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楼主: 猪哼哼

【大师风采】索罗斯传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4-30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斐热格·耐格对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夏天,狄华达准备去工作的情形描述得绘声绘 色,淋漓尽致。

狄华达每天早上7点坐船从洛拔岛去布达佩斯,他的办公室就在那里。

“当他听到船快来时,”耐格回忆道,“狄华达一边穿裤子一边开始洗脸刮须。他手里 拿着刮刀跑向开来的船,一路上继续刮脸,在航行途中也忙个不停,所有这些都只是为了多 睡一分钟,这对一个律师而言是十分罕见的了。他人总是万分机灵,有点狡诈。”

狡诈自然意味着不循规蹈矩,不羁于俗套。

尽管外人视狄华达是臭名昭著之徒,据人们回忆,他工作拈轻怕重,不好脚踏实地地 干,但乔治对他父亲的生活方式却报以无限的同情感。事实上,乔治·索罗斯后来承认自一 战归来后他父亲几乎就不劳作了。这样其实亦不完全是件坏事。他由此可获得一个好机会, 即可与他父亲交谈并从中学到许多东西。如果别人认为狄华达的花销习惯没有一点点改变, 乔治倒也觉得这并没有什么。对乔治而言,这不过是他父亲的财运如同海潮一般来来去去, 时而铺天盖地而来,时而席卷而去,如此周而复始。然而,狄华达似乎是有意地给他儿子一 个信息:在他今后的日子里,他要与他的儿子呆在一起:“我懂得的一点就是为了钱而去赚 钱就如同炊烟上天一般,财富于人也许是极为沉重的负担。” 在狄华达看来,对一个把逃生看得高于一切的人而言,金钱大多本身就是缺点。财富是 露人的,有多少双手伸得十万八千里长去捞取财富。而财富大多却使人软弱,使生存更难。 狄华达把这些切身之感告诉他的孩子们,他的孩子信之如铁律,在以后的生活中,对于财 富,索罗斯超出大多数人狂野的梦幻之外,他对积累万贯家产并无大多兴趣。

然而,狄华达给他小孩的最大的礼物是倾注了大量的注意和关心。他常常与孩子交谈, 讲一些人生的秘密,他让小孩子们领悟这其中的重要意义。与那种把小孩子固定在自己的价 值观中的做法不同,狄华达支持孩子们的自信,使孩子们确信,要同他父亲一般,男儿应当 知道往后要克服巨大的困难,如何驾驭动荡不安复杂多变的形势。因此,乔洽总是明白要寻 找非同寻常的办法去解决问题。

如果说狄华达教给他的孩子们求生的技巧,伊丽莎自却给他们以艺术和文化的陶冶。乔 治深深地依恋爱慕他的母亲、绘画、雕刻,音乐和文学是伊丽莎自主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 分,她力图把这种爱好灌输给她可爱的儿子。乔治喜欢涂涂抹抹,而对音乐却不大感兴趣。 他后来对哲学的兴趣看来是源于伊丽莎白·索罗斯本人对此学科的爱好。尽管一家都说匈牙 利语,乔治终于学会了德语、英语和法语。

叶胡迪·赛牡是乔治孩提时的朋友,眼下也住在布达佩斯。她记得乔治是个“非常可爱 的小男孩”。她在洛拔岛时就了解乔治和他父母亲了。

伊丽莎白的生活之路是“不容易的”,她口忆道。狄华达择金如上,漠视任何工作,导 致家庭关系紧张。伊丽莎白尽了最大努力,还是无法阻止斗嘴吵架的发生。伊丽莎白身材瘦 小,容颜憔悻,头发花白,她是一个传统的家庭主妇,照看她的两个儿子,操持大小家务, 这些都使她更像匈牙利人而不象犹大人。因为和许多中上阶层的匈牙利犹太人不一样,狄华 达和伊丽莎白对其宗教根源特别感到不舒服。索罗斯在以后的生活中对他的朋友们讲,“我 生长在一个犹大教家庭里”,由于他是蓝眼睛、棕色头发,更像他母亲而不像他那有“黑 色”特征的父亲,乔治并不像犹太人。“你不像犹大人。每当其他孩子们这样对他说时,乔 治都高兴不已,对他而言没有比这更令他深感欣慰的了。

由于犹太教受到极大排斥,狄华达不得不花很长时间去当一个基督教教士。例如,在二 战期间,他要乔治向士兵们乞购香烟。然后把这些香烟转手卖给犹太人的商店。对狄华达而 言,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尽量使自己显得亲切、和善、坚定,这样才易于过关,自保。 第三节 顽废的学童

