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353|回复: 13

[职业生涯] 中国经济遇冷 海归回来都很难找工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28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2009年2月,春寒料峭,中国各地的人才招聘市场却早已持续升温。在近几年的留学生回国潮之下,大批留学生以13%的年增长率参与到中国国内激烈竞争中。以往在求职过程中占据一定优势的海归,今年却遇到了一个“不太暖”的春天。

  相关专业难“解冻”

   唐斌,2008年9月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法律系金融法方向硕士毕业,回国后的这半年他一直在找工作,本满怀信心,想进律师事务所一展身手,却被屡屡拒之门外。

  “这两年经济不景气,金融法方面的业务也受到牵连。”唐斌说,“很多律师事务所都在缩减业务,年底裁员都来不及,更别提招人了。”

  今年1月10日,英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处举办的2009年留英校友职业发展研讨会暨小型专场招聘会在北京、上海、广州和重庆同期举行。“我学的专业往年都很吃香,没想到那天只有3个单位专业对口,但其他要求又不符合。”唐斌兴冲冲地去参加了当天的上海分会,却一无所获。

  英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处教育推广总监吴媛媛说,当天北京会场的求职者中一半以上集中在金融、管理、经济等专业,“在金融危机下,就业形势更不乐观”。英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处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全年,有超过2.7万名中国学生选择到英国留学,比前一年增长近三成,其中以选择商科为主,44%选择了金融和管理等相关专业。

  然而人才市场上的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无论是在700多家单位参加的北京“共创未来”人才招聘会上,还是在200多家单位参加的山东省2009年迎新春大型人才交流会上,金融、证券、外贸等相关企业都不多。前几年的热门专业,如今却因一场“寒流”迟迟难以“解冻”,扎堆选择金融类专业留学和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剧了金融、外贸类海归的困境。

  应届毕业海归遇冷

  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中国出国留学生总数已达136万人,其中学成回国37万人。随着留学生数量的激增、留学方式从公费居多到自费居多的变化,海归的比较优势减弱,从以前你争我抢的“香饽饽”,变得日趋平常,甚至还出现了许多海待。其中,应届毕业、没有工作经验的海归更是遭到冷遇。

  去年从英国硕士毕业回国求职的王宇说,以前招聘会上“海归优先”的风光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国企、银行和小企业不是很喜欢找海归,有的甚至还对海归存在一些偏见。我们不被歧视已经不错了,根本没有想要被优先考虑。”

  他说:“英国的硕士只要一年就毕业了,相比较国内同等学力的毕业生,留学英国的海归相对年轻一到两岁。但像我们这些在国外学法律的,没有参加过国内的司法考试,没有律师资格证,跟国内有资格证书的毕业生相比,这是个比较大的劣势。”

  王宇找工作快半年了,在这期间他投了几百份简历,得到面试的不过20家,进入终面的只有10家,最后一家才录取,而且目前还只是在实习阶段。

  “我们虽然没有海外留学经历,但是专业技能幷不弱,现在单位看重的是个人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和工作经验,光有学历没有能力也是不行的。再说我们的薪值要求没有海归那么高,单位在招人时也会权衡用人成本的。”在2月20日的北京专场招聘会上,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应届本科生彭玉琦说。

  在今年春季的招聘会中,单位对海归的态度更趋于理性。“一些海归的外语能力虽然强,但专业技能知识、实践能力幷不一定比国内顶尖大学毕业生过硬。”国内某大型保险公司的招聘人员说,“这几年我们也在向国际市场发展,非常欢迎海归的加入,不过每个应聘人员都要进行一个LASS(保险代理人甄选系统)的人才测评,根据测评结果来确定岗位和薪酬标准,无论是海归还是国内毕业生都一视同仁。”

  不接轨带来“关节痛”

