花鲜猪肉,配以香菇,并用泡香菇的水调抖肉馅,因而味道醇香可口。在造型上肉馅团子为石榴形,糖馅团子为蟠桃模样。如遇喜庆日子,还在糖馅团子上撒些红丝,与颜色白漂的团子红白相映,十分悦目。

龙脂猪血——龙脂猪血因加工特别细致,好似龙油凤脂而得名,是火宫殿又一有名小吃。所选猪血为手工宰猪的鲜血,佐以干椒末,排冬菜和芝麻油,味辣而鲜,爽滑可口。

椒盐馓子——亦是火宫殿的名牌小吃之—,它以精面粉为主要原料,佐以花椒、板油、细盐、白糖等。丝条粗细均匀,质地焦脆 酥化,口味有甜有咸,造型别致,有扇形和枕形两种,既是点心,又可作菜食。

和记米粉
    米粉是以大米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的一种风味食品。长沙市民多用以作早点。它的加工过程是将白米浸泡、磨浆、烫皮,然后将粉皮切丝,下锅煮烫,佐以猪油、味精、葱花、酱油、辣椒粉(油)、肉丝、猪骨头汤等,享有“色白如玉,细软如绸”之美誉。湘春街和记米粉为长沙诸粉店中之佼佼者。制作的粉皮软韧强于他店,不碎不烂,油码认真,价格便宜,倍受欢迎。

德园包子
    德园茶厅位于黄兴南路闹市区。这里制作的包子选料讲究,糖包馅用白糖或桂花糖相伴而成,味道香甜。肉包馅用猪前夹缝肉和好瘦肉,伴以香菇、冻馅,味精等,吃起来油而不腻,十分鲜嫩。制作上也很讲完,皮薄、馅大,外形美,一经蒸熟,具有颜色白漂,松泡富有弹性。品种有,肉馅包子、盐菜包子、三鲜包子、瑶柱包子、什锦包子、叉烧包子、虾仁包子等等。银丝脑髓卷,精巧别致,落口消融,尤为人称道。德园包子已有100多年的经营历史。长沙人有“杨裕兴的面,徐长兴的鸭,德园的包子真好呷”的顺口溜,赞誉这几个饮食店的名味小吃。

皱纱馄饨
  皱纱馄饨出自南门口的“双燕”馄饨店。它采用富强粉为原料,精工擀成的皮,薄如纸,软如缎,吃有韧劲。馅心选用新鲜猪腿瘦肉,配以适量肥肉,绞成肉泥,再加一定比例的清水、食盐、味精等,使劲搅拌肉至泥,吃透水份。这样制作的馅心酥而不烂,嫩而泡松。包好的馄饨,一经煮熟,外皮起皱,紧裹馅心。因皮薄似轻纱,故有皱纱馄饨之称。其汤选用高汤,配以排冬菜,昧道鲜美。现店面修饰一新,终日顾客络绎不绝。

杨裕兴面条
  杨裕兴面馆位于解放路,所作面条很早以来就享有盛誉。其特点是注重合理选料,精工制作:调料讲究。如面条讲究新鲜,煮面条的水讲究宽、清、开,面码讲究随到随制,新鲜可口。有扎酱,酱汁、虾仁、蟹黄、瑶柱、三鲜、鸡丝、酸辣等品种。

糯米粽子
  是民间的风味小吃,糯米1000克,纯碱3克,鲜蓼叶500克,白糖适量,先将糯米淘洗干净,浸泡半小时,取出拌碱。然后将鲜蓼叶用开水煮十分钟,剪去蒂,将大小叶搭配好叠成“十”字架,用绳捆成把,放在清水中泡四、五小时,去除涩味。然后将蓼叶摺成三角形斗状,灌入糯米,包成菱角形,用细麻绳扎紧,入锅煮两小时左右,熟透后拌白糖食用,其味清香可口。现在还有加入 绿豆、红豆、莲仁、火腿肉等多个品种。粽子在长沙是五月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吃棕子也是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习俗,表示对屈原的祭奠。

