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厨 发表于 2013-6-8 19:11

高级顾问,估计是Senior consultant,职位实在不高。等混成高级经理再来说吧

变易不易 发表于 2013-6-8 19:24

QCheng1 发表于 2013-6-6 11:14
一个20多岁的人替别人指点人生?呵呵,我觉得有点搞笑。LZ自己都没有多少人生经
历和生活阅历,有什么能力 ...

+++

flax 发表于 2013-6-10 10:40

kleinekatze 发表于 2013-6-5 15:50
大家好,LZ又回来了。

这个帖子貌似人气很高嘛,这么多人争先恐后的回帖,惊动了LZ留在德国的高富帅朋 ...

啥时候说这个化工的案例
我有兴趣

DE567 发表于 2013-6-17 22:41

+1

xh2011 发表于 2013-6-19 22:51

楼主继续更新

fridayshow 发表于 2013-6-20 19:56

我进来看了看楼主头像和帖子。直接回完这个就关掉
还这么多人回帖,何必呢
楼主典型是来发泄和求虐的
微博上有个名人叫留一手,你去找他较劲更有趣多了

stella2ma2 发表于 2013-6-28 01:48

德国足球加油 发表于 2013-6-2 22:40
楼主找骂贴。
来德国的大多数是些国内23线城市的23流学校的没背景没能力的屌丝,在德国虽然要和一帮土人东 ...

赞同。来了德国后发现,留德的中国人平均水平都一般(当然我也属于一般的。。)。因为自身能力一般,所以就着德国的大锅饭觉得好而已。这个帖子里有些人说话太过偏激。根本不了解咨询行业。说什么空降个海外华人,咨询行业的高管都是一层层做上去的,哪里来的空降?就算空降也是在海外一层层做上去的。

utaying 发表于 2015-4-30 23:05

kleinekatze 发表于 2013-6-3 19:16
1. 为什么不能?思路先别僵化。IT consulting和digital transformation consulting是咨询业甚至是未来 ...

说得对,这就是一个靠专业吃饭的时代。德国适合养老,它在吃老本,亚洲才是二十一世纪的焦点。希望楼主分享更多成功朋友的案例。

utaying 发表于 2015-4-30 23:07

感恩 ^^

抓紧时间 发表于 2015-4-30 23:24

utaying 发表于 2015-4-30 23:05
说得对,这就是一个靠专业吃饭的时代。德国适合养老,它在吃老本,亚洲才是二十一世纪的焦点。希望楼主分 ...

现在确实是一个靠专业吃饭的时代,但趋势是各项公司都把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也就是consulting大行其道的趋势。
德国是吃老本,中国三十年后一样是吃老本

utaying 发表于 2015-4-30 23:38

抓紧时间 发表于 2015-4-30 23:24
现在确实是一个靠专业吃饭的时代,但趋势是各项公司都把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也就是consulting大行其道的 ...

我个人认为,德语与中国差距不止30年,中国如果只靠一代人发展,起码我认为很难。两国差距起码200-300年,我指一个相对成熟的学术体系起码靠几代人完成。这个是中国最缺的,说白了是教育。物质上发展得太快,精神上还来不及跟上。但几年后的管理体系是可以通过经验趋于完善的。

抓紧时间 发表于 2015-4-30 23:42

utaying 发表于 2015-4-30 23:38
我个人认为,德语与中国差距不止30年,中国如果只靠一代人发展,起码我认为很难。两国差距起码200-300年 ...

几十几百年我们不细说,谁也不会去等这个。
人生就是几十年,过好自己的日子,实现个人抱负

lllmmm 发表于 2015-5-1 14:16

kleinekatze 发表于 2013-6-2 16:52
对于一种观点,有智慧的人会思考,不管最终证实或证伪都会在思考过程中汲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而愚蠢的人会 ...

想问下lz,如果你没有这一年在德国的工作经验,那你还能在国内找到现在一样好的工作吗?

shuichi 发表于 2015-6-1 18:47

我也是sb了。。读专业时候就没想过自己喜不喜欢这个专业,找工作时候光想着,混一个实习证明也好的。。我现在就想房子快点出手然后回国

xianwubo 发表于 2015-6-1 21:25

小牛拉车 发表于 2013-6-2 18:40
kleinekatze在德国你不也是遵从执行吗,德国人制定标准又不是你制定,回国你的tier就不一样了,同样时间 ...

看完你的回复,让我想起鹿鼎记中的一个段子,少林寺老和尚教韦爵爷武功的时候,总是纠结少林功夫注重内功,没有个10多年的内功修为,不可能练习拳法技巧。韦爵爷跟老和尚说,就只学拳法技巧就够用了。
1.韦爵爷要应付的是个武功平常的姑娘,2.他脑子灵活,能说会道,武功上打不过还可以靠嘴取胜。
希望你能理解。

小牛拉车 发表于 2015-6-1 21:30

本帖最后由 小牛拉车 于 2015-6-1 21:43 编辑

xianwubo 发表于 2015-6-1 21:25
看完你的回复,让我想起鹿鼎记中的一个段子,少林寺老和尚教韦爵爷武功的时候,总是纠结少林功夫注重内功 ...

2013年的6月2日的帖子 。。。。。
居然正好2周年

你说的有道理
总结下来就是
Made in China

PS: 两年过去了忍不住多说两点
但是中国人这种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巧取钻营的
后发制人策略
固然可以在很多产业上追上甚至挤走欧美
但是很难能成为开拓和领军人物
往往是欧美出了开拓性的革命性的产品,但是因为成本和策略等原因
被中国人接手或者胜出

但是一旦离开欧美的
中国人怎么办?
你辛辛苦苦做的再大 人家用代差也可以轻松秒杀你
质量质量 质在量前

韦小宝糊弄个女人可以 糊弄个皇上也可以 甚至可以糊弄天下
可是真正的强敌,比如八国联军一来糊弄谁去?

