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来个唱反调的
--------------------------梁货币前几次评论-----------------------------------
郎咸平那文章毛病太多,以下逐个评析。
一
【郎咸平:我给你一个数据,最近石油价格涨到 146美元一桶,大米价格飞涨,按照经济学理论都是错的!不过很多经济学家是只认死道理,不知道怎么一回事!我给你一个数据你就懂了,石油的需求每天是 8600万桶,石油的供应是每天是8700万桶,很明白的是供过于求!】
评:郎搞明白这些数据了么?下面是美国能源信息部2008年7月2号公布的世界石油供销数据。
-------消费------生产(万桶)
2006---8462.2---8459.1
2007---8538.5---8455.4
2008---8638.4---8654.3
实际情况是,2006年到2007年,连续两年消费高于生产,那么多用掉的油从哪里来?来源于以前买进储存的石油。因油价高涨,美国今年买入的石油减少,以致商业石油库存比去年同期下跌54.2%!已经跌穿5年平均最低水平,到了危险的地步。你总不能无限制地用库存的油吧?吃了两年老本,总得买点吧? 这是为什么2008年供应大于需求的真正原因。但也就多了15.9万桶,0.18%。而不是郎说的8600和8700之差,当然朗也可以辩驳,8638.4四舍到8600,8654.3五如到8700?但经济学家就这么玩数字游戏的么?
注:石油供销数据来源于美国政府网站:
http://tonto.eia.doe.gov/oog/info/twip/twip.asp
二
【郎咸平: 供过于求价格应该下跌,可是不跌反而上涨。四 大农产品目前国际仓储量是1.46亿吨,消费量是1.32亿吨,储存量明显大于消费量,也是供大于求,但农产品价格还是在上涨,这就是国际炒家造成了,这 是第一次,从来都没有发生过。很多国内的人邀请外国的人来演讲,很多都是他的马前卒,来做说客的。你想想什么是他们最高战略指导方针,我在这里不知道为什 么心情比较愉快,我就告诉你他们的操作手法好不好?】
评:喂喂,这位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博士先生,你慢点忽悠。供求供求,是比较储存量和消费量的么?粮食这个东西可不是一般的商品,生产周期是以季度甚至年算的。你不能像汽车生产那样追求零库存吧?国际上公认粮食储存至少要有70天。但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储备量已降至自1980年以来最低水平,只够维持53天,不仅远低于2007年169天的水平,而且远远跌破70线。2006/07年度世界粮食产量是19.92亿吨左右,预计2007/08年度产量是在20.76亿吨。不过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以及生物能源迅速发展 的影响,世界粮食消费需求增长较快。2007年粮食产需缺口为5200万吨,预计今年产需缺口为2100万吨。预计全球粮食库存仅为3.14亿吨。期末库存 消费比是14.9%,为近20年来世界最低水平。郎教授,您怎的为了忽悠台下不懂经济的可怜听众,不但把基本经济学知识都忘了,而且选择数据歪曲事实呢?
三
【郎咸平: 这就是国际金融炒家的阴谋。选品种,因为你要确定你的定价权,首先他挑到了大米。为什么是大米?我给你讲这个 学问大得不得了,我这个人比较笨呀,我研究了三个月才知道。为什么选大米,太重要了。想不想学一招呀?!为什么不选小麦,为什么选大米,而不选小麦,这就 是水平呀?!】
评: 该公又歪曲事实了,自2001年来小麦价格涨了约5倍,而大米价格只涨4倍,谁涨得多? 实际情况是自美国2005年开始实施乙醇战略后,玉米价格首先带头上涨,于是美国农民立刻弃小麦大豆,转种玉米,2007年,美国玉米种植面积增加1530万英亩,同期大豆种植面积大跌1190万英亩,春麦种植面积下降130万英亩,棉花种植面积下降440万英亩。导致供需缺口,致使玉米外的农作物也跟着涨价。危机爆发时玉米外的农作物只是补涨,这些作物涨价幅度超过玉米只不过反映农作物生产周期长的特点而已。当然不排除金融心理作用导致这些作物价格同时暴涨。但金融心理作用不会影响到这些作物价格的基本面,如果只是短期炒作,那么过了一段时间后,物价就会回到原来的价格,实际结果是,6月12号,玉米大豆价格再创历史新高,大米价格虽有回落,但仍远高于2007年同期价格。郎利用中国公众的被迫害心理,通过歪曲事实,挑动情绪的手段赢得掌声,但这种经济分析如果作为国家参考岂不害死人么?