麻仁奶糖
    主要以白砂糖、葡萄糖浆、奶油、奶粉、芝麻,可可白脱油、味精、食盐、香草粉等为原料,经过溶糖,熬糖、冷却、成型等主要工序制成。糖体表面白色,中间黄色,质地松泡略带韧性,包装讲究,色彩鲜艳。

浏阳茴饼
    是浏阳著名的传统产品,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采用糖皮包酥、缸隔炉烤的独特制作方法,以面粉、茶油、白糖、饴糖作主料,金桔花、小茵香、熟芝麻、桂子油、碎冰糖等为辅料,经过和皮子、和蕊子、擦油酥、扯脐包酥、开皮灌蕊、成型烘烤等十多道工序精制而成。成品外表美观,面圆微凸,火色金黄光亮,表面起酥,里皮燥脆,内馅丰满,松泡爽口,油甜不腻。具有小茴、桂子、芝麻等天然芳香。

浏阳豆豉
    浏阳县生产的“天马”牌豆鼓,味道鲜美,气味芳香,无硬心、无杂质、无异味、无灰末,是调味佳品。且营养丰富,含有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酶、烟酸、维生素B1B2等。
    浏阳豆豉,历史悠久,马王堆汉墓出土物中的豆豉姜与浏阳豆豉相似,距今已2000年。到了唐朝,浏阳的道吾山、石霜寺等大刹香火旺盛,八方僧人来朝,他们在斋菜中尝到豆豉的鲜美芳香,袋之云游,于是浏阳豆豉名扬天下,至今不衰。

白沙液
  是长沙酒厂用白沙井水酿成前酱香型名酒。由于味香质好,畅销全国各地,是湖南的名酒。其特点是:无色透明,曲香浓郁,酱香突出,集茅台、沪州二类香型之长,风格独特,醇正柔和,后味回甜。

浏阳河小曲
    浏阳县酒厂承袭传统工艺,结合采用科学方法,选用上等原料,精工酿制而成。酒质无色透明,酒香浓郁,味满醇和,回味绵长,畅销城乡市场。1984年获国家银质奖。

芙蓉三鲜火锅
    火锅是湖南的一种传统饮食。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可追溯到东汉时期。火锅有两种材质的,一种是铜做的,用来涮羊、鸡、猪等肉食;一种是用小火炉,里面装上炭火,上面放上陶制的砂锅,百鲜俱陈,任客烹煮,暖意融融,助人食兴,故名“暖锅”。
    芙蓉宾馆的三鲜火锅其原料是瘦肉末、鸡蛋、白菜,粉丝、青菜心、鳗鱼(500克)、火腿(熟的50克)。
    制法:火腿切成薄片,鸡蛋打匀,摊成蛋皮,鳗鱼去皮骨剁成肉泥,加水、盐、姜末,搅拌成糊状,做成鱼刃,放人冷水锅中煮熟捞出待用。肉末加水100克,盐适量,葱姜末少许,拌均匀,一半做成肉丸放入火锅氽熟,一半放在蛋皮上,搓成蛋卷,上锅蒸熟取出待用。这时,往火锅内放人肉汤、盐、味精、白菜、烧开后,汤面上整齐地放上鱼丸肉丸子、蛋卷,生菜心和火腿片,吃起来味道特别鲜美,别有风味。为了满足广大顾客需要芙蓉宾馆新近 新辟了一个“火锅城”,一次可容纳近100名顾客光临。

湘宾春卷
    春卷,是长沙民间的一种传统食品,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春卷的特点是香脆、绵软、多汁、鲜嫩。其馅可根据自己的口味更换,具体制法是,先在盆内将面粉用清水拌匀,反复搓揉,成水面团。然后用微火将平锅烧热,右手抓住水面团,不断地摔动,然后在平锅内轻轻烙成一张直径12厘米的圆薄面饼,左手揭皮翻面略烙后取出,右手继续摔动水面团,再烙下一张。烙好的面皮要整齐堆放,用净湿布盖好,防皮干枯。
    春卷的馅是用500克肥瘦猪肉丝煸炒,加酒、酱油、盐、味精,加汤,勾薄芡后成馅。将荠菜(又名地白菜)或大白菜、韭黄,去掉根及老叶,洗净切碎,与肉丝拌匀。
    包春卷时,先逐张揭开面皮,放在案板上,每张放人15克左右肉馅,两端包折,卷成6厘米左右的扁筒形,用稀面糊封口。然后逐个投入五成熟的油锅内,氽炸成微黄色即成。湘江宾馆制作的春卷,用料考究,技术先进,可谓湖南的佼佼者。

