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III 发表于 2011-2-28 20:54

回复DLIII


    一直想问问你这个话题:你参加的一些教育方面的培训,德国专家教育方式是不是父母也 ...
Col 发表于 2011-2-28 17:10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有。 具体怎么样, 我得去找找, 顺带复习下。

dahli 发表于 2011-2-28 21:15

本帖最后由 dahli 于 2011-2-28 21:29 编辑

那个, 我根本不知道小巫是谁, 看了你的介绍才了解一点。
DLIII 发表于 2011-2-28 20:53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她都没从事过专业幼儿教育,就是带了自己的孩子。还是家里请了2个保姆一起带的。有什么资格做教育专家。

她不是一天到晚自己一个人面对孩子。 有人帮手的。 那控制情绪方面当然好解决。有的时候是真的觉得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
在我国这个发展中国家,大部分父母生下孩子后还得为生计所奔波,这样的话,孩子不是交给老人带就是送进幼儿园。而小巫女士一面说“把孩子扔给老人的父母是不负责任的父母”,又强烈反对将孩子送到全托幼儿园这个“孤儿院”。在《全职妈妈VS全托幼儿园》一节中除了对自己作为全职妈妈的自豪之心溢于言表外,抨击将孩子送入全托的妈妈是因为“缺乏鉴定的自信,怕被社会遗忘和被丈夫抛弃”,她的外国丈夫冷笑道“全托唯一能培养的就是不信任感”,她的外国朋友觉得不 “可理喻”,她的中国妈妈朋友“听到‘全托’一词就激动得大喊罪恶,不道德,摧残心灵”等等等等。

    古时候有个晋惠帝,他当政的时候有一年闹饥荒,饿死无数百姓,晋惠帝听说了后奇怪道:他们没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呢?

    在看小巫的书的时候让我不断的想起晋惠帝这句话。小巫说道,别说自己婆婆妈妈没能力带,就是有能力,也不会让她们带,一定要自己带孩子,这样才够负责。

    是啊,如果有当总经理的外国老公养家,住在大房子里,有两个保姆随时伺候着,洗洗尿布都觉得费劲,放着这种好命的全职妈妈不当,却有人去为一点点钱奔波,不是白痴吗?

    古时候那些饥民,放着好好的肉粥不吃,不是活该饿死吗?

    我老公无意间看到我写的这个帖子,评论道:过于感情用事。也许我是有些感情用事了。我不知道小巫女士这样一个生于北京的海归,这样一个挂着硕士头衔的海归,这样一个有母乳喂养辅导资格为无数的妈妈做指导,影响了无数妈妈的人,究竟有没有真正了解她所在的这个国家?究竟有多少实际的真正落到实处的经验可以分享?粗翻这四本书,作者流露出来的优越感比比皆是,她谆谆告诫我们要“国际化”,不要自卑要自强,但在她的书里,积极的例子里面经常出现“外国朋友”, “西方发达国家”如何如何,而另一方面却是不断的在说国人如何如何没有素质,如何目光短浅,甚至自己找的保姆,也是那个“在别墅区外国人家里干了9年”的才优秀,国内的保姆无一不是奸懒滑馋。提出“我们的下一代的主要抚养人是缺乏文化素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担忧——奇怪,不是她的一儿一女都是自己一手抚养长大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忧?

    我不是愤青,就算愤,也是快当“愤中”了。我们的国家确确实实有太多太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也有太多太多不公平不完善甚至荒唐的缺点和制度和人,我们国人的人心也确实浮躁,对孩子的教育忽视也确实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也正因为如此,一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小巫女士的经验也并不是非常普遍的经验。看到过一个持反对意见的帖子被批的体无完肤,觉得实在大可不必,这书也只不过是千千万万育儿书里的一本,不必像母乳圣经一样的来侍奉吧。

    另外,看到现在,还没有看到小巫女士写自己在抚养儿女时失败的例子或教训,小巫女士,不如下一本出这个罢?

这一段是转贴。

我这也是实在是瘪不住了写这个的。 我看过不少育儿书籍了。 基本上最后买回来的。 都是医生。或是专业从事儿童心理学的。象这种妈妈写手的。 多翻翻就发现很多是照抄的。

DLIII 发表于 2011-2-28 21:28

她都没从事过专业幼儿教育,就是带了自己的孩子。还是家里请了2个保姆一起带的。有什么资格做教育 ...
dahli 发表于 2011-2-28 21:15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这样呀。