四
【郎咸平教授: “你知道会有什么结果,我们一起被他们打败。因为国际金融炒家从来没有失败的,因为今天的战争是我们从未经历过的金融战。而在要这一场战 斗中取胜,只有两个重要原则,第一你必须有最崇充沛的国际资本;第二你必须有世界顶级金融操作高手。
日本90年日本崩溃谁造成,国际炒家。越南经济危机谁造成的,国际炒家。都听懂了吧。国际炒家可以联合全世界富豪的几千几万亿资金,轻轻松松打败了国家中央银行。”】
评:国际金融炒家从来没有失败?当年打败英格兰银行并在东南亚掀起金融风暴的索罗斯量子基金在香港就在港府的强力阻击下铩羽而归。1998年,索罗斯指挥旗下的量子基金挥兵杀入俄罗斯市场,但因俄罗斯无力偿还所欠债务,致使量子基金遭到重创,大赔了近20亿美元;1999年1月1日,欧元启 动,索罗斯看好它会上涨,但是随后欧元的疲软走势有目共睹,一年多时间里索罗斯基金为此损失了10亿多美元;在日本市场,索罗斯也大败而归,他错误地认为 日本经济在2000年会稳步复苏,于是大做多头股票,抛空债券,没想到日经指数一跌再跌,致使基金损失惨重,甚至创下一天损失6亿美元的记录。
对索罗斯打击最大的还是他在美国高科技市场的炒作。在进退凌厉的新经济面前,精明无比的索罗斯还是看走了眼。2000年3月中旬,抛盘最终 出现的时候,他的基金显然没作好准备:仍持有大量高科技股和生物科技股,看好所谓的旧经济股。在5个交易日里,索罗斯的旗舰量子基金从盈利2%一下子沦为 亏损11%,损失了50亿美元。而短短一年多时间,索罗斯管理的基金规模缩水近70%。
由上面例子可见国际金融炒家实际上风险极大,以索罗斯这样的一流人才和高达百亿的资金仍难逃失败的命运更别说每年破产被清算的大量炒家了,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今年就在次贷风暴中赔得一蹋糊涂黯然收场。
90年日本崩溃和越南经济危机有国际炒家的作用,但苍蝇不叮无缝蛋,若非日本银行自身有问题和越南政府头脑发热经济政策国防激进,国际炒家怎有借力使劲的机会?因此国际炒家不但是可以打败,而且是可以不打自败的,问题是如何调整自己的经济结构使自身经济健康发展。攻城要比守城困难的多,只要守稳自己就能打败国际金融炒家。
五
【郎咸平教授: “怎么办?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很多人就骂我,你光讲一个问题,你不解决问题。同志们,我只是一个学术个体户,我能解决什么问题呀!我听到 网友骂我,我就生气,我只是一个小教授我毫无权利!没有权力我能解决什么问题呀?!我也很悲观,混到现在一事无成,什么都解决不了。我今天中午跟媒体也讲 了,我人生目标也改了,不想当教授,也不研究金融炒家,只能完成中学时的遗愿,改作明星了,我现在最大的人生目标是参加明年的央视春晚,由我来取代赵本山 演一段小品好不好?
问题是人家国际炒家有资金大,能操纵价格,又有国际话语权,我们能怎么办?”】
评:似乎郎教授怀才不遇,没职没权,面对资金上百亿的炒家,空有挑战高盛的抱负却找不到那能橇动地球的一个支点。那么先看看有大资金的国际炒家是怎么弄来大资金的。
仍以量子基金为例,量子基金创立时只有两个人,由索罗斯和吉姆?罗杰斯,开始时资产只有400万美元。量子基金投资于商品、外汇、股票和债券,并大量运用金融衍生产品和杠杆融资, 从事全方位的国际性金融操作。索罗斯凭借其过人的分析能力和胆识,引导着量子基金在世界金融市场一次又一次的攀升和破败中逐渐成长壮大。他曾多次准确地预 见到某个行业和公司的非同寻常的成长潜力,从而在这些股票的上升过程中获得超额收益。即使是在市场下滑的熊市中,索罗斯也以其精湛的卖空技巧而大赚其钱。 经过不到30年的经营,至1997年末,量子基金己增值为资产总值近60亿美元的巨型基金。在1969年注入量子基金的1万美元在1996年底已增值至3 亿美元,即增长了3万倍。
量子基金虽只有60亿美元的资产,但由于其在需要时可通过杠杆融资等手段取得相当于几百亿甚至上千亿资金的投资效应,因而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一股举足轻重 的力量。同时,由于索罗斯的声望,量子基金的资金行踪和投注方向无不为规模庞大的国际游资所追随。因此,量子基金的一举一动常常对某个国家货币的升降走势 起关键的影响作用。对冲基金对一种货币的攻击往往是在货币的远期和期货、期权市场上通过对该种货币大规模卖空进行的,从而造成此种货币的贬值压力。对于外汇储备窘困的国家,在经过徒劳无功的市场干预后,所剩的唯一办法往往是任其货币贬值,从而使处于空头的对冲基金大获其利。在90年代中发生的几起严重的货 币危机事件中,索罗斯及其量子基金都负有直接责任。
