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楼主: hooklee

[其他] 无票乘车居然属于刑事案件?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ixmas 于 2007-5-1 18:26 发表

不知道类似的话题是不是会转移到国际范围上去呢,拿香港和柏林比,那怎么不和巴黎,东京,纽约等城市比呢,先说他们有没有类似八达通的东西吧
我香港那张兼入小区的八达通还有哦,有空赶快找出来


刚看了一下八达通的最新介绍,目前荷兰的公交收费系统已经是采用的八达通技术了:

“在2003年11月,八达通公司得到一张价值1.2亿欧元的合约,提供不用接触操作器就能付款的技术于荷兰的公共交通系统、合并该国公共交通的收费系统(这些公司包括NS、RET、GVB及HTM)。”

未来八达通的发展计划:

“八达通还联合日本JR东日本和新加坡进行FeliCa的共享试验。要是试验成功的话,不单能以一张智能卡搭乘香港、珠三角地区、日本、新加坡的交通工具,还有机会成为世界首个的国际共通的电子货币系统。不过保安、规格共同化、国际间的通讯的可靠性、处能庞大情报的能力等等课题仍有待解决。”

继续查日本JR东日本,发现东京地区有类似的交通卡“Suica西瓜卡”:“2007年03月18日起,Suica可通行于东京都会区的私铁、地下铁及公共汽车。并针对外国旅客于2007年03月28日发行Suica+N'EX的套票。”

继续查发现台湾基本每个城市都有这样的系统,比如大台北地区的悠游卡:

悠游卡(EasyCard)是通用于大台北地区的非接触式交通电子票证系统智能卡,使用RFID技术(飞利浦的MIFARE技术),由台北智能卡票证公司发行,类似香港的八达通卡、JR东日本的Suica卡、JR西日本的ICOCA卡等,可用于搭乘捷运与市区联营公共汽车、短程客运路线,以及在公有停车场使用。

目前已在全台北市试办和学生证合并[1],把学生的证件照印刷在悠游卡上,可供上下学打卡记录,并将此纪录以短信通知家长,使学生的出勤状况纳入系统管理机制,此外也尝试运用在学生校内小额现金消费上,例如合作社消费结帐等;目前也于出租车上试用,如台湾大车队的部分出租车就有提供此种服务;再者,并已有招标银行业者准备共同发行联名信用卡,如台新银行、中国信托商业银行、国泰世华银行及台北富邦银行等,另外正在与同一经营团队发行的基隆交通卡整合(预定2007年9月整合[2]);未来也有意扩大使用范围。


新加坡有类似的EZ-Link系统:The card is commonly used in Singapore as a smartcard for paying transportation fees in the city-state's Mass Rapid Transit (MRT), Light Rapid Transit (LRT) and public bus services.

感觉东亚人对生活便利这方面的要求似乎要高一些:)

不过发现伦敦也有类似的系统:Oyster卡,下面是维基百科上的有关部分说明:

Oyster卡是大伦敦地区交通用的电子收费系统,首于2003年发行。Oyster是英语“牡蛎”的意思。

卡片的大小和信用卡相同,内置芯片,可以储存伦敦交通的旅行卡(Travelcard)、公交卡(Bus Pass)及预付费(pre-pay)。使用时把卡片放在黄色的圆形读取器上即能通过。由于Oyster卡可以充值循环再用,这比传统的纸造车票要环保。一般也认为Oyster卡要比现金付费要每次购票来的简便,不过也有指只要预先购票,两者速度相差无几。

Oyster卡可能源自香港的交通电子收费系统——八达通卡[来源请求]。一如八达通卡和其他预付费智能卡,Oyster卡有望成为一套完备的、适用于不止交通系统的电子货币。负责开发Oyster卡系统的伦敦交通局(Transport for London)曾计划把该卡的应用扩张至日常消费上,但计划已在2006年初搁置。Oyster卡于2006年8月被英国《星期日独立报》列为“21世纪50大发明”之一。

在伦敦的巴士、地铁和电车,使用Oyster卡预付的收费比现金收费要便宜,以鼓励市民转用Oyster。例如,单程巴士划一现金收费成人为£2.00,使用Oyster卡则减收为£1.00。