好为人师, 倒真是一个非常容易犯的毛病。

dahli 发表于 2011-2-28 21:30

本帖最后由 dahli 于 2011-2-28 21:34 编辑

这样呀。

好为人师, 倒真是一个非常容易犯的毛病。
DLIII 发表于 2011-2-28 21:2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对了, 你在FL那边上的是什么教育培训啊。 我也有兴趣。
现在国内育儿博客写的有人气了。 就都一个接一个的出书。 教人怎么教育孩子。

DLIII 发表于 2011-2-28 21:51

对了, 你在FL那边上的是什么教育培训啊。 我也有兴趣。
dahli 发表于 2011-2-28 21:30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刚才找了下我的学习资料, col说的“把对小孩子的不满意平和地告诉小孩”肯定是对的。

开始在沙发楼我就说, 好题目, 但是不够深入。 父母有情绪是件很正常的事情, 在孩子面前从来不展示自己的情绪, 永远戴着一副面具, 作者也说了, 是错误的。 但是如何对待情绪, 要不要在孩子面前发作, 如何发作, 很值得深入讨论。

我刚刚看了一章“ Wohin mit der Wut?" 随便敲点字吧:

Wenn wir in Kontakt mit unserer Wut kommen wollen, müssen wir lernen, zwischen dem Gefühl von Wut und der wütenden Handlung zu trennen. Wir müssen eine Form finden, mit unseren aggressiven Gefühlen so umzugehen, dass das Kind keinen Schaden nimmt.

Wichtig ist, zuerst aus der Situation herauszutreten. Das heißt die Scherben oder den zerschnittenen Pullover liegen lassen und körperlich Dampf ablassen bzw. sich wieder besinnen. ... ... ... Nachdem wir wieder auf den Boden gekommen sind, können die Gedanken, die die Wut ausgelöst haben, infrage gestellt werden. Vielleicht ist es dann nötig, Ärger verständlich zu machen und den eigenen Standpunkten sachlich Gehör zu verschaffen, Gegenargumenten zuzuhören und sich in andere hineinzuversetzen. Alles das hilft, zu einer guten Lösung für alle Beteiligten zu kommen, anstatt Schwächere mit einem Wutausbruch zu überfahren und anschließend Schuldgefühle zu entwickeln.

liliboulay 发表于 2011-2-28 21:57

这样呀。

好为人师, 倒真是一个非常容易犯的毛病。
DLIII 发表于 2011-2-28 21:2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看到这里我惭愧地飘过!我好像也有这个毛病,人家客气几句我就信以为真了,唉。。。。。。

dahli 发表于 2011-2-28 22:18

本帖最后由 dahli 于 2011-2-28 22:30 编辑

我刚才找了下我的学习资料, col说的“把对小孩子的不满意平和地告诉小孩”肯定是对的。

开始 ...
DLIII 发表于 2011-2-28 21:51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儿子今天逃过一劫了。 小子今天把我的手提键盘面板给压裂了2公分。 我刚看到。 这一款我也就用了不到2年。 买的时候就考虑是老公要打游戏和处理高清摄像,配置要高。 买的比较贵的一款。 估计是我在厨房的时候他又爬上桌子了。 个小败家子。估计当时要早发现的话,我要冲儿子发火了,跟他说了好多次,不可以爬到桌子上。 还好他睡的早。我也刚发现。 算了。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反正我也有新的小本了。 这个就淘汰给他爸了。 他是只要还可以打游戏就无所谓的。

zgjianping 发表于 2011-2-28 22:45

我一直都不能理解的是, 为什么有的妈妈会推崇小巫。 她不过是2个孩子的妈。 在海外生活,学习过教育。 但却 ...
dahli 发表于 2011-2-28 16:52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同意,我也不喜欢她,现在好多人因为写点博客文章之类的东西,出点名,就赶紧出书,其实不久是赚钱吗,还美名位教育专家。
他的书,开始看的时候还行,后来的书越来越差,一看就是为了出书写的。

zgjianping 发表于 2011-2-28 22:48

其实不管如何,德国还是比较理性的国家,为什么那些在其他国家巍然成风的各种教育,甚至本土的华德福教育,在德国都不过分宣扬,还是表现了德国教育界冷静的一面。

dahli 发表于 2011-2-28 22:50

同意,我也不喜欢她,现在好多人因为写点博客文章之类的东西,出点名,就赶紧出书,其实不久是赚 ...
zgjianping 发表于 2011-2-28 22:45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最重要的是,她就只管教了2个孩子,就夸夸其谈。还不知道她将来的孩子会有多成才。 你说你孩子已经成功了。 比如说什么哈佛女孩什么的。 那还有谈的资本。 毕竟有事实摆着。 就那么丁点大的孩子。都还不知道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就把自己当个专家一样。 指点大家怎么做。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查看完整版本: 育儿探讨之一:为何不能有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