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到春节了,很想家,更想念家乡的过节食品,发个帖子和大家分享,一个一个找得很辛苦,希望大家喜欢,并祝大家春节快乐!
) R$ o. H9 \, B6 H$ g, N5 C9 Z$ W
# C; z& ~# ~+ c
煎堆-煎堆碌碌,金银满屋
, ~) P( I& o% h* ?1 ]* n5 e ]& F8 _. P5 v0 U5 U/ D& M
广东人制作煎堆由来已久。明末清初文学家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已有记载:“广州之俗,以烈火爆开糯谷,名曰爆谷,为煎堆心馅。煎堆者,以糯粉为大小圆,入油煎之,以祭祀祖先及馈亲友者也。”清末民初的一首《羊城竹枝词》也有“珠盒描金红络索,馈年呼婢送煎堆”之句,可见当时已有把煎堆作为年宵礼品之俗。据专家考证,煎堆就是由唐代以前的“煎饣追”(dui)演变来的。唐人王梵志有诗赞曰:“贪他油煎饣追,爱若菠萝蜜。”我市名厨精心制作的龙江煎堆,被评为“中华名小吃”,这也是煎堆制作史上的一大盛事。
- R) t* j/ j' ]% B* V0 ?. B+ L, u
用料:糕米粉500克、白糖100克,生油2千克。0 p, |( c/ L5 P( q2 }0 `3 s7 W' i
" E0 h+ ?+ u. \( {8 z) @制法:
& g& X8 z) V& C1 ~5 d6 {- G
6 J. P5 j* F7 _: v1、取100克糯米粉用清水调拌,搓成粉团,放沸水锅里煮熟,捞出放在案板上,混入余下的400克糕米粉并加入白糖,拌匀后用手掌反复搓至有韧性和粘性(如太干硬,可加进少许热水再搓),即成糯米粉团。1 G C1 _- J8 [3 B/ P8 c
8 [$ S+ P3 t& Y2、将糯米粉团分成两等份,分别揉圆,压平,捏成空心圆球状,留一小洞,往里充气后快速封口,即成两个煎堆坯。/ u- y- o r" s- i" k7 X- U
. u& R) ^' q' e3、热锅落油,烧至120℃时,将煎堆坯轻轻放进热油中,边炸边用长筷子翻动,使之均匀受热,炸至体积比原坯大一倍时捞起,待完全冷却后再用同样方法炸一遍,如此反复3---4次,使之膨胀至排球般大小即成。5 L- D1 [0 T& H i$ ]
# L% `+ @, d8 S, d' K
3、热锅落油,烧至120℃时,将煎堆坯轻轻放进热油中,边炸边用长筷子翻动,使之均匀受热,炸至体积比原坯大一倍时捞起,待完全冷却后再用同样方法炸一遍,如此反复3---4次,使之膨胀至排球般大小即成。) g% N. X- j. r) c- x
9 `1 I! m/ n1 S# Q4 ~* X
[ 本帖最后由 飘雪 于 2008-2-27 16:40 编辑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