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08-7-8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卷 盗墓者说 第十六章 诗鬼鬼诗
“怎么了?”赵阿妹一个激灵,忙朝洞口里面张望,可是看不清。里面传来鲍国志的抱怨声,“还以为会有几十米深,怎么这么快就到底了呢,我连绳子还没放开呢。”
赵阿妹也是一愣,通常的盗洞怎么也有几十米深,怎么这个一下子就到底了,难道是假的。这时,鲍国志在里面叫起来:“阿妹,里面有甬道。”赵阿妹默默的想,难道这个穴藏在山里,那地宫的,赵阿妹没敢往下想,答应到:“等我下来。”赵阿妹收拾起绳子,朝里面跳了下去,轻轻的落到地上。赵阿妹拿电筒照了照鲍国志的脸,摔的一脸秽土,忍不住扑哧一下乐了出来。
两人借着微弱的光亮一前一后沿甬道向里移动,也不知走了多远,看见前边有个洞口,两人来到洞口,爬了进去,眼前顿时一亮。里面是一个能容200来人的大堂,大堂的四角点着四根蜡烛,此时还在燃烧。鲍国志说:“这蜡烛怎么这么久都不灭呢,真走运。”赵阿妹皱皱眉说:“不是走运,是有人刚刚来过。”
这个大堂设置的极为豪华,有点象皇帝上朝的地方,堂内凌乱的的摆放着石虎、石狮、石刻座等多件石刻,有些石刻已经四分八裂,残肢断腿散落在一旁,看上去似乎发生过打斗。两个人穿过石刻走到了大堂的尽头,前面是两扇半月形石门,紧紧的关着,门的左边放着一匹石马,右边是则是一头石驴,守在石门的两边,前边是一只石刻的独角兽,奇怪的是被一块白色的裹尸布蒙上了眼睛。鲍国志伸手拍了拍独角兽的头,对赵阿妹说:“是谁把它的眼睛蒙上了,真是无聊,我帮它打开吧。”赵阿妹连忙拉住他,镇定的说:“别动,我们先找进门的方法。”心里却吓的咚咚直跳,心想,这么激烈的打斗,说不定怎么才镇住的这头独角兽的,我们什么都没有,再开它的鬼眼,岂不是死路一条。
鲍国志走上前去推了推石门,石门纹丝未动,鲍国志嚷道:“这个石门除非开来大吊车,不然我们甭想进去。”
赵阿妹想了想说:“我猜爹他们也来过这里,既然他们进的去,我们为什么进不去,这里肯定有什么我们没有发现的机关。”
鲍国志一听来了精神,说:“侦探游戏我最在行了,我现在就找,爹能进去,我当然也能进去了。”两个人在大堂里面四处的找了起来。大堂里面的东西非常简单,除了石刻就是石门,连墙壁也是光溜溜的青石,两个人找了半天,什么也没有找到。
鲍国志垂头丧气的坐在地上,偶然一抬头,发现对面的墙壁上有字,字不知是怎么弄上去的,在近前根本就注意不到,现在离的远了,反而看的清晰了。
“阿妹,快来看,墙上有字。”鲍国志喊道。赵阿妹找了半天也是毫无收获,听到鲍国志找到了线索,赶忙跑过来。
两个人走过去一看,墙壁上果然有字,只是颜色和青石的颜色相仿,不仔细看还真的看不出来。“眼力不错么!”赵阿妹夸奖道。鲍国志听完马上又开始神气起来。
墙壁上的字非常飘逸,看上去好象是一首诗,鲍国志放声的念了起来:“踏山访天驴当先,一古锦囊左挂肩。路人遥指马上客,背贴葫芦右手鞭。遇有所得鬼成诗,有我谁语前为颠。功名利禄人间土,二十七年后开颜。”赵阿妹说:“这首诗听起来好熟悉啊。”鲍国志往下看,后面题着李长吉三个字。鲍国志愣了一下说:“李长吉不就是唐代诗人李贺么,怎么会在这里题诗呢?”
赵阿妹说:“李贺!我小的时候也学过李贺的诗,他号称诗鬼,英年早逝,是一鬼才啊。”
鲍国志点点头:“这首诗看上去的确是诗鬼李贺的写照,不过他应该不可能到这里来啊。”
赵阿妹说:“那可不一定,传说李贺是唐皇室的远支,却一直被皇室排挤,我以前看相书的时候看过这样一个故事,说唐朝皇上找一个濑头老和尚算命,濑头老和尚说龙气在李氏一条远支上,只有夺其传家玉配悬于午门方可破其龙气,结果那一皇室的远支也被逐出京城,让他们远离官场,你说那个远支的后人会不会是李贺?”赵阿妹看鲍国志没有反应,转过头问他:“你听我说话了么。”
“啊?你说什么?”鲍国志转过神来。
“不说了,说也白说,你刚才想什么呢,是不是想别的女人呢?”赵阿妹生气的问。
鲍国志连忙解释道:“当然没有了,我只会想你一个女人啊。我刚才在想书上说诗鬼李贺只活了27岁,那最后一句是什么意思呢?”赵阿妹也猛的反应过来,二十七年后开颜,难道李贺二十七岁后还活着,或者他和自己一样,赵阿妹暗自想到。
“我们怎么想也想不到的,除非诗鬼李贺现在跳出来告诉你,你再把那首诗念一便,要没有线索我们就别在这里浪费时间了。”赵阿妹说。
鲍国志对着墙认真的念道:“踏山访天驴当先,一古锦囊左挂肩。路人遥指马上客,背贴葫芦右手鞭。遇有所得鬼成诗,有我谁语前为颠。功名利禄人间土,二十七年后开颜。”
赵阿妹听完仿佛发现了什么,说:“你再念一便。”鲍国志不情愿的又念了一便。赵阿妹说:“我是让你把每句诗的第五个字念一便。”
鲍国志吃力的找到每句诗的第五个字,心里埋怨,这诗的字大小不一,连第二个字都没对齐,第五个更不对齐了。鲍国志一个一个的把这八个字找了出来,念道:“驴左马右,鬼前人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