尽管他尽力显出自己与众不同,乔治·索罗斯同时代的朋友都认为他在孩童时代并不十 分突出。他可能自视为神,但没有一个朋友认为他具有丝毫特质,即使是非神性的方面。根 据所有的记录,他没有天才,但他勤奋而具有创造性。斐热格·耐格记得乔治对大人有点攻 击性。“当他相信某事时,他十分顽强地捍卫它,他性格坚强、突出。”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4-30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年轻人在体育运动方面出类拨萃,尤其是游泳、航海和网球。在洛拔这个地方有 40户人家,有两个网球场,这已是奢侈品了。他并不喜欢英式足球,认为这并非中上等的 运动,各式各样的运动激起他的无数的好奇心,他特别喜欢与人谈《资本论》。从7岁开 始,他常与其他孩子玩耍,在这群孩子中最坏的是乔治和李提文,这就难怪后来乔治成为高 级金融家,而季提文则成为历史学家。

在各式游戏中所向无敌使年轻的乔治厌烦了,为使游戏更有活力,他采用了新规则。其 中之一是加上股票交换而使游戏更加复杂化。60年代当索罗斯在回到匈牙利时,他找到了 童年时的朋友斐热格·耐格,耐格问他何以谋生。“你还记得我们儿时玩的资本游戏吗?” 索罗斯笑着问道,“啊,今天我就做和那一样的事。”

在布达佩斯,孩子们到14岁时就要去上学,对于贫困家庭来说,超过这个年龄再送孩 子上学就实在困难了。

迈克斯·哈姆是布达佩斯的一个经济学教师,与乔治同读小学。194O年两人第一次见 面时都是十来岁的人。次年他们转到一个中等阶层的州立学校。哈姆此后六年一直是乔治的 同学。

在初级学校,乔治是出类拔革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迈克斯·哈姆与乔治并不友好的原 因,“乔治非常勇敢,超群出众,而我却比较呆板,好静,他喜好与其他男孩子打架。事实 上,乔治学会了拳击以自卫。”

在乔治求学的年代,所有年级都分成两类班,犹太人在一班,非犹太人在另一班里。乔 治与迈克斯·哈姆在犹太人班级里。哈姆对犹太人有着美好的记忆。非犹大的年轻人分成许 多块,尽管这种反犹太憎绪非自然的产物,哈姆回忆说。男同学之间的武斗并非总由于犹太 人与非犹太人之间的对立。哈姆观察到,“你可感到一种潜在的反犹太主义,这种打斗也具 有政治意味。”

尽管年轻的乔治亦涉及打斗之中,但他所在学校的冲突并非响应反犹太主义。事实上乔 治很谨慎地表明他和哪一方都不过从甚密,而与犹太人或非犹大人都保持着良好关系。

尽管乔治成人后喜欢标榜自己是一个知识分子,但是,他的同学并不认为他是一个突出 的学生,他们也想不起乔治特别喜欢哪一门课程。根据迈克斯·哈姆回忆:“乔治并非一个 特别出色的学生,他就是个中等的样子,但他是那种很健谈的人。“

柏尔·梯里尼也是那时上的学,跟迈克斯·哈姆一样,也记得乔治·索罗斯不过就是一 般的学生。有一件事在柏尔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这事发生在1942年,其时他和乔 治均为12岁。

乔治和柏尔都参加了一个童子军集会。在该会上世界语组织宣告成立,热心参加该组织 的人要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一张纸条上。这些纸条放在一些长凳上。像作恶作剧似的,乔治抓 住纸条,不让梯里尼在上面签名。“乔治是相当刻薄的,酸味十足的。柏尔记很清楚,“我 担心他会拿我开玩笑,我想予以反击,我们就打了起来。”当他们俩忘我地“战斗”时,突 然都尴尬地发现老师怒容满面地站在他们身边。因为打架,他们都受到书面警告。当二战在 1939年9月爆发时,乔治部仅9岁。但他的生活几乎没有变化,纳粹当时对匈牙利并未构 成威胁。事实上布达佩斯居民生活一如既往,当苏联军队入侵芬兰不久,乔治从当地报纸上 读到请求援助芬兰的呼吁后,冲向报社办公室,响应这一呼吁。这给编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他们认为一个年仅9岁的孩子冒险给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们提供援助,这非同寻常。编辑 们就此专门写了一篇报导。

随着战争的发展,德军人侵匈牙利的危险愈来愈大。索罗斯与其余的匈牙利犹太团体不 可能逃避战争。事实上,在随后几年里,战争直逼其家园,斯情难忘。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4-30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布达佩斯的地窖


