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mmelblau
发表于 2010-2-17 12:21
muri
发表于 2010-2-17 12:22
其实看大多数国家,都是这样的。68运动以后西方很多国家也出现了这种“迷茫”的一代,但是因为他们还有 ...
himmelblau 发表于 2010-2-17 11:17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俺们没宗教,但是俺们有伦理,在中国起了宗教的道德规划作用。就比如,声讨小三
我们的伦理以家庭为中心,家庭的约束力在中国很大的。道德滑坡了,但是如果到了
伤害了家庭的实际利益,家庭会约束,作为家庭成员的人也会改变自己的行为。这是一个
互相制约的mechanismus
himmelblau
发表于 2010-2-17 12:23
muri
发表于 2010-2-17 12:25
你哪儿消极了
himmelblau 发表于 2010-2-17 11:23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俺是精神中的消极,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你要ablesen我{:5_396:}
cindypipa
发表于 2010-2-17 12:25
俺是精神中的消极,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你要ablesen我
muri 发表于 2010-2-17 11:25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5_383:}
DLIII
发表于 2010-2-17 12:25
俺们没宗教,但是俺们有伦理,在中国起了宗教的道德规划作用。就比如,声讨小三
我们的伦理以家庭为中心,家庭的约束力在中国很大的。道德滑坡了,但是如果到了
伤害了家庭的实际利益,家庭会约束,作为家庭成员的人也会改变自己的行为。这是一个
互相制约的mechanismus
muri 发表于 2010-2-17 11:22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的确是这样。
至于好坏几成分, 又是另外一个话题。
muri
发表于 2010-2-17 12:27
的确是这样。
至于好坏几成分, 又是另外一个话题。
DLIII 发表于 2010-2-17 11:25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是的,这就正如宗教,好坏几成分,是另外一个话题一样。
trees
发表于 2010-2-17 12:27
我小时候,国门已经开了,再过几年,苏联就没有了。
himmelblau 发表于 2010-2-17 11:21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80年代那时就是个先锋试验,现在的中国才算国门开的多些。涉外宾馆是00年后废除的吧,还有外国影片同步引入等等。
himmelblau
发表于 2010-2-17 12:28
himmelblau
发表于 2010-2-17 12:29
himmelblau
发表于 2010-2-17 12:30
himmelblau
发表于 2010-2-17 12:32
muri
发表于 2010-2-17 12:34
声讨小三好像也是网上的人热火。你看那些儿子出轨的婆婆,到底站在谁那边。双重道德标准的多得是。
himmelblau 发表于 2010-2-17 11:32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例子,也许不是最恰当的
但是,你较真儿{:5_337:}
himmelblau
发表于 2010-2-17 12:34
DLIII
发表于 2010-2-17 12:37
这个例子,也许不是最恰当的
但是,你较真儿
muri 发表于 2010-2-17 11:34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5_377:}
{:5_368:}
himmelblau
发表于 2010-2-17 12:37
himmelblau
发表于 2010-2-17 12:38
Don't_speak
发表于 2010-2-17 12:42
那你觉得现在的人还在学做人么? 我怎么觉得做得都不是人,而是人精了。
中国的精神到底在哪里,我看 ...
himmelblau 发表于 2010-2-17 10:40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话说,有那么夸张么?
我看在国内我家的同辈们,我以前的同学们,很普通的人,结婚恋爱养孩子,兢兢业业养家工作孝敬父母。
跟这里的人也一样么。这些普通人才是国家的主体吧。
himmelblau
发表于 2010-2-17 12:59
hope
发表于 2010-2-17 13:32
这次宝宝回国水土不服,去了几次医院,深有感触,人太多了,看个病全家人出动,还得楼上楼下的跑,没3,5个小时,甭想看完,习惯了在德国拿着保险卡取药,在国内花钱买药比较不爽,而且药很贵。
昨天和我表弟聊天,前年他做了一次手术,他的医保是百分之百报销,可是他自己还是花了5w多,钱花在哪呢?床位不报销,能报销的药效果不好,效果好的药不报销,所以他还是很坚持的希望我们留在德国,虽然交的医疗保险多,可是享受的也多。
dahli
发表于 2010-2-17 13:35
建议带短期孩子回去的.都买个海外医疗.看病方便多了. 去看VIP门诊.待遇好多了. 不用等侯的.而且都是主任级的医师.
