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楼主: tear

[八卦婚姻] 我来开个贴,大家聊一聊如何和老公的亲戚朋友相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24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ruchteis 于 2007-5-24 13:21 发表


我会提早通知的, PM给大家啊;) ;)


一定记得PM啊 :D :D 我去学习鸟:( :( 各位88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4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猪哼哼 于 2007-5-24 13:22 发表


一定记得PM啊 :D :D 我去学习鸟:( :( 各位88



$支持$ $支持$ 一定

好好向上$送花$ $送花$ $bye$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4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ruchteis 于 2007-5-24 12:21 发表


我会提早通知的, PM给大家啊;) ;)

$m22$ $m22$ $m22$ 好,,,,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4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4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猪哼哼 于 2007-5-24 13:22 发表


一定记得PM啊 :D :D 我去学习鸟:( :( 各位88

$bye$ $送花$
别睡着了啊!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4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oldplayer2005 于 2007-5-24 13:24 发表
我也出去了,,,,88

妞,拜!$bye$ $送花$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4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oldplayer2005 于 2007-5-24 13:24 发表
我也出去了,,,,88



$送花$ $送花$ $bye$ $bye$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4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娓娓 于 2007-5-24 13:24 发表

$bye$ $送花$
别睡着了啊!



:D :D :D
中午就吃了鱼色拉, 够清谈了吧, 现在要打瞌睡$汗$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4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ruchteis 于 2007-5-24 13:13 发表


要去扫描照片, 是2002的时候, 木头没有数码.

上面2小片, 下面一个迷你裙子超短, 借一个意大利妞的衣服的,现在还收藏着, 每次搬家的时候拿出来回味一番, 恨不得再穿上去跳

$支持$ $支持$
叫木头,偶尔也去客串客串,赚外快!规定:只准看,不许摸!:D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4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ruchteis 于 2007-5-24 13:25 发表



:D :D :D
中午就吃了鱼色拉, 够清谈了吧, 现在要打瞌睡$汗$

这天就这样,人都懒洋洋的!$汗$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4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过一个宣传片,关于欧洲最著名的脱衣舞男团

那个口水呀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4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娓娓 于 2007-5-24 13:27 发表

$支持$ $支持$
叫木头,偶尔也去客串客串,赚外快!规定:只准看,不许摸!:D


:D :D

现在眼角好多皱纹, 而且肌肉也没有以前这么发达了, 不知道还吃香不$frage$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4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丢手绢 于 2007-5-24 13:28 发表
看到过一个宣传片,关于欧洲最著名的脱衣舞男团

那个口水呀


叫什么名字啊$frage$ :D :D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4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ruchteis 于 2007-5-24 13:29 发表


:D :D

现在眼角好多皱纹, 而且肌肉也没有以前这么发达了, 不知道还吃香不$frage$

正是吃香的年龄!$支持$ $支持$ $支持$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4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娓娓 于 2007-5-24 13:31 发表

正是吃香的年龄!$支持$ $支持$ $支持$


我去怂恿他:D :D :D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4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有杭州的吗。说说去杭州一天怎么玩法$frage$ $frage$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4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piesser 于 2007-5-24 13:32 发表
这里有杭州的吗。说说去杭州一天怎么玩法$frage$ $frage$ :)


在杭州大学4年, 小W好象还要熟很多

一天也够了,

看什么时候去, 可以考虑对应的景点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4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ruchteis 于 2007-5-24 13:32 发表


我去怂恿他:D :D :D

小心木头打你的PP。:D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4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ruchteis 于 2007-5-24 13:35 发表


在杭州大学4年, 小W好象还要熟很多

一天也够了,

看什么时候去, 可以考虑对应的景点



打算7月的时候从南京去苏州一天杭州一天,晚上坐23>20的火车去武汉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4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打算不想太辛苦。看看西湖就好了。有时间的话看看哪个很有名的寺庙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4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ruchteis 于 2007-5-24 13:35 发表


在杭州大学4年, 小W好象还要熟很多

一天也够了,

看什么时候去, 可以考虑对应的景点



黑猪在杭州8年,等他回来跟你说吧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4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piesser 于 2007-5-24 13:40 发表



打算7月的时候从南京去苏州一天杭州一天,晚上坐23>20的火车去武汉

看看这个链接吧:http://www.jiangnanyou.com/hz.asp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4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丢手绢 于 2007-5-24 13:42 发表



黑猪在杭州8年,等他回来跟你说吧


哪个学校滴;) ;)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4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4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湖和灵隐不远的,

现在新西湖10景好看的很捏, 可惜我都没有真实看过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4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灵隐寺位于杭州西湖灵隐山麓,处于西湖西部的飞来峰旁,离西湖不远。灵隐寺又名“云林禅寺”,始建于东晋(公元326年),到现在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是我国佛教禅宗十刹之一。当时印度僧人慧理来杭,看到这里山峰奇秀,以为是“仙灵所隐”,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后来济公在此出家,由于他游戏人间的故事家喻户晓,灵隐寺因此名闻遐迩。五代吴越国时,灵隐寺曾两次扩建,大兴土木,建成为九楼、 十八阁、七十二殿堂的大寺,房屋达1300 余间,僧众达3000人。

灵隐寺的最前面是天王殿,上悬“云林禅寺” 匾额,是清代康熙的手笔。大殿正中佛龛里坐着袒胸露腹的弥勒佛像。弥勒佛后壁佛龛里,站着神态庄严、手执降魔杵的韦驮菩萨,系由独块香樟木雕成,是南宋遗物。灵隐寺的大雄宝殿是单层、重檐、三叠的建筑,高达33.6米。另有清末重塑之木雕释迦坐像,高约24.8米,金光四射,闪耀夺目,富有宋代守实雕塑之风,此外还有十二圆觉,二十诸天等佛。


1954年进行全面修整后,改为永久性的钢筋水泥建筑。大殿规模宏敞,气势雄伟,殿正中的释迦牟尼佛像,高19.6米,是以唐代禅宗著名雕塑为蓝本,用24块香樟木雕成的。灵隐寺的殿宇、亭阁、经幢、石塔、佛像等建筑和雕塑艺术,对于研究我国佛教史、建筑艺术史和雕塑艺术史都很有价值,是祖国珍贵的文物。