“我在这里,已举步维艰。那不是一种奇妙的感受吗?只有一条路可走了。”

第一节 噩梦成真

对于布达佩斯的居民来讲,1943年的生活安静得神秘而又可怕。这时盟军已在意大利 南部站稳了脚跟,他们的战机岂飞临布达佩斯。在这座城市仿佛遭受攻击的威胁时,在欧洲 的另一些地方激战升级了,危险即将降临匈牙利:煤炭短缺,学校也因怕遭空袭而关闭。

至1944年春天,整个欧洲的犹太人口体几乎都遭纳粹扫荡。人们担心匈牙利的l00万 犹太人一一一东欧最大的犹太人团体,将是纳粹的下一个目标。奥斯威辛的大规模屠杀事件 正在到处传开。俄国人正在西征,但他们能及时地打破纳粹的壁垒挽救犹太人吗?

对布达佩斯的犹太人来说,恶梦似乎来临了。

1944年3月19日是个星期天,因此索罗斯一家在洛拔岛。他们远在他乡,没有耳闻目 睹布达佩斯南面近处发生的骇人事件:德国坦克正沿着多瑶河的布达佩斯两岸行进。纳粹的 侵略正在扩展。这是一场“和平的”侵略:没有枪声,只有坦克车链和马达的轰呜。大街上 一夜之间空无一人,每个人都藏到家里的隐蔽处,直到确信已经安然无恙,他们主要的下意 识动作是抓起电话。

同布达佩斯的大多数人一样,乔治认为纳粹对他的祖国的侵略是短暂的,很可能不会超 过六周:它似乎在寻找感觉。在别的一些地方,纳粹在退却。战争似乎马上会过去。

六周,并不漫长。

但谁也说不准。唯一能做的是往好处想并销声匿迹,在大街上逗留,可能就是死亡。

布达佩斯的犹太人团体分成了乐观派和现实派。乐观派死抱住他们的幻觉,直到3月 19日希特勒的军队开进的最后一刻。甚至纳粹的坦克已驰过大街,他们还认为犹太人的命 运不会太坏,欧洲别处有关犹太人大屠杀的报道不可能真实,战争,无论如何会迅速结束。

现实派也认为战争会马上结束,但他们相信奥斯辛威大屠杀,另外,他们怀疑战争会马 上结束,犹大人会得到挽救。

狄华达·索罗斯相信了战争的喧嚣,他在纳粹上台十年以来。就一直关注这个党。他看 到了纳粹的恶性膨胀,毫无理智的暴力已侵入世界大战。他早已担心暴力迟早会延伸到匈牙 利,延伸到布达佩斯,延伸到他的家庭。

经过了第一次大战的暴虐,狄华达发誓将帮助他的家庭度过另一个难关。他没有经济上 的担忧,因为他在战争早期就卖掉了一些不动产。他有着高度的自信,他的冷静安慰了乔 治、保罗和伊利莎白。斐热格·耐格,当时是一个13岁的男孩,回想起他的父亲那年春天 做的充满伤心和恐惧的猜谜游戏:预言他的家庭和朋友中有多少人将要消失。至少有半数被 他父亲不幸言中。他的父亲缓了口气,胸有成竹他说:“不会是索罗斯一家,不会。”

狄华达是个幸存者,他将照看他的家庭。

在后来的12个月里,有狈万布达佩斯犹太人被杀,鬼使神差般地证实了斐热格·耐格 的父亲的预言。幸存者,包括乔治·索罗斯和他的家庭,经历了可怕的日日夜夜。

纳粹当局给布达佩斯犹太人委员会以这样的重任:在犹太人社区传播、张贴驱逐犹太人 出国的告示。委员会却把这个可怕的任务推给了幼稚孩童。 乔治就是其中之一。

在委员会办公室,人们给他一些暑了名字的小纸片,每张纸上都命令某人次日早九点向 犹太教学校报道,并带上一张毯子和二十四小时的食物。

乔治向父亲请教,向他展示了名单。他看到了父亲脸上扭曲的表情——纳粹正在搜捕匈 牙利的犹太人律师。

“传递好告示,”他教导他的儿子,“但要告诉每一个人,这些是驱逐告示。”

乔治照做了,但他发现一些他已告知的犹太人不准备躲开纳粹,即使这意味着被驱逐。 要是纳粹宣布犹太人律师将被驱逐,那就是法律,应当遵守它。

“告诉你父亲”,一个人说,“我是一个守法公民,我过去一直如此,现在也不会去违 法乱纪。”

