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老师心理咨询 发表于 2013-4-5 10:33

转贴 《爱的序位》读书笔记(摘)

问题在于,他们需要勇气的时候,他们却想得到安全,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他们却要寻找自由。他们只不过是在兜圈子。

当我们害怕可能展示出来的真相时,我们便如同带上了眼罩,将会视而不见。当我们说出自己之所见时,如果我们畏惧别人可能会怎么想,或是怎么说,那么我们将会封闭自己,而无法进一步的观察。

你没有权力把别人的孩子占为已有,那是一个很大的冒险。某人如果没有迫不得已的理由而领养孩子,他将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不是牺牲自己的骨肉就是失去伴侣。那样的牺牲便是对领养的补偿。

在困难和不幸当中,人有一份清白和忠诚的感觉;但在脱离困境和拥有幸福时,却有罪恶和反叛的感觉。所以,只有当人能正视这份罪恶感时,他才可以得到幸福和解决。


很多问题的出现,是由于人有一种想法,以为他可以靠着说服力,或是用努力,或是用爱——正如传教士所鼓吹的——去驾驭秩序。但秩序却是早已被排定了的,也是不能以爱来取代的。人要回归秩序,面对真相,只有如此才可有找到解决之道。

每一样存在的、实在的、可以实现的东西都是被一种“不在”包围着的,但是,“不在”也有它的位置,有它的影响力,绝对不是一无所有。当我鄙视“不在”时,“不在”会带走存在的东西。


在很多人的损失之下仍然可以丰盛的生活,是不太可能的。 我们常有一个想法,以为可以用赎罪来挽回事情,这是不可能的,人要正视罪过,这是这样:罪过是不可挽回,也不能补偿的。但从罪过中获得的力量可使人做出伟大和善良的事情,会推动和解,但罪过没有因此消除。人如果可以正视他的罪过,他所获得的要比他得到的宽恕或做补偿来得更多。