现在的灵隐寺园林,除寺内殿前殿旁还保存有一些假山、古树林木外,主要在于寺前的清溪流水沿岸,山泉之间曲径通幽,小桥飞跨。寺之山门前有冷泉亭、壑雷亭、翠微亭诸景。唐朝诗人白居易写有《冷泉亭记》来描述这里的景色。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4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断桥残雪

   断桥位于白堤东端,里湖和外湖的分水线上,何时建造不详,但唐代张祜的诗中,已有“断桥荒藓涩” 之句。 其名由来,众说纷纭,一说起自平湖秋月的白堤至此而断,故称断桥;一说孤山之路到此而断,故名。 也有人说冬日雪霁,古石桥上桥阳面冰雪消融,桥阴面依仍玉砌银铺,从葛岭远眺,桥与堤似断非断,得名“ 断桥残雪”。宋代,断桥又叫宝佑桥。元代因桥畔住着一对以酿酒为生的段姓夫妇,故又称为段家桥,段家桥简 称段桥,谐音为断桥;现在的断桥为1914年改建,五十年代又经修饰。桥东有“云水光中”水榭和“断桥 残雪”碑亭。  

  断桥残雪又是西湖冬季的一处独特景观。由于断桥背城面山,正处于外湖和北里湖的分水点上,视野开阔 ,是冬天观赏西湖雪景最佳处所。每当瑞雪初晴,站在宝石山上眺望,桥的阳面已冰消雪化,所以向阳面望 去,“雪残桥断”,而桥的阴面却还是白雪皑皑,故从阴面望去,“断桥不断”。 断桥残雪是西湖难得的景观,“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伫立桥头, 放眼四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是欣赏西湖雪景之佳地。

  断桥是西湖三大情人桥之一。它的出名与民间故事<<白蛇传>>有关,白娘子和许仙缠绵悲怆的爱情故 事就是从断桥相会、借伞定情开始的。两人历经磨难再次在断桥相会时那生离死别的情景,给每个游览断桥的 游客以无尽追思,为断桥景物增添了。

花港观鱼

位于苏堤南端,北倚西山,它是西湖风景区内规模最大的公园。

  全园分为红鱼池、牡丹园、大草坪、花港、丛林等五大景区。以鱼和花景观为最,池内蓄养数千条红鲫鱼, 或潜或跳,游人投饵,群鱼争食,有声有色,赏心悦目;从池边曲径走去,便是花的世界,仅牡丹有四百多株 名贵品种,有“酒醉杨妃”、“娇容三变”等,千姿百态,绚丽多姿,别有情趣。

  据记载,花家山麓有一小溪,流经此处注入西湖。因沿溪多栽花木,常有落英飘落溪中,故名“花港”。南 宋内侍卢允升曾在此建宅卜居,莳花养鱼,构筑园林,渐成规模。花港观鱼的史称,源出南宋宫廷画师马远所 作西湖山水画的画题。清代,康熙南巡至杭时,曾手书花港观鱼景名,并在赏鱼池畔立碑建亭,自此,该景开 始声名远播。

  如乘船前往,可在苏堤上岸,从东大门进园,首先可以看到碑亭和鱼池古迹,接着可以欣赏到的是藏山阁 ,这是一座建在假山上的玲珑剔透的建筑。与其相对的是蒋庄,原名小万柳堂,蒋庄是杭州保留比较完整的私 家庭院之一,著名学者马一浮曾在此居住。现主楼辟为马一浮纪念馆。 游罢蒋庄,穿过大草坪,便是主景区之一的红鱼池,这里有上千条红色金鲤,游人凭栏投饵,红鱼追逐争 食,真是一番人鱼同乐的景象。

  红鱼池往前是牡丹园,全园面积约1万平方米,纵横交错的鹅卵石小路把全园分割成18个小区。园内栽培 了数百株色泽鲜艳,奇香异常的名贵牡丹 ,如魏紫、姚黄、绿玉、胭脂点玉和娇容三色等,其中最著名的是来 自安徽宁国县的“玉楼春”。此外,还配置山石和苍松、翠柏、芍药、红枫、紫薇、海棠、杜鹃、梅树等花木 ,高低错落,疏密得体。牡丹园最高处是重檐八角攒尖顶的牡丹亭,匾额由当代文学家茅盾题写。东南侧坡有 一平台,平台上有用黑白卵石仿梅树姿态铺砌而成的图案,平台旁植古梅一株。取宋代诗人林和靖<<山园小梅 >>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马一浮先生将其题名为“梅影坡”。牡丹园西面是丛林 区,现有吊床出租,也可玩荡秋千等游戏。

  游览花港,既可赏花,又可观鱼。此外,在小南湖还设有游船出租处,每条机动船上可以坐五位游客。赏花 、观鱼、戏水,动静搭配,一举三得,大助游兴。

雷锋夕照

为西湖十景中唯一有待修复重建的景点。西湖南岸南屏山支脉的夕照山上,有一座八面五层的砖塔 ,系公元975年吴越王钱弘叔为庆贺妃子黄氏得子而建,俗称黄妃塔。因塔在西关外,也叫西关砖塔。后人又因塔 在名为雷峰的小山上,改称"雷峰塔"。每每夕阳西下之时,塔影横空,金碧辉煌,"雷峰夕照"由此得名。

  雷峰塔为砖石内心,外建木构楼廊,内壁嵌有刻着《华严经》条石,塔下供奉金铜十六罗汉像。建筑雄伟 壮观。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倭寇入侵杭州,疑塔中有伏兵,纵火焚塔,塔檐等木结构件被毁,仅剩砖结构 赭黄色塔身。此后,人们传说塔砖可以驱病健身,底层砖块被挖一空,终于1924年9月25日下午塔身突然倒塌,从此 “雷峰夕照”徒有虚名,景观至今尚未恢复。

