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下,觉得好恐怖的说 :o 2 i6 b" O+ ^8 Y: e, d
{6 G2 r$ ]3 b ]! Q$ Z: Z. G
余姚发生马蜂“杀人”事件
; P, N6 a" y% _; D( t$ P7 [/ l" n$ \3 K5 h* I
从被蜇至死亡只有20分钟 专家提醒,6种剧毒蜂要小心 " Q: \$ K# f" l9 }5 V& X
( Y5 k" _! ^& z' v* V' U; R4 v+ B
从被蜇至死亡,“整个过程大约只有20分钟”。昨天,对前两天发生的马蜂“杀人”事件,余姚市梨洲派出所陈警官仍然颇为惋惜。3 l" Y" [0 k) N: [ u
陈警官说,事情发生在11月28日,为了避免“杀人蜂”再次肇事,事后,余姚警方已将藏身在梨洲街道新墅村茶园内的马蜂窝剿灭。5 Y7 G: J% v9 ^: `7 r3 D
- H- g8 @: U% b4 e2 e* |6 b
被蜇20分钟后死亡
7 K* H0 r0 \, {/ J* h( H% p) U# U/ _# @: k3 {) C3 g8 N" L' W
当天下午3点多,安徽人黄山走回自己的出租房休息,当他路过一片茶园时,突然感觉被马蜂蜇了一下脸。他没有太在意,忍痛回到住处。约10分钟后,黄山突然感到身体不舒服,脸也肿了起来。
. [# r }- N0 m* ] d& q+ W( y" H* b6 E c7 y
7 J' M0 c: s5 I! A
同住的老乡发现后,赶紧把黄山送到了附近的梨洲卫生院,一边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几分钟后,余姚市人民医院的120急救车几乎与黄山老乡的车同时赶到梨洲卫生院。此时,黄山的眼睛已经发黑,头部肿得像西瓜。经医生检查,黄山在被送往医院抢救的途中就已经停止了呼吸。- m6 ^; P( k9 Q+ w2 B/ r' w
经法医鉴定,黄山确实是被蜂蜇死的。
! m. X f0 U" O! g
. D' S- Y8 G! G4 C9 }8 ~6种剧毒胡蜂我省较为常见 6 B$ y* |6 K# s+ O) ~/ i
( a1 m( p. @# g, H0 J “大家平常说的‘杀人’马蜂,其实多为胡蜂。”浙江大学动物科学院苏松昆教授说。
) c1 R7 ~* p2 ?5 J1 C" g) ]9 d. ^0 m8 y" w- D$ R! q8 n! B
苏松昆说,毒性较大的胡蜂有以下6种:黑胸胡蜂、金环胡蜂、黑盾胡蜂、基胡蜂、黑尾胡蜂、黄腰胡蜂。这6种胡蜂在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广西等地较为常见,活跃在生态条件较好的农村、郊区以及城市绿化带较好的地段。
z( d8 i/ n% y& \' A$ X, n H. C- A4 R; {
据资料记载,这些毒性较大的“杀人蜂”,从外表看上去并不让人觉得恐怖:一般只有3厘米长,香烟般粗细,头部呈暗红色,身子灰黑。但它们尾部的尖刺却是很厉害,一旦刺入人的皮肤,将其体内的淡黄色液体注入,如果被蜇的人刚好对蜂毒高度过敏,这种液体里面潜藏的神经毒素、溶血毒素等可致人死亡。
2 v0 E3 R" U. X+ t2 y) [( d3 G( s9 l9 @0 s" [
遇到攻击不要拍打或在空地上跑 3 N' S3 v; S/ `" i# D# w$ }
+ G# |. d1 B) u1 C2 T) B1 M& Q% ^
苏松昆说,虽然胡蜂毒性比较大,但蜇人后能在20分钟里致死的情况并不是很多见。他分析,这与所蜇部位是否是重要穴位以及个人体质有很大的关系。 ' V8 L& c2 G. f. \, @" f! l
5 C( u4 h, q- o* p, C“除了脾性特别暴烈的少数胡蜂,一般胡蜂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的,但它们在蜇人时,会释放一种报警激素,引来其他胡蜂帮忙。”苏松昆说,在野外穿越过程中,要特别留心,看到蜂巢应避开,更不要去轻易捅。如果遭到胡蜂攻击,不要去拍打和在空地上跑,进入树林和跳入水中是一个好办法。 ' C- {6 T5 x+ b+ P: c& M( n' d( E
; s# t5 w6 `7 c8 u( d, U* @6 M. N苏松昆强调,被胡蜂蜇伤后,简单的处理方法就是用水冲洗,并挤出毒液,一旦出现不舒服的情况,最好的选择是马上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