第二节 父子大逃亡

在这可怕的时期,狄华达·索罗斯是个应付自如的父亲。布达佩斯犹太人的头上悬着绞 刑架——死者可能是乔治,如果纳粹发现他是犹太人。去集中营的旅行恶梦突然变成了可怖 的现实。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4-30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无秩序的占领,”狄华达告诉儿子,“正常的法律不适用了。你得忘掉你在 正常社会里的行为。这是一个不正常的环境。”

狄华达教导乔治如何在这“不正常”的情景下行动。为确保他的儿子不被纳粹当局带 走,狄华达贿赂了一个匈牙利官员,允许他的儿子作为一个非犹太人官员的儿子在农业部出 没。狄华达还为儿子买到了假身份证,它成为儿子生存的关键。

在战争期间,乔治·索罗斯变成了西诺斯·克以斯。

狄华达也向那官员的犹太人妻子提供经济上的援助,使她能躲过纳粹。后来的几年,乔 治·索罗斯委婉地称他父亲的行为是纯粹的“商业交易”。

狄华达贿赂过的匈牙利当局负责没收那些已被送往奥斯威辛的犹太人的财产。

乔治陪伴他们走遍了这个国家。

这位少年的冒险不可尽数。“我要是被抓住,可就死定了。”乔治如斯说,其表情仿佛 根本不知道他的处境有多危险。 躲藏很重要。一个藏身之地就是一个地窖,砌在石墙里。沿着上下起伏、狭窄局促的石 阶可进到里面去。在地窖里的另一藏身之处,有更多的掩蔽物,在一道锁着的门的另一边。 这个家庭藏在第二个地方,也就是里边的那个。

乔治和他的家庭共有十一处藏身之地。他们常常在朋友的阁楼或地下室呆上几个星期, 但从不知他们会一下失去这些避风港。要是14岁的乔治在此期间经历了恐惧,日后他也决 不会承认。

的确,对化来讲,那年月是一次冒险。

一次,狄华达和乔治都藏在一个地方,用的都是非犹大人身份证。他们相互问话,但不 是以父子身份,以免暴露他们的真实身份。

另一次,当索罗斯窝居在一个地窖里时,乔治、保罗和狄华达做游戏以打发时光。他们 赌一点糖果,当乔治或保罗赢后,他可吃赢的东西。狄华达可能回想起一战时的一个古老的 生存游戏,他拒绝吃赢来的糖果。

乔治发现1944年战争中的经历非常刺激,他后来把那段时光描绘成他生命中最快乐的 一段。他感觉自己仿佛是电影中的英雄英蒂拉·约尼斯,胆量超群,没有凡人的恐惧。有狄 华达在,大不相同:乔治十分为他的父亲自豪,被他的自信激励,认为他是个真正的英雄。

说到明显的错误,倒是狄华达教会了乔治终生难忘的生存艺术。

一:冒险是正确的。

二战后期,整天用生命去冒险,狄华达才相信大多其他冒险是值得的。

二:当冒险时,不能孤注一掷。

决不要什么危险都去拼搏一番,那是元知的,不现实的,多余的。

为躲诱纳粹,乔治·索罗斯除冒险外别元选择。他接受那些假身份证时,他知道暴露就 意味着死亡。

他无需生死决择。他可以冒险而不必担心失败会夺走他的一切。他甚至享受冒险,只要 给自己留出口复的余地。

“我渴望生存,”在他成功的顶峰,1992年,他告诉一个电视记者,“不要冒毁灭性 危险。”

战争还给了乔治以其他教训。

我们已提前得出了主题,这些感知不必与世界的真实状况相对应。乔治得到的教训是: “在现实与感知之间的突破。”

当他日后编织人生哲理与金融市场理论之网时,他始终探讨的正是这个“突破”。

第三节 独自飘零

1945年秋天,乔治·索罗斯回到了学校。战争结束了,犹太人和非犹大人不再分成两 个班级。乔治15岁了,他喜欢别的经历了纳粹创伤的同学,他们早熟了。那个创伤在许多 同学身上还很明显。坡·特泰尼回忆说:“班里的纪律令人恐怖。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有小手 枪,带着它上课,有支枪是好事,它使我们显得成熟。但这非常幼稚。”

洛拔岛的居民,包括乔治和他的家庭,于1945年春天来到了洛拔岛——战后的初次回 访。他们互讲战时故事,重述他们如何努力生存,谈论近期的计划,而这些计划与他们所设 想的战后匈牙利可能发生的事紧紧相连。

他们无不思索一个苦恼的问题:

一个人应离开祖国吗?

