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618|回复: 0

[新闻]大连打造软件之都 133平方公里“筑巢”运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5-8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闻]大连打造软件之都 133平方公里“筑巢”运动

大连打造软件之都 133平方公里“筑巢”运动
(2004.05.08)   来自:新浪科技   



  
  在不久的将来,大连人向你介绍大连时也许会说,大连是服装城、足球城,更是“软件之都”。

  2003年下半年,大连市通过了“大大连”规划,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立足大连1. 38万平方公里地域,重新设计大连建设和发展蓝图。将大连城区扩至北至金州,南至旅顺的广大范围。“连顺软件产业带”则是隶属于“大大连”规划中的重要环节。

  继2003年大连软件园二期工程规划评审通过之后,“连顺软件产业带”的产业规划评审工作已于日前结束。这标志着“连顺软件产业带”整体规划工作基本就绪,2004年-2008年的工作重点就是将规划落到实处。

  “连顺软件产业带”整体规划让大连人充满幻想,在13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设一个有近30万软件从业人员的“软件城”,构筑以软件产业、智能服务、高等教育产业为支柱的新功能产业带,以国际化软件外包、规模化信息服务项目和专业化人才培养作为大连发展的产业加速器。

  据知情人士透露,大连市的“大大连”规划,为“连顺软件产业带”制定了由软件园到软件带,再到软件城的发展战略,将大连建设成“班加罗尔”类型的“软件之都”。

  斥资千万做规划

  大连市发改委主任曲晓飞表示,作为复制班加罗尔计划的关键环节,大连未来能否成为软件之都,就要看“连顺软件产业带”能否真正成为中国的“绿色硅谷”。

  事实上,“绿色硅谷”自去年底便开始在大连各级领导干部、大连软件园内的员工们口中流传。然而这个词并非出自大连人之口,而是德国专业的工程规划设计公司欧博迈亚(Obermeyer)为“连顺软件产业带”量身定制的工程规划方案。

  2003年6月,大连软件园斥资千万,聘请了德国欧博迈亚、美国Gensler、德国Gmp、美国Sasaki、同济设计院、中国城市规划院六家来自于国内外的规划设计公司为“连顺软件产业带”做总体规划。

  此后的三个月,这些规划设计公司及来自全球的设计师对“连顺软件产业带”进行了现场勘查,全方位地接触这里的人文景观,了解软件园,然后根据地形地貌、产业结构和建筑风格设立规划方案。

  2003年9月,概念设计开始。

  2003年12月,大连软件园邀请了国内著名的规划专家对这些方案进行评审。经国内外专家权威评审,德国的欧博迈亚咨询有限公司和美国Gensler建筑设计公司分获前两名。

  欧博迈亚为“连顺软件产业带”的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命名为“绿色硅谷”。“连顺软件产业带”的建设将参照“绿色硅谷”的设计方案。此方案以“核心+组团生长”的模式为基础,形成一链、两核、三区和多组团的总体布局。

  一链是指由旅顺南路,轻轨线路及标志性环形立交和两侧绿化带有机结合形成贯穿园区的链状通道,它是软件园对外联系以及各部分之间联系的交汇地带,它像一条长链将园区串连为一体。

  两核是东区启动核和西区中心核。东区启动核将由核心建筑群跨路形成进入园区的“大门”,是园区景观的起点,也是二期工程的启动点。西区中心核将利用两个山体的山峰为景观轴线,跨越旅顺南路安排产业布局,内容主要包括软件研究所和软件大学,是软件园未来发展的思想核。

  三区指东区、西区和南区,东区将发展软件培训及相关的硬件产业。西区将用于软件生产和软件企业孵化,南区临海,自然景观优越,主要功能为旅游休闲,包括软件和生态主题公园、休闲度假村、水上娱乐设施、高尔夫球场等。

  多组团建设将根据入园企业的情况和要求,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组团可以是单功能组团,如软件研发生产、教育培训、居住组团,也可是混合组团,充分尊重入园企业的需求。