地铁方面,在平日早上6:30之前、晚上7:00之后,或者周末、公众假期期间使用Oyster卡,收费也有优惠。例如一张由1区到6区的单程车票,现金收费是£3.80,使用Oyster卡则减收为£2.00。不过在最繁忙的1区到1区单程车票则不提供优惠。

2005年2月27日,Oyster卡实行“预付车费封顶”(Price cap)——一天之内以Oyster卡预付方式支付的所有车费,将不超过同样适用的单日旅行卡(One day travelcard)收费,否则当局会退还差额。

[ 本帖最后由 hooklee 于 2007-5-3 19:09 编辑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5-3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ooklee 于 2007-5-3 18:49 发表


可以按照你的方法比较的。一个不懂中文(甚至也不懂英文)的德国人如果在香港乘车的话,只要可以在售票处比手划脚说清自己买八达通卡的意图,之后就可以随便在室内乘坐几乎所有本地交通工具。他唯一需要做的 ...


可以按照你的方法比较的。一个不懂中文(甚至也不懂英文)的德国人如果在香港乘车的话,只要可以在售票处比手划脚说清自己买八达通卡的意图,之后就可以随便在室内乘坐几乎所有本地交通工具。他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八达通卡没钱的时候,再到售票窗口去储值。相比之下,德国除了语言问题以外,一般存在复杂的城市交通分区、复杂的有效时段、复杂的车票提前打卡制度等等问题,这对于初到者(尤其是不通语言的初到者),是很难在短时间内一下子了解清楚的。更不用说那个票不对版可能成为罪犯的刑事条款了。


可以按照你的方法比较的。一个不懂德语(甚至也不懂英文)的中国人如果在柏林乘车的话,只要可以在售票处比手划脚说清自己买天票的意图,之后就可以随便在室内乘坐几乎所有本地交通工具。他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这张天票过期以后,再到售票窗口去买一张天票。相比之下,香港除了语言问题以外,一般存在复杂的八达通卡没钱要去售票窗口去储值的问题。这对于初到者(尤其是不通语言的初到者),是很难在短时间内一下子了解清楚的。

我倒是觉得香港有一个好,就是你不用担心出有效区,因为要么进海里,要么越境去深圳。在这一点上要硬和德国的城市比就更无意义了。

[ 本帖最后由 funfuny 于 2007-5-3 19:32 编辑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unfuny 于 2007-5-3 19:30 发表

可以按照你的方法比较的。一个不懂德语(甚至也不懂英文)的中国人如果在柏林乘车的话,只要可以在售票处比手划脚说清自己买天票的意图,之后就可以随便在室内乘坐几乎所有本地交通工具。他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这张天票过期以后,再到售票窗口去买一张天票。相比之下,香港除了语言问题以外,一般存在复杂的八达通卡没钱要去售票窗口去储值的问题。这对于初到者(尤其是不通语言的初到者),是很难在短时间内一下子了解清楚的。我倒是觉得香港有一个好,就是你不用担心出有效区,因为要么进海里,要么越境去深圳。在这一点上要硬和德国的城市比就更无意义了。4W


晕死,您还要不要逻辑啊?天票对于只作短途单程的人太贵了吧?天票只能当天坐吧?天票坐车不能出指定的区域吧?你买了天票没上车又反悔怎么办?这么多问题不懂德语、不仔细了解票务制度能解决?你的一个不懂德语的新同事到了德国向你请教如何买票,你就告诉他/她去售票处买Tagsticket然后就啥也不管了?

而八达通只要储值足够,是可以一直使用直到储值第一次变为负值的。而如果你只想给八达通储值而又语言不通的话,只需拿着八达通和money去售票处,你甚至不用说一个字,别人自然知道你的用意!而任何一个新同事来到香港,你就可以告诉他/她一件事情:去买张八达通,然后坐车!

我在这里比较香港和德国的交通体系,没有刻意贬低哪个抬高哪个的意图,只是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实在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那么敏感。难道因为大家呆在德国,就一点都不能说德国的不好吗?这好像没必要吧?