躲过了纳粹的屠刀,匈牙利人恶梦初醒。

然而,新政府是否仁慈尚不明了。

索罗斯一家的朋友充满希望,急于相信一切都会变好,另一些人则怀疑,冷嘲热讽。他 们只要还能拿到护用,就随时准备卷起铺盖离开。

乔治·索罗斯属于后一类人。他感到,是离开匈牙利向西远征的时候了。

1947年秋天,还在索罗斯17岁时,他便只身离开了祖国。他的哥哥保罗因急于完成他 的工程课程,在匈牙利多呆了一年。乔治的第一站是瑞士的怕尔尼,尔后马上去了伦敦,一 个听起来对青少年颇富吸引力的地方。多亏他的父亲,乔治才有足够的钱旅行。但在那里当 他的父亲给他的供应不济时,他得再次依靠自己的才智。他只能依靠婶婶,她已在佛罗里达 安顿下来。尽管英国应该能力索罗斯安顿一个幸福的生活,但他的钱太拈据,伙伴太少,不 能享用这个城市提供给他的东西。这是他的生活中最困难的小插曲之一。他孤独,实际上已 心灰意冷。然而,他仍努力在黑暗中发现光明。坐在伦敦的一个咖啡馆里,他半带幽默地思 量:

“我在这里,已举步维艰。那不是一种奇妙的感受吗?只有一条路可走了。”

当然,如履薄冰并不是什么奇妙的感受。一个18岁的男孩所能做的只是打零工,期待 着他的好运降临。他在伦敦玫笺区的一个名叫夸哥林诺的饭店里当侍者。那是一个贵族和电 影明星用餐、跳舞的地方。有时,当他的现钱用光后,就只能吃一些臭鱼烂虾了。数年后, 他回想起当时他甚至羡慕一只猫,因为它有沙丁鱼吃,而他没有。

临时工作完了还是临时工作。

1948年夏天,他作为“互助项目”的一部分,转到了一家农场打工。他当时组织了一 次罢工,使农场主按工付酬而不是以天计酬(而在1990年,他成了金融业的缩影)。由于 索罗斯的努力,他和其他雇佣工人得到了较多的收入。在塞夫奥尔克,他收摘苹果。他也干 过家庭漆匠,以后还常向朋友们吹嘘说,自己是一个不错的画家。

零工、贫穷、孤独,事实上无乐趣可言,后来的许多年里,乔治部不能抹去这些可怕的 记忆。“我把这些·恐惧端出来一一:并不怎么好。害怕再次触及、掉人那样的谷底。有了 一次,就再也不想有另一次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4-30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 莘莘学子


他及时地从抽象转向了实践;他提出了人们怎样和为什么要以某种方式思维的认识理 论;并且,从这些理论 中他编造出关于全融市场运作的新理论。

第一节 书山寻路

1949年,乔治·索罗斯作为伦敦经济学院的一名学生注册上学了。伦敦经济学院,正 如人们所熟知的,是英国最大的教育机构之一,不管你想从事什么社会职业,还是只想做一 名学者,这里都是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学院吸引了大批国外学生;一般认为学院是倾向社 会主义的,因为社会主义理论家哈洛德·拉斯基就在这里任教。对于象乔治·索罗斯这样的 学生,既想接受经济方面的实际训练,同时,又热切地想学习当前的国际政治趋向,因此, 这里更是朝思暮想的天堂所在。

他参加了拉斯基的一些讲座,也选修了1997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约翰·米德的课 程。“不过”,后来索罗斯表白说,“我没有从米德的课程中学到很多东西。”学院也是一 些大行其道的政治保守者的乐园,其中一个是自由市场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奇·伍恩·海克, 一个是富有声望的哲学家卡尔·波普。这两个人使乔治·索罗斯走向了理性道路,在80年 代和90年代,他以极大的热情寻求打开那些闭关自守的社会。

侮克在1944年出版的《走向农奴制之路》一书中,抨击了法西斯主义,因为它是破坏 自由繁荣的制度的。

然而,卡尔·波普的影响更大。虽然波普以他的关于科学方法的理论而著称,但是,他 于1951年写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一书,却成了乔治·索罗斯理性生活的基础。

年轻的索罗斯已经成熟,他写了一本探索人类社会性质的书。他对独裁统治有深刻的体 验,首先是与纳粹党人的接触,尔后是同共产党人的交往。现在,他在英国第一次尝到了民 主的甜头。他急切地想把个人的体验放人一个理性的境地。波普的书为他提供了这种框架。 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一书中,波普论证说,人类社会只有两种可能的命运。其一是成为 “封闭”社会,所有的人只能有同一个信仰;其二是成为“开放”社会,在这里没有波普所 讨厌的国家主义和民族战争。在“开放”社会,各种相互冲突的信仰可以互融,而不管有什 么样的压力。波普论证说,不管怎样,开放社会是“不确定和不安定”的,它比“封闭”社 会要先进。

