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楼主: 豆豆熊

北大集合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5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一旦佩上北大校徽,每个人顿时便有被选择的庄严感,因为这是一块圣地,百余年来中国社会的痛苦和追求,都在这里得到集聚和呈现。沉沉暗夜中的古大陆,这校园中青春的精魂曾为之点燃昭示理想的火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学者,从这里眺望世界,走向未来,以坚毅的、顽强的、前仆后继的精神,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传播文明的种子。它不是一种物质的遗传,而是灵魂的塑造和精神的远播。生活在燕园的人都会把握到这种恒远同时又是不具形的巨大的存在,那是一种北大特有的精神现象,这种存在超越时间和空间成为北大永存的灵魂。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当时既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中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 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著名的教育家、启蒙思想家严复出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1916年12月,蔡元培先生出任校长,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治学理念,在学术和思想上将北大造就成中国首屈一指的大学。
    1952年全国院系进行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了一所以文理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在继续加强和发展基础学科的同时,着力发展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2000年4月北京大学和北京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北京大学。目前北京大学已经成为一所拥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新型工程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科学、医药科学和语言科学等多种学科的新型综合性大学,充分发挥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功能。
    北京大学始终保持“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百余年来,北大校园中人文渊薮,英才辈出,为民族复兴、国家强盛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据统计,北大校友中,已有五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国仅九人),12人成为“两弹一星”的元勋,近 500人当选两院院士,北大的毕业生和教师为我国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工程技术及国防事业、文化事业的发展做了奠基性和开拓性的贡献。
    北京大学现有普通本科学生14465人、硕士生10031人、博士生5088人,共有5个学部、41个院系、271个研究所(中心)、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4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院、所、中心)、18.5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0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8个附属医院;101个本科专业、1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244个硕士点、201个博士点;81个全国重点学科、3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97名正高级教职人员(其中博士生导师1227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5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7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3名、长江学者 9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8人。北京大学的中科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以及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数目,均居全国高等院校之首。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亚洲最大的大学图书馆,北大图书馆现有藏书已逾600万册。
    北京大学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按照“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针,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在教学管理上,逐步推行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提高了选修课的比例,建设了素质教育通选课,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修读辅修专业或双学士学位,提前修满学分的学生可以提前毕业,推荐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北京大学拥有18.5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为培养杰出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作为科学与文化之重镇,北大始终屹立在中国学术研究的最前沿。从“新人口论”的提出,到牛胰岛素人工全合成,从我国第一台百万次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设计,到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研制,北大开辟的是一条奋进之路。北京大学在继续重视基础研究的同时,大力开展应用研究,特别是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科研成果的转化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建设了一批以北大方正、北大青鸟、北大未名、北大资源等为代表的校办产业,取得了优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教学科研经费的增加,北京大学的硬件设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崭新的现代化理科教学楼群、亚洲高校最大的大学图书馆和即将建成的文科教学楼群是北大新的标志性建筑,这些建筑群与历史悠久的皇家园林式建筑相映生辉,使美丽的燕园既古朴幽雅又不失现代气息。学生住宿条件也有很大的改善,校园网已经通达每一间学生宿舍,学生可以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中去遨游知识的海洋,成为信息时代的弄潮儿。
    北京大学是国际性、开放性的大学,置身于此,可以放眼世界,胸怀天下。1999年以来,北大先后接待近30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迎来了近300个世界知名大学校长代表团,罗伯特•蒙代尔等2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和哈贝马斯等一批世界人文社科领域著名学者走上北大讲台。目前,北大已经与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40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三年来,北大先后举办了“莫斯科大学日”、“剑桥大学日”、“斯坦福大学日”等十多个大学主题日活动,召开各类国际学术会议达到140多次,出访从事科研、交流、参加国际会议的学者达17000多人次,聘请外国专家1200多人。
    北京大学校园又称燕园,与圆明园、颐和园相毗邻,在明清两代曾是皇家的“赐园”。未名湖区湖光塔影,飞阁流丹,题词碑刻随处可见;教学区端宁恢弘,林荫大道和爬满常春藤的建筑山墙让人难以忘怀。“槛外山光,窗中云影”,这里正是读书学习之佳处。
    北大是校园文化最活跃的高校,正式注册的学生社团近百个,山鹰社、爱心社等学生社团已发展成为北大的品牌社团。每年一度的文化节、科技节、运动会、创业大赛、“挑战杯”学术论文竞赛、十佳歌手大奖赛、未名诗会已经成为北大人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学校每年数百场高水平的公开演讲、学术报告更是为学生创造了接触学科前沿、感受多元文化的阵地。
    “北大人”——这个光辉的名字不仅代表着优秀与才华,更代表着勤奋和责任。北大的传统渗透到每个北大人的血液里,鞭策每一个北大人不懈努力,为今日之北大与明日之中国而奋斗不息。
    北京大学——自然科学家、人文社会科学家的摇篮,创新人才成长的沃土!
    北京大学——永远的精神家园、大师之园!
文章来源:北大招生办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收集北大同学的联系方法,经过检验,我会把收集到的汇总整理后再给大家发回去,便于互相联系交流。如想加入的同学,加我msn:jerryxin1979@hotmail.com。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6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6 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6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大好啊。。。我一直想考来着。:mad:很向往那种自由的气氛。

[ 本帖最后由 stubor 于 2008-12-6 13:16 编辑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6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6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TA的专栏