  雷峰塔的闻名,还因为它是西湖塔中的一组对景之一,它与北山的保叔塔在西湖风景布局中,同位于一条中轴 线上,在雷峰塔未倒塌前,西湖上曾呈现出"南北相对峙,一湖映双塔"的美景。两塔一南一北,隔湖相望,雷峰塔敦 厚典雅,保叔塔纤细俊俏,所以民间有" 雷峰如老衲,保叔如美人"的说法,正道出了当年雷峰塔和保叔塔的不同丰 姿。此外,雷峰塔还与<<白蛇传>>这一美丽的民间传说有关。法海和尚破坏了白娘子和许仙的美好婚姻,并将白 娘子禁锢在雷峰塔下。许多年后,修炼成功的小青蛇战败了法海,白娘子终于被救了出来。现遗址仍在南屏山上 ,从净慈寺旁抄小路可达山顶遗址观赏。

  清人许承祖曾作诗云:“黄妃古塔势穹窿,苍翠藤萝兀倚空。奇景那知缘劫火,弧峰斜映夕阳红。”

柳 浪 闻 莺

   位于西湖东南岸,南山路涌金门至清波门滨湖地带.南宋时这里是宋孝宗为奉养高宗而建的杭州城最大御花 园----聚景园。当时园内有会芳殿和三堂,九亭,以及柳浪桥和学士桥。元代回族巨商阿老丁,在杭州兴建清真 寺,死后葬此,俗称回回坟。园内柳型各具特色,柳丝飘动似贵妃醉酒,称“醉柳”;枝叶繁茂如狮头,称 “狮柳”;远眺象少女浣纱,称“浣纱柳”。黄莺飞舞其间,竞相啼鸣,故有“柳浪闻莺”之称。

  柳浪闻莺是杭州的主要公园之一。这里经常举办各种花卉展览,尤以秋天的菊展为多.夏季,园内设各种文娱 节目,开设"柳浪闻莺花园"。由于柳浪是西湖边靠城区最近的一座公园,交通十分便捷。

  柳浪闻莺现占地20万平方米。公园分闻莺园,聚景园,友谊园和南园四个景区。园林布局开朗、清新、雅丽、 朴实。柳丛衬托着紫楠、雪松、广玉兰及碧桃、海棠、月季等异木名花,是欣赏三面云山一面水的观景佳地。

  位于公园中心的闻莺园建有一座翘檐回廊、典雅别致的闻莺馆,还有占地2800平方米的"百鸟天堂"。数以百计的 黄莺,画眉,相思鸟相聚在这里唱着婉转悦耳的歌.

南 屏 晚 钟

   位于西湖西南净慈禅寺内,净慈寺初建时即设钟楼一座, 明代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重铸一口重达10吨 的巨钟,因钟声洪亮,再加上寺后南屏山多空穴,每当晚钟敲响,钟声更是穿穴回荡,传播山谷,远飘大半个杭州城, 清康熙南巡时,以“天将破晓, 夜气方清,万簌俱寂,钟声乍起,响入云霄,致足发人深省也”之由,改称“ 南屏晚钟”.寺前原有一大钟,声音宏亮,每到傍晚,钟声在暮霭中场扬回荡,山谷共鸣,传声独远,形成“玉 屏青嶂暮烟飞,绀殿钟声落翠微”的意境。

  自宋代至清代,净慈寺时有兴废,原来的巨钟被毁.新中国成立后,由政府拨出专款,于1959年和1984年,对 净慈寺进行过两次大整修,现在的净慈寺已焕然一新,新铸铜钟重达一万四千公斤,悠扬的钟声重新回荡在杭 州城的上空。现青铜大梵钟是在1986年12月由杭州制氧机厂铸造的,重10 余吨,高3米,钟上铸有赵朴初等人书 写的<<妙法莲华经>>文,计6.8万余字.日本曹洞宗佛教徒在每年的除夕之夜都要来净慈寺撞钟,辞旧迎新.  

  南屏晚钟与雷峰夕照隔路相对,塔影钟声组成了西湖十景中两处最迷人的晚景。游净慈寺,到湖滨或延安路龙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4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宝石流霞

位于西湖北岸宝石山上。初名石姥山,曾称保叔山、保所山、石甑山、巨石山、古塔山等。山上 奇石荟萃,有倚云石、屯霞石、凤翔石、落星石等,吴越王钱封后者为寿星石。山体属火成岩中的凝灰岩和流 纹岩,阳光映照,其色泽似翡翠玛瑙,故称“宝石山”。尤在朝霞初露,或落日余晖时,亭亭玉立的保叔塔和 紫褐色山岩呈现岚光霞彩流溢的迷人景色,得名“宝石流霞”。

  宝石山以奇石著称。登上山顶,保叔塔旁有来凤亭,即"宝石凤亭",是清代"钱塘十八景"之一。亭旁山岩有一 块长两三米的椭圆巨石,因下部与山岩脱离,摇摇欲坠,如天外坠落,俗称落星石。吴越王钱锍曾封其为寿星石, 附近有看松台,上刻"屯霞"二字。相传钱锍在此欣赏松涛起伏之景观,在阳光下,岩石光耀闪烁,宛如彩霞屯积, 故名屯霞石。在来凤亭西侧有一洞名川正洞,过川正洞有一条长约10余米,宽不足1米的石峡,两侧石壁如削,传说 系钱锍用脚蹬开的一条道路,名"蹬开岭".宝石山顶巅是狮子峰,山势险峻,巨石兀立,有"一峰之志"之称。山南麓 还有一块"秦皇系缆石",说的是公元210年,秦始皇南巡会稽郡祭大禹,船行至此,因钱塘江口风恶浪高,便停泊在 宝石山下,将船缆系在石上。

  在宝石山上还有葛岭,最高处海拔125米,相传晋代葛洪曾在此炼丹,岭上有著名的抱朴道院,炼丹台,炼丹井 和初阳台等古迹。初阳台在葛岭最高处,是一座两层石砌亭台 ,为观日出胜地,元代称"葛岭朝暾"为"钱塘十景" 之一。

