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汽车制造业或者汽车配件业的行家,关于合资办厂?
本帖最后由 alienyouyou 于 2011-8-13 12:25 编辑有些问题关于合资办厂,想请教下{:7_426:} 不知道这个问题应该去拜哪个门的神仙?去找哪个部门?或者什么样的企业?
你这个问题 too umfangreich,尤其是在德国问这个问题。 汽车业的这个论坛里太多了,你把说出来肯定有人回答。 比如国内有私人想要跟德国的汽配厂家在中国合资办厂 国内OEM只能JV,但是发改委对汽配供应商早就已经松绑,外资可以100%独资设厂,除非中资汽配供应商有自己独特的技术KNOWHOW或者垄断性的市场资源, 否则从外资的角度来讲,一般性来说独资是首选。基本上德语区叫得上名号的供应商差不多已经在国内布点了, LZ可以去一些行业内的MESSE找找看,还有也可以去意大利这类反应总是慢几拍的国家碰碰运气,其实LZ有钱的话还不如乘现在德国股市狂跌买一些汽车股票省心呢。还有我刚入汽车业, 上面只是一知半解,抛砖引玉, 仅供参考, 风险自负;) 本帖最后由 swordheartde 于 2011-8-13 21:56 编辑
不错,德国人不喜欢合资,汽配厂可以在中国独资。但是,德国股市也不是高利润的,德国人不炒股,所以股价炒不高,而且持股时间低于一年的交易都要交交易税,利润还要交资本所得税,很难短期内获高利。 不过有种感觉,最近的汽车行业有点过热了。特别是中国市场,大家一窝蜂都上项目, 可能过两三年就供大于求了。我自己瞎猜的,不知道汽车业的朋友有没有感觉? 有钱可以直接买德国公司,合资办厂多半要看德国人的脸色和计划走,中国企业你等不起他们的决策速度 swordheartde 发表于 2011-8-13 22: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过有种感觉,最近的汽车行业有点过热了。特别是中国市场,大家一窝蜂都上项目, 可能过两三年就供大于求了 ...
听国内汽车行业的朋友讲,现在是汽车严重供大于销,大量汽车挤压,形式就和当年的彩电似的 Dry-fish 发表于 2011-8-14 10: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听国内汽车行业的朋友讲,现在是汽车严重供大于销,大量汽车挤压,形式就和当年的彩电似的
真的假的啊,不是说如今很多家庭都在计划着买车吗。 car penetration rate (2008): USA/1200, Germany/566, EU Avg./526, China/29.2.....估计2020年达到103 (接近棒子1994年水平),2030/269 (日本西欧1970年水平), 这还只是静态的数量(SOURCE: IHS/JP MORGEN),再加上平均5年的更换周期,再加上中国人的文化属性,再加上隔壁阿三,就不难理解为何连一向慢动作的德国佬现在也全力在亚洲跑马圈地,并且全力研发新一代电动汽车,对车企这就是金矿。
TG虽然一直想步步狙击外企, 想给4大4小留些成长的空间,奈何国企毕竟还是不行,大部分吃着JV的一些利润就满足了,最后能突围出一半已经是奇迹了。 BYD奇瑞还是蛮有冲劲,但是一直这样用造沙发和做衣服的态度造汽车,再加上TG在这种战略性产业没有长远全局性的战略,对私企的资源分配过少,突围会很累。。。。祈祷咱在自己国内的汽车市场最后能守住一半的江山吧 swordheartde 发表于 2011-8-13 22: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过有种感觉,最近的汽车行业有点过热了。特别是中国市场,大家一窝蜂都上项目, 可能过两三年就供大于求了 ...
感觉汽车行业现在是高峰 还有小小上升的空间和趋势 但是市场的规律永远不会改变
爬得越高 摔得越惨
看看中石油就知道了....... 谢谢大家的各种我看得懂,看不懂的回复。。。。我只是帮亲戚来联系下。对汽车行业没什么认识,只是他嗅到了商机,而且中国可能每个地区的情况都不一样吧。
比如各位能否提点下,哪些汽配厂家已经在中国有了点? alienyouyou 发表于 2011-8-14 17: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大家的各种我看得懂,看不懂的回复。。。。我只是帮亲戚来联系下。对汽车行业没什么认识,只是他嗅到了 ...
05年也许这个问题还可以,现在应该问哪家在中国还没有点。 Dry-fish 发表于 2011-8-14 10: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听国内汽车行业的朋友讲,现在是汽车严重供大于销,大量汽车挤压,形式就和当年的彩电似的
你的朋友信息过时很久了 呵呵,有点的也不怕啊,可以再多一个吗~ LS有个朋友说的对,05年那时候很好做,几乎在行业内都能分到红利,但是过后,很多阿猫阿狗看到好赚,也不管是否专业就跑过来这里抽水那里抽水,从原材料到,信息加工,到专业人员招聘,到物流,现在重新开始洗牌中,很多公司的高管其实都在找退路,别看他们台面上淡定的样子,咳,骗骗外行而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