虽然索罗斯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完成了他的学士学位课程,但是,他还是决定,在伦敦 经济学院再呆一年,直到1953年春他能够获得学位。熟读《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一书后, 索罗斯寻找波普,想从这位专家这里学到更多东西。他向波普提交了几篇论文。师生性情相 投,波普成了索罗斯的指导教师。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4-30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返犹太人救济委员会,他决定提供一些纯属虚构的情况。他说他已陷入绝境,折断了 腿,但是,由于那是不合法工作,他还是得不到国家的资助。事实上,他仍是一名学生。救 济委员会很不情愿地同意给他一点帮助。为了筹点钱,他不得不拄着拐杖,在三层楼的楼梯 间爬上爬下。

然而,救济委员会按时停发了索罗斯的救济金。因此,他写了一封“十分伤感”的信给 救济委员会。他说,他虽然不会饿肚子,但是,他们这样对待一个急需帮助的犹太人,这给 他的伤害实在太大。

他收到了救济委员会的回信。

他的信产生了他所希望的效果,给他每周的津贴又恢复了。而且,最让人高兴的是,现 在救济金通过邮局寄来,不需要他很费力地去办公室领取了。他很高兴地领到了一笔钱。但 是,为了发泄当初饱受侮辱的怨气,在腿上的夹板取下后不久,他便搭乘便车去了法国南部 一一一而没有通知救济委员会可以停止发放他的救济款了。救济委员会对他的态度,使得后 来所有的慈善机对索罗斯造成痛苦。在70年代后期,他建立自己的慈善机构之前,他不得 不克服这种“不可忽视的隐讳”。

伦敦经济学院的智慧帮助索罗索战胜孤独。他依然贫穷,但他似乎更醉心于自己这种生 活了。一个夏天,当他中断学习后,他在伦敦的一个较为贫穷的地区找到了一份室内游泳池 侍者的工作。在那里很少有游泳者光顾,这使索罗斯有充裕的时间去拜访附近大公共图书 馆。他度过了一部分美好的夏日,读书,思考,在思维的世界里漫步。他后来称这段时光是 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他的职业目标尚未确定。但他乐于沉醉在思维的王国,并喜欢写 作。也许他会成为一个社会哲学家或一名记者,只是他不能确定这一切。

他很容易地想象自己可以留在了伦敦经济学院,成了一名学者,也许是像卡尔·波普那 样的哲学家。如果他的思想能拓展得像波普那样,或能以一些深刻洞见超越别的人,像弗罗 伊德或爱国斯但那样,该多好啊!在另一些场合,他梦想成为一个新的约翰蒙纳德·克尼 斯,达到像英国的世界知名经济学家那样的思想境界。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4-30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索罗斯向智慧进攻的开始,也是他的生活和事业的主题之一。

不幸的是,索罗斯的成绩不够好,他的学术抱负似乎失败了。1952年末和1953年初, 他思索着诸多哲学问题。他特别关注学识和现实之间的突破。在某些观点上,他得出了他认 为是有名的哲理发现:“我认为,从根本上看,所有我们的世界观都有点缺陷或扭曲,尔后 我就专心研究这种扭曲的重要性。”

他开始写一本小册子,名曰《意识的重负》。在书中,他阐述了开放和封闭的社会的概 念。由于信心不足,手稿就被搁置了。在后来的10年里,他希望着重做那个工作,但当他 “摸不到昨日所写内容的头尾时”,渐渐地放弃了它。

索罗斯知道,这不是个好兆头。看来他成为一名教授的可能性不大。索罗斯把他的未能 完成的写作与放弃学习哲学联系起来,这样有利于对金钱的追求。

第三节 初涉股市

无论索罗斯怎样想从教,但他必须去谋生,而且是尽快地去。他22岁了,尽管他渴望 为人类的知识作出巨大贡献,但他必须吃饭。经济学学位对他毫无帮助。他去做任何能找到 的工作,首先是去销售手提袋,地点就在黑池——北英格兰的一个海滨胜地。