相关帖子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3-9-29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3-9-29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吃在湖南

从小嗜辣,大了,爱美了,知道饱了口腹后,脸面上就过不去了,因此收敛了许多。但,还是不能看到辣的东东,只要看到,那筷子便不由自主地伸了过去。没办法,就在吃上没出息。

  全中国吃辣的地方不少,四川、云南、湖南、贵州什么的都吃辣。但私下认为:最够劲、最香的辣还是在湖南(嘻嘻,还因为我就是个湘妹子哦~~)!

  只要一去湖南,我就一咬牙一闭眼,自慰曰:湖南潮湿,多吃辣是为了健康。当然,回北京后的惨不忍睹自不必说了。一下飞机,我就声明:不去大饭店吃饭,我要下小饭馆。长期出行的经验告诉我,正宗的小吃都在街边上。(口水又……)湖南的辣是透彻心肺、从脑门心一直辣到脚指头的,辣过之后的回味绵延浓香,让你恨不得把舌头也咽下去。这辣不象四川的辣中带麻(花椒),也不象贵州的辣中带油(通常和其他配料同炒),这种辣是纯粹的,给人一种中气十足的感觉。北京的湘菜因原料出自本地,造成只有其形而无其味,看起来红通通的一片,那辣味却乏力的很,不过瘾也。

  在湖南,我一天恨不得吃8顿。早上辣牛肉汤粉,中午辣汤鹅火锅,晚上剁椒鱼头、豉椒腊肉、萝卜干炒腊肉……夜宵糯米粑粑加麻团,中间还要时不常往嘴里塞些油炸臭豆腐什么的,天堂啊,天堂。

  话说一天我给同伴们推荐湖南著名的口味蛇,锅一端上来,他们望着红油油的汤面,又望了望我说:你先来。我早已端不住淑女架子了,此言未落,我的筷子已奔向肥肥的蛇段,那蛇段已被浸得通体暗红,蛇肉紧实,丝丝泛着透明的油光,嗯,是条健美的蛇。顺着肌理咬下一条肉,任凭那弹性的物质在舌间渐渐化成香气。旁边的人眼巴巴的瞧着我的嘴,我这才想起自己的重任,急忙说:香!不辣!众人的筷著顿时混战在蛇锅中。5秒后,我感到了一股辣气上来,就说:有一点点辣了。为时已晚,伴随着丝丝倒气的声音,5、6条舌头同时伸出口外,手臂在空中急促地挥舞着,我急忙叫服务员拿水来,这几位不管冷热囫囵吞下。我见大势不好,趁着他们的舌头还鲁不直的情况下,借故溜了出去……等我回来时,每人面前多了一碗水,几位正慢条斯理地把香浓美味的口味蛇在水中涮来涮去。我心疼至急,大喊:住手啊~~可惜了我的美味蛇!

  后来在张家界,每个房间里都被盛情的主人放了7、8个柚子。我很爱吃柚子,那甜中带苦的独特味道极象我的生活。但,一个房间2个人,几个柚子没2天就得吃光,怎么办?嘿嘿......每天,我都借故去别的房间闲坐,“哎呀,张姐,听说你很会剥柚子,教教我吧。”“你们玩,我观战。”“4个人够了,我当替补吧!”……当然我的手上随时都捧个柚子大吃特吃啦~~3天以后,当别人发现自己的柚子不翼而飞时,我正躲在自己的房间享用又大又甜的柚子呢,嘻嘻~~得意死了!