抓紧时间 发表于 2015-6-1 21:58

直接回国,差的可能只给5万,好的可以超过20万。
在德国找,差的是3万欧,好的有6万欧。

只能说国内给的起薪差距比德国大,提升空间可能比德国大。但谁能保证一回国就能找到高薪工作,且以后发展的也好?

xianwubo 发表于 2015-6-3 14:54

小牛拉车 发表于 2015-6-1 21:30
2013年的6月2日的帖子 。。。。。
居然正好2周年



没注意时间,原来一不小心挖坟了。。。{:5_329:}
你说的有道理,但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中国经历了几百年科技上的落后,现在正在逐步追赶,在某些领域现在中国人掌握的技术不差。追赶是一个过程,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只要继续努力缩短差距就行了。
借鉴学习可能是一时之事,你把这个过程看的过于严重了,。当年英国人开发了航母蒸汽弹射技术,就是因为成本和策略的原因,自己没有应用,直接把专利卖给了美国人。现在美国航母上都是弹射起飞装置,已经发展了几代后续产品,离开了英国人也一样玩的转。
商场如战场,战略层面大于战术作用,想要取胜就要全面利用自己的优势。中国目前的“山寨”擅长的是抄袭加整合功能,产品功能更多更全,价格还更便宜,妥妥是竞争优势,为什么不用。斗跨对方再兼并,技术及人员为我所用,有什么不好?
老话,地球离开了谁都继续转,无论个人还是种族。

小牛拉车 发表于 2015-6-3 15:30

xianwubo 发表于 2015-6-3 14:54
没注意时间,原来一不小心挖坟了。。。
你说的有道理,但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中国经历了几 ...

我还真希望我的观点错了
那就是国家之幸 民族之幸了

zzhissars 发表于 2015-6-3 15:43

想回国的趁早回 想留下的好好干 生活蛮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去走什么样的路 so easy

抓紧时间 发表于 2015-6-3 21:02

shuichi 发表于 2015-6-1 18:47
我也是sb了。。读专业时候就没想过自己喜不喜欢这个专业,找工作时候光想着,混一个实习证明也好的。。我现 ...

读了什么专业? 后来去炒房了?

高山流水2000 发表于 2015-6-3 21:23

楼主的论点,我是认同的。我毕业后直接回国工作了三年,国内的发展飞快,就待遇和环境,一线城市不比德国差,但是空气和饮食你就不要比了,还有孩子学习的压力也超级大。现在我因为家庭原因重新回到德国,感觉还是国内的日子更开心,没有文化差异,更能享受生活的快乐和悲伤。
三年前我回国的时候,外国的研发中心向中国转移,刚刚开始,现在也还在建设阶段。如果再晚回去,机会会越来越少。反观德国,和我同期毕业的博士生,只有一个人可以继续从事研发工作,其他人都转作管理。德国人都难找到工作,留给中国人的机会就更少了。
机会在中国,你们都是人才,回去吧,好好享受国内的生活,贡献你们的才智。

高山流水2000 发表于 2015-6-3 21:26

楼主一片好心!而且对事物认识深刻,虽然我可能比你年长,但是自叹不如!

抓紧时间 发表于 2015-6-3 21:27

高山流水2000 发表于 2015-6-3 21:23
楼主的论点,我是认同的。我毕业后直接回国工作了三年,国内的发展飞快,就待遇和环境,一线城市不比德国差 ...

现在已经晚了,但回国和留在德国都是风险很大。
国内给新人5万到20万都有可能,谁也不能保证回国起码拿个平均数

高山流水2000 发表于 2015-6-3 21:36

对于中国的发展,大家不要质疑。给你们一个例子,我所在的公司,在西班牙,美国和中国都有研发中心,我工作期间,中国的部门攻克了几个大的项目,另总部对我们刮目相看,外国人到我们这里交流,也主动帮我们买进口的设备。美国的研发中心,人员越来越少。而中国由原来的4个博士,现在发展到了12个。
虽然这只是一点,但是也可以看出整个趋势。外国人的日子越来越难混了,中国人的机会来了。

中国的发展靠的是你们。

woai_wojia 发表于 2015-6-3 21:49

跟着明路进来了

xianwubo 发表于 2015-6-7 12:39

小牛拉车 发表于 2015-6-3 15:30
我还真希望我的观点错了
那就是国家之幸 民族之幸了

中国制造会成为第二个德国制造的。

小牛拉车 发表于 2015-6-7 14:46

xianwubo 发表于 2015-6-7 12:39
中国制造会成为第二个德国制造的。

期待着。。。。。。。。。。。。。。。。

抓紧时间 发表于 2015-6-7 15:14

小牛拉车 发表于 2015-6-7 14:52
有些人必须说自己开心。。。。。。
因为必须要证明自己的决定是对的



“要钱 要权 甚至要女人 就早点回国吧”这话真没错。

但这句话后面的价值观我是不赞同的

Methus 发表于 2015-6-7 15:39

本帖最后由 Methus 于 2015-6-7 16:10 编辑

我非常赞同楼主的所有观点! 一个人有能力有想法在哪里都可以风声水起,这是无可厚非到的。现在的发展中心已经在中国,有梦想的年轻人会在自己的祖国走的更好。我在德国见过很多想留在这里的人,说德国社会环境和福利怎么好,这确实是。但我想有能力的年轻人追求的还是一种看得到的变化。 德国没必要被神话, 中国也正在变好。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那些想毕业工作3-5年后再回国的,我给你们指条明路吧(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