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731|回复: 6

200年老屋要拆了,太可惜 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19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汇周浦镇目前正在进行旧城改造。昨天下午,住在镇上刷布厂街的詹女士向本报反映,两处老宅内有大量精美的雕梁木刻,如果被拆,相当可惜。“希望有关部门来看看,确定是否有价值。”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周浦镇刷布厂街47号的詹女士家,她家门厅的门框上,一排木刻清晰可见。詹女士的父亲说,上面刻了八仙过海、姜太公钓鱼、桃园三结义等故事。木刻呈暗红色,人物、马匹栩栩如生。

  詹女士的表叔詹先生住在不远处的太平弄12号,2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内,到处可见精美的木刻。这间房子为砖木结构,木梁上都雕刻着各种云纹,虽然木头的颜色已经发黑,但花纹仍较清晰,保存得很完整。“这房子已经有200多年历史了。”主人介绍。

  昨天下午,记者致电南汇博物馆,文保部工作人员黄先生说,目前南汇已经登记在册的文物点中,并没有詹女士所说的老房子。另外,旧城改造过程中,改造办、规划部门、建设单位一旦发现有文物价值的东西,会立即通知文保部门。到目前为止,文保部尚未接到上述部门的通知。黄先生表示,下周他们会派工作人员到现场实地查看。实习生 许明 记者 徐轶汝

祭周浦

很多的开发部门集开发商与政府于一身,更多的地方政府诸如周浦被开发商所绑架,这些部门最擅长操弄政治帽子打压正常的技术要求和民生诉求,而根本上却还是一己小利。这些在“快速见效”的同时对既有体制的杀伤力难以估量,这也是中央不断强调要改变经济增张方式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原因,长此以往,改革往哪里?
政府期望的通衢大道和全新重建。
周浦要亡。不是镇亡,不是名亡,而是从此周浦失魂灵。周浦老镇在现代化的轰鸣声中或坚持到今方魂归西方还是一个奇迹了。作为上海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江南重镇,禁不住在这里祭上一祭。
一祭曾经美名多。
周浦曾经被誉为“小上海”,曾经享誉“浦东十八镇第一镇”的美誉。
二祭千年风云史。
周浦镇是南汇境内成陆时间最早的地区之一,距今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南宋绍熙《云间志》记载:“永定禅院在周浦村。”这说明周浦在800多年以前已建有相当规模的寺院了。正式称“周浦镇”始于明弘治年间,《弘治上海志》地图上已标明有“周浦镇”字样。因位于浦东的河网地带,四周河道如网,故称“周浦”,并沿用至今。
三祭曾经第一镇。
南宋绍熙年间,随着盐业市场的发展,周浦成为食盐输出和生活用品输入的主要通道,逐渐繁荣并开始成集,其境域基本上定位在与咸塘港交汇处周浦塘南北两岸。元代后,盐运通道由周浦塘移向闸港,周浦镇的盐业曾一度中衰。明弘治(约1490年)以后,周浦镇赖其地理位置上的优势,重新成为南汇地区的重要集镇。
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周浦镇商贾云集,经济发达,名胜众多,被誉为“浦东十八镇,周浦第一镇”。清雍正四年(1726年)南汇建县,县粮仓——“便民仓”设于此,占地30余亩,堂仓300多间,为四乡农民缴粮之处。周浦成为漕运的枢纽和浦东地区的粮棉集散地,境域又有扩展,成为一个“街道回复,绵亘四五里,东西街夹咸塘,南北街夹周浦塘,民居稠密”的“通邑巨镇”。
据清道光九年(1829年)方思信编著出版的《周浦纪略诗》中介绍说,当时周浦镇已经颇具规模,镇区内街道众多,周浦塘北有仓衖(巷)、王家衖、观音堂衖、居家衖、陶家衖、三官堂衖和郑家弄,周浦塘南有财神衖、杨家衖、贾家衖、天一堂衖、混堂衖和油车衖、咸塘港东则有龚家衖、太平衖和李家衖,众多街道纵横交叉呈棋盘状分布于镇区内,故有“棋盘街”之称,街市十分繁荣。
清代末期,周浦镇的手工织缎等工艺品引人注目,当地商会曾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选送一批产品参加南京第一届南洋劝业会展览评比,荣获金牌5块和优质奖11个。商业主要有粮棉业、酱酒业、国药业、南北货业、烟纸业、铜锡嫁妆业等。粮棉业是周浦地区最早的商业门类,也是主要的行业之一。清末民初,粮棉业牌子最老的店号是“胡三省”(米行),资金最雄厚的是“顾恒泰”(米行),民间流传有“胡三省的牌子,顾恒泰的银子”。酱酒业也是周浦商业中的主要行业之一,创设于清道光末年(1850年)的“万新”(酱园)影响最大。该店主要产品有白酒、黄酒、酱和酱油等,还生产米醋、自制酱菜,兼营各种食油及铁锅等,生意兴隆,产品畅销。国药业在周浦也较发达,清道光五年(1825年)开设的百年老店“良利堂”(国药),精制的八珍糕颇有名声。南北货业是周浦历史上有影响的商业行业。著名的南北货店有三阳泰、恒昌、鼎大等。开设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的三阳泰(初办时店号“厉三阳”),资金雄厚,货源充沛,自制茶食品种繁多,常年久销不衰。
正由于周浦镇已有如此程度的发展,因此鸦片战争上海开埠成市后,周浦镇很自然就成了当时浦东地区城乡交流中的焦点地区,在建国前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是上海市郊东南的经济中心,手工业和商业都很发达,故有“小上海”之称。当时还设有从周浦到上海市区的小火车。
周浦历史上也是民族工业的积聚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胡明甫等在周浦镇南八灶合股首创机动轧厂“南昌公司”,拥有轧米机14台,轧花机40台,总动力为80匹马力(柴油机),为周浦近代工业之先驱。民国8年(1919年),赵楚惟、徐祝三在竹行街北段创办“大明电灯公司”,用柴油机发电,总容量为76千瓦,从此周浦镇开始用电力作为工业动力和照明。民国9年,坦直桥人胡簋铭在周浦镇北市创办“中华火柴厂”,规模较大,为当时浦东地区屈指可数的近代工业。民国10年(1921年),纶华毛巾厂创设于北大街,拥有织机30多台,职工80多人。
四祭古镇文化浓。
周浦不仅在社会经济发展上久享盛名,而且也拥有雄厚的文化底蕴。2000年5月,周浦镇被国家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评为“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之乡”。并且拥有朱鉴故居、巽龙庵、古银杏、古月桂、法云堂、浦东三大寺之一的“永定寺”、鲁班阁、启秀万年桥、立雪亭和姚埙读书处“南荫堂”等历史古迹。其中永定讲寺位于周浦镇区西市。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赵宫使舍地3.2公顷,御赐永定禅院额,为浦东三大寺院中规模最大的一家。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僧妙智作藏起佛阁,明洪武年间改称永定讲寺。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里士赵博、冯玭、姚埙等募修观音殿,添建金刚殿,嘉靖中期毁于倭患。清顺治十三年前后(1656年前后)捐修万佛阁。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塑文昌、关帝像于佛阁,为文社地。清乾隆十九年~五十二年(1754~1787年)于寺西建东岳行宫,于藏殿废基改建关帝庙。清道光年间,重修万佛阁。据民间志书记载,寺舍最多时曾达1048间以上。清同治元年(1862年)俱毁于战火。同治三年(1864年)重建三楹寺舍。清光绪年间扩建。至抗日战争前夕,尚存大殿7间,两侧厢房4间。后在寺内创办永定义务小学,寺前余地作农场。1953年7月7日,南汇县佛教协会周浦分会设于永定寺,主持周浦地区所辖寺庙的佛教活动。惜于2002年被拆。

