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708|回复: 0

陈永正微软上任后首次公开表白 为何要跳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15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陈永正微软上任后首次公开表白 为何要跳槽
(2003.10.14)   来自:北京青年报   



  

  任笑元 闻雯

  微软新任大中华区CEO陈永正上任后首次接受媒体专访

  “微软公司在中国有研究机构、支持机构、产品开发部门,也有销售部门,但是他们似乎有些各行其是,过于独立。微软在中国的被认知程度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想。微软在中国  
的各个独立的业务单位,还没有作为一个整体,形成合力。这就是我们新增设大中华区CEO一职的原因。他的加盟,将极大地加强微软在中国区所有业务单位的通盘整体的协调工作。”

  日前,上任伊始的微软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陈永正在微软中国技术中心成立仪式上首度正式亮相。在其任期内所接受的第一个专访上,陈永正本人以及微软7人领导核心之一,首席技术执行官,同时也是微软中国咨询委员会的负责人克瑞格·蒙迪,首次披露了陈永正转会内幕并进而详细阐述了微软未来3年的中国战略。

  陈永正首次公开表白:我为何要跳槽微软

  微软的有关高层领导向记者透露说,今年年初专门为中国业务问题而召开的一次董事会议上,微软做出了力邀陈永正加盟的决定。

  CraigMundie称:“陈永正有很多很多优秀的品质令微软高层的管理团队感到非常有吸引力的。第一,强大的技术背景,微软公司很多人都是有技术背景的,技术背景对于微软这样的以技术建立、成长的公司来说非常有价值。第二,陈永正在中国的商务市场上很有经验,比如说帮助摩托罗拉在中国建厂,发展摩托罗拉在中国的业务,在生产方面、研发方面都有非常深的经验。他个人的经验、个人的知识,以及他在中国政府领导方面,从个人的可信度而言对我们来说都是很大的资产。他在商业上的经验、基础的背景,有运营大型、复杂的商业单位的经验,将会帮助我们解决诸多方面的问题。”

  他说:“陈先生所具备的品质是微软团队中没有一个人能像他这样有这么全面的品质,所以我们非常高兴,当时做了很多的说服工作,最后陈先生加盟了微软公司,和我们一起共创下一阶段的辉煌。”

  陈永正则首次公开表白他跳槽微软的动机:“我在摩托罗拉十年了,要做决定很不容易。十年来摩托罗拉从刚来中国时的60个人,到现在在中国市场已经走上轨道。从个人来讲,微软对我更有吸引力。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把全世界第一流的软件公司,与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举例子说,我们去年在中国的研发投入加上外包给中国的软件就有3900万美元,这里面微软在中国区已经与中国软件企业密不可分的,严格来讲,微软也是中国的公司。但是,这些大家的认识还不够。我希望这个挑战在未来的五年、十年,跟着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我们微软也跟着成长,让软件发展做得更好。所以,我觉得这对我是一个挑战,从贝尔实验室到摩托罗拉是一个挑战,从摩托罗拉到微软又是一个挑战,我想这也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






      

    网友评论
suntop:   人往高处走,水往底处流!愿他这样做能给中国的软件发展带来帮助就好了! (2003.10.15)
  
hafili:   没错,geniuskf,你的钱也是我的钱,以后就把它放我钱包里吧 (2003.10.15)
  
geniuskf:   说的太对了,其实严格的来讲中国和美国都是世界的一部分,应该不分彼此,所以美国的钱也就是中国的钱,中国的钱就是美国的钱。所以他这样做也是在帮我们中国赚钱,这样一来MS就属于中国,我们中国也终于拥有了世界首屈一指的计算机公司,整个中华沸腾了…… (2003.10.15)
  
kevin8848he:   阿嚏! (2003.10.15)
  
yanwuhuan:   拜托,“微软也是中国的公司”,到外企就到外企好了,工作而已,谈不上可耻也谈不上光荣,何必自己心里就这么不知道自尊还是自卑,说这么“好听”? (2003.10.15)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7 11:47 , Processed in 0.064254 second(s), 1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