买卖十分难做。为吸引顾客,起初他得让人们觉得他与众不同——对一个外国人来说, 操一口浓重的地方口音,介绍产品十分困难。向店铺批销商品也很烦恼,他们可能不需要这 些货物。一次他与一位小店铺老板做成了一笔生意。这个店尚有许多未卖完的货物。这个人 买下这些手提袋,就像想在自己头上挨枪子一样,索罗斯想,他告诫自己不要把这种情绪挂 在脸上。最后,他把货物卖给了这个老板,但心里的这种内疚许久拂而不去。

也许人们会说伦敦经济学院对索罗斯这样的人来讲是个完美的培养场所,日后他可以藉 此成为投资商。然而,索罗斯在学校什么也役学到,只知道有金融市场的存在。至于结业, 获学位,他倒感到是投资的资本。为了进入伦敦投资银行的门槛,他给市里所有的投资银行 各写了一封信,以期待机遇降临。当辛哥尔与弗雷德兰德给他提供一个培训生的工作时,他 高兴地接受了。

这是一个股票市场运作十分繁忙的公司。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4-30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着迷于这个工作,成了一名在黄金股票套汇方面很有专长的交易员,尤其是在利用不 同市场差价赚钱方面专长。甚至在他尚未极大地成功之时,在这世界上他已感到十分安逸, 体会了市场中买和卖的狂喜。他也许能成为一名社会哲学家或记者,生活会变得更新奇。但 他得谋生。在这儿,前景似乎还不错。索罗斯发现这世界越来越诱人了。

索罗斯在伦敦的过渡,一般人的估计是个极大的失败。甚至索罗斯本人也不否认这一 点。在爱德卡艾斯泰尔有一个他的辩护者,一个证券经纪人,他了解当时的索罗斯,日后他 们成了伙伴。他说:“索罗斯从未安定过。他只有25或26岁。人们认为,你不能干任何事 情(在那种商业中)。年轻人不允许干任何事。”

无论如何,到1956年,年轻的银行投资者索罗斯认为,是该挪挪地方的时候了。

他去了纽约!


第六章 瞎子给盲人指路


第一节 奔赴纽约

乔治·索罗斯自己也曾经承认,到了纽约以后,他认真考虑过这种金融职业。做一名哲 学家的梦想仍然只是一个梦想。

无意之中来到纽约,和同伴们相比,他更具有竞争优势。在伦敦,即使没有做出什么惊 天动地的事情,至少,他了解欧洲的金融市场。在伦敦,这方面的专家很多,但是,在华尔 街地区,对欧洲市场有点经验或有所了解的人极少。从他抵达美国的那一刻起,他就被当成 这方面的专家。

索罗斯纽约之行,在他的名下只有5000美元。一个亲戚曾经给他1000英镑,并要求把 这些钱代表他进行投资。这5000美元就是从一次投资所获的利润中分配他的一份报酬。

同一年,也就是1956年,狄华达和伊丽莎白·索罗斯离开了匈牙利,搬迁到美国和两 个儿子住在一起。狄华达到康尼岛上开了一家咖啡馆。对于这位了不起的二战逃犯的幸存者 来讲,这种经历不可能是令人愉快的。这种小生意实在难以维持,狄华达便退休了。(60年 代早期,狄华达得了癌症,身体十分虚弱,乔治·索罗斯不得不找一个免费做手术的外科医 生为他治病。)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4-30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1960 年,索罗斯第一次对外国金融市场进行了成功的洗劫。索罗斯意识到:由于公司 的股票和不动产业务上涨,德国阿利安兹保险公司从它的资产价值中贴现,抛售股票。他写 信给其他人要他们向阿利安兹公司投资。摩根担保公司和德雷福斯公司都很欣赏他的观点, 并且购买了大量的阿利安兹公司的股份。阿利安兹公司的董事们很不高兴,他们结维特公司 索罗斯的上司写信,说索罗斯得出了错误结论。实事上,他没错。阿利安兹股票的价值翻了 三倍。索罗斯名声大振。

即使在1961年1月,约翰·肯尼迪新政府就职以后,索罗斯仍期望能有好运降临。但 事实证明,对于年轻的索罗斯来说,肯尼迪是一个严重的绊脚石。肯尼迪修改了利润平衡 税,主要就是阻止美国投资者购买外国股票。对索罗斯来说,政策的转变如同地球爆炸。

但是,这还不足以把索罗斯打发回国。1961年12月18 R,他自然而然地成了美国公 民。他仍然呆在美国。

那时,索罗斯已经33岁,他仍然在成为一个哲学家还是一个投资者之间摇摆不定。肯 尼迪的政策给索罗斯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去做他似乎是最喜欢的事情——思考和写作关于人 生的基本问题。