顺便说一下,香港的八达通当然部分归功于较小较封闭的管理区域(但是香港的面积仍然远远大于几乎所有德国城市!不要以为香港没有郊区!)。但是这个理由是无法解释日本、伦敦、台湾很多城市(或者大都市区)的类似系统的。而且,德国的票价系统都是按照大区统一管理的,这些大区的面积都比香港大得多,既然已经都统一管理了,为什么不能搞一个类似的电子系统呢。

[ 本帖最后由 hooklee 于 2007-5-3 20:15 编辑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5-3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D 搂住你可以玩去了……

跟你这种人讲道理是欧SB,不过你要是真么有Energie以后学好德文,去找警察蒂格,绝对支持你;)

[ 本帖最后由 xumeng 于 2007-5-3 20:38 编辑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5-3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ooklee 于 2007-5-3 19:47 发表


晕死,您还要不要逻辑啊?天票对于只作短途单程的人太贵了吧?天票只能当天坐吧?天票坐车不能出指定的区域吧?你买了天票没上车又反悔怎么办?这么多问题不懂德语、不仔细了解票务制度能解决?你的一个不懂 ...


晕死,我还没弄明白你的逻辑呢。你一会儿说跨城市跨区的票和各种火车票,一会儿说短途单程,你到底比啥?你想从哪方面比?到底是比使用方便还是比价钱实惠i?天票很贵么?我觉得就算短途单程也很划算啊。你不想按天算,也可以买两小时票三天票或者周票或者买月票甚至年票嘛。更实惠。你的八达通卡也是不能出指定区域的吧,不成还可以到深圳用?买了八达通,还要搞清楚哪些交通工具支持,哪些不支持。冲了值又想反悔怎么办?这么多问题不懂中文,不懂粤语,不仔细了解票务制度能解决?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5-4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unfuny 于 2007-5-3 21:36 发表

晕死,我还没弄明白你的逻辑呢。你一会儿说跨城市跨区的票和各种火车票,一会儿说短途单程,你到底比啥?你想从哪方面比?到底是比使用方便还是比价钱实惠i?天票很贵么?我觉得就算短途单程也很划算啊。你不想按天算,也可以买两小时票三天票或者周票或者买月票甚至年票嘛。更实惠。你的八达通卡也是不能出指定区域的吧,不成还可以到深圳用?买了八达通,还要搞清楚哪些交通工具支持,哪些不支持。冲了值又想反悔怎么办?这么多问题不懂中文,不懂粤语,不仔细了解票务制度能解决?


当然主要是比较方便(包括买错票或者坐错车带来的法律威慑)了。但是请注意使用八达通乘车实际上还可以达到价格优惠的目的。同样的地铁和铁路车程,你在付费区外现买票比直接使用八达通要稍微贵一些,而巴士则为一些较远的车程提供反程优惠等等。类似的政策在我前面贴出来的论坛牡蛎卡系统中也有,目的就是为了鼓励市民尽量采用这种电子乘车卡,以减缓乘车压力。所以基本上,使用八达通既方便又省钱,否则怎么解释香港1400万的八达通发行量(人手两张)?至于到深圳的计划,我在前面也贴了,八达通正在考虑做类似的扩展服务,这是一个未来的大方向,只要解决互联互通和跨境金融安全等问题,这是指日可待的。目前在深圳已有一家快餐店(大快活)可以接收八达通。

而你问那些交通工具支持八达通?我前面也反复说了,几乎所有的香港本地交通工具都支持八达通,说“几乎”实际上只是为了严谨,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你想找不支持八达通的交通工具恐怕比淘个罕见的宝贝都难。具体来说,这个“几乎所有”包括全部香港地铁、全部香港本地铁路(东铁、西铁、马铁)、全部新界轻铁、全部香港大巴(包括大屿山巴士和机场快线)和港岛电车、绝大部分私营小巴、几乎绝大多数渡轮(这个坐的少些,欢迎其他熟悉香港的朋友更正)、山顶缆车。同时八达通还可以在下列其他场合使用:绝大部分大型超市、快餐连锁店、绝大部分连锁便利店(如OK、7-11等)、很多收费电话亭、大部分自助拍照机、部分自助复印机(如在很多学校图书馆),在一些小区八达通还可以作为自动门禁系统等等。更多内容自己查吧:http://www.octopuscards.com/consumer/payment/use/tc/index.jsp