他们梦想着信念和希望能够征服死亡,想想着死亡驱除了分享而不是封印了分离。他们却忘记,我们所谓的不朽,其实是那些我们知道它早已过去,但又终将失去的。

你因别人自杀而感受到的震惊的程度,等同于你担心自己会去自杀的程度。

人不能要求别人原谅,人也没有权力去宽恕别人。当一个人要求我宽恕他,他便将责任推往我身上。

尊敬并且荣耀所有为生命所做的奉献。

霍老师心理咨询 发表于 2013-4-5 14:12

目录
引言
译者序
审订者序
洞见——通过舍弃而获得
故事:助人的启示
实验科学和现象学的探索途径
过程
舍弃
勇敢
故事:和谐
哲学的现象学和良知
心理治疗的现象学
心灵
宗教的现象学
故事:回归本源
专业助人技巧进阶训练课程
各种牵连纠葛及其解决方法
第一天
开场白
收养是冒险的
牵连的角色
故事:多或少
双重转移
第一任女人
幸福需要勇气
家庭系统排列:儿子无意识地认同了舅舅
认同和模仿的分别
用最少的介入
个人化会降低关系的强度
爱,遵循既定原则
优先原则
第一任亲密关系的优先权
家族系统的层级制度
有亲密关系身份而地位被排除
离婚的优先权
异议
组织内的层级次序
拒绝生育的决定
“选择,还是放弃”
拒绝生育对伴侣关系的后果
争执
孩子学业成绩差
转移的悲伤
家庭系统排列:女儿代表了父亲已故的妹妹
以不幸作为补偿
在较高的层面来补偿
通过承认和尊敬来补偿
家庭系统排列:接受自己的生命,即使许多人为之付出代价
故事:他们来了
承认个人的罪恶感并以此作为力量的来源
为父亲保留面子
受苦比接受解决方法更容易
谦卑的解决方法会带来痛楚
孩子与父母的联系被中断
肩膀的疼痛
挥之不去的念头
家庭系统排列:母亲恐吓要和孩子一同自杀
家族中谋杀和恐吓杀人的后果
丧失归属权的人必须离开
有益与无益的问题
治疗师在做家庭系统排列工作时的责任
观察过程而非结果
在家庭系统排列中与其他人的牵连纠葛
母亲的自杀恐吓
故事:终结
攸关生死大事
坟墓
家庭系统排列:被排除的舅公和被鄙视的舅舅
家族系统的成员
联合组成的命运共同体:生还者与死难者,加害者与受害者
妻子恐吓要自杀
家庭系统排列:女儿代表了父亲从前的未婚妻
对孩子最好的位置
无意识地认同了父母之前的伴侣
对上帝的忧虑
母亲吸毒,孩子的监护权应归谁?
导致成瘾行为的原因
以成瘾行为作为赎罪的方法
直觉取决于爱
企图以成瘾行为自杀
与母亲的联系具有治疗性
孩子与父母中断联系时的解决方法
通过父母
通过父母的代表
深深地鞠躬
超越与父母的联系
第二天
接收受害者的角色并以此作为报复的手段
再次肯定
平衡
出人意料的痊愈
友善的感觉
识别双重转移
家庭系统排列:解决双重转移
错误的宽恕
双重转移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系统排列:残废的哥哥与不被承认的异母哥哥都死于幼年
故事:圆满
无望的挣扎
承接他人的悲伤使得自己脆弱
在排列时的心理建设
快乐的压力一
离婚与罪恶感
孩子经常为父母不负责任的离异而赎罪
通过赎罪强制补偿
以罪恶感否认事实真相
经由性爱的连结
在母亲的影响范围之内
家庭中不同方式的施与受
甜蜜的负担
家庭系统排列:父亲是私生子,祖父被家族排除在外
当孩子承担了父母之一的角色
女性因分娩而死的赎罪
故事:幻象
父与子
从未知晓的祖父
荣耀自己的母亲
替代的热情
家庭系统排列:女儿认同了父亲以前的未婚妻
主观与客观的僭越
对父亲的渴望
家庭中丈夫优先,还是妻子优先-
女人跟随男人,男人服务女人
无望的爱
我一定对你做过什么错事,才会使我对你如此愤怒
以愤怒作为对抗痛苦的防卫
愤怒的克制
不同种类的愤怒
谨慎与勇敢
家庭系统排列:儿子代表母亲以前的未婚夫
平衡的系统观念
各种不同的良知
故事:清白
良知与补偿
建设性与破坏性的平衡
补偿的限制
透过感激和谦卑达到平衡
持久的清晰
逝者如斯回归平静
只有灰烬留下
背疼已经消失
家庭系统排列:不平等的伴侣关系及补偿法则
妒忌与补偿
清白感与罪恶感
婚姻中的忠与不忠
承接而来的报复感觉
对于清白的深入思考
送给母亲的礼物
危机达到高峰之后最容易解决
家庭系统排列:另一个画面
第三天
轮流发言
假想的症状
恰如其分
如释重负
代价高昂
基本感觉及改变它的方法
经由爱得到和平
