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hsu 发表于 2011-11-29 22:34

终于完工了,上次古琴音乐会的听后感,照片懒得改了,上博客看吧{:5_317:}

11月18日周五晚上七点,由海德堡中文学校、行知书店和丝竹茶社共同主办了一场非常精彩的“瑶琴秋韵”古琴音乐会。有幸请到的是国内的古琴名家-西湖琴社社长徐君跃先生。多谢中文学校许校长啊,辛辛苦苦准备了两个星期,联系场地,制作宣传海报,准备和调试音响等等。古琴本是种音量极小的乐器,最适合三五文人间的唱和,虽然这次听众群控制在50人左右,选址在SAP环境清幽的 Kalipeh Guesthouse,仍需要特殊的放大装备。某人前一天晚上因为场地音响设配出现问题,不得不深夜把家里的音响扛过去了。还要多谢的是行知书店的老板邢志辉先生,做了大量的相关准备,视频、图片都非常好看,孩子们看得入迷,我们这些中国生中国长的受益良多,德国朋友也很被震撼了一把!

开场先由一位研究音乐史的博士生为大家讲解了古琴的历史,种类,琴谱等等,以及西湖琴社和浙派古琴的传承。

注: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古琴艺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古琴艺术被联合国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音乐会上演奏了很多古代名曲,例如梅花三弄,高山流水,阳光三叠等等,以及徐君跃先生自己谱写的一首描写家乡西湖的现代古琴曲。琴音韵味高雅,听得人如痴如醉。徐君跃先生的技巧出神入化,作派自然而古朴,和这些古琴曲契合极为完美,真是人如其琴,琴如其人!

一边听,一边暗叹中国传统文化断层之严重,连我这种小时候学过民乐琵琶的,古琴曲例如梅花三弄、广陵散之类,还是拜琼瑶、金庸所赐才略有所闻哪。

来参加的颇有几个带着学龄前儿童的,例如我们,都觉得这是个难得的好机会,让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历史产生亲近感,进而推动学中文用中文的动力。虽然几个娃娃看了古琴的动画片外加听了两首曲子就坐不住,一起玩桌上足球去了,但都一致觉得古琴很美,古琴曲很好听,中国的历史很有意思。让我比较费解的倒是,带着大孩子参加的父母非常之少!对10岁多的华裔孩子来说,这是多好多生动的一堂传统文化课啊。但,不少父母都说:孩子大了,不愿意和父母一起参加这些活动了。我真是非常吃惊和好奇:对于10来岁在德国出生长大的孩子,我们这些华人父母到底还能做些什么来推动孩子对中国对中文的兴趣?真的像各大华人子女教育BBS上讨论的一样:小娃妈们还忙着听说读写一起抓,到了10来岁,肯和父母说中文能听懂中文就算万幸了?!



转:几首古琴曲的介绍

《阳关三叠》:自从唐代太宗和高宗扩大领土之后,需要征集大量农民到边疆驻守,这被叫作“征戍”。唐代诗人王维据此创作了《送元二使安西(今新疆库车附近)》一诗:“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曾用在当时大曲中。由于当时演唱将其中某些诗句反复咏唱三遍,故名《阳关三叠》,因诗中有“渭城”(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以及“阳关”(今甘肃敦煌西南,玉门关南)等地名,所以又称作《渭城曲》、《阳关曲》。这首歌曲在唐代非常流行,这不仅由于短短四句诗句饱含着极其深沉的惜别情绪,也因为曲调情意绵绵、真切动人,诗词与音乐珠联璧合,交相辉映。

《流水》:此曲的记载最早见先秦《列子》一书中寓言故事。全曲以抒情性曲调为主,辅之以摹拟性的音响,以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把自然界中流水塑造成有生命力的感人形象,不仅歌颂了祖国的壮丽山河,而且激发了人们奋勇向前的进取精神。1977年8月20日美国向太空发射的“航行者”号飞船上放着一张录有二十七段世界著名音乐作品的喷金铜唱片,唱片上就录有管平湖演奏的琴曲《流水》。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姬引》。最早见于《神奇秘谱》。相传一千五百多年前晋国(265--420)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后人把它移为琴曲(一说唐人颜师古作),流传至今。《梅花三弄》即琴家通过梅花的气味芳香、傲霜斗雪、品性高洁的人格特征来歌赞大自然,并借此抒发一种坚贞不屈的高尚节操,这与 “梅兰竹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士君子人格象征有着密切的关系。“弄”者,抒情写意之谓也。“三弄”,就是指音乐中代表梅花形象的主题,在第2、4、6 段,也即是“一弄”、“二弄”、“三弄”以泛音段曲调穿插出现三次。这几段对主题的宣叙,旋律优美,音色清亮,节奏活泼,富有动感,形象描绘了朵朵梅花不畏严寒、生机盎然、迎风开放的美妙意趣。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古代一首大型琴曲,它至少在汉代已经出现。其内容向来说法不一,但一般的看法是将它与《聂政刺韩王》琴曲联系起来。《聂政刺韩王》主要是描写战国时代铸剑工匠之子聂政为报杀父之仇,刺死韩王,然后自杀的悲壮故事。关于此,蔡邕《琴操》记述得较为详细。《广陵散》的旋律激昂、慷慨,它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直接表达了被压迫者反抗暴君的斗争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及艺术性。或许嵇康也正是看到了《广陵散》的这种反抗精神与战斗意志,才如此酷爱《广陵散》并对之产生如此深厚的感情。《广陵散》在历史上曾绝响一时,建国后我国著名古琴家管平湖先生根据《神奇秘谱》所载曲调进行了整理、打谱,使这首奇妙绝伦的古琴曲音乐又回到了人间。

heidelberg 发表于 2011-11-30 09:45

iohsu 发表于 2011-11-29 22: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终于完工了,上次古琴音乐会的听后感,照片懒得改了,上博客看吧

11月18日周五晚上七点,由海德 ...

辛苦啦{:5_335:}
页: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查看完整版本: 海德堡中文学校下学期拟增开周六10点至12点班+++中文学习大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