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pepe
发表于 2005-4-20 00:48
我只是逛逛。。。
三妹第一大情人
发表于 2005-4-20 02:27
Originally posted by yooe at 2005-4-19 23:10
现在我正在学校练Aikido呢,叫合气道。
先说合气道:与中国太级很相似,取守,讲求后发制人,几乎没有攻击方式,只求以静制动,借力打力。练习者练武之前先学习礼仪,进入道场的礼节,对待师傅,同门的礼节等等。 ...
合气道当然是日本武道中的后起重要流派之一.创始人植芝盛平综合起倒流,神阴流等门派的特点"创新"而成-----------因为他并没有什么新的东西,连"合气"二字也是来自道家经典<淮南子>.---------如同李小龙的截拳道理念"以有限为无限"实际只是咏春拳秘诀中的总结与翻版."腰马合一"并非全部,其间奥妙,除有心者之日积月累,不能恍然大悟,亦不能运用自如.
"合气"在道家\道教几乎和"炼丹\修仙"等可以同义置换,可见目前的道场所传"合气道"亦经流于形式,其核心已经被掩盖.
"合气道"中的精华之一便是当身技-----------擒拿与反擒拿的应用.-----------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兄台何以认为自己不懂擒拿?
擒拿并非坊间流行的军警实用技或女子防身术之类,可以说<纪效全书>中所谓"活捉于天"的延续,正是"合气道"的技法表现.但其核心更注重个人的整体素养,难怪"禅武"成为武士的精神气质.
可以说不懂禅道,几乎不能言说"合气道"及"内家拳".
再者擒拿并非最高境界,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本身就是道士,除基本八掌之外,因人施教,所以有8家两派之说.他在秘诀中说:"八卦之手不拿人,我若拿人我亦差."而发人于无形的"干冷劲"才是其核心,其与太极,咏春,八极等寸劲完全一样.
可以说所有武道流派的最高境界都是一样,即达到"禅武合一,以武体道"的修炼.这就可以理解几乎所有的武术创始人和高手都与宗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说即使被认为凶悍凌厉的"八臂拳术"----------泰拳,亦有深刻而神秘的宇宙宗教背景.
$ok$$ok$$ok$$ok$:):):):):P:P:P:P:P
三妹第一大情人
发表于 2005-4-20 03:08
又及:
<太极拳经>云"手慢手快皆非似,四两拨千运化良".可以看出"内家"与"外家"并非由速度与力量来分野.
合气道的"合"是合什么?"内三合,外三合"而已.
yooe
发表于 2005-4-20 14:34
散打里边是没有擒拿的,只有摔技,大部分源自蒙古摔法。学校那合气道又比较不正统,日本武术里的擒拿不是老师不会,就是还没教,毕竟比较难。不过我怀疑日本里的擒拿术比如柔道里的是不是也都是源自中国?
有工夫网上搜搜擒拿法门,擒拿联系最重要的是实战练习,可惜没有陪练~
个人有点疑点,练太级时,招式是否吐纳吸纳关系比较紧呢。招式是有形的,力道是无形的,其实说实际点,就是:是不是力道的发放应该与呼吸密切相结合呢。
蜡相朋友说了,采用左式和右式的问题。我站位一开始都是左式,左脚后,至于解释冲哪个方向攻击更有力,我觉得随个人习惯吧,唯一解释就是李小龙和我都是左撇子。
还有,蜡相说了,李三腿分分上,中,下三种。几乎所有关于李的影视资料我都有,象什么下路低堂腿肯定没有,我从来没见过,也很难想象,蹲下甚至躺着三连踢是什么样。至于空中三连踢,自小就听说过,而且也曾在所谓“截拳道”的教学书里介绍过。李小龙的弹跳力是惊人的,不过这种描述的空中三连踢就算他有格莱恩特的超级跳跃力也不可能完成,而且就象空中一个大蝴蝶,一脚就被人踹飞了。截拳道的标志就是实用并且简洁,一脚搞定的为什么分三脚呢。对于这个我只是说说我个人看法,如有驳意,大家讨论。
yooe
发表于 2005-4-20 14:49
贴个太级“凌空劲”的图。
三妹第一大情人
发表于 2005-4-20 15:28
柔道里的擒拿技法确实和中国武术有关系,根据资料记载,明末遗民陈元昀东渡日本,将"大明擒人之术"传播扶桑,随有起倒流\神阴流等柔术流派.
