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ash034
发表于 2010-9-6 11:16
-Destabilisation von aktiven biologischen Eiweißverbindungen
翻译过来是:降低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的稳定性。
问题是我们需要蛋白质的生物活性吗?一般母乳里面,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是分泌性抗体。由于技术原因,分泌性抗体无法合成。所以奶粉里只有一些牛奶蛋白。前面已经说了,我们只需要氨基酸,不需要蛋白质,所以这句话也是无稽之谈。
从另一个方面说,加热鸡蛋也会导致蛋白质变性,丧失生物活性,那么熟鸡蛋与生鸡蛋相比,是否失去了大多数营养了呢?这个答案估计大家都心里有数吧!
slash034
发表于 2010-9-6 11:17
总的说一句,现在的伪科学,都是套着科学的幌子,把一连串科学真理,用一个怪异的逻辑串起来,就形成了伪科学。
slash034
发表于 2010-9-6 11:19
-Eine Verbindung mit der Radioaktivität in der Atmosphäre,
这个是物理上的谬论。翻译过来是:能让辐射保留在原子核里面。我觉得这句话不用我解释,有高中物理,大学物理的基础的同学都能看出问题吧。
slash034
发表于 2010-9-6 11:20
-Krebserregenden Stoffe inEiweiß- hydrolisat-Verbindungen in Milch und Körnern.
这句话貌似是重复第一句话-D-Nitrosodiethanolamin (ein bekannter Krebserreger),
已经解释过了。不重复。
莫妮卡
发表于 2010-9-6 11:22
这个楼很有意思。。。。。楼主的态度赞一个。。。
webcxc
发表于 2010-9-6 11:23
这个直接说开去,不仅限于猪肝。
任何食物都要吃,都不可以只吃这个食物。人体内有自我排毒功能 ...
slash034 发表于 2010-9-6 11:54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但是如果单就与维他命A来说,我们还是有其他摄入途径。
比如说
食物A有 X物质
食物B有 X物质 但是有毒素
为什么我们要去故意摄入毒素?还是只是因为口味口感。其实可以避免
(加入一点小背景。这个是我和bf之间的一个小不和谐。我是什么都吃得人,他家里长辈是医生。好想还是什么荷尔蒙药物的先驱。然后他整日告诫我说,动物内脏是有毒素的。不要吃。)
我的前提,其实是先看看嫩是不是能给我的猪肝一个说法。我倒不是特别热衷内脏,但是平白无故被禁止还是很不爽的
暮色港湾
发表于 2010-9-6 11:25
“微波炉的作用原理是让水分子互相摩擦起热”——这个我是有疑问的,微波炉的作用原理,我比较笼统地认为是让“含有不对称键的分子”高速旋转生热,所以应该不仅仅是水分子,比喻某些糖分子的旋转作用尤其明显,很多食物里或错或少会含有糖,那么这个糖分子高速旋转生热的时候会不会分解出什么有毒物质呢?其他也会旋转的非水分子呢?
himmelblau
发表于 2010-9-6 11:30
这个楼有意思。楼主和牛油果求实精神可嘉,花个{:5_335:}
slash034
发表于 2010-9-6 11:32
-Mikrowellenstrahlung verursachte auch eine Änderung der Glucoside und Galactoside in tiefgefrorenem Obst, wenn es auf diese Art und Weise aufgetaut wird.
用微波炉解冻冷冻蔬菜的时候,微波可以改变葡萄糖苷和半乳糖苷。
首先要解释一下什么是糖苷。糖苷就是糖连到一个非糖的物质上去。
第一个破绽是,微波没有那么大的能量,让分子健断裂。
第二个破绽是,改变后的东西是什么?有毒吗?
事实上,我们做菜的时候,是需要利用这个化学反应的。这个化学反应叫做maillard reaktion。他是在加热过程中(注意,是任何加热过程,而不只是微波加热),糖与糖,糖与蛋白质之间发生反应,从而产生一些风味物质。典型的例子是,炒糖色就是把糖变成焦糖。红烧肉里面要放点糖,这样味道更好。
大家看,伪科学就能把一个真理捣鼓成一个谬论。
slash034
发表于 2010-9-6 11:35
-Mikrowellen ändern auch die Verdauung von Alkaloiden innerhalb kürzester Zeit.
微波能在短时间改变生物碱的消化。这句话本身就有问题,消化是在肠胃道里的,微波不可能被食物保留,怎么会在肠胃道继续影响?
而且生物碱是好大一个范围,文章也没具体提到哪个生物碱。这种就是伪科学文章的另一种写法,只写大范围,不写具体。因为一但具体了,肯定能被反驳。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