  一天吃饭,在饭桌上,我大吹湖南的种种好处:湖南的简称“湘”是多么的优雅,和什么配比都美,湘妹子、湘菜、湘江、湘绣,不象湖北的“鄂”,鄂女、鄂菜、鄂水,哈哈~~我得意的笑声还没落,就听见一个湖北口音在低低地说:乡(湘)巴佬。&*^%$%$# 咣当当!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3-9-29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吃在长沙

都说食在广州,其实要论嘴刁,还得属湖南。

  湖南人嗜辣,无辣不欢,离乡背井几十年还是改不了这口味,而外地人到湖南则个个意志不坚,被湖南人同化,成为辣味的拥护者,甚至比正宗的湖南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湖南好吃的菜很多,这么说吧,就是一个青椒炒肉,也比大多数地方的做得地道,青椒是深碧的绿,肉成了一种酱色的红,一粒粒的青椒籽是鲜明的黄,油而不腻,辣而不火,闻着有炝人的香,吃起来连汤都不剩。别的菜就不介绍了,就介绍一些湖南的小吃。因敝人是长沙人,就先介绍长沙的街头吧,不尽之处,请大家补正。特别是湖南的老乡啊,不得藏私,好味共享。


  口味虾

  长沙人喜欢吃口味虾,其实这话还不太准确,长沙是好吃的都爱,而且爱吃流行,这口味虾流行的时间不过数年,已象龙卷风一样卷遍了长沙的大小食肆(长沙的大小食肆都被各种各样的食品卷过了很多次,已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地步)。

  比较出名的有教育街花鸟市场那一块(佼佼者为顺丰楼)、南门口(佼佼者为四唉揭——唉揭这个词在长沙大约是奶奶或是大妈的意思,找不到那字就音同字不同吧)[应该是“娭毑”--哈蜊油注。:)],湖大的堕落街也比较有名,但本人最喜欢还是袁家岭的球宝大排档(因为店主做得好,现在已升级为三层楼的球宝酒楼了)。那的虾个大,而且特新鲜,从虾的本身来说比长沙市的任何一家质量都好,甚至好过你自己从菜市场买的。汤做得好,顺丰楼号称鸡汁熬汤,但油腻有余,鲜香不够,四娭毑的味道猛,但辣得太尖锐,不及球宝淳厚。

  在球宝吃虾吃了两个夏天。总结出来的结论:
  1、实惠,五个人吃不了一百元。
  2、轻松,虽然已经是酒楼了,感觉还是大排档,老板也没架子。
  3、味道,这是最重要的,而且除了口味虾,这里的烟笋、凉拌粉皮(比松花江饺子馆的好)也很不错。
  4、有成就感,吃完后人人面前都有一大堆虾壳,感觉自己有进一石米的豪气。
  5、安静,大伙都埋头吃,叽叽歪歪的话比较少,呵呵。

  巴蜀布衣

  板儿砖喜欢大排档,随意,热闹,不拘吃相,不过也喜欢一些有特色的店,比如巴蜀布衣。

  初听这个名字以为是个服装店,直到有天从长岭路过才知是食肆。既然是巴蜀,自然是川味,的确不错,就算没学到十成,起码也有九成象,这么正宗的川味在长沙只有原来的重庆大酒楼才有(可惜一个好好的店,愣没做起来,从解放路溜达到河西,最后的结果还是灰飞烟灭)。巴蜀的结局大约会比重庆强,布置就独具匠心,咋一看挺朴实,乌木运用得比较多,其实小地方很精巧,包括水龙头,一些小装饰,和它的桌子。它的桌子是长沙市唯一的一种,类似于台球桌,其实更象麻将桌,不过铺的不是毡子,而是洁净的石子,台上有块玻璃,让你看得见石头又不至于硌手。

  总之属于有个性的装璜,味道还不赖,喜欢川味和情调的朋友可以一试。

  加一句,价格中等。

  湘都酱板鸭

  酱板鸭不知是哪里的特产,总觉得不象是地道的湖南菜,不过长沙哪地都有它,也算成长沙的风味小吃之一吧。

  酱板鸭一定要吃湘都的,要不就吃迷你,别随便逮个菜场就进去买,买回来的价格可能便宜而味道难以下咽。

  湘都的酱鸭做出了规模,长沙任意一条街上都有,而且大多是集中制作,再分送到各个零售点去,这样有助于保持本身的品质。看到湘都出了名还是如此一丝不苟感到十分欣慰,想当年就是从它还只有一家店面时就开始吃它,颇有草莽识英雄的味道,眼见它一步步地成长,当然希望它威名常在,盛名不衰。