  上宝石山,一般从保叔路或葛岭登山较为方便.宝石山的主景是保叔塔,它是一座六面七级的实心砖塔,高 45.3米,初建于北宋开宝年间,系吴越王国钱弘叔的母舅吴延爽因钱弘叔奉召进京,为保佑他平安归来而建,故名 保叔塔.现塔为1933年重建。塔身秀挺纤细,宛如亭亭玉立在西子湖畔的美女,有"保叔如美人"的赞誉,是西湖风 景轮廓上的一个突出的标志。

虎 跑 梦 泉

   虎跑泉是全国三大名泉之一。进入山门之后,两旁脚下便是一股潺潺的清泉,这里从山上泉眼处流下来的, 称为"听泉"。进入二门,一路寻觅虎迹泉踪,便来到滴翠崖下,只见一只斑斓猛虎正在刨地的塑像,这便是"观泉". 然后到茶室小坐,用清澈纯净的虎跑泉水冲泡龙井茶叶,茶叶清香四溢,茶味沁人心脾,称为"品泉" ."龙井茶叶虎 跑水"是名闻遐迩的西湖双绝。

  虎跑泉主要景点有虎跑寺、虎跑泉、滴翠涯、五代经幢、梦虎雕塑、弘一法师塔、济公殿、济颠塔院、 钟楼、五百罗汉室等。其中虎跑泉为江南三大名泉之一,水质为裂隙泉质,透明无菌,其甘味醇厚,以虎跑泉 水冲泡龙井茶叶,饮之清香沁脾,历来被誉为“西湖双绝”。寺内还有济公与弘一法师遗迹。 游"虎跑梦泉"景区,既可赏名山,又名泉,又可访名寺,谒名僧。

黄龙吐翠

   "黄龙"是指位于栖霞岭北坡扫帚坞中的黄龙洞。传说南宋淳佑年间江西黄龙山有个名叫慧开的禅师来此登 山求雨,山后一石突然开裂,裂口犹如"龙嘴",汩汩喷出一股清泉 ,一时传说黄龙随慧开飞来,因而得名。 黄龙洞 是傍山垒石而成的假山石洞,确切地说,是一处独具风韵,明净清幽的庭院式园林.几经历史变迁,由佛寺变成道观 ,又由道观辟为仿古园,如今已建成以"缘"为主题的圆缘民俗园。

  黄龙洞山门外,可见一块高4米,宽7米的"缘石",上书一个斗大的"缘"字,似在告诉人们:人生相逢尽在缘。来 到山门,两旁有:"黄泽不竭,老子其犹"楹联一副,说明黄龙洞曾经是道家胜地,晚清"西湖三大道观"之一。山门内 新建的刘海戏蟾雕塑矗立在左侧水池中。右面是分别标明财缘,情缘,姻缘,文缘,仕缘,子缘的"投缘池"。一座古 色古香的院落内,台上正在演出古典姻缘故事的折子戏,这就是著名的嬉缘。 由山门步入二门,便到了黄龙洞的 第二进游览区。内有以竹为主景的方竹园,园内新添锻铜打造的"黄龙童子"铜像一尊,正看一分为二,侧看二分为 四,生动活泼,造型有趣. 月老祠是黄龙洞的主景.祠内正中有月老塑像一尊,手执"婚书",神色和蔼,似在祈求天 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两旁有两幅壁画,左为明代才子唐伯虎点秋香的三笑姻缘故事,右为唐代状元郭元振牵红线选 宰相之女为妻的故事。出了月老祠,就可看到安置在岩上的一只苍劲古朴的黄色大龙头,清冽的泉水,从龙嘴源源 不断地流入池内,叮咚作响。池旁石峰一座,朝龙头的一面刻着"水不在深",令一面刻着"有龙则灵",字体用草书 书写,龙飞凤舞,意态非凡。游罢二门的景观,须走一段小小的山坡,上山可观赏另一主景----圆缘台。

  黄龙洞原称“护国仁王院”,又名 “无门洞”、黄龙潭“。黄龙洞翠竹茂密,有刚劲挺秀的毛竹、竿细色 深的紫竹、矮茸可爱的菲白竹,以及罕见的形方带刺的方竹等等,品种颇多,株株吐翠。因名“黄龙吐翠”。 在苔藤常绿的陡壁上,雕有一黄龙头,泻水入池。傍刻“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筑有“鹤止”“香雪” 等亭 榭,回廊飞阁,别具风格。近年辟有射箭、观灯、演出等娱乐场所,仿古园内,身着古装的乐工,在长乐亭

  内弹奏古乐,悦耳动听。清时,为杭城著名道观之一。

龙 井 问 茶

   传苏东坡说 “下有万古蛟龙渊”,故名龙井。龙井、玉泉和虎跑泉,被誉为杭州三大名泉。龙井西边为 龙井村,环山特产西湖龙井茶,以色翠、香郁、味醇、形美而著名,赞为“四绝”、西湖茶叶以有龙、云、狮 、虎之别,以狮峰、龙井地之茶为最,其中奥妙,唯去龙井品茗问茶。故称“龙井问茶”。龙井四周,碧嶂千 绕,怪石林立,古木参天,松篁交翠,自然景色幽美。清乾隆南巡至此,题“湖山第一佳”五字,又命过溪亭 、神运石、一片云、龙泓洞、涤心沼、风篁岭、方园庵、翠峰阁为“龙井八景”(庵、阁已废)。明人陈眉公 作《试茶》诗,有“龙井源头问子瞻”,“不到兹山识不全”的佳句。

  龙井现为直径2米左右的圆形泉池,泉水经饮马桥,黄泥岭,出茅家埠流入西湖。龙井之水的奇特之处在于搅 动它时,水面上就出现一条分水线,仿佛游丝一样不断摆动,人们以为"龙须",然后慢慢消失。这一奇观,引得游人 到此,乐趣倍增。