从1961年开始,索罗斯把傍晚和周未都用在了《意识的重负》书稿的写作上,他希望 通过对手稿的千锤百炼地修改,能找到一个出版商。这种经历比坐下来写第一稿更令人困 惑。终于,在1963年,他把手稿寄给了卡尔·波普。赢得这位大师的赞同将是索罗斯值得 夸耀的事情。能赢得著名的波普的赞同,似乎是向出版这本书迈出了一大步。 虽然波普己回忆不起索罗斯何许人也,他仍然对手稿作出了热情的反应。然而,当这位 伦敦经济学院的教授弄清楚索罗斯来自于共产党人统治的东欧国家时,波普曾一度表示失 望。他还认为索罗斯是个美国人。这位哲学家感到十分激动,没有经历过极权统治的人,竟 然能理解他所谈论的东西。波普发现索罗斯是个匈牙利人,并且直接地接触过纳粹党人和共 产党人。他对索罗斯的手稿没有再进行过多的思考。他鼓励索罗斯继续考虑他的观点。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4-30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索罗斯从来没有承认,是什么原因使他决定再次搁置他的写作计划。不过,波普对他的 手稿的冷淡的反应,可能影响了他,于是做出了这一决定。 对索罗斯来说,写作该书是他喜爱的一项工作。他从没有透露他是否将这些手稿给过某 一出版商。无论如何,他说过他觉得这本书缺乏深度,因此,就从没有出版。

因而,索罗斯又回到华尔街地区继续赚钱。但是,缨斯并没有完全抛弃他。随后几年, 他以这本小小的未能出版的书的思想为主要观点,写成一本书真的出版了。

第三节 精明但不可爱

1963年,索罗斯开始在爱霍德·布雷彻尔德公司工作,这是一家主要经营外国证券贸 易的美国公司。对索罗斯来说,爱霍德公司就是他的家。这家公司的总部在德累斯顿(东德 城市),创立于19世纪初期。雇佣索罗斯的人叫做斯蒂芬·凯伦,带一口浓厚的欧洲口 音,公司的其他人也是如此。虽然这条街道叫做华尔街,但是,索罗斯肯定想过,某一天他 会逃之夭夭,再回到欧洲。

从一开始,凯伦就对索罗斯评价很高。“我希望我雇用的任何人都很优秀,不过,他确 实是个很杰出的人。”

索罗斯被雇为分析员,一开始,他主要是从事国外证券分析。由于他在欧洲形成了联系 网络,而且他能够讲多种欧洲语言,包括法语、德语,索罗斯自然而然地成了在这一领域的 开拓者。

套利既需要知识,也需要胆略。但是,大多数的美国贸易商,知识偏狭而又不愿去开阔 视野。二者奇缺。当然索罗斯不是如此。美国人喜欢抛售美国股票。对于美国公司的职员, 能讲出公司名称至少是个能手,但是,对于欧洲的公司名称,他们却不能讲出。而索罗斯不 仅知道这些公司名称,而且知道公司的老板。

1967年,他成为爱霍德公司研究部主管。

为了在美国市场上开辟道路,打上自己的印记,索罗斯在和同事们打交道时表现了某种 不安定。一个坚持不愿透露姓名的同事回忆说,索罗斯很讲究商业信誉,不过,这也遭到那 些信誉很差的人的指责。

艾德格·埃斯塔是索罗斯1994年在伦敦的合作伙伴,他说,在0年代,索罗斯是一个 复杂的隐秘性的人物。“你知道他很聪明,有能力思维清晰——而且很可靠。你可以感觉到 他不像个很特别的人。有些腼腆。你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他是个出色的心理学家,他十分 敏感……正因为他害羞,所以他采取低姿丧形象。他不让人了解他的私生活。他常说些相反 的事情来装点门面。他装成绝对正确的样子发表大量的毫无意义的意见。有时,他只为自己 开脱。他不是个可爱的人。”

他不可爱,但在投资分析中却很精明。亚瑟·勒鲁,60年代在爱霍德·布雷彻尔德公 司与索罗斯共享,他还记得那段日子与索罗斯的接触。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1964年, 勒鲁加入了纽约银行研究部。勒鲁追踪的一个产业是证券交易,这刚好是索罗斯在爱霍德公 司所从事的工作。作为公司经纪人,索罗斯偶尔去拜访幼鲁和他的老板迈克·唐科,讨论购 买哪种股票。勒鲁记得,索罗斯总是把话题从狭窄的交易业转向“世界形势”,时常谈些大 的话题。

在外国证券方面经营有方,这使得索罗斯信心倍增。他开始想建立自己的投资公司—— 并且试图为自己赚钱。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12 19:08 , Processed in 0.072959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