  湘都的酱板鸭的特点在香,干瘦瘦的一只小鸭子,放秤上称顶多一斤,但肉干而不韧,用白话说就是有嚼劲而不费牙。味道咸鲜,有一点点辣(如果是不吃辣的人那就是相当的辣了),刚吃也只觉得一点点好吃,一路吃下去,就恨不能连皮带骨一起吞下去。经板儿砖及其同事共同推荐,最好吃的是鸭脖子,其他部位有人说是鸭皮,有人说是鸭胁,也有人强力推荐鸭翅,呵呵,各有千秋,不一而论。

  中午不回家吃饭,买酱鸭一只,玉米棒数个,啤酒酌量,以手撕之,以齿嚼之,不亦说乎。

  麻辣烫

  据说麻辣烫是川味,但在湖南也着实火了一阵,湖南人最大的特点是哪的菜都吃,但吃着吃着,哪的菜都成了湘味。

  麻辣烫说白了是煮红薯粉,也有用圆形米粉或粉丝来代替的,但怎么着也没有红薯粉够劲。做麻辣烫的店很多,但得好的要属省政府后门的那家(店名总记不住,每次都是冲进去吃,没想到抬头看一眼,而大家好象也都心照不宣,只要说省政府后门全都心领神会)。那的麻辣烫不知加了什么,味厚、辣、香,一碗热腾腾的红薯粉端上来,撒着葱花,干椒,浮着一层金红色的油。你还可以加料,一串串洗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菜,象豆皮裹芫荽,黄螺,土豆片,海带片,蘑菇(有两三种),金针茹,藕片,二三十种,当然也少不了鸡肉牛肉猪肉等荤菜,以解肉虫子们吃肉之需要。这些菜你想要哪些就拿哪些,店主帮你煮好,放在辣辣香香的汤里给你一块端上来。闻着那味,吃着那菜,出一身汗,那叫痛快。

  特佩服的不是店主,是老板娘,店里人头涌动,每人最少都吃四五样东东,自己在架上取了就往店主那一扔,自己找位子坐,过不多会就给端过来,吃完后才付钱,有时连自己也记不大全自己拿了什么吃的。也不知那老板娘怎么记住的,反正也没出过什么错,起码我没遇到过[呵呵,老板娘是按红签和白签收费的,简单易记。--哈蜊油注]。

  煲仔饭

严格地说煲仔饭不属于湖南小吃,但湖南人吃的一大特点就是博取众家之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天下美食融进湘菜之洪炉。

  长沙卖煲仔饭的地方挺多,属中式快餐的一种,店面大多也类同西式快餐,走简单大方的路子,但我想说的只是一家小店。

  店很小,只是十几平米,装修也极简单,浅栗色的杂木桌椅,墙上贴了几张用儿童水彩笔写的煲仔饭的名目。据我观察,好象真的只卖煲仔饭,其他一概没有,连水都是靠门一自动饮水机,想喝自己倒。

  进门自己找位子坐下,一般的来说人还挺多,有位子就坐吧,没有挑三拣四的余地。小姐一手拿笔一手拿个小本溜达过来,极象拦了违章车准备开罚单的警察。点了菜,水就不喝了,到店门口的摊上端碗排骨炖湖藕或者牛肉炖芋头(真正的老火例汤,汤清而入味,不知是不是这店做的,反正煲仔饭与汤算是相得益彰)。

  板儿砖喜欢吃这的鳝鱼黄瓜煲仔,后来听说长沙的鳝鱼都放激素,就没敢再吃,改吃红烧牛肉,焦焦的饭,浓浓的汤,打开盖子,混和着浓冽香味的蒸气扑面而来。味好,量又足,十来块钱可以吃得撑住。

  备注:号称长沙第一煲仔,位于先锋厅的一条小巷内。

  牛肉面

  李合盛是一家清真馆,里面别的东东很少光顾,极有印象的是麻辣牛肉面。

  看样子是很简单的食品,青椒牛肉加面条,但火候好,牛肉熟而嫩,青椒炒得颜色深碧,但又没起壳起泡,还保留着一点生生的冲辣。既然是麻辣牛肉,自然有一点点麻,开始总疑心放了花椒或麻辣油,很仔细地找过,并未找到证据。后来经不懈追求与努力探索才知道,这面的主要原因是咸淡的调和与火候的掌握,用料方面倒是极简单。