看看国际炒家的成名史,哪个不是凭自己对金融经济本质的远见卓识,在资本市场中以钱对钱地硬碰,在血战中成名成家。当年索罗斯和罗杰斯不过无名宵小,也能把那点钱炒高3万倍,并带动上千亿资金在国际市场上呼风唤雨,如今郎大教授名满天下,以教授之大才,难道就不能在你研究的金融领域硬碰硬斩关夺钱么?怎地不自觉地跟丑角赵本山比起耍嘴皮来了?毛太祖当年在延安整风,有诗曰: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后给两女取名李纳李敏,意为 “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现观郎大教授之所为,似乎要“敏于言,而纳于行”。只能叫骂,一但要郎去做事就抬出没权没势的档箭牌来。请问当年索罗斯和罗杰斯可比现在的郎大教授有权有势?郎大教授怎地连试都不敢一试,难道真的嘴尖皮厚腹中空么?
六
【郎咸平教授: “有人说,如果中国经济完蛋估计美国早完蛋了。错!今年5月美国通胀只有0.9%,数据狠狠扇了这些人一个耳光。美国已经不再是70年代的美国,当年的石油危机引发美国2位数字的通货膨胀,幷且导致其工业产值下降21%。可是当中国和印度的通货膨胀都是到10%左右的时候,美国连1%都不到!原因是美国基 本上已经将能耗极高的加工环节转移到海外类似中国这样的国家去了。”】
评: 郎教授又乱扔数据了。今年以来,美国的通胀一直在4%左右,5月美国的通胀是4.18%,什么时候跌到过0.9%?中国通胀虽高但也没到10%,5月份中国通胀7.7%, 虽然美国4%的通胀率小于中国,但对美国自身也是严重问题。数据是经济研究和预测的基础,若经济学家为强调自己的观点,随意篡改数据,那么该“经济学家”还能让人信任么?
注:下面是美国通胀数据:http://www.inflationdata.com/inf ... urrentInflation.asp
实际上目前的通胀不光是中国的美国的,也是全球性的。为什么会出现全球性的通胀?要搞明白这点,我们首先应弄明白为什么前20年美国和世界通胀出奇的低。这里还是离不开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首先说美国,八十年代中期,美国在微软,英特尔等公司带动下,掀起信息技术方面的革命,九十年代中期,美国再次发起互联网革命,这些技术革命极大地提高了世界劳动生产率,支撑美国GDP的大幅上涨,也为全人类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日本在九十年代进入生产停滞阶段,经济学家总是要把其原因往纯经济上扯,什么广场协议,什么国际炒家(见郎教授文),但这些经济学家不明白的是日本落后的根源是在高科技竞争上输给了美国,互联网一出,日本发明的传真机立刻滞销,现在已经快进入了垃圾堆。美国掀起的这场信息革命是几乎不需要消耗原材料的,这部分GDP增长不消耗石油,不消耗钢铁,不消耗粮食。为美国低通胀作出了重大贡献。另一方面导致低通胀的是经济全球化,中国十多亿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为美国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使人力成本长期停留在低水平。这是前20年世界低通胀的物质和人两方面的基础条件。但信息技术不可能无限发展,经过十多年信息革命,最近信息技术上没有新东西出来,以信息革命带动的世界经济成长无以为续,同时中国经过30年改革发展后劳动力成本开始随人民币上涨。信息革命和全球化两方面的红利正在消失,原来维持低通胀的条件不再存在,同时中印两大国,引领发展中国家从农业国向工业化转移。世界经济正在面临着由信息革命引领向由全球大规模工业化引领的巨大转变。传统工业化过程不可避免地导致能源原材料的大量消耗,从而引发全球大幅度,长时间地通货膨胀。郎教授有文说中国经济学家水平比农民还低,但我要说中国经济学家包括郎教授在内,充其量只能算是经济专家,虽然中国政治家如邓小平已经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但这些经济专家仍然不了解也不愿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不明白当今科学技术已经冲击到社会各个方面。而如高盛那样的国际炒家则组成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科学发展专家的综合集团。请问郎咸平之类的瘸腿经济专家凭什么挑战高盛?
