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4-7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拿大籍华人,即华裔加拿大人(Chinese Canadian)指移民到、或出生在加拿大的华人。2001年,加拿大华裔血统的人大约有1,094,700,其中约10万人是混血华人。华人是加拿大最大的少数裔族群,2001年占总人口的3.5%。[1]
在现在所知加拿大的土地上,最早关于华人的记录要追溯到1788年。英国叛变的船长James Meares从澳门雇佣了约70名华人,并将他们安顿在当时是太平洋沿岸欧洲前哨站的不列颠哥伦比亚温哥华岛的Nootka Sound。然而,关于这一群早期华人下落和可能的后裔的相关文件和信息并没有留下来。
1858年,一批华人移民到不列颠北美。当时多数华人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些“旅居者”,他们都想在不列颠北美工作一段时间后回到自己的故乡。他们大部分都是来自广东省的社会下层的农民。多数来到不列颠哥伦比亚作为普通劳工工作,雇佣者仅仅支付他们一些凭单(Voucher),因此实际上他们被劳工输入的公司所囚制。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内部的淘金热随后也吸引了一大批华人来到该地区。
19世纪很多来自福建和广东的华工帮助建设了加拿大太平洋铁路。比起非华人劳工,这些劳工更易接受歧视性的工时制度,低工资及危险的工作环境(比如开山爆破),以养活留在故乡的家人。华工愿意忍耐低工资和恶劣工作环境的行为激怒了一些非华人的劳工,他们认为华工搞乱了劳工市场。1885年华人移民法案的通过,授权加拿大政府开始向移民加拿大的华人收取人头税。当时华人是唯一一个被迫缴纳该税的少数族裔。
1923年,威廉·莱昂·麦肯齐·金的联邦自由党政府通过1923年华人移民法案完全禁止了华人移民。华人自此成为加拿大唯一拒绝接纳的族裔。接下来的25年,越来越多的排华法规得到通过,大部分工作不接受华人,因此很多华人开始了自己的餐馆和洗衣店生意。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萨斯喀彻温省、安大略省,华人雇主不允许雇佣白人女工,因此大部分华人生意没有外族裔参与。

蒙特利尔唐人街
一些加拿大籍华人在铁路修建好后在加拿大定居。但由于政府严格的限制和沉重的费用,他们无法将自己的家庭带到加拿大,甚至他们与非华人的接触也有官方和民间的各种限制。这使得一大批唐人街和华人社区在很多城市的不良地区建立起来。
大萧条时,华人的生活比其它加拿大人的生活要困难得多。在艾伯塔,华裔加拿大人领到的救济金金额不到其它加拿大人的一半。由于排华法案禁止了来自中国的新移民,很多华人男性由于没有妻子儿女在身边,被迫独立面对一切困难。1931年的人口普查显示华裔加拿大人的男女比例为12.4:1。为了抗议排华法案,加拿大华人每年都会在7月1日加拿大自治日时关闭店铺,抵制这个被他们称为“羞辱日”的节日。
二战后
加拿大政府对于撤销对华裔加拿大人的限制并给与他们完全公民待遇的行动十分缓慢。由于加拿大在二战后签署了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为了不与其抵触,加拿大政府必须废除排华法案。1947年同年,华裔加拿大人终于获得在联邦选举中投票的权利。但此后又20年,移民选择采用记点系统,华人才获得承认与其他申请人使用同样的标准。
多年来,华人组织一直呼吁加拿大政府公开道歉并补偿历史上的人头税。2006年联邦大选期间,保守党领袖史蒂芬·哈珀将“向华人正式道歉”作为竞选承诺之一。2006年7月22日,总理史蒂芬•哈珀哈珀在加拿大国会举行正式道歉仪式[2][3]。
很多受过教育的中国人战时作为难民来到加拿大。20世纪中期,大多数新华裔加拿大人来自有大学教育背景的家庭,他们现在的核心价值观仍然注重教育。这些新移民成为人才流入(Brain gain)的一部分,部分补偿了加拿大人(包括华裔)移民美国而产生的人才外流(Brain drain)。
华裔印度尼西亚人在1965年印尼排华事件中来到加拿大。从1970年代到1999年(参见:1998年印尼排华事件),更多的华裔印度尼西亚人在加拿大定居。
很多来自前法国殖民地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的华人在越战后作为难民来到加拿大。由于华人族裔的渊源,这批移民与早期的华裔加拿大人关系紧密,他们主要居住在法语区魁北克。
从拉丁美洲来到加拿大的华人数量也很庞大。其中因尼加拉瓜1980年代的大地震和其索摩萨的独裁政府而来到加拿大的人占很大比例。躲避地震和Velasco政权的华裔秘鲁人和巴西人也很多。这些人主要居住在维多利亚、温哥华、蒙特利尔和多伦多。
在1990年代中期,由于对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表示担忧,一批数量可观的富有华人从香港进入加拿大。加拿大成为他们的理想移民地原因之一在于,其投资签证的获得比美国要容易得多。[来源请求]温哥华、列治文市和多伦多成为这些华人的主要目的地。当时仅从香港来的移民就占了当时总移民的46%。
今天,中国大陆取代香港和台湾成为华人移民最主要的来源地。
另外,极少数的华裔加拿大人从一些太平岛屿(斐济, 法属波利尼西亚)、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来。
2001年,加拿大约有25%的华人在加拿大出生[1]。
语言2001年,有85%的华人声称会使用至少一种官方语言进行交流,剩下15%则称不会说英语或法语。在不会说官方语言的华人中,有50%在1990年代移民加拿大,22%在1980年代移民,这些移民通常年龄较大。在基本工作年龄的华人移民中,则有89%的人声称可以说至少一种官方语言。[1]
根据2001年数据,汉语是继英语和法语后第三大最常见的母语。总人口3%(约872,000)的人声称汉语是他们的母语,即他们从小就学习并仍能理解。加拿大华人中最常见的汉语种类是粤语,这些说粤语的人中44%来自香港,27%则出生在中国大陆的粤语区,18%为为加拿大出生。第二常见的汉语种类是国语(普通话),这些人85%来自中国大陆或台湾,7%为加拿大出生,2%在马来西亚出生。[1]
有证据显示加拿大出生的华人正在丧失汉语能力[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