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那么多,我说几句关于滤镜的话题
在拍摄胶片尤其是反转的时候,当快门按下,代表拍摄完毕,所以全部工作需要在前期完成,因此影响最后成像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滤镜就必须仔细考虑。到了数码时代,很多前期工作移到了后期,所以滤镜的作用大大削弱,但是滤镜还起着重要作用,原因无非几点:1,部分滤镜的效果是后期无法实现,或者很难实现,代表就是偏振。
2,滤镜改变了光比,如果超出数码的动态范围,后期也无法改变,比如渐变。
3,虽然滤镜对画质又影响,但是好的滤镜的影响远小于后期调整。所以能在前期做好的,尽量不要拖到后期。(在一些专业数码后背上就是这样使用的)
4,等等
单说各滤镜,无论是胶片,还是数码,除了UV和天光,使用率最高的就是偏振。园偏和线偏我不多解释。原理部分,无忌上老顽童整理过
http://www.xitek.com/forum/showthread.php?threadid=46213
CPL对天空不同部分的效率不尽相同,当太阳在身后,前上方的天空是压得最暗的。所以使用偏振实际是让蓝的更蓝,不蓝的还是不蓝,所以会有时觉得没用。另外,偏振对增强天空和云的反差效果非常明显,这点也很重要。另外在阴天下,效果不明显。对地面物体的反光,偏振也可以消除有害反光,还物体本来面目。但是我在使用中,习惯将角度调整至保留一小部分反光,这样看起来有光泽,而不致使得颜色发死。
再说渐变。渐变的特殊之处在于它需要根据构图调整,而不是上灰下白就可以解决问题的。所以灰渐变最好使用高坚系列。cokin的P系列滤镜,可以通过插入滤镜片,调整滤镜位置拍摄。使用高坚系列的另外一个好处是滤镜的叠加使用而不至于出现遮挡,一个P系滤镜架可以插3块滤镜。同时,灰渐变分为硬边和软边两种,即灰色和无色部分是逐渐过渡还是有明显边界。根据我朋友的经验,长焦用硬边,广角用软边,灰色部分和无色部分也有1档,2档,3档的区分,第一块以2档合适。但是使用高坚的问题在,高坚本身的灰渐变口碑不佳,灰色并不是纯灰,片子出来后带紫,所以到了一定阶段,就会想着更好的。
今天先写这些,有人看就继续写。 虾一来就整这么专业的..
我来点实际的
来两张使用CPL的效果对比。天空光纤总变化。我好像从来就没有调整好过。一直看教材要和太阳光纤成90度:(可惜方向感不强。每次看了太阳再考虑风景自己就晕了$失败$
液晶显示器的光都是骗振光。是试验骗振的好东西
先来一个 来一个旋转了CPL的
还是原来的画面。图像被完全消除掉了 折腾了半天就是这么个玩意 少了人闹腾,正经学东西了。G版,你是经过旋转才把液晶屏的画面滤掉的吧? 上面拍摄的是俺的CPL虑镜,当然也是没有加CPL的效果。再来一个安上CPL并调整去掉页面反射光效果的。可以看到图案的颜色饱和度都有所加深和提高
说明有一定作用。看来还是俺评书利用的不好。$失败$$失败$ G版,不是用得不好,而是偏振镜要达到最好效果的条件比较严格。记不太准确了,反射角和物体的n有关,一般在50几度时才会是偏振光,所以在视角比较小的情况下,调整相机的角度和偏振镜会有比较好的效果。风景照,视角很广,反射光线角度差异很大,比较不容易看出效果,我是这样认为的。另外由于这个原因,偏振镜还可能造成天空明暗不均,这个我不能肯定,只是看1911那几张图推断的。
1911兄,你转述的曝光补偿的问题,我觉得可能是其他原因,比如非TTL相机,或是PL用于自动曝光相机(这个比较难说清),如果是CPL还需要曝光补偿,我觉得是没有道理的。
varus兄,你那个例子不好:),第二张的天空被云挡住了。能不能再拍两张对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