  最终,“绿色硅谷”概念征服了评审团。

  罗兰·贝格相助

  设计概念的同时,如何实现也在紧锣密鼓地规划中。

  曲晓飞告诉记者,大连软件业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大连软件园列入科技部“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大连软件业起步;第二阶段开始国际化合作,建设“中日软件产业合作战略门户”;第三阶段提出建立北亚软件及信息服务中心,抓住世界资源要素全球化重组的历史性机遇,全方位涉足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

  最重要的是第四阶段,根据“大大连”规划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发展的需要,启动“连顺软件产业带”二期工程,这标志着大连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迈入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按照这一整体规划,“连顺软件产业带”二期工程将是大连市城市规划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手笔:由大连市沿旅大线向西南直至旅顺,沿长达10公里的旅大线两旁建设中国最大的软件园,涉及用地面积29平方公里,实际可用地面积将近10平方公里,预计投入资本150亿人民币。而一期工程用地仅2.9平方公里。

  筑“巢”之前,大连就在考虑怎么引“凤”了。

  2003年9日,曲晓飞代表市政府邀请罗兰·贝格中国公司项目组来到大连软件园专用办公室,开始了为期半年的产业规划工作。

  2004年4月下旬,由罗兰·贝格历时半年,精心炮制的“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规划”熞韵录虺啤安业规划”犉郎笸ü,参与评审的大连市政府官员以及众多企业家、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产业规划”切实可行。

  罗兰·贝格亚洲区总裁冯凯乐对记者透露,2002年,大连软件及信息服务业收入达23亿人民币熎渲薪鋈砑收入就达15亿人民币,软件出口4500万人民币牐2003年软件收入达45亿人民币,大连正在发展成为与北京、上海、西安鼎足而立的软件之都。

  冯凯乐认为,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的调整将带来大连整个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改变大连原有的发展石油、化工、制造为主的产业结构。

  复制班加罗尔

  复制班加罗尔的梦想并非个别人的“拍脑袋”。

  曲晓飞介绍说,从美国的硅谷到印度的班加罗尔,均为山清水秀之地,毗邻大学,大连与之类似,只要利用好大连的优势,就能实现大连的班加罗尔梦。

  他进一步阐述,大连发展软件业的目的不仅在于用信息产业装配传统产业,更大的雄心在于通过发展软件产业,改变大连这座传统的重工业城市的产业结构,让全世界最有发言权的公司都在大连设立研发中心,一些高端软件从这里走向世界,将几万甚至数十万“高智商”人才引进大连,再以他们为核心,滚出更多的“白领”雪球。

  大连软件园内现在主要是为日本企业做代工,从信息服务开始。这种模式有点像印度早期与美国的模式,印度软件业也是从软件代工开始的。信息服务业是高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大连具有成本优势。

  曲晓飞指出,印度模式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一是印度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二是印度的国内市场不够发达。在这两点上,大连与印度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给日本做代工也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中国的国内市场,不但相较美、日有差距,就是比印度,也还有一大截需要追赶。

  曲晓飞认为:“我国软件产业的规模普遍不够大,水平普遍不够高。一开始就想做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的软件,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目前没有并不代表永远没有,现在通过对日本做软件外包,更大的作用是锻炼队伍,按照国际的规范形成规模,积累财富、经验、人才。走过了这个过程,我们将来才有可能做高附加值的产品。”

  认真研究过中国家电业发展历程的大连市市长夏德仁说:“家电业就是一个例子,中国开始做来料加工,但现在却成了世界制造中心,大连的信息服务与软件产业也要走家电业的路子。”

  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16家落户软件园,将其对日业务放在大连。以GE为例,很多有关金融,财务方面的数据都是手写的,放在大连处理成电子文本或是数据库文件,再转到日本。GE只是一个例子,园内还有戴尔、艾森哲、惠普、松下、东芝、IBM等企业。

  “当大连的信息服务业做成品牌之后,世界500强公司将纷纷进驻大连,形成规模,带动大连整个城市的发展,复制班加罗尔就不止是一个概念了。”曲晓飞对此充满信心。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7 10:57 , Processed in 0.067060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