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案 ;)这份读经教学笔记我以笔名“石心”首发于全球读经教育交流网, http://yp719.et.cyu.edu.tw/cgi-b ... c=304&start=0#5
文中提到的”季谦“就是王财贵教授,”如幻“就是春子妈】
对”读经宝宝“一词的敏感,使我在女儿三个多月时偶然,又幸运的通过德国育儿网的汉服帖结识了如幻老师,她热心致电于我,解答了许多问题,从此一扇智慧之门对我敞开,把我引向季谦老师的读经教育理论的光明世界。对中华博大精深文明的热爱,使我对该理论很有认同感也很有兴趣。由于丈夫是德国人我们又居住在德国,我一直担心女儿将来中文学习会成难题,那将多么遗憾。我突然醒悟到这个问题现在是这么容易解决,只要创造环境,甚至她将更有优势精通几门语言。我本人是一个很向古,读到念到古文心有所动就眼眶发热的人,我爱文却在一个重理轻文的环境下学的理工。没有学文深造一直是憾事。我一直在真理门外徘徊,当我一旦开始”论语一百“,终于知道这正是填补遗憾不二法门。现在女儿刚满六个月,我已经给她开始给她读经超过二个月。
一则正确的道路和学习方法是多么重要!二则没有这份机缘我或许永远和真理擦身而过。只有我知道这改变于我多大。我心中只有“感恩”两字,感谢季谦老师,感谢如幻,感谢众多推广读经的人。也感谢女儿,她的降临,让我有机会在本地华人社区广结善缘,也为现在的推广读经铺平了道路。
最开始起开读经班的念头只是想提早给女儿创造一个处处都读经的环境。德国卡尔斯厄尔的中文学校规模不算大,总共就大概几十个孩子。学校是几年前由几位家长牵头组织的。目前开的课程有常规语文,武术,绘画和舞蹈等。一个校董曾经问过我是否愿意代语文课,由于忙我当时拒绝了(还在坐月子呢),现在想,授课内容的无趣估计也是潜意识里让我无热情的原因。与如幻更深的交流让我认识到开读经班的迫切,这认识也提高了我的境界。“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仅如此,这更是创造一个健康向善的本地华人社区的契机。有两个校董我都认识,中文学校的校长接触过于丹讲的论语,故也颇感兴趣,虽然她认为“正规”教材更重要。于是似乎是不太费力的说服了他们先试几次课,虽然每个班只有15分钟,也是个好的开始。
再次感谢如幻,如同“站在她的肩膀上”我开始了本地读经班的准备。汉堡的经验和素材可以直接借鉴,她在忙碌中又给我打了不少电话,提了非常好的建议。同时在我参与组织的另一个本地“妈妈茶社”中我接触到两位对读经理论非常支持的妈妈(一位是校董),让我更有信心。我录制了几份季谦先生在北师大的讲座vcd,并分发给认识的两位校董。在其中一位的建议和支持下,一周前我在中文学校组织了播放。虽然由于放假期间去的家长不多。但有几个都一直看了。更有一位妈妈非常认真,因为错过了几句而问能否重放并借了回家。这就是希望所在啊!
中文学校刘老师后来热心帮助打印了教材。
第一次课,2007年6月8日
小班
时间:10:30-10:45
内容:〈〈老子〉〉第一章
六个孩子,5到6岁。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家长陪同。有五岁的毅婷,五岁的浩天(两个孩子都是我邻居,且其父母还是如幻大学时代同学),小男孩薄冰,另外两个小男孩,其中的一个是在场唯一的溷血儿,刘老师的儿子。外加一个第一次来试课仅旁听的小女孩。
孩子们很好奇,在妈妈们的帮助下指读。我变着花样带读了七八次。孩子们读得很不错,我自己感觉也很好。
后来放了唐诗新唱里的<<春晓>>,由于他们都学过了,所以就争先恐后的念起来。薄冰小朋友还自告奋勇上来背诵。
都是些很不错的小朋友。他们有无限的潜质,需要的只是一个正确的方法。
中班
时间:10:30-10:45
内容:〈〈老子〉〉第一章
十来个孩子,7到8岁。由于部分是自己乘公车来上课,家长也就感觉不到现场气氛。他们的发音准确和词汇量明显感觉强过小班。效果也不错。后来由于丈夫抱着的女儿在外嚎啕大哭不停,让我稍有分心(课后建议他下次如此就应抱女儿出门散步一会)。
其中七岁男孩茂茂的妈妈,妈妈茶社非常支持的一位家长也在。她事后对我说,终于开始了,不容易啊!还表示她的孩子一定做好示范作用。
一位小班的老师也很感兴趣来旁听并帮助孩子指读。
课后我把北师大讲座vcd给了另一位感兴趣的家长和那位旁听的老师。并散发了给大部分在的家长读经理论的通俗宣传资料。
期待着下个星期的课。我会学如幻那样给家长准备一页两面的读经通讯资料。同时我要多学习季谦老师的其他讲座和录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