  龙井风景优美,乾隆游江南时,曾手书"龙井八景"四字,即风篁岭,过溪亭,涤心沼,一片云, 方圆庵,龙泓涧, 神运石,翠峰阁。风篁岭因其地多修竹而得名。过溪亭在风篁岭下虎溪桥上。一片云在风篁岭上,这是一块高约 丈余,青润玲珑的巨石,因状似一片云彩而得名。神运石耸立在龙井泉畔,高五六尺,状似游龙。龙泓涧在风篁岭 南面老龙井处。涤心沼在一片云北面.翠峰阁在碧螺峰上,清乾隆曾在阁后摩崖上题"湖山第一佳"五字。翠峰阁 和方圆庵早已塌毁。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4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平 湖 秋 月

   平湖秋月,在白堤的西端终点,背倚孤山,南临外湖。唐代这里建有望湖亭,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每逢月 夜,常在亭中饮酒赏月。清康熙年间改建为御书楼,并在楼前铺建三面临水的平台,立碑文,名为“平湖秋月 ”。这里不论春夏秋冬,阴晴雨雪,皆有景可观,且情趣不同。尤其在皎月当空的秋夜,月光如泻,柔情似水 ,天上、水中两圆月,缓缓西移衔山峰,使人沉浸在“仰望看明月,寄情千里光”的情思之中。 一九五九年, 将原有三百六十多平方米的景境,扩大到一千六百平方米。拆除哈同花园围墙,并扩建和改造了八角亭、“湖 天一碧”楼和四面厅,呈现新颖别致的园景。在湖石假山间,增植红枫、石榴、丹桂、紫薇等花木,掩映着亭 、楼、厅、榭,极富诗情画意。

曲 院 风 荷

   曲 院 风 荷位于西湖西侧,岳飞庙前面。南宋时,称" 院荷风"。" 院"原是指一家酿制官酒的作坊,在今 天的九里松东, 洪春桥一带。该作坊取金沙涧水酿找的酒闻名国内。当时,金沙涧水在此流入西湖,湖中种植荷花,花开时节,清香四溢,令人陶醉。尤其每当夏日风起,酒香荷香沁人心脾。

  随着岁月流逝,旧址无从查考。到了清康熙年间,为迎接皇帝巡游,特地在苏堤垮虹桥畔的岳湖里引种荷花 。康熙书名立碑,改“ 院”为“曲院”,正“荷风”为“风荷”。

  一九八零年起,从原有的“曲院风荷”,沿岳湖延伸到西山路卧龙桥畔的郭庄,扩建成更加富丽多彩的“ 曲院风荷”新景区,占地面积达四百二十六亩。公园分岳湖、竹素园、曲院、风荷、滨湖密林、郭庄六大景区。

  公园一号门位于岳王庙西南材侧,进门便是竹素园。乾隆御书匾额“竹素园”悬于正中堂上。俞樾游此园 曾书叠字楹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园中“湖山春社”是清代“西湖十八景” 之首。竹素园后为岳湖。二号门至四号门沿西山路而设。傍水建有古朴典雅的廊、轩、亭、阁,与绿云、荷香 相映成趣。尤以三十八亩的荷田令人瞩目,其中风荷主景区植有数十个品种的荷花,有红、白、粉红、洒金、 金边等各种色彩,也有红莲、白莲、锦莲边、并蒂莲、品字莲、重台莲、千瓣莲、大王莲、碗莲等种类。园内 建有迎熏阁、红绡翠盖廊、凤徽亭、波香亭、湛碧楼等临水亭榭。从花圃对面的四号门进园,为滨湖密林区, 内设度假村,建有幢幢架空的桦木结构小屋,以及木板平房,游人可以租用,同时还出租吊床、营帐和炊具, 供游人野餐,其乐无穷。

  密林区往南可达郭庄。郭庄位于西山路卧龙桥畔,是一处典型的江南园林,别名“汾阳别墅”。园内主要有 乘风邀月轩、赏心悦目亭、景苏阁等。郭庄的特色是清静高雅,返朴归真。在造园艺术上,既吸取苏州园林的 手法,又具有绍兴水乡的风格。如园中有两个池:一是自然形态,湖石砌 ,犹如姑苏风情;还有一个是石板砌 成的方池,上架石板平桥,显然是绍兴水乡的情调。 游曲院风荷,夏季最佳。

三 潭 印 月

   西湖三岛中最大的岛.面积约7万平方米,其中水面占60%.岛基是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钱塘县令聂心 汤利用水心保宁寺遗址,用疏浚西湖的淤泥堆筑而成的.到了清代,又在东西连柳堤,南北建曲桥,使全岛呈"田"字 形,形成"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格局, 宛如仙山琼岛,因而又称"小瀛洲". 三潭印月岛内游览路线一般由北向南进行.在岛北码头上岸,抬头即可见一座飞檐翘角的歇山式敞轩,由赵朴 初题额"小瀛洲",此处原为彭公祠,是清光绪年间兵部尚书彭玉麟的退省庵. 辛亥革命时改为浙江先贤祠,奉祀明 末清初浙江籍思想家黄宗羲等人.先贤祠前就是九曲三十个弯的九曲桥,步入桥上第一亭叫开网亭.这是个三角亭 ,此处原系放生池,亭名开网,有"网开一面"的意思.桥上第二亭叫亭亭亭,是个四角亭,亭名取自明代诗人聂大年" 三塔亭亭引碧流"的诗意.正中水面耸立的假山石称为九狮石,似有九狮在石上嬉戏. 过九曲桥,便到了小瀛洲中 部游览区的中心绿洲.透过绿树红花,首先看到的是一堵低矮粉墙,上书"竹径通幽"四字,系清代改良派领袖康有 为所题.粉墙上有四幅寓意空花窗,分别是"松鹤延年","梅鹊争春","凤戏牡丹","柏鹿争辉",画面以吉祥的动物 和植物, 象征生活的幸福美满.从粉墙再往前走,依次为迎翠轩,木香榭和花鸟厅,现已辟为商店和茶室.过绿洲, 迎面有"三潭印月"碑亭.碑亭不远处,有一座别致的"我心相印亭",这个亭子一边是粉墙,一边是走廊,这在西湖众 多亭子中是绝无仅有的.