不为人知的幸福
另一种知识
施而不受
新的观点
对于关系的无益空想
伴侣关系中的施与受
让压力得以疏导
宗教上的问题
哀悼死于集中营的姑姑
尊敬残障孩童的父母
僭越及其后果
迈向幸福途中
对生育的抉择
吸烟的决定
消除头痛
荣耀自己的父亲——上帝位于父亲身后
拒绝接受补偿
家庭系统排列:最小的女儿对外婆的认同
有代价和没有代价的继承一
家庭系统排列:在命运的掌握之中
简短的轮流发言
以双脚稳固地站立
想要逃避丰富的情感
完整与圆满
故事:天下无不散的筵席
喜欢与尊敬
不卑不亢的真平等
通过清楚的表达得到和解
保持专注
自制,带着专注与活力
清白感的界限
活在当下的解脱
注意内在运作的过程
如何帮助乱伦的受害者
如何帮助乱伦的加害者
故事:静止
关于道德上的义愤
故事:红杏出墙
家庭系统排列:以上帝姿态出现的女人何以缩小格局
故事:幸运不常在
女人与男人
与上帝脱离关系
故事:更强大的信念
家庭系统排列:祖父母在集中营里被杀;而外祖父母因藏匿得以存活
生命的恩典
家庭系统排列:寻找并且承认早逝的父亲
家庭系统排列:适当的离异
错误事件所隐藏的祝福
下一步
亲密与约束
母亲与孩子
为年老的父母做适当的安排
勇于为所当为
展望未来
故事:世界之道
敬重曾经做过的
归属权的秩序
针对家庭治疗师所举办之工作坊
解决之道犹如宗教实践
家庭系统排列:不孕的女人收养一个小孩
代价
归属权的等级制度
异议
孩子有归属父母的权利
焦点在受害者及孩童身上,而非加害者
下一步
借由终止而得到解决之道
震惊而恐怖
同情和遗忘
耳闻与眼见
同样的罪恶有着同样的结果
异议妨碍解决之道
洞察力与行动力
继承而来的孩子
家庭系统排列:男人同意私生女继父的收养权
故事:天堂与人间
疾病与健康的系统条件
“医疗与宗教”国际会议中
针对重症患者及其医师
和治疗师所举办的研讨会
介绍性的演讲:信念促成疾病,醒悟便得康复
天和地
命运共同体
家族忠诚及其后果
渴望平衡
疾病跟随深切渴望而来
“宁愿是我而不是你”
睿智的爱
“我将代替你离去”
“虽然你离去,我仍然留下来”
“我将随你而去”
“我将继续再活一段时间”
导致疾病的信念
以爱康复
故事:信念与爱
以疾病作为赎罪
以赎罪作为补偿却加倍了不幸
补偿的治疗方法
和解比赎罪更好
人世间的罪恶是会消逝的
疾病乃是企图为他人赎罪
疾病乃是拒绝荣耀自己父母的结果
荣耀自己的父母便是荣耀人地
故事:不在与存在
研讨会
家庭系统排列:“我将跟随你”
家庭系统排列:母亲跟随残障的孩子步入死亡
家庭系统排列:宁愿死去也不向自己的父亲鞠躬
家庭系统排列:小儿麻痹症、不易受孕及难产的后果
家庭系统排列:异性认同
同性恋者及精神病患者的异性认同
从认同母亲的恋人转成支持父亲
知识必须产生行动
家庭系统排列:“宁愿是我而不是你”
家庭系统排列经由内在画面发生效用
“正确的事”
使用象征性物品做家庭系统排列
家庭系统排列:大哥夭折,二哥自杀
出于爱的动机而自杀
以责备他人作为抗拒痛苦的防卫
拒绝回答
当母亲自杀时
当事人何时进入排列?
去世的人和活着的人在排列中应有多少距离?
家庭系统排列:吸毒的女儿——系统中缺少男性元素
子女跟随父亲就像妻子跟随其丈夫
家庭系统排列:对男人毫不关心
现在优先于过去
孩子代表父母从前的伴侣
因婚外情出生的孩子
堕胎与其他子女无关
没有解决之道时将会如何?
家家庭系统排列:儿子遭遇一连串的意外
——“亲爱的父亲,我将代替你死去”
家庭系统排列:患厌食症的女儿
——“亲爱的父亲,我将代替你离去”
过食呕吐症
与上天的旨意及恩惠和谐一致
故事:知识与智慧
答客问
从系统的角度看问题和命运
老师及其影响
家庭系统排列
“看”
对“看”的保留意见
米尔顿·艾瑞克森的催眠疗法
故事
个人经验
洞见

平衡与补偿
归属的平等权利
家族中疾病的起因及治疗
重要的进行步骤
采取领导
直到极限
信任真相,即使真相令人震惊
制止当事人描述问题
跟着能量走
以最小值来工作
终止工作
禁止好奇心
不需要证明成功
当下即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贴 《爱的序位》读书笔记(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