如此一个上海近代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郊区古镇呵!你可以说我周浦建制还在,商业依然发达,可是,这哪一桩哪一件不是与老镇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息息相关?这弯曲长街、潺潺小河就是周浦的风骨和底蕴。不然,故宫是不是也可以拆除?只要北京依然存在?!

可如今,这仅有的一点“骨血”也将荡然无存。古老的城镇格局、河道水脉都将埋葬在千篇一律的大道高楼底下。老屋老了,拆了就拆了,可是这当年的街道走向、建筑布局特点可不可以留下来?也好给当年的“小上海”留一点血脉?留一丝记忆?回答却是不可以。
为什么不可以?因为这小小的周浦镇有数十家开发商,开发商定了的事情是最大的事情。末了再加一句:老百姓可是想早点搬迁啊。
是啊,破败的旧居谁会留恋?可是我也要问,谁造就了他们的破败?难道不是政府的责任?为何非要拖到非拆不可?
还要问,一个小小的老镇“云集”了那么多的开发商,谁能保证他们的开发质量?这么着急“开发”,除了“改善民生”以外还有别的企图否?
上头一直在强调几个统筹,强调发展什么什么转型,市里的上头也一直在讲文化留存,可是在事实上还是这么一条老路。我们清晰的看到“又快又好”依然大行其道,很多的开发部门集开发商与政府于一身,更多的地方政府诸如周浦被开发商所绑架,这些部门最擅长操弄政治帽子打压正常的技术要求和民生诉求,而根本上却还是一己小利。这些在“快速见效”的同时对既有体制的杀伤力难以估量,这也是中央不断强调要改变经济增张方式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原因,长此以往,改革往哪里?
这两天媒体说苏州河边有一座老宅因民众的长期呼吁而得以保留下来了。我却笑不起来,因为不晓得下一个怎么样?没有一个像样的沟通平台、制约机制,谁能保证下一个?这周浦不是又一个明证?
还有,前几天世博会某总规划师为吹嘘说,自己不顾世博会国际官员的反对将世博会会址的老工业厂房保留了下来云云,可事实上当年就是这位总规划师不顾同事的强烈反对,力主拆除老建筑,还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说错了话,对大规模重建得意洋洋,以示力度之大,却收到了当时国际官员的严辞警告,警告上海不得大拆大建,不然不排除取消举办资格的可能。以后逼得有关部门连连召开新闻发布会予以解释,才形势逆转。其实这反映的不是这某总的问题,恰恰是政府威权的现状。在现行体制下。
体制不革新,一切都空谈。以致粗放式发展那么多年以后,周浦之类的悲剧居然还在全新上演。是到了痛下决心的时候了!不然,陈某人下台的意义还真只囿于人品问题了。
祭周浦,别无他物,唯某人我一篇小博而。轻重轻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8-2-19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8-2-19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8-2-19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相信上海俄媒体作用

对了 前几天造磁悬浮的事情 说明了还上海 老百姓还是有点点震慑力俄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8-2-19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8-2-20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8-2-20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7 12:13 , Processed in 0.068169 second(s), 1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