  亭外湖面的石塔就是三潭印月主景.只见三塔位置呈等边三角形,每两塔之间相距62 米,塔高2米,塔基系扁圆石 座,塔身呈球形,四周排列着五个小圆孔,饰着浮雕图案.塔顶呈葫芦形,造型优美.每逢月夜,特别是到了中秋佳 节,皓月当空,人们在塔内点上蜡烛,洞口蒙上薄纸,烛光外透,这时"塔影,云影,月影"融成一片,"烛光,月光,湖 光"交相辉映,呈现"天上月一轮,湖中影成三"的绮丽景色.三潭印月就由此得名. 位于西湖中“小瀛洲”岛南端 ,有三座明代的葫芦形石塔,塔内有孔,月夜置灯其间,圆光映水,与水中明月辉映,成为奇观。

  游人自湖滨趁船至“小瀛洲”登岸,迎面一座建筑,原是“浙江先贤祠”,奉祀黄宗羲、吕留良、杭世俊 等人。穿过先贤祠,走上曲桥,正面一块大石,名“九狮石”上有九狮,有的形似。有的神似,很有意趣。两 边各有一亭,右面一亭为三角亭,造形别致,名开网亭,取开网放生之意;左面一亭为四角亭,名“亭亭亭” ,取明代聂大年诗“三塔亭亭引碧流”之句。过此亭往右即见一堵矮墙,墙上4个嵌花漏窗,中间一个月门,将 墙后景色遮隔起来,但遮而不断,隔而不绝,透过漏窗,墙外千竿翠竹,自有画意。游人想探个究竟,可自月 门步入佳境。因此月门之上清康有为题“竹径通幽”四字,回首岛中之湖,亭台倒影,尽在湖中,虚景实景, 相映成趣。自矮墙往前便是迎翠轩,木香榭,与花鸟厅一组建筑,景色清幽,使人爽心悦目.再往前即是“三 潭印月”碑亭。曲桥尽处又有一亭,名为“我心相印”,即“可以心会,不必言传”之意,是佛教禅语。

  此亭两边有墙将湖面遮住,待游人进入亭子,但觉湖面开阔,三座石塔即在湖中,布置十分得体。这三座 石塔始建于来元佑四年(1089年),苏东坡疏浚西湖,在湖水最深处作为标志,为防西湖淤塞,规定三塔之 内禁止种植菱藕。元代三塔被毁,明万历年间在现在位置上重建。塔高2米,造型优美,塔身上有5个小孔, 每逢中秋,塔内点上灯烛,洞口用薄纸蒙上,独光从纸上透出,倒映于湖,宛如月影。天上明月与倒影交相 辉映,很富诗意,自古以来就是赏月胜地,三座石塔也就成了点景之物。

双 峰 插 云

   双峰即南高峰、北高峰。分别位于西湖的西南、西北方向.其“双峰插云”御碑亭景点,在洪春桥畔。 两峰遥相对峙,绵延相距十余里。当群山云雾迷漫时,两峰时露双尖,宛如峰插云霄,故名“两峰插云”。清 康熙皇帝游此,改为“双峰插云”。

  双峰插云自然风光异常优美,峰势高峻磅礴,晴雨晨昏不同,尤在雨后或阴翳多云天气,彩云、白云或浓 或淡,忽缠忽遮,是云是山,一片朦胧。如一幅壮观的水墨淋漓而浓淡有致的山水画卷展现在面前。

  观赏点位于灵隐路上的洪春桥边,"双峰插云"御碑亭所在之处.立足亭前沿正南和正西方向远眺,可以望 见南高峰,两峰遥对相峙,相距10余里.其实南高峰海拔仅254米,北高峰海拔314米,只因湖西近处群山低缓才得" 高峰"之名.早年两峰顶上各有七层宝塔一座, 后宝塔废圮.

   南高峰由石灰岩构成,在西湖西南面,处于西湖群山的中央.由于南高峰的特殊位置历来是游人登高望远的好 地方.站在峰顶可看山,看湖,看城,看江,看原野.南高峰还有多处岩洞,最有名的是烟霞洞,水乐洞和石屋洞.狮子 崖下的千人洞全长320米,最宽处约1300 平方米.这些名洞和黄龙洞,紫云洞,紫来洞并称"西湖七大古洞" 《西 湖志》描述道:“每春秋佳日,凭栏四望,俨如天门双阙,拔地撑着,祥云,随风卷舒,日光遥映,常观五色 ”引人入胜。

  北高峰在灵隐寺后,为西湖西北著名的高峰.从山脚到峰顶有石阶数百级,曲折三十六弯,虽海拔不高,但它北 面是平原鱼塘,南面是比它低100多米的飞来峰,所以有平地拔起之感.如今,峰顶建有浙江电视发射台和发射塔, 游人在白乐桥乘缆车可直达山顶.

苏 堤 春 晓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她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她命名为苏堤。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 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塘十景,足见她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

  寒冬一过,苏堤犹如一位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勾魂销魂。

  苏堤上还栽植玉兰、樱花、芙蓉、木樨等多种观赏花木,一年四季,姹紫嫣红,五彩缤纷。而时序变换,晨昏晴雨,氛围不同,景色各异。如诗若画的怡人风光,使苏堤成了人们常年游赏的地方。南宋时,这里一度形成湖中集市。《武林旧事》记载清明节前后游湖盛况时就写道:“苏堤一带,桃柳浓阴,红翠间错,走索,骠骑,飞钱,抛球,踢木,撒沙,吞刀,吐火,跃圈,斤斗及诸色禽虫之戏,纷然丛集。又有买卖赶集,香茶细果,酒中所需。而彩妆傀儡,莲船战马,饧笙和鼓,琐碎戏具,以诱悦童曹者,在在成市。“