【郎咸平教授】: “早在2001年,高盛就在其第66号报告中首次创造了“金砖四国”(BRICs)这个词,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四个国家。
而在当时,金砖四国的经济状况还平平无奇。世人所知道的巴西,只有桑巴和足球;俄罗斯2003年国民所得比非洲小国加彭、中美洲牙买加都要低;印度还有相当大比例的贫困人口;而中国虽然已经驶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但长期发展的道路还在探索之中。
在高盛的推动之下,新兴市场成为了全球资金关注的热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自1999年以来,新兴市场在全球GDP总值中所占比例已经上 升了近10个百分点,2007年,新兴市场GDP占全球GDP总值的30%左右。而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测算,2007年“金砖四国 ”之中的三个国家,包括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占了一半。”
评:郎教授在以假错数据作了以上的煽动铺垫后,现在开始对准目标高盛投行了。在上面一段演说中,高盛推动新兴市场成为全球资金关注的热点似乎也成为了一大罪状。难道这些国家不需要投资么?以俄国为例,若大一个国家,2000年俄国外汇储备仅280亿美元,吸引外国投资仅80亿美元。而俄国在苏联解体后急需资金重建国家。高盛在金砖四国嗷嗷待哺时鼓吹往这些国家投资有什么错么?如郎教授所说,当时金砖四国的经济状况还平平无奇。但高盛能够在那种情况下慧眼识珠,从无人感兴趣的落后国家中挑出中印俄巴四国,首次创造出“金砖四国”(BRICs)这个词。把大量资金推入这些国家,以致到200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测算, “金砖四国 ”之中的三个国家,包括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占了一半。”这说明高盛6年前的判断完全正确。在这些国家因国际资金投资而快速发展的同时,高盛当然也大获收益,这种收益从哪里来,偷了?抢了?西方人说知识就是力量,中国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黄金屋,颜如玉在哪?就在根据政经综合知识的正确判断上面。 “金砖四国 ”四个字不知包含了高盛一流分析师多少智慧和辛勤地研究。
【郎咸平教授】: “就在新兴市场的概念最为火爆的时候,高盛却又开 始减少在新兴市场的投资。2007年11月,高盛就停止了在巴西和墨西哥股票上的头寸,并给客户发送了一系列通知,指导客户谨慎行事,短期获利了结。高盛 表示,它看到市场目前存在的脆弱性。市场可能很容易开始更加担忧最近美国金融问题和全球经济增长的转化,认为获利了结比较谨慎。
而对于越南市场,高盛也率先发布报告称,越南可能会加快其货币越南盾的跌势,因为如果考虑通胀因素,越南盾已“过度高估”。报告中指出,今年以来,越南经 济不仅饱受通胀之苦,并且也面临着外部失衡。越南消费者价格上涨速度达到16年来最快。由于进口成本的飙升,越南贸易赤字在4个月内已经增长两倍。”
评:股市涨跌是常事,巴西股指在2007年11月最高点65791,在郎教授发现高盛玩弄阴谋诡计,从巴西撤资,大肆唱衰拉美股市半年后,巴西股市不但没崩盘,今年五月份巴西股指反而在美股大跌的同时上涨12%到73439点,此后虽随美股下跌到今天的59535,跌幅也不到10%,但同期美国道琼斯指数下跌21%,超巴西一倍,如果股市下跌都是高盛闹的,那么高盛是否吃里扒外,不搞崩巴西股市,怎的先把美国搞崩了?
至于中越印三国股市崩盘能怪道高盛头上去么?07年中国股民高唱着“打死也不卖”将中国股市PE推到高达上百,国内愚民还坚信那是合理的。据说上帝要这人灭亡,先让他疯狂。这时有理智的投资者早就退出,总理温家宝都开始日夜担心股市崩盘。象高盛这种老资格的投资公司,难道还会“打死也不卖”?投资银行的本质就是有钱就赚,高盛的作为虽然浑蛋,但中印越的股民们为何在PE如此高时还要进场?贪婪和恐惧是人类的本性,任何一个在股市上的成功者都是克服和利用这两点的结果。如果光凭高盛能理智分析准确抓住投资出入时机而指责高盛,似乎没有充分理由。
[ 本帖最后由 兔子尾巴 于 2008-7-13 01:48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