实际上,就算你不幸遇到不支持八达通的本地交通工具,你也完全不用借助语言来识别,因为所有支持八达通的交通系统在入口处都有明显的带有八达通标志(那个Möbius带)的自动打卡终端。如果你看不到这个终端,那请你找司机或者售票处买票吧!就算语言不通实在无法买票(不过这可能性不大,你至少应该知道自己的终点站怎么说或者怎么写吧?售票人员写的阿拉伯数字金额你总认识吧?),那么换乘其他支持八达通的交通工具好了,不会耽误你什么时间的。

现在回来说德国的天票。你觉得天票对于短途单程也很划算??我在鲁尔区,A区的天票价格是4,7欧,而Kurzstrecke的车票是1,1欧,A区单程车票是2欧。如果你认为4,7欧便宜过2欧也便宜过1,1欧的话,那俺还真是无话可说。而且一般来说,偶尔坐单程车的人当然应该买4erTicket,那会更优惠而且更方便。如果你认为不值得省那两个钱,俺只能说你太有钱了!至于说建议别人买周票、月票甚至年票,你觉得不懂德语真的能买好这些票吗?鲁尔区的月票按组合总共有12种:Ticket2000/Ticket1000×A/B/C×普通/Ab 9 Uhr,而且有的可以转让有的不能转让。更不用对于学生还有其他的YoungTicket和YoungTicketPlus了。这么多种类你不会德语能说清?俺只能说你太有才了!就算是你给不懂德语的同事用中文介绍,恐怕都得说上半天!最后结果可能还是你陪同事去服务中心买票。

[ 本帖最后由 hooklee 于 2007-5-4 12:12 编辑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5-4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umeng 于 2007-5-3 20:36 发表
:D 搂住你可以玩去了……

跟你这种人讲道理是欧SB,不过你要是真么有Energie以后学好德文,去找警察蒂格,绝对支持你;)


对于某些自以为是到这种地步的人,俺只能给他/她贴段德文看看了。如果某些人的思想境界高到连言论自由和争取更多自由的发言权和讨论权都没有的地步,真是枉在德国呆了这么久!更是枉为一个法律人士!

Recht auf Mobilität

aus Wikipedia, der freien Enzyklopädie

http://de.wikipedia.org/wiki/Recht_auf_Mobilit%C3%A4t

Ein Recht auf Mobilität wird von Teilen der Gewerkschaften, sowie linken bis linksradikalen Parteien, Organisationen, Gruppen und Einzelpersonen als Grund- bzw. Menschenrecht erachtet und als solches eingefordert. Diese sehen daher den Staat in der Aufgabe jedem Bürger ein gewisses Maß an Mobilität zu garantieren. Zur Garantie dieses Rechts soll insbesondere der Öffentliche Personennahverkehr in Ballungsräumen in die Pflicht genommen werden. Die konkreten Forderungen reichen von sozial verträglichen Tarifen, wie zum Beispiel dem Sozialticket, bis zu der Forderung eines sogenannten Nulltarifs – also eines kostenlosen, öffentlichen Personen-Nahverkehrs.

Bereits in den 70er und 80er Jahren kam es in vielen deutschen Großstädten im Rahmen von Fahrpreiserhöhungen zu Aktionen wie Roter-Punkt-Aktionen. Es gab auch weitergehende Aktionen wie die Sachbeschädigung an Verkaufsautomaten der Verkehrsbetriebe, die öffentliche Aufforderung zur Beförderungserschleichung (also der Benutzung des öffentlichen Personen-Nahverkehrs ohne Fahrschein), Brandanschläge auf die Schwarzfahrer-Karteien der Verkehrsbetriebe und die flächendeckende Verteilung von gefälschten Fahrscheinen durch die Revolutionären Zellen.

