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556|回复: 0

生态补偿事关社会公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3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在北京筹备2008年奥运、提升环境质量的过程中,周边省市对首都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王海平近日在“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2008年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后,北京市对周边省市的补偿会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实。笔者以为,此举事关区域和谐发展的大局。要抓好补偿的落实,尚需建立制度保障,方能为全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范例。
  北京作为中国政治经济的中心,其发展繁荣一直与周边省市乃至全国的支持分不开。煤,山西贡献大;电,内蒙古贡献大;粮食、蔬菜,山东、河北、辽宁贡献大;而水,河北的贡献不小。在全国一盘棋的格局中,各地对京支援体现了很高的政治意识和可贵的奉献精神。如北京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升,既归功于北京市自身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及环境治理方面的努力,也离不开周边省市的默默支援,尤其是上风上水地区,包括河北省张家口地区、承德地区以及山西、内蒙古等地为“绿色奥运”暂时牺牲了一批工业项目。这种牺牲,正是为维护北京地区的生态系统和保证京津地区宝贵的水资源,但也间接限制了这些地区的一些发展机会。用王海平的话说,北京周边省市的支持难以估价。
  其实,早在2005年8月,中国首部省级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报告——《河北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就公开提出了环京津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问题。改革开放初期,环京津地区与京津二市的远郊县基本处于同等发展水平,但20多年后,到2001年环京津地区24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GDP、县均地方财政收入仅分别为京津远郊区县的1/3、1/4和1/10。事实上,分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权利和建设小康社会的成果,实乃每一个公民应有的权利。北京周边许多地区为首都的生态安全牺牲了经济发展的诸多机会,却没有获得应有的补偿,这对于生活在这些地区的老百姓来说,无疑是不公平的。
  也许我们不免疑惑,何以长三角、珠三角形成的是互相带动的关系,而环京津却没能因为有个富邻居而沾上光?个中的原因,可以让专家学者们去寻根究底,而当务之急则是,如何像北京有关领导所表示的那样,把对周边省市的经济补偿落实到底?北京之所以如此表态,既是一种境界和风度,也是一种实现与周边多赢的理性选择。2005年,时任北京市长的王岐山在考察张(家口)承(德)地区后就提出:如果没有北京周边地区的发展,北京就是一片孤岛,要实现长期、持续的发展是不可能的。而北京与周边地区的合作除了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的支援和转让,更多也更现实的,正是经济的直接补偿。
  但是,北京用多少水,给多少补偿,又如何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要将这些问题弄清并合理解决,绝非易事。这既需要细密的计量,更需要可操作性制度作为支撑,需要北京与周边省市建立起平等协商和利益共享的平台,甚至包括由国家出台完善的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法规制度作为依托,作为生态补偿的法理基础。
  专家曾建议,应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由京津冀三地联手建立一个跨区域的综合性生态与经济政策试点示范区,达到消除区域贫困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双重目的。从更高层面看,要使整个京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起来,亟待建立一个相互协作、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结构优化、效益优先、公正补偿的发展机制和权威性的协调机制。从全国范围看,积极推动省、市、区域、流域间的规划联动、市场联动和政策法规联动,建立区域合作的磋商机制、经济合作交流机制和共同发展机制,更需要中央政府的高瞻远瞩和科学决策,尽早做出制度性的安排。北京不妨先行一步,为实现全国性区域、流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示范。

《中国环境报》2008-5-13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8 01:06 , Processed in 0.056359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