燃烧的蜡相
发表于 2005-4-20 18:10
Originally posted by yooe at 2005-4-20 15:34
还有,蜡相说了,李三腿分分上,中,下三种。几乎所有关于李的影视资料我都有,象什么下路低堂腿肯定没有,我从来没见过,也很难想象,蹲下甚至躺着三连踢是什么样。至于空中三连踢,自小就听说过,而且也曾在所谓“截拳道”的教学书里介绍过。李小龙的弹跳力是惊人的,不过这种描述的空中三连踢就算他有格莱恩特的超级跳跃力也不可能完成,而且就象空中一个大蝴蝶,一脚就被人踹飞了。截拳道的标志就是实用并且简洁,一脚搞定的为什么分三脚呢。对于这个我只是说说我个人看法,如有驳意,大家讨论。
理解错了。不是分 上,中、下三种。 是分地面,和空中两种。
提到“地躺腿”, 我不记得李曾经 介绍过 “地躺腿”。“地躺腿”介绍最细的书应该是 “镖师必读”第一卷。
说起为什么要 “三腿”,李一向追求“一击必杀”,讲究‘实用‘。 但个人认为 他仍然受传统武术的影响。他的性格也使他一直希望能将 最大的力量 击中对方的要害,从而一气呵成, 瞬间制敌。但,对方的要害是很难保露的, 即使保露,也是很短的时间。 所以李希望在破坏掉对方防守的 瞬间, 击敌要害。
所有的 “李三腿”, 都 有 “声东击西”, 出奇不异的 迹象。很多招式,前一、两脚,其实是作用不大, 关键是破坏对方的防备,使其保露 要害,最后一脚狠打对方要。 所以,最后一脚,大多是头部、胸部。
所以,个人认为,“三脚” 的精髓在于,速度,和 “最后一脚的力量”。
这种简短的小组合,在 西洋的 “拳击”中,也经常见到。 什么“左摆+右勾”。
李的一些招式里面也有这样的小组合。比如:“(连续的)左刺拳+有直拳”等等。
都有 破坏 防守在前, 打击要害在后。
燃烧的蜡相
发表于 2005-4-20 18:39
Originally posted by yooe at 2005-4-20 15:34
个人有点疑点,练太级时,招式是否吐纳吸纳关系比较紧呢。招式是有形的,力道是无形的,其实说实际点,就是:是不是力道的发放应该与呼吸密切相结合呢。
那是当然的,
古代和 “气”有关的 拳术,都注重呼吸。 有的 “以气发力” 对气很重视。 如“大气力神掌”。
静坐修炼时, 也意念,呼出体内浊气, 吸入 天地之“精华”。
yooe
发表于 2005-4-20 18:39
说的也有道理哦。
组合腿是肯定的,不过前1,2招是虚招我觉得不是。他那三腿最清楚的就是在《精武门》里踢日本道场一段,其实不只三下,好象5,6下,那是因为周围围的都是人,连续来踢,是向四面八方发送的。
这个其实真正运用机会等于零。还是扎实的基本功最重要,至于固定搭配么,随欲而发。
你那“镖师必读”逗死我了~
yooe
发表于 2005-4-20 18:45
Originally posted by 燃烧的蜡相 at 2005-4-20 19:39
那是当然的,
古代和 “气”有关的 拳术,都注重呼吸。 有的 “以气发力” 对气很重视。 如“大气力神掌”。
静坐修炼时, 也意念,呼出体内浊气, 吸入 天地之“精华”。
我也知道有关系,但是,到底是个什么关系才是关键,因为太级虚实不定,“气”是御于周身的,所以怎么个搭配法我想才是练习的关键。不象外家工夫,攻击的时候都是闭气或者出气,所以现代工夫好多都喜欢吼叫呢,帮助呼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