  不通则痛,国外学历机制与国内的不完全接轨,给求职的海归带来了阵阵“关节痛”。

  “国内有些招聘网站负责很多大企业校园招聘的前期网络筛选工作,但是它们的筛选模式本身有一些问题,比如以‘英语四、六级成绩’作为关键字来进行筛选。像我这样在国外读本科的海归,虽然外语能力很强,但没有考过英语四、六级,这就在一些招聘网站上失去了很多机会。”从美国本科毕业回国的乔丽对此非常无奈。

  唐斌也道出了自己求职的困扰:“国外大学的学制和国内不太一样,一些大学的毕业生不会立刻就发毕业证和学位证,我去年拿到毕业证时已经回国了。但只有拿到毕业证才能在国内办理学历认证,这就延长了我们等待的时间,求职时失去了好多机会。很多单位要求签约时必须有学历认证,我的好几个同学虽然通过了面试,却因为这个原因最终被用人单位拒绝了。”

  近年来,中国各地纷纷出台各种优惠措施,努力吸引海归落户。但这类优惠措施大多是面向拥有高新技术、带项目回国创业的高层次海归。对于大多数自主择业的小海归来说,学历机制与国内不接轨,已经越来越成为其参与国内人才市场公平竞争的障碍。

  近日,北京市启动首都人才市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在此期间,将有50余家人才服务网站举行网络招聘会及百余场现场招聘会,预计将有逾万家用人单位提供8万余个招聘岗位。全国各地的的招聘会也将大规模、高密度登场。海归在接踵而来的招聘会中,该如何走出困境,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9-2-28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8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海归确实烂
很红很革命 发表于 2009-2-28 08:58

看人吧?这一棒子打得面太广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8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上的,不过英国的硕士课程????冲击了所有海外留学的学生,18个月的硕士不知道能学到什么!话能不能说利索都是个问题!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8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上的,不过英国的硕士课程????冲击了所有海外留学的学生,18个月的硕士不知道能学到什么!话能不能说利索都是个问题!
11111 发表于 2009-2-28 10:53

呵呵~~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8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8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早就说,回国人家也看
带回技术来了?没有!才硕士毕业(其实也就德国大学程度,一抓一大把)
带回项目来了?也没有!读博的在国外也就是个工作人员,说话不算数
带回资金来了?更没有!自己连工作都没找到,哪儿赚钱呢?
最后问,带回人际关系来了?别提了!和国外社会格格不入,没有土著朋友熟人。
那还要你这海龟啥用?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8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那个很贵的,他们是当产业来做的,你给钱他们给你毕业证,据统计中国学生每年向英国贡献10亿英镑,如果不是有英文这个优势,肯定没人去那里。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那个很贵的,他们是当产业来做的,你给钱他们给你毕业证,据统计中国学生每年向英国贡献10亿英镑,如果不是有英文这个优势,肯定没人去那里。
mauce 发表于 2009-2-28 16:07


一朋友去牛津了,担保金70万RMB,听说是一年半到两年所有的费用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那个很贵的,他们是当产业来做的,你给钱他们给你毕业证,据统计中国学生每年向英国贡献10亿英镑,如果不是有英文这个优势,肯定没人去那里。
mauce 发表于 2009-2-28 16:07


genau, in EN ist die Ausbildung schon ein Industriewesen!
Das Land verdient viel Geld von den reichen Auslaedern.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上的,不过英国的硕士课程????冲击了所有海外留学的学生,18个月的硕士不知道能学到什么!话能不能说利索都是个问题!
11111 发表于 2009-2-28 10:53


18 monate sind schon gute Programme
Meinsten dauert nur 12 monate. 1 Jahr ein Zeugnis. Wieso macht man das nicht?

Die Qualitaet wurde stark verzweifelt.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早就说,回国人家也看
带回技术来了?没有!才硕士毕业(其实也就德国大学程度,一抓一大把)
带回项目来了?也没有!读博的在国外也就是个工作人员,说话不算数
带回资金来了?更没有!自己连工作都没找到,哪 ...
Arterix 发表于 2009-2-28 16:06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5-24 23:27 , Processed in 0.09788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