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爸爸也是重病,我前几天一直在找国内中医的资料,所以刚好就应题说一下.
浙江省的何任老中医,是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获得者,中医界泰斗级的人物,年纪很大了,快90岁了,现在在杭州一个星期出诊2个半天,尤其擅长妇科.
MM可以在网上找找他的资料
何任教授,浙江杭州市人,1921年1月生,1941年毕业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全国首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之一,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我国著名的中医教育家、临床家,浙江中医学院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现为浙江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浙江省名中医馆馆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浙江省第四届政协委员,第五、六届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历任杭州市中医协会主任委员,浙江中医学院院长,浙江省中医学会会长,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高等中医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果评审委员,浙江中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浙江中医学院学报》编委主任,《中医报》社社长,何任中医基金会会长等职。
何任对张仲景学说研究有很深的造诣。1982年在北京参加第一次中日《伤寒论》学术交流会,作《伤寒病》的“博涉知病,多证识脉,屡用达药”的学术报告。1985年,应日本汉医界邀请去东京作“《金匮要略》之研究”的学术报告,被日本学者誉为中国研究《金匮要略》的第一人。
何老的学术著作《金匮要略校注》,于1990年出版,获卫生部科技二等奖;《何任医论选》,于1985年出版,获浙江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金匮要略新解》,于1982年出版,其中包括日文版,为日本学习《金匮要略》之教材;《湛园医话》。于1988年出版,获省教委高校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另有《何任医案》、《金匮归纳表》、《金匮燃犀录》、《医宗金鉴四诊心法白话解》、《诗意流年》、《何任医学经验集》等著作10余部及论文百余篇。
年近九旬的何仁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教育家、临床大家,一生追求“心诚行正”、“大医精诚”,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近日我们采访了何仁教授,请他谈谈在中医学习、研究、临床等方面的看法。
问:作为医生不光要读医书,还应旁及经、史、文、集等,请您谈谈中医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何老:中医药学与中华民族文化是一体的,古籍中包括中国医学,经、史、子,集中包括大量中医中药的理论与法则,不可分割。比如《四库全书》、《永乐大典》中都有大量医学内容。像清代国学大师俞樾(曲园)也有中医专著《内经辩言》。为此,如要学好学深中医,必定离不开中华民族文化,否则是浅薄的,没有根底的。
问:一直以来,总有一些关于中医没有科学依据、中医误人的论调,您怎么认为的?
何老:关于“中医没有科学依据”的论调,一是持此说者无知,即不懂中医学这门科学,二是现在科学水平还远远不能解释中医的理论和实际效果,对很多中医问题无法破译。比如50年前西方药物学家说“中医用人参,是无用的,它只含有少量的沙坡宁和葡萄糖”,但今天,全世界药学科研证实“人参不但含有几十种人参皂甙,还有多种目前还弄不清楚的复杂物质。”中医治病疗效是最好的科学说明。
问:您自幼喜欢古诗词、国画、书法,这对您的人生有什么影响?
何老:诗词、书画,既是文化艺术,又是调节精神的最佳因素。有了这些,不仅提练本身的修养,久而久之,本身素质也会提高。能达到我所常说的“心诚行正”的境界,这种境界,对自己、对别人都有益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