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歌手尾崎丰走过的一生:
2001年日本有一部以尾崎丰的故事为背景的影片《LOVE SONG》,在4月25日尾崎丰的忌日上映。1992年去世的尾崎丰,是许多歌迷心中永远的痛。影片描写80年代的抒情与浪漫,希望今天的新新人类们也能更多地意识到尾崎丰的短暂一生的永恒辉煌。
1965年11月29日,尾崎丰出生于东京都世田谷区一个普通的公务员家庭。小学时因经常受同学欺负就常常不去上课,在家练习吉他。1982年,还是个高中生的他顺利通过索尼公司严格的考核选拔,成为签约艺人。1983年推出单曲“15的夜”、大碟《17岁的地图》,在日本歌坛崭露头角。1984年,东京日比谷公园举行反核音乐会,他发了40度的高烧仍坚持唱歌,更因投入太深,从7米高的台上纵身跃下,双腿骨折仍坚持演唱完全部歌曲。他的坚毅和执着征服了日本的年轻人。此后他一度淡出歌坛,直到1987年10月重返舞台。同年12月,因服用毒品被捕。其后发行大碟《街边树》、《诞生》。1992年4月25日清晨,被人发现昏睡在街边,送至医院后因抢救无效,于中午时分去世。时年26岁。4月30日,4万余名歌迷在东京护国寺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为什么,热爱摇滚的他们总是要在盛年时凋零?总是要在20多岁的时候永远这样地年轻下去?象黄家驹,象Jim Hendrix,象Jim Morrison,还有Kurt Cobain。
在80年代中后期,尾崎丰作为“十代”(10岁至19岁年龄段)人的精神领袖一跃成为日本歌坛巨星。所以,“一个时代的歌唱者”这一称号对尾崎丰来说是再也合适不过了。
在他崭露头角的80年代,日本校园中暴力泛滥,物质生活的充裕并未使学生的精神生活得到丰富和满足,陈旧过时的教育政策使“十代”人在精神上十分空虚,叛逆的情绪在滋生和蔓延。尾崎丰生长在这种环境中,他很快对这种现状作出了反应,向成人世界发起了大胆的挑战。
1984年6月,18岁的尾崎丰在东京日比谷公园举行的反核音乐会上演出时从6米高的舞台照明灯钢架上纵身跳下,摔断了双腿仍继续演唱。所有人对他脸上忍住剧痛的表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所有关于尾崎丰的“神话”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段故事。
尾崎丰被视为日本“十代”年轻人的反叛偶像和代言人,但人总是要长大的,他不可能一直都高唱反映校园生活的歌曲,但尾崎丰却不容许自己有任何的改变。他一边高喊着“我不想这样长大”,一边艰难地走在自己充满矛盾的人生之路上。他开始依赖麻醉药品。
1992年4月25日清晨,尾崎丰被人发现昏睡在街边后被送往医院抢救,当日中午因肺水肿去世。时年26岁。
[ 本帖最后由 奇迹的魔术师 于 2008-10-21 00:30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