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
半年后······
“默默,你的论文怎样了?交了没?”刚刚出了食堂,就遇上了迎面走过来的天天。
“哦,快了。下个星期。”我也希望这恼人的论文阶段可以早些结束。
“唉,时间过的真快啊,一转眼你也要毕业了,我还不知道要耗到什么时候。”天天一脸无奈,“哦,对了,你知道上星期我在慕尼黑碰到谁了么?”说到这个,她的脸上忽然又浮现出兴奋且略显神秘的表情。
“谁啊?”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我们都熟悉的人在慕尼黑。
“是菲儿!我看到她和她男朋友,不对,是老公在逛街呢。你知道么,她已经怀孕了。好像听她说要暂时休学一阵子,先生孩子,再回去继续读书。”
菲儿,哦。这个名字遥远得仿佛来自上个世纪。然而令我感到惊讶的是,这简单的两个字在已经过去了6个月后依然可以在心里面掀起一丝波澜,尽管我一直刻意去遗忘。
菲儿,你已经和陆陆结婚了么?那么,你一定很幸福吧。我会永远地祝福你,在远方,在心里。在你的心里,是不是还有一个角落,去纪念这段没有结果而你却曾经如此坚持的爱情?还是你早已把它遗弃。选择遗忘需要勇气,但愿你可以如此狠心,这样你就将不再忍受痛苦和折磨。不要像我一样,想忘记却总是在最不应该想起的时候在脑海里一幕幕变得逐渐清晰。
“你毕业了以后有什么打算啊?”也许因着我的沉默不语,气氛显得有些尴尬,于是天天便转移了话题。
“这个······我还没打算。”心里一团乱,看来我实在高估了自己控制情感的能力。这样敷衍着,我匆匆向她道别,逃离了这个人群聚集繁华热闹的是非之地。
已经是深秋的天气了,阵阵凉风袭来,不觉有些清冷凄凉。安静的街道上铺满了金黄色的落叶,叶子随着秋风起舞,似乎不甘生命即将结束的命运,继续表演着这悲壮而绚丽的最后一幕,即使这不过只是昙花一现般的美好,这苍凉而绝望的美却令人记忆深刻。
习惯地打开门口红色的信箱,里面只有一张明信片。正面朝下。轻轻拿起,上面熟悉的字迹虽然只有短短几行,却如一道耀眼的光芒,直照到我心底隐藏最深的角落里,那一份我苦苦遗忘的情。明信片是浩从澳大利亚寄来的。
自从他离开以后,我便强迫自己断了与他的一切联络,未曾要他的新地址,连E-Mail 也没有写一封。而浩似乎也有顺水推舟的意味,一直没有主动与我联络,这便更加坚定了我让自己死心的念头。这张薄薄的卡片上几句再简单不过的问候,却再次惊醒了我蛰居已久的回忆。
“默默,
你好吗?
我在这里一切平安。新的生活已经逐渐适应,平静,安定。
你不用为我担心。
你一定还是像从前般善良美好。
衷心祝愿你幸福。
文浩”
我颤抖着翻过卡片的正面,那是一幅无边无际的大海的景色。看似极为普通的一张明信片,除我以外再也不会有人觉得它有什么稀奇,可是,对我来说,它却值得用一生去珍藏。
缓缓步上楼梯,我的心早已如大海一般,看似平静,却波涛汹涌。千千万万的思绪涌上心头却没有条理,也不知应该从何说起。这张薄薄的纸片在手里翻来覆去,反反复复地看着同样的内容,我竟然丝毫不觉得乏味。这上面的每一个字,每一种颜色对我来说都如此美好,美好得我不知道用什么言语去形容,这实在难以表达。多日以来一直累积的思念,似乎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完美的抚慰,至少浩的心里没有把我忘却,而这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一切平安么?那就好。这不也正是我最希望的么?看着明信片上的大海一望无际的蓝色,我仿佛看见了浩正伫立在那里,面向汹涌澎湃的大海,眼睛里一片深邃却充满希望。他的唇角轻轻勾起,一抹不经意而淡然的微笑仿佛是为了明天的期待,亦是为了生命的希望。这样的情景深慰我心。经过了这许久,这一刻我终于可以释然,终于可以不再纠缠于这份情感。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不是么?菲儿有了归宿,浩开始了平静而充满希望的生活,而我也应该努力去面对明天,毕竟,生活还是美好的,为了这一切,我心存感激。
重又抚摸了一遍这张跨越了半个地球的卡片,虽然感觉不到,可我想,我的指纹一定曾经与浩的在某个地方重叠过。是该彻底放手的时候了。我轻轻打开书柜,从最底层拿出那个我一直留着却从那天之后再没有勇气打开的盒子。轻轻拭去上面已经落了一层的薄薄灰尘,我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它。里面静静躺着的是个深蓝色的首饰盒子,承载的是那对曾经令我产生幻觉又令我深陷其中的情侣戒指。浩离去的那天,当我又回到他曾经的住所的时候,它们就这样突兀地呈现在那张除此以外空无一物的桌子上,仿佛在等着我的到来,让我无法忽视,也没有理由将它们遗弃。也许是为了存留一点想念的寄托,我自私地认为它们是浩留给我的纪念,便一直保存至此。把明信片轻轻地放在首饰盒子的上面,我又重新盖上盖子。在盒子完全合上的那个瞬间,心里的某个角落也随之关闭了。我知道,从此以后,这扇门不会再敞开。
走近窗前,看着窗外秋风卷起的落叶飞舞,在阳光的投影中洒下一片绚烂,心里最后的一点留恋也在随风飘散,陪伴着翻卷的落叶而去,消逝得不留一丝痕迹。
再见了,浩,菲儿。从此以后,我们都要珍惜生活,也要珍惜自己。对你们的祝福永远都不会改变,也不需要被纪念,只要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里,我们都幸福地生活着,就算不再有交集,亦可以知足。因为,海的那边正是春天,而我也在期待,生命里春天同样的萌芽。
(全文完)
宁墨如曦
公元二零零八年六月十一日
于德国莱茵河畔
[ 本帖最后由 宁墨如曦 于 2008-6-13 17:40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