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人文的思想体系
) h$ v& o( L, [( L' {3 Q7 b& T! p0 c# d$ q4 R6 h' ^
现在象数方面暂讲到这里为止,再继续讲易理。前面说过了乾卦的卦辞、爻辞、《彖辞》和《彖辞》,有三个不同点:第一是乾卦构成了文化思想的卦辞和爻辞的观念;第二是《彖辞》,是对乾卦卦辞和爻辞的解释,由这一段解释看出来,孔子把《易经》原来科学的东西,变成人文文化的哲学思想;第三《彖辞》也是把科学的东西变成人文文化的哲学思想,但是连带以天文太阳系统的现象作为象征,以星象来说明道理。可见代表中国文化的《易经》文化,在上古起码经过五百年一变。这五百年当中,对《易经》这套思想法则的演变,可见每一时代思想,每一法则都在演变,没有办法固定停留。古人的演变还比现代少,现代的演变更大,过去三百年当中,出了五十万部书,现在是三年当中出五十万部书,这不能说对文化思想没有影响,这就说明文化思想在演变。. [$ e* g) T) `. g: Y# M
现在看到的《文言》,据说是孔子作的,这是孔子研究《易经》“乾”、“坤”两卦的心得报告,不是小孩子念书“白话”、“文言”的文言。这里所谓的“文言”,是现代所谓的“思想体系”,变成文字,谓之文言。在晋朝以前,《文言》并不放在乾卦的内容之中,而是放在《系辞》当中,是晋代王弼将《文言》放在乾卦中,以下我们开始研究《文言》的本文。) ]2 h5 Q6 z/ @( W; c
, J, {. q, Z- ~7 u 尽善尽美的人生
8 _' C8 u* x7 p4 P9 Q) J2 ?- t) A- H- c+ T
“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
4 G7 _: u3 J0 b P" k5 X! \ 干也。”
( y+ u8 s6 o. H" ~ 这是白话文,很简单,我们都看得清楚,这是孔子研究《易经》以后,对于文王所作乾卦的卦辞“元、亨、利、贞”四个字的内涵所包括意义的解释。当时对于周文王所作这四个字的乾卦卦辞,究竟是科学的还是哲学的?人们不知道。前面我们了解,《彖辞》属于科学的,《彖辞》偏重于人文思想。《彖辞》和(辞》是同一时代产生或作于两个不同的时代?也是问题。现在孔子在《文言》中对“元、亨、利、贞”四个字的解释,完全纳入人文思想的范围中,对于宇宙物理科学方面都不管,这也就是儒家思想的开始。他对于“元”字,强调善的,善的思想,善的行为,一切好的一面的成长,才够得上所谓元,这是代表万物的开始,但这是好的一面的开始,叫作“元”。亨则是好的集合,嘉是良好的意思,良好的很多因素集合起来,成为好的集合,才够为亨。利则要达到和的利,和在现代的观念是和平,怎样才能和平?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能相和吗?要恰到好处的相和,最适宜的和,才能得到真正的利。假使我有利,你没有利,乃至损害到你,而你得了利,一定会损害到他,这种有损另外一人的利,并不是利的目的,也不是利的定义;这里的利,是两利,彼此间都有利,才够得上利。至于贞,则是一件事物的中心,一些团体中有干事,这个职务名称,就是从这里来的,核干,中心就是贞。
% b' I4 i4 p7 s! ]1 E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体,利物足以和义,贞国足以干事。9 `- t3 `% B% Y0 @& @, y7 l
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8 m8 L. p" C V
这里再度引申一下,发挥上面的四点,这也就是儒家思想,孔子讲的人文文化教育的目的。一个人受了教育以后,要具备元、亨、利、贞四个字,才够得上作为一个人,亦即要养成“怀仁足以长人”。自己的胸襟,内在爱人,才能够领导别人。“嘉会足以合礼”,一切的嘉会,人与人之间相处得很好,才能合礼。礼即是中国文化《礼记》中所标榜的社会,亦即是今日我们所标榜的康和利乐的社会,才能实现。“利物足以和义”,儒家思想中有“济人利物”的话,“物”字不只是指动物、植物、矿物,在古代的“物”包罗很广,等于现代语“这个东西”的“东西”,是一个抽象名词。“利物足以和义”的利物,意思是我们人类应该利物、用物,而不被物所用。现代西方来的文化,人都被物所左右了。“贞固足以干事”,养成内在坚贞,意志坚定,然后可以做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这是孔子的结论。
, a$ w$ p2 S, ]7 \ 孔子研究乾卦,到这里完全拉到人文思想这方面来了,启发了后来的唐宋之后一般儒家研究《易经》的路线,没有走往象数方面去,没有向科学方面走了。 @% D7 V: g, x# i% J9 d
下面的解释亦是在人文文化方面,但有所不同,我们也可以由此认识儒家、认识孔孟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