Unter der Forderung des Rechts auf Mobilität werden oftmals gemeinschaftliche Schwarzfahrten organisiert und Kontrolleuren ihre Arbeit erschwert. Aus diesen Protesten gründeten sich die Initiativen Nulltarif! Für ein Recht auf Mobilität! und die Kampagne Pinker Punkt der Organisation Berlin Umsonst, die zu öffentlich erkennbarem und gemeinschaftlichem Schwarzfahren aufruft.

Während es in Deutschland kein Recht auf Mobilität gibt, versuchte Michael Ronellenfitsch ein "Grundrecht auf Mobilität" induktiv herzuleiten. Dieser Versuch wurde allerdings viel kritisiert.[1][2]

[1] Amelie-Claire von Platen: Grundrecht auf Mobilität. Seminararbeit April 2000 ; 16.05.2006.
[2] Frank Schwaibold: Straßenmaut nur im Ausnahmefall möglich. Tübinger Rechtsprofessor hält sogar dritte, gebührenpflichtige Überholspur für denkbar. Stuttgarter Nachrichten (online), aktualisiert 12.04.2002, 16.05.2006.

[ 本帖最后由 hooklee 于 2007-5-4 12:32 编辑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5-4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ooklee 于 2007-5-4 11:19 发表


当然主要是比较方便(包括买错票或者坐错车带来的法律威慑)了。但是请注意使用八达通乘车实际上还可以达到价格优惠的目的。同样的地铁和铁路车程,你在付费区外现买票比直接使用八达通要稍微贵一些,而巴士 ...


看,你这不是洋洋洒洒介绍了这么一大堆关于八大通,以及八大通的展望,一个懂中国话的人都头大了,不知道一个不懂粤语的德国人看了是不是更郁闷呢。:D 。。。。。。。。。。:D 你要有闲功夫也可以找个德国城市多研究研究啊,我看你的智商一定能弄明白。一点不复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5-4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unfuny 于 2007-5-4 13:21 发表


看,你这不是洋洋洒洒介绍了这么一大堆关于八大通,以及八大通的展望,一个懂中国话的人都头大了,不知道一个不懂粤语的德国人看了是不是更郁闷呢。:D 。。。。。。。。。。:D 你要有闲功夫也可以找个德国城 ...


咳,不是的。这里说一大堆是想跟你说清楚八达通的特点:) 其实在实际生活中不用管这么多的,不知道这些细节不妨碍坐车的。跟新人只说“去买张八达通,然后随便坐车坐船”这句话就够了,我们在香港接待新同事全都是这样的,很简单的。八达通如此方便,以至于我目前的德国教授也给我们研究组配了一张,每遇到有人出差或者开会去香港(我们和香港合作较多),就把这张卡带上:)

八达通还有个重要功能忘了说了,目前八达通可以和信用卡挂钩,实现自动增值。在乘车的时候如果储值不足的话,会自动冲值250港币(平时响一声,自动冲值则响两声)。这样的话,基本上连跑到冲值机或者售票处的功夫都省了,真的是方便得很。另外八达通新开了类似德国PAYBACK的购物积分功能,可以一边购物一边挣点数了。总而言之,八达通在香港确实是路越走越宽了。

关于德国这边的制度,我其实从来到的第一天就开始看那个Stadtfahrtplan上的车票系统说明了,大体的东西当然有所了解了。不过很多细节确实只有出了问题或者遇到实际情况时,才能搞得很清楚。至于有些事情,由于无处寻找权威答案,至今也是糊里糊涂,比如上车补票的问题。到现在为止,从朋友那里和论坛上得到一般建议都是:尽量不要尝试上车补票,因为不保险,当然也贵一些。这样的话,即使遇到急事(赶较远城市的早班飞机之类的),也只能慢慢研究路线慢慢买票啥的再上车了。在德国,真的是一切都得提前计划,否则真的是不行。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5-4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谢谢楼主地钻研,至少知道到底是什么样一个情况了。
我也遇到被罚事件,整个钱包都丢了,一直到查票的来了,才发现钱包不知道是被人偷了还是丢了,又怎么说得清楚,我是真的找了半天钱包,他还以为我在演戏给他看,唉!命苦呀!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8 19:14 , Processed in 0.083815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