dexio
发表于 2010-2-17 13:38
这楼居然在讨论咱的回帖? 早知道不如自己开楼了。开楼能得多少聚元? 回一帖才一聚元吧?
dahli
发表于 2010-2-17 13:43
其实这就是人生经历的一种碰撞.
我婆婆就听不得我们有打算回国.一说这个.就会说中国这不好那不好.但她自己却打算以后还是得回中国长住的. 对她来说中国还停留在过去. 每次短期回国虽说也会说有了很多变化. 但还是坏变化多.
而对我和老公来说.中国是越来越好. 虽说人是活的很不容易.压力很大. 但看上去还是很有朝气.还是很有希望的.不象在这里. 一眼就看到头了. 而且感觉在国内.是属于自己的地盘的感觉. 在这里始终是飘着的.
DLIII
发表于 2010-2-17 13:44
这楼居然在讨论咱的回帖? 早知道不如自己开楼了。开楼能得多少聚元? 回一帖才一聚元吧?
dexio 发表于 2010-2-17 12:3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转1000 聚元。
dahli
发表于 2010-2-17 13:47
自己的感觉是如果孩子在这里上了小学.就真的是回不去了.回去了孩子赶不上国内的教学进度.那个时候就是被留下了. 对我们来说回还是留就要在这几年做一个决断了.
dexio
发表于 2010-2-17 13:59
转1000 聚元。
DLIII 发表于 2010-2-17 12:44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哇载, 真的给我汇钱了? 还真汇了?
我说着玩的, 又不是真钱, 再说要这虚钱能干啥?
发帖被引用很平常吧, 这钱咱不能收, 一会看看怎么还给你。
这楼太高了没勇气爬。
寂寞鸽子
发表于 2010-2-17 14:03
本帖最后由 寂寞鸽子 于 2010-2-17 13:06 编辑
这次宝宝回国水土不服,去了几次医院,深有感触,人太多了,看个病全家人出动,还得楼上楼下的跑,没3,5个 ...
hope 发表于 2010-2-17 12:32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但是在国内当天去当天怎么都给看了哪怕是大城市知名医院的专家门诊
在这里要找个稍微好些的诊所至少等1个月才有termin
50000也就这里两年的保险费了
谁都不会每2年就动个这样的大手术罢
xulan9cn
发表于 2010-2-17 14:18
在这里我可以像一个真正的社会人一样生活,凭我的知识,经验和智力,换取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和合适的报酬, 同时保持着我做人的尊严,不必像国内那样,不得已为了什么而向人赔笑。...
Bettencourt 发表于 2010-2-17 00:09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相对而言,在这里也有为了自身利益放弃做人尊严的情况。
dexio
发表于 2010-2-17 14:33
纯粹出于好奇哈, 怎么能知道发贴回贴盖楼各能得多少聚元? 哪里有写规定? 另外有聚元主要的好处有哪些?
MainzCC
发表于 2010-2-17 15:07
但是在国内当天去当天怎么都给看了哪怕是大城市知名医院的专家门诊
在这里要找个稍微好些的诊所 ...
寂寞鸽子 发表于 2010-2-17 13:03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是呀,看病我还是觉得国内的方便。现在还有电话预约,多交20元,保证有号。还有什么特需门诊也就挂号60元,都没人排队的。
再说药吧,这里看个感冒,医生给我喷鼻子的,喷喉咙的,都要我自费的!除了消炎药是报销以外,去看个感冒自己出了20多欧。最可气还看不好,结果自己翻出国内带来的克感敏,出了一身汗倒好了。我对这里的医生是极度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