  可能是经营无方,店堂感觉越来越脏,服务生的态度越来越差。这些板儿砖都忍了,直到面的味道也越来越不行了,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拍案而起,拂袖而去。

  怀念是什么味道?有人说是清晨的薄雾,有人说是雨后的山林,我说,怀念,就是李合盛麻辣牛肉面的味道。

  备注:本人因为天性疏懒,没人做饭的日子一般是吃面,手艺N流,号称面大师(自己封的),吃面的境界相当高。所以,我推荐,没错的,可惜你已吃不着……。

  唆螺

  长沙很有名的唆螺一条街在黄兴中路,现因城市规划,黄兴中路正在修,不知唆螺街是否无恙。

  唆螺,是一种螺(好象是废话),一直怀疑是田螺,吃了很多次,总不记得向店主们求证(店主们的意思是那里有很多家店)。个不大,和食指的指头差不多,还有一种大个的,状如法国蜗牛,但味道并不算好,也不叫唆螺,买的时候为了区别,将它叫成是田螺,到底是还不是无法考证,毕竟从没去过它的生存环境。

  白天吃的人好象不多,到了晚上就热闹起来,应该是属于夜市的一种吧,三五好友,找一家店坐了,唆螺都煮在直径过七十公分的大锅里,一人叫上一份,再点些卤的鸡翅鸭翅鸡腿鸭腿,喜欢素食的点些蒜苗、海带、豆笋之类,带上几瓶啤酒——吃夜市不喝啤酒总是不够尽兴的,而除了啤酒,在夜市摊上喝红酒或白酒总觉得有些奇怪——那里的小孩开啤酒的样子倒是可以大书特书一番,一瓶啤酒拿过来,左手抓住一晃,右手在瓶底一拍,轻微地一“砰”,酒瓶就开了,姿势潇洒飘逸,极有大家风范,板儿砖不能形容之万一,完全没有某些同志用牙用筷子,一头汗还打不开的尴尬劲。

  吃唆螺是要有点技术的,看小姑娘吃最赏心悦目,三个指头掇起一个,放在小嘴里一吮,螺肉就进去了,而肠子什么的都弃之于外,干净利落,见之忘俗。要搁在一不会吃的男同志嘴里就比较难看了,两指头拎一螺(手太大,就只能两指头了),放嘴里,螺与嘴不成正比,用力一吸,螺肉没进去,再吸,还是没进去,一脸通红,螺里的汁水洒到了腮帮子上。这个就得向板儿砖学习了,不收你们学费,一个个听好了:板儿砖吃那玩意儿的简单方法就是——用牙签。呵呵,随你多狡猾的螺都得乖乖地……。

  永州血鸭

  永州就是永州之野产异蛇的永州,也就是柳子庙的永州。板儿砖并不知道它的特色小吃是什么,只是在长沙长岭看见了这么一个叫永州血鸭的小店。

  经过板儿砖的实地考查,这个血鸭其实就是干锅鸭。火锅是大家所熟悉的,干锅又是个什么东东呢?其实干锅类似于火锅,下面是个酒精炉,上面放一小号炒菜铁锅,菜至其内。菜一般是荤菜,大多成块类(个别也有成丝状的,比如干锅手撕鸡,干锅手撕腊兔肉,干锅酱板鸭等等),锅内无水,故称干锅,有别于放汤的火锅。

  血鸭先姜蒜孜然干红椒等暴炒,再煨熟,放至干锅开上火,鸭油烧得之之地响,这是一般的做法,而永州血鸭与众不同高人一筹的地方(现在也算不上与从不同,几乎所有长沙的店都学了这么一手)就是在做好的干锅上撒上一大把生的大片青椒(其数量之多以至于看上去象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给人的感觉就是长沙的青椒不要钱)。鸭子本来是有一种膻味的,被暴炒后,已几乎闻不到了,放上青椒,再被下面的热油一暴,只闻到一股青椒的清炝和鸭肉的浓香。

