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来源: deuteriumoxide 于 07-02-14
以我个人经历我来说一下德国。我复旦本科毕业,在美国University of Michigan呆了5.5年攻读博士,现在在德国法兰克福医学院postdoc2年了,对中美德高等教育有一点看法。
复旦的理科本科是不错的,科学基础教育扎实,但稍有点强求死读书,最后有真正能力的学生可能并不突出。不知研究生教育怎样,不过从硕士毕业在UM读博士的同学看,似乎不怎样,有点浪费时间。
UM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都非常出色,我认为好得不能再改进了,以下再详细说。
德国我比较熟悉法兰克福大学,Freiburg大学和法兰克福大脑研究马普研究所。先说博士生的筛选。我很惊讶这里的博士生居然没有什么筛选,谁都能上(包括这里一个博士生,已做了不止1年了,还算不来一个溶液要稀释1000倍,1升里须加多少!)。这是好是坏?对个人,获得机会是好事,但若没人告诉他他不适做这样的科研,他就要浪费很多时间精力和赚钱机会。若他居然拿到学位毕业了(这样的人是有的!),那真是德国人的不幸。来看UM如何筛选:先是要高分托福GRE(语言数学分析能力),入学后只是研究生(graduate student),要做博士生(博士候选人,PhD candidate)先要通过严格考试(qualifying exam/preliminary exam)。严格到什么程度,我系约
一半人通不过。不过的明年再考,再不过的滚蛋。过了才真正开始是博士生,所以不会有做不来小学算术的。
再说博士生的培养教育。这里几乎没有培养教育,不用上课,没人负责你的科研进程,没人负责引导你解决技术上的问题,讲座很少或质量不高。在UM首先你要上很专业的针对研究生的课程,你可以选修感兴趣的但要修满多少学分。我在这上面获得很多收益,获得更多专业知识和方法不说,还拓宽了视野,结交了朋友。在此同时我必须先后在3个不同实验室试做,最后选择最喜爱的一个做博士论文。这非常重要,有时科研项目听上去有意思,实际做起来会有很多令你可能厌恶的地方,有时你和该实验室老板虽都是好人,但就合不来。这里的德国人却不欢迎中途换实验室的博士生,认为他们肯定哪里有重大缺陷。
哪里实验室老板都基本一个德性,就是你在他那里做了他就不想 让你走,但你想尽快毕业,怎么办?UM 有一个规定,博士生要选3个或以上老板以外的教授做他的thesis committee member, 每半年开会一次汇报进程听取意见。结果是你老板不得不负责你的科研进程,引导你解决技术上的问题,并让你适时毕业,否则他无法向那几个committee members解释。
再说对研究生的资助。德国博士生靠老板发工资,有人为完成学业在老板没足够经费情况下免费工作,生活费由家人出。对某些人这非常影响工作和生活。UM在这种情况下提供校内助教(TA)工作,50%教学工作量,足以交学费还生活安逸,虽一半时间要花在教书上但比起没有此选择可好多了!
最后提一下毕业要求。我在UM的系要求发表3篇第一作者论文。德国这里一般要求1篇甚至什么都不要。可见博士质量差别可以如此大!
再顺便比较一下本科教育。UM本科低年级大课多由专职教学的lecturer担任,高级别的课程都是教授(包括助理教授)上的。本科生都有分配到教授提供咨询和选课指导,任课教授有office hour可与学生1对1直接交流,并有各个课程的TA的直接辅导和充当教授学生间的联系人(美国学生也有怕见老师的!)。学期结束后学生还要填教师评价表,评价分数对教授工作前途影响挺大,所以他们上课决对认真对待。德国主课程都是大教授上,包括几百人的大课。教授们行政任务很多,又有那么大的教学任务,很多人科研基
本不管了(造成博士生得不到应得的培养),更没时间与小本科生1对1交谈。一些大学还没有研究生担任某一课程全程助教,就是说没人对这个课程的学生负责,学生有问题或意见无处提。我一些朋友就说直到大学毕业从没与教授直接谈过学习上的事,见教授只是要么考试要么索推荐信。 德国考试又少,减少小本科生们学习动力和自我评估的机会(所以有人不会1除以1000还要做博士) 。我觉得在德国学业上要成功真是不容易,要特别早熟,特别懂事,从小知道什么都只能靠自己,上不上学不重要。
我的经历有限,我有没专门做过调查研究,以上仅供想去/在德国读书的朋友参考。我说这些也不是想批评德国的不好,牛人总是很牛的,聪明人不用指导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出众。况且美国不是每所大学都好,德国不是都不好。但选择学校时应注意以上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