   苏堤长堤延伸,六桥起伏,为游人提供了可以悠闲漫步而又观瞻多变的游赏线。走在堤,桥上,湖山胜景如画图般展开,万种风情,任人领略。

  苏堤上的六座拱桥,自南向北依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和跨虹。桥头所见,各领风骚:映波桥与花港公园相邻,垂杨带雨,烟波摇漾;锁澜桥近看小瀛洲,远望保叔塔,近实远虚;望山桥上西望,丁家山岚翠可挹,双峰插云巍然入目;压堤桥约居苏堤南北的黄金分割位,旧时又是湖船东来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苏堤春晓”景碑亭就在桥南;东浦桥有理由怀疑是“束浦桥的讹传,这里是湖上观日出最佳点之一;跨虹桥看雨后长空彩虹飞架,湖山沐晖,如入仙境。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4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满 陇 桂 雨

   "满陇"又称满觉陇,位于南高峰与白鹤峰之间。自明代开始满觉陇就是杭州桂花最盛的地方。今天,这一带的 路旁坡地,崖前涧边, 共种植桂花7000多株,树龄长的达200多年,成为杭州赏桂花最著名的景点。每到金秋花开 时节,这里金桂飘香,道路两旁摆满了村民们临时搭建的茶座,游人在此品尝香甜可口的桂花栗子羹,一边打牌娱 乐,可以排遣往日工作的劳顿。

  桂花是杭州市的市花。满觉陇是杭州产桂最集中的地方,每年金秋的西湖桂花节都在这里举行。文化搭台, 经济唱戏,杭州的桂花已名闻中外。游"满陇桂雨",赏桂为主,如有余兴,前行至满陇深处,还可游览石屋,水乐,烟 霞三洞。杭州人爱把满觉陇叫作桂花厅 ,其实桂花厅位于石屋洞旁,是"满陇桂雨"景观的一处主要建筑,入内小 憩可品尝桂花糖 ,桂花藕粉等杭州名点,给游人倍添赏桂佳趣。

阮墩环碧

位于西湖中一座绿色小岛。"阮墩"即阮公墩。清嘉庆五年,浙江巡抚阮元疏浚西湖时,民工挖十 万四千多吨淤泥堆积而成。阮元,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清代著名学者。为纪念他对浙江文化发 展、保留古代文籍,及治理西湖的功绩,命名该岛为“阮公墩”。由于泥土松软,不宜建造别墅,荒芜了百 余年。直至一九八二年,为开发旅游资源,在这面积8.5亩的岛上,增添1000多吨泥土,周围块石加固,基建二 百四十多平方米,有“忆芸亭”、“云水居”、“环碧小筑”,后又辟垂钓区、“环碧庄”形成颇具特色的“ 绿树花丛藏竹舍”的水上园林。因岛外碧波粼粼,岛上草木葱葱,故名环碧庄,称为"阮墩环碧"。

  阮公墩的特色是每年夏秋季举办的仿古夜游。夜游活动重现古代庄园的庄主和家人接待宾客的热闹场景。 节目每年更新,近年推出的有<<乾隆下江南>>一台节目。待宾客在茅亭竹屋坐定后,一边饮茶,一边听曲,炎夏的 暑气的劳累顿然消散。

玉 皇 飞 云

   玉皇飞云位于西湖之南。玉皇山海拔237米。唐称玉柱峰。五代改名育王山。宋曾名玉龙山、卧龙山、龙华 山,天真山。明建福星观,供奉玉皇大帝,始名玉皇山。登上山巅,脚下云飞渡,三江之折,六和雄姿,忽隐 忽现,别有情趣,故名“ 玉皇飞云”。传说玉龙变成玉皇山,相连的凤凰山是金凤所化。晋人郭璞的诗句,“ 龙飞凤舞到钱塘”指此。山间古迹众多,山腰有紫来洞、慈云洞,山顶福星观后有皇坛、藏经阁、天一池,白 玉蟾井等。现有公路直达山顶,新建的望湖楼、登云阁,更成为赏景佳地。近人代文豪郁达夫在《玉皇山》游 记中写道:“登高一望,西北看得尽西湖的烟波云影……;西南是之江,叶叶风帆……;向东展望海门,一点 异峰,两派潮路,气象更加雄伟。”

  "玉皇"是指玉皇山,民间传说是天上掉下的一颗明珠变成的,玉龙和金凤保护这颗明珠来到杭州,化作玉龙山 和凤凰山。明代,山下建福星观,又名玉皇宫,是道教供奉玉皇大帝的场所,成为晚清"西湖三大道观"之一。玉皇 山因此得名。

  从山下林海亭起,登山石阶有2600余级,盘山公路绕山两周半,长4公里多,可直达山顶。山顶最高处建有"登 云阁",登此阁,即云飞脚下,左眺钱塘江,右瞰西子湖,令游人有飘飘欲仙之感."玉皇飞云"即从此意境而来。

  玉皇山的主要景观有:慈云岭造像,紫云洞,八卦田和七星亭。慈云岭造像在慈云岭南坡石壁间,后晋天福七年( 公元942年),吴越王钱弘 在此创建资延寺时凿山并建有造像7尊,居中是"西方三圣",西侧为菩萨立像,最外侧是 金刚力士。慈云岭造像是五代时杭州规模最大的石刻造像,在时间上与唐代以前的北方石窟造像相衔接,在我国 雕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紫来洞位于玉皇山山腰,洞口以下有3个高度不同的洞室,洞中有洞,系" 西湖七大古洞" 之一。洞前有假山花园,俯首古迹八卦田。八卦田在玉皇山南麓,相传为南宋皇帝躬耕的籍田。田曾八角形,被八 条田陌分成八块,中有一圆土墩,远望如"八卦",因而得名。在紫来洞上方有七星亭,亭旁原有清雍正年间设置的 七只大铁缸,排列如"北斗七星",以镇火龙,称为七星缸.此外,玉皇山还有白玉蟾井和天一池两处著名古迹。白玉 蟾是一个宋代道人的名字,井围用白玉石砌成。天一池是清代修建的位于山顶的炼丹池, 四季不涸,堪称奇景。

