嬲嬲嬲
发表于 2013-9-6 22:49
凌波不过横塘路 发表于 2013-9-6 23:44
看完这贴,发现最偏执的是你啊
无所谓啦,我坚持我的观点,我的对立面也没放弃他们的观点,谁都没有妥协,可见偏执的不是我一个,我只是看上去气势强一点,但对方也做到了寸土不让,哪怕很低调。
我是看实际的,不是看气势的。所以,对方的偏执一点不比我差,不存在谁最偏执。
凌波不过横塘路
发表于 2013-9-6 22:58
嬲嬲嬲 发表于 2013-9-6 23:43
你怎么不早问啊,我都毕业那么多年了,上哪打听她哪里毕业的呀。她现在哪里高就,我更不知道了。
现在问也不迟啊,你上学时她在哪里高就啊?我好奇的是这一条
“2. 她竟然主动给孩子吃冰淇淋巧克力,这是在错误的诱导孩子,说的严重点是违法的,虽然肯定不是犯罪的。关于引导未成年人这点,我记得公法课上一个德国女老师说她的孩子,她说法律不允许她做为母亲在超市主动打开各种冰柜诱导孩子拿冰淇淋,这绝对是给孩子错误的教育。具体违反了哪条德国宪法,我上课也没听仔细,因为这条不考,只是记住了这个故事。”
——你们学校请的公法老师居然能讲出这个理论来。打开冰柜让孩子拿冰淇淋,她说这是错误的教育,那很有可能,但是她居然能说这是违法的,而且都扯到宪法了,我震惊了。
凌波不过横塘路
发表于 2013-9-6 23:00
嬲嬲嬲 发表于 2013-9-6 23:49
无所谓啦,我坚持我的观点,我的对立面也没放弃他们的观点,谁都没有妥协,可见偏执的不是我一个,我只是 ...
你这是个悖论。你偏执+你的对立面也没放弃自己的观点, 这个并不等于 你的对立面也偏执。这与气势无关呐,更多的是与你的观点有关。
嬲嬲嬲
发表于 2013-9-6 23:06
凌波不过横塘路 发表于 2013-9-6 23:58
现在问也不迟啊,你上学时她在哪里高就啊?我好奇的是这一条
“2. 她竟然主动给孩子吃冰淇淋巧克力, ...
我就知道你问的是我在哪里上学,所以故意不说的。你可以问,我可以不说。我也不知道你在哪里上学呀。
嗯,是的,她确实是在公法课上讲的。公法里的条文都是很高度概括的,提纲契领的,很不好理解,比如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就是并不能直接从这条幻化出你的具体行为错在哪里,该受到怎么样的法律惩罚。所以,她举些例子说明每条的主旨是讲什么。
嬲嬲嬲
发表于 2013-9-6 23:07
凌波不过横塘路 发表于 2013-9-7 00:00
你这是个悖论。你偏执+你的对立面也没放弃自己的观点, 这个并不等于 你的对立面也偏执。这与气势无关呐 ...
那是你的看法。你可以说我偏执,我也可以说你偏执。嘴巴人人都有。
凌波不过横塘路
发表于 2013-9-6 23:16
嬲嬲嬲 发表于 2013-9-7 00:06
我就知道你问的是我在哪里上学,所以故意不说的。你可以问,我可以不说。我也不知道你在哪里上学呀。
...
呃,公法分基本法和行政法,这俩法的课我都上过考试也考过。我不认为很难理解。公法概括性是很高,但是每一条法条都可以应用来说明某个被指控的行政行为或者政府行为可能错在哪里。我绞尽脑汁也回忆不起基本法或者行政法里有一条主旨与你说的你们公法老师所讲的这个例子有关。
凌波不过横塘路
发表于 2013-9-6 23:17
嬲嬲嬲 发表于 2013-9-7 00:07
那是你的看法。你可以说我偏执,我也可以说你偏执。嘴巴人人都有。
嘴巴人人都有没错,不过谁是否偏执可不是一张嘴就能定性的。
嬲嬲嬲
发表于 2013-9-6 23:24
凌波不过横塘路 发表于 2013-9-7 00:17
嘴巴人人都有没错,不过谁是否偏执可不是一张嘴就能定性的。
所以你说我偏执根本就不算数的,我根本无所谓
嬲嬲嬲
发表于 2013-9-6 23:26
凌波不过横塘路 发表于 2013-9-7 00:16
呃,公法分基本法和行政法,这俩法的课我都上过考试也考过。我不认为很难理解。公法概括性是很高,但是每 ...
说实话我也想不起来哪条公法与此有关,我承认我上课不认真,只顾听故事,没好好学
飞天奶猪123
发表于 2013-9-7 00:09
无与伦比的好笑 发表于 2013-9-6 11:50
社会上那么多流浪的,不回家的孩子,警察都是求着他们父母把孩子领回家去养,那些德国人根本也无所谓,也 ...
给你讲我邻居的真实案例吧。
我们家隔壁的邻居去年刚搬过来,一个爷爷带着一个孙女,小女孩8岁。小女孩经常来我家玩,他爷爷很喜欢聊天,后来在陆陆续续的接触中知道了他们家的大致情况。
小女孩有2个姐姐,她爸妈感情本身就有问题,几次离婚又复合,她妈妈经常打孩子,3个孩子都打,后来被Jugendamt知道了,3个孩子被强行带走,而且规定不允许接近孩子,包括探望,不止是打人的母亲,父亲也不可以,当然不知道这个中间是不是还有其他的事情,人家没说,我们也没问,但是主要原因是打孩子。
3个姐妹被分到了3个寄养家庭,可以相互之间联系,但是因为年纪都比较小,所以相互也没什么联系。住我家隔壁的这个女孩去年寄养家庭的夫妻离婚了。面临着被送到另外一个被寄养家庭的问题,后来爷爷知道了,说3个我养不起,我就养一个吧。然后现在把这个领回家了,最近正在做一个领养的手续。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