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升职,加薪,你恭喜,我很受用。关于这个话题,你不觉得你已经越来越偏激,跑题了?德国的主流价 ...
觉得这个mm好强势啊,lz只是感叹一下失落(没有批判谁),你干嘛非得教育人家不要感叹应该像你一样融入呢。我作为旁观者,就觉得仿佛一个佛教徒因为种种原因只能跟一群基督徒一起生活,想找另外一些同样处境的佛教徒感叹一下失落,却被一个无信仰的人教训说“你为什么就不能信佛的同时也信基督呢”。生活本来就不是完美的,有人选择顺其自然,有人选择积极改变,本来就是性格使然,有何对错高低之分。
wo
本帖最后由 lovesummerwine 于 2013-4-15 14:25 编辑fuchslica 发表于 2013-4-15 13: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觉得这个mm好强势啊,lz只是感叹一下失落(没有批判谁),你干嘛非得教育人家不要感叹应该像你一样融入呢 ...
生活本来就不是完美的,有人选择顺其自然,有人选择积极改变,本来就是性格使然,有何对错高低之分。
其实我想表达的就是你这句话。我本就是强调,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可是楼主一定要把我定义成抛弃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根基的叛徒{:5_334:}
你真不用担心,其实楼主自己都说了,她融入的比很多中国人都好。我其实还附和了下她回忆的感叹,可她并不做任何回应,只单独对多元文化的问题是共存还是加缝生存来把我狠评了下。 lovesummerwine 发表于 2013-4-15 14: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实我想表达的就是你这句话。我本就是强调,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可是楼主一定要把我定义成抛 ...
我公平地说一句,确实是你先开始教育lz的...
还是那个例子,人家一佛教徒开个楼跟教友交交心,一个无信仰的跑来说“既来之则安之,基督教也很有意思的,反正你们的佛教也没落了,不如改信基督吧”,人家lz能待见你么。
你的“既来之则安之“是安于外部环境,实则为改变自己的内心,lz愿意顺其自然安于自己的成长背景,跟外部环境保持一定距离,根本是两种选择嘛,何必说服对方按自己的选择来生活? 本帖最后由 lovesummerwine 于 2013-4-15 14:58 编辑
fuchslica 发表于 2013-4-15 14: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公平地说一句,确实是你先开始教育lz的...
还是那个例子,人家一佛教徒开个楼跟教友交交心,一个无信 ...
{:5_344:} 我觉得好委曲啊
来吧,给你看下,我第一个想"教育"楼主的内容,
Joy2000 发表于 2013-4-10 15: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是冲突,而是社会环境跟自己的背景文化不一致,顺着这边的价值观生活,对这边流行的东西没有共鸣,人嘛 ...
我觉得人走出家门, 就要准备好接受多种文化的心态.
德国的价值观, 流行的文化, 也有可取之处. 我也经常陪老公, 陪公婆一起看音乐剧,舞台剧,还有一些演唱会, 我觉得也很有意思.
刚去看的.ABBA, QUEEN 演唱会.很多歌, 都是我小时候都听过,很熟悉, 只是后来才知道出自哪个乐队的. 这时候共鸣就很多.
你那例子,我真没太看懂。没明白跟我和楼主争吵有多大关联. 原谅我才疏学浅{:5_371:}
我就是觉得太刻意的强调生活中失去的失落感,没有太大意义。可能我这人实在没心没肺的。把我扔到非洲,也能茁壮成长,没准也能叫嚣着说,没觉得有文化差异,更没准能找个啥部落族长的儿子,成婚,生一堆娃来{:5_387:} lovesummerwine 发表于 2013-4-15 14: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觉得好委曲啊
来吧,给你看下,我第一个想"教育"楼主的内容,
换个例子吧:假设你跟lz都是成年以后才搬到上海生活的四川人,都过得挺好,只是lz忍不住感叹身边缺了几个正宗的川菜馆,顺带回味了几道小时候爱吃的家常菜。你突然跳出来说,既然住在上海,就别惦记川菜给自己添堵了,我吃本帮菜也觉得很好,还嫌川菜太油腻辛辣不健康呢,我爸妈在四川老家都吃本帮菜,我外公还自己做呢。你说,lz除了能恭喜你成功换了一个江浙胃还能说啥?
本来就是Geschmackssache,对很多人来说口味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关键是人家也不想改),人家也没有因此就不活或者活不下去了,你好歹容忍别人失落一下吧。 本帖最后由 lovesummerwine 于 2013-4-15 15:37 编辑
挺好一贴子,我也想跟着凑热闹感慨下的。结果发表了稍微不同的感受,就被批了。我本意也不是一定要争论个谁对谁错,文化落差,文化边缘理论如何如何的。每个人的感受都不同,心态不同。到此,不争论了。
我也是那代人,能得到共鸣的机会太少了。就是周围的好朋友,偶然谈起过,可是有附和的却也不多,倒是有跟我聊催建啊,赵传,Beyond乐队, 除了黄家驹给我很深的印象外,我能说的就比较少,喜欢的音乐风格不同。
阿梅去世的时候,我翻了好多她的旧歌,旧电影, 看的心理酸楚. 哥哥自杀消息播出的那天是愚人节,我打电话跟我妈说,她都很震惊,那时候我们只能查网上各种消息去证实真的还是假的, 我还有个香港同学一起在这边读书,我还去找她证实了。她说电话问了家里,说是真的。 当时把我给伤心的。
当年的那些老歌,我随口都能唱出来,歌词一点都没忘记,新鸳鸯蝴碟梦, 沧海一声笑,小虎队在大陆销售的第一张专辑,爱,那时候都唱疯了,我还上台唱过他们的歌表演过。 还有24届奥运会的主题曲,汉城开的那届,歌名是 hand in hand,我也表演过.
还有卡朋特兄妹的一首歌,Yesterday once more, 当时特别流行,我现在还能把第一段全唱出来。{:5_392:}
fuchslica 发表于 2013-4-15 15: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换个例子吧:假设你跟lz都是成年以后才搬到上海生活的四川人,都过得挺好,只是lz忍不住感叹身边缺了几个 ...
本来就是论坛,有啥就说啥,我又不认识她,她不接受也就算了,干吗老是追着,上纲上线的批判我啊,还恭喜我,那么敏感干吗,连融合,边缘理论都搬出来。
还是谢谢你的热心哈。我这人说话直。我女朋友一跟我抱怨她老公啥的,我就劝她,要不你离婚从新找个吧,我帮你登广告。 然后就被她狂骂,说我诚心拆散婚姻,不得好死. 我说,你看,分还不行,那你别老跟我叽歪。要么你修理他,要么修理你自己。{:5_387:}
Joy2000 发表于 2013-4-9 22: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今天感慨一下下,明天就好。本来我想写个武侠小说讨论帖,这下完全跑题了。嘿嘿。
你好可爱啊!!!哈哈 hh2 发表于 2013-4-9 22: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lz忘记了,尽管武侠小说和粤语歌在中国获得很大共鸣,但都不是中国的、而是英国侵略军铁蹄下,半殖民地半封 ...
你又往婚版里的纯情扔政治的沙粒了。{:5_387:}
不管小说和粤语歌从哪而来, 共鸣就是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