云 栖 竹 径

   云栖竹径位于西湖的西南方向,钱塘江北岸,五云山云栖坞里。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五云山上的五彩 祥云,常飞集坞中栖留,并经久不散,称“云栖”。

  从云栖石牌坊进入,就可以看见石径幽窄,翠竹成荫,泉水叮咚的自然景色。漫步在竹的世界里,仰头不见日 光。若即若离,别有情趣,故名为“云栖竹径”。竹径中央的青石板与两旁的卵石之间用黑砖相隔,相传,清代 康熙,乾隆二帝都曾来过云栖,当时以中央为御道,专供康熙,乾隆行走.竹径旁有洗心,三聚 ,回龙,悦性,皇竹,遇 雨等亭,还有碑亭一座,上有陈云同志题写的"云栖竹径"四字.走完竹径,有一处云栖古寺,系宋乾德五年(公元967 年)吴越王国创建,净土宗第八祖师,明末四大高僧之一 宏法师曾在此居住过,这些随这岁月的流逝而成为过去, 云栖寺旧址现为杭州市总工会工人休养院.
   云栖竹径,向以清凉幽静著称,夏天是避暑消夏的好去处.这里有树龄千年以上的枫香树,树干三人合抱,高近 40米,是西湖著名古树。霜降后,满树红叶如映日彩霞. 石板路两旁翠竹成林,漫步竹径衣衫俱绿,路边有一池 ,名“洗心池”,池水清凉透明。清晨曙光升起,透过竹叶洒在路上,金色斑斑,几声鸟语,更显山色清幽, 竹径尽头古树成行,有亭可憩,有茶室可小坐品茗。这里远离闹市,风景优美,环境清静,确实是个疗养休息 的好地方。

  云栖盛产茶叶,为杭州四大名品之一,附近有茶叶研究所,对茶叶的栽培、生产起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云 栖、梅家坞一带因土质极好,适宜种茶,因此是杭州的主要茶叶生产基地,每年出口量很大,誉满中外。

  昔有云栖寺,竹林深处可闻钟磬声,初名“云栖梵径”。寺地尚存,旁有回雁峰、宝刀陇、壁观峰,均为 云栖六景之一。盛夏到此旅游,更能领略其绿郁、清凉、寂静、幽雅之感。被誉为“湖山第一奥区”。现竹径 旁筑有陈云同志题书“云栖竹径”的碑亭和洗心亭,增添了人文景观。其自然景色之美,清人陈璨诗有“万 竿绿竹影参天,几曲山溪咽细泉”的佳句。

吴 山 天 风

   位于西湖的东南方向。吴山由延绵的宝月、娥眉、浅山、紫阳、七宝、云居等小山而成。当西湖还是与钱塘 江相通的一个浅海湾时,吴山和宝石山,曾是怀抱这个海湾的两个岬角。吴山近江,渔民在山上晾晒渔网,山名就 叫晾网山;春秋时期称吴山;山有伍子胥庙,又得名胥山或伍山;唐时多称青山;到了明代,为纪念正直敢言, 冷面寒铁的周新,在山上建起了城隍庙,奉周新为城隍之神,故杭州人俗称吴山为"城隍山"。

  吴山高仅94米,然而景秀石奇,历来是文人雅集的地方, 成为西湖群山中最耐人欣赏的一座山。 入山后, 首先看到的是众多樟树,其中有棵宋樟,树龄已达800多年,是吴山中树龄最长的一棵.旁有茶楼叫"茗香楼"。在吴 山品茶,其茶点" 蓑衣饼"是杭城一大特色名点,<<儒林外史>>中曾誉为"天下第一饼"。接着可去参观"先贤堂", 此处原为纪念隋朝医学家孙思邈的"药王庙",60年代辟为吴山书场,80年代又建为"先贤堂",也叫"蜡像馆"。里面 展现了与杭州历史有关的28位历史名人的史实和史绩. 走出先贤堂,径直往山顶通道,道旁平地上有一组形态各 异的岩石,人们依它们的姿态分别取名笔架,香炉,棋盘,象鼻,玉笋,龟息,盘龙,舞鹤,鸣凤,伏虎,剑泉,牛眠,古称 巫山十二峰.又因这岩石似十二生肖,俗称"十二生肖石"。

  吴山的山顶上有一个"江湖汇观亭",因山处于钱塘江和西湖之间,故江和湖的景色都能"汇而观之"。东望钱 江如练,帆影点点;西瞰西子秀色。历历在目。亭名取得恰到好处 。亭柱有明代徐文长撰写的楹联一副:八百里 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点明了“吴山天风”的意境。景名或源于苏东坡在此处刻石诗 中有“春风小院却来时”,“凭君说与春风知”的佳句。

  在江湖汇观亭通往云居山的大道南侧有块平地,这就是三茅观遗址。清代有"三茅观潮"的景名.遗址旁的石 壁上刻有南宋教育家朱熹手书"吴山第一峰"五个大字。

  古有“吴山十景”,并摩崖刻众多,紫阳山瑞石洞东面的宝石寺,内有三龛石窟,其中北侧一龛居中的石像 高1.38米,即为麻曷葛剌像。"麻曷葛剌"为梵文音译,意为大黑天或黑神。元朝统治者把大黑天奉为军神,据说元 兵攻打杭州,曾受到南宋官兵奋力抵抗,后因大黑天显灵,才得以破城。瑞石洞北面有一感花岩,说的是唐代诗人 催护来吴山游春,曾向一年轻女子求饮解渴,第二年再来寻访时却不见女子,题诗"人面桃花"的故事。宋代苏东坡 在吴山宝成寺赏牡丹,有感于崔护的诗,题写了一首<<宝城院赏牡丹>>诗。明代,诗被刻在岩壁上,题名"感花岩" 。在感花岩南侧不远的石壁上,刻有南宋书法家米芾所书"第一山"三个大字。

  现吴山上建有极目阁、茗香楼。遍植银杏、枫香、金钱松、香樟等,与“宋樟”为伴,新老交融,面貌一 新。恰如苏东坡所云:“吴山故多态,转侧为君容”。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5-23 13:44 , Processed in 0.17616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