发表于 2008-12-6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7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7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马灯 于 2008-12-6 21:31 发表
哎,中国都人北大情结。大二的时候,老爸和几个同事到北京,顺便看我。就问,你们学校离北大不远啊,去看看呗。结果那时候北大封校,没有北大学生带,就不让进。天,我哪儿认识北大的。当时那个羞愧啊$汗$


呵呵,我不是说那种情结啦~
上过北大真的会有种特殊的感觉,不管你之前对北大是什么感觉。我本来一心想上清华的,结果报志愿那天改北大了,老实说进去之前真是对北大毫无想法。4年后毕业了,如今很久没进那片园子了,才越来越深刻的意识到自己心里的这份情结。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7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9 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9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ission 于 2008-12-7 20:20 发表
这个集合号,看成了集结号,晕

本来就是集合号,
被无耻的流氓宵小恶搞成“集结号”!
$怒吼$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9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老太爷2008 于 2008-12-9 15:41 发表

本来就是集合号,
被无耻的流氓宵小恶搞成“集结号”!
$怒吼$

霄小恶是谁?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9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老太爷2008 于 2008-12-9 15:41 发表


本来就是集合号,
被无耻的流氓宵小恶搞成“集结号”!
$怒吼$


集合号(解放军部队没有集结号)


http://209.85.129.132/search?q=c ... mp;client=firefox-a

奇怪的电影《集结号》

                                                                 严重浪漫

    作者:DDDDDDDDD      发表日期:2007-12-28 8:42:08      文章来源:中华网

    最近,一些新电影让人看起来有些怪怪的。不是说这些电影在表现手法上怪,或者不能打动人的意思,而是说这些东西在内在逻辑上,或者背景资料上让人觉得在表达一些很可怕的意思。

    继《色戒》之后,《集结号》也公演了,也得到主流媒体的疯狂吹捧。《集结号》、《色戒》都是“名导演”搞出来的,自然表现手法很高明,很能打动一般人。可是像《色戒》一样,《集结号》的内在逻辑上也是很奇怪的。《集结号》是说一个连的解放军在淮海战役中接受了阻击任务,上级说让他们听到集合号(解放军部队没有集结号)后就撤退,结果他们一直没有听到集合号,最后几乎全部战死。后面透露了上级根本没安排吹集合号,以及最后的幸存者不被部队承认的事情。

    这个片子表达出一个很清楚的逻辑,就是“上级”可能事先就准备让这一连指战员全部战死的。因为就共产党的军队在当时的素质,如果事先就不准备不吹集合号,没有打算给出撤退的命令,就会战至最后一个人也不会撤退的。既然不准备让他们撤退,等于要求这个连队全部战死,也就是把“战死”作为作战目标而不是把“阻击成功”作为作战目标。这比国民党部队里出大洋征集敢死队还厉害,组织敢死队去冲锋,还是希望他们拿下阵地的,并没有想真的让他们全部去死,全部死了就占领不了阵地。

    把集合号作为撤退信号是很奇怪的事情。一般来讲,大部队给掩护部队下达的任务,都是按阻击多长时间来下达的。也许会估计的有余量,比如大部队一般用5个小时转移50 里就安全了,就安排阻击6个小时。但用“派人通知”的方法是很不符合作战一般规则的。大部队撤退, 5个小时大约能走出50里。假如走出50里才安全(由于是连为单位的阻击,肯定不是很大的作战单位的安排,有50里就够了。如果要转移上百里的任务,在淮海战役方圆数百里的战场上,一定是纵队级单位,而且阻击单位会大于连),首长肯定不能在走到半路就派号兵回去通知撤退,因为这个时候还不知道自己是否脱离危险。而走出50里(大致为一个事先设定的位置),然后派号兵回去吹号,就算号兵跑得快,一小时15里,也要三个多小时才能赶到阻击战附近战场。在枪炮声很响的战场上,很多战士被炮震得什么都听不见(《拯救大兵瑞恩》里就有这样场面),军号能被听见顶多离战场两三里甚至要更近,号兵差不多就等于要回到阻击地点来通知结束阻击。这就等于让阻击部队多阻击接近一倍的时间。这点道理都算不清楚,恐怕是很奇怪的事情。况且主官竟然没有考虑到环境险恶的战场上号兵如果半途死了伤了怎么办?因此这种派人回来吹号的下命令方式是很奇怪的,也是很愚蠢的。而且这个接受阻击任务的连长也很愚蠢,他们怎么会一点想不到为什么这次要这样下达命令,这样做会有什么结果。从这个角度看,用集合号通知撤退也包含并不打算让这个连队有活口的意思。

    因此,不管这个片子在细节上表现得如何感人,都是建立在这样两个逻辑基础上的:

    首先,共产党的部队首长有时候会以“完成作战任务并要求全部指战员战死”为作战目标,而不是“在尽量减少伤亡情况下完成作战任务”为作战目标。这是一个什么军队?这个什么军队也不是的军队,甚至连法西斯军队也不是。法西斯部队也是“军队”,也会按照一般战争规则:尽量消灭敌人,尽量保存自己。希特勒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期要求德军重兵集团坚持战斗不投降,也不是想让他们全部战死,还是派部队救援的,是希望有个机会转折。如果读历史,可能只有蒋介石为了排除异己,会让整建置的杂牌军去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便消灭杂牌军(但杂牌军也很滑头的,该跑早就跑了)。难道当时这个部队首长与这个连长有仇?要借敌人的力量消灭他们?不知道,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4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4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5-17 14:13 , Processed in 0.10436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