  虽然味道这么好,还价格不贵,一份三十几元的血鸭两个人基本吃不完。

  罐子一条街

  长沙人喜欢热闹,随便什么一出来就是一大片,聚在一块就成了一条街。什么嗦螺一条街,蒸菜一条街,甚至烂布一条街,其中就有罐子一条街。

  罐子一条街不是卖罐子的,罐子倒是很多,它那卖的是罐子里盛的菜。对不吃辣的朋友来说,罐子一条街是避风港,对喜欢吃辣的来说,罐子一条街也是别有风味。

  看名字就可以知道,这菜与罐子有关,一条窄窄小小的巷,两边都是店铺,每家店门口都有一二十多头的灶,灶上煨的自然都是罐子了。进巷的第一感觉是晕:巷窄而昏,光线暗淡,眼前蒙蔽着罐中冒出的白汽,鼻中闻的是数十种菜炖出的异香,耳中听到是热情的招呼“您请进您几位”,喉中也不由自主地冒出口水,真是无处不忙,无处不晕。

  板儿砖私下最喜欢的是笋,不管是洋鸭炖笋还是土鸡炖笋,上来趁别人还在傻乎乎地吃肉,板砖就瞄准笋子猛挟,吃完后再告诉别人:“这个菜嘛,滋味都在笋子里,其次是汤,最后是肉。”让其他人深恶痛绝,徒呼荷荷。当然,此计只可一不可再,等第二次和同一帮人去的时候,笋落谁家就各凭本事了。

  说实话,要不是老板告诉我那是笋我还真不敢确定,白白的,象过于疏松的海绵,看它的样就让人遐想:“这汤得炖多久啊。”笋本来是无味的,可它的特点是易于吸收其他的味道(这特性类似于茶叶,有人就用茶叶的这特性放冰箱里吸收异味),当它炖在汤里时,不但吸收了肉的鲜味,还有姜的辛味,葱的香味,当然还有些我不大知道的调料,如果全知道了,罐子也就不再有什么出奇之处。

  前年号称正宗老字号的第一家罐子搬出了那条街,转移到了街旁边的马路上,虽然宽敞了,舒服了,吃着喝着的时候,偶尔也会怀念原来晕乎的感觉。

  蒸菜
  
  长沙的街很多,除了上面说的外,还有蒸菜一条街。

  蒸菜一条街所在的地理位置人人都知道——火车站,但去过的人并不一定多。玉楼东的对面,极不显眼的一条小巷子。同样的有很多门面,有很热情的老板。第一次进去时是一个朋友带去的,被拖向一不怎么显眼的小门面时,我的眼睛还颇留恋地盯在显得最气派的“建军蒸菜馆”(名字不保证正确)的招牌上。

  进去后果不其然,极狭小昏暗,朋友一付老马识途的模样向蒸菜馆的小妹要座位。那么个小地方偏偏人还极多,想要的雅座没有了。所谓雅座也就是一间极小的房,里面只能放一桌子,我瞄了一眼,大约是老板家的阳台改造的。

  去蒸菜馆倒没怎么吃蒸菜,因朋友一力主荐那里的老干妈炒腰花,我又主吃牛肉,蒸菜只上了个南瓜应景。但从客观上说,那里菜的味道还是不错的,而且相当便宜。

  正宗的蒸菜应该是浏阳的比较多吧,食肆中经常可以看到小钵的蒸茄子、蒸青椒、蒸排骨,而腊味合蒸是传统湘菜,就不用说了吧。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3-9-30 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3-9-30 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亲切啊!口水都要出来了!

长沙人的确是很会吃的!:)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3-9-30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3-9-30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念牛肉粉。

当初在五一路工作的时候,午饭就在几家老字号轮流吃,回来时满嘴流油,辣得昏天暗地。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3-9-30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你在五一路哪里工作呢?以前我就住在屋疑问的楼上,不过现在都拆掉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3-9-30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被你们连发的几篇贴子给打败拉~~~~~~~
刚刚才吃了东西,这个口水还是哗拉哗拉的~~~~~~~~~~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25 22:11 , Processed in 0.082115 second(s), 2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