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6-6-16 08:22
本帖最后由 澜风抚袖 于 2016-6-16 09:30 编辑
博士祭酒 发表于 2016-6-16 09:17
非常同意楼上的观点。要有全球化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不要总拿政治地域来框死自己。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 ...
其实,美国根本就没有这种融入要求,如果你去过美国,就会很快看到,美国有很多各种人聚居区,
很多这些聚居区用的根本就是自己的语言,美国比德国差吗?
而且,西方人其实最喜欢人有自己的Position, 点头哈腰的假洋鬼子才最让人瞧不起。
这个和根正苗红的爱国主义情怀没关系,而是,正是因为我理解西方文化保护自由的精髓,所以,
提倡每个人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保持自我。而不是像你那样在融合的名义下的要求别人抹杀自我。
美国怎么就没这个问题?
你楼上那个,根本没理解我的意思。
你去看看我给她的回复。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6-6-16 08:37
博士祭酒 发表于 2016-6-16 09:17
非常同意楼上的观点。要有全球化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不要总拿政治地域来框死自己。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 ...
我觉得你真可笑,如果融入得像德国人一样,你不过是接受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思维,你又怎么国际化?
你非常德国化,那你就排斥了别的文化对你的影响。
所以,接受部分德国的东西,还保留部分自己的文化,才可能国际化。
你的逻辑太可笑,那么大硬伤{:5_319:}
我不是笨猫
发表于 2016-6-16 08:53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6-6-16 09:22
其实,美国根本就没有这种融入要求,如果你去过美国,就会很快看到,美国有很多各种人聚居区,
很多这些 ...
你的意思是说理解和适应别国的文化是对异族点头哈腰?说你极端你还不承认。你说的好像很一板一眼,其实你心里对德国文化不认同的多。其实也没什么。不过你举美国的例子恰恰举反了。美国确实有黑人区有白人区有西班牙语区。但是你真的觉得这是好事?美国的这些少数民族区域基本上就是不同种族的贫民窟。你可以说这些人是因为穷没条件接受教育,但也可以说是这些人不肯接受美国价值观和文化,所以被边缘化了。
fangxiao100
发表于 2016-6-16 08:59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6-6-16 09:37
我觉得你真可笑,如果融入得像德国人一样,你不过是接受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思维,你又怎么国际化?
你非常 ...
你和一个不拿现实说话,而只是拿自认为的对的空话的人争辩,不是自我糟蹋么?
有那个闲工夫,干点什么不好。
暮色港湾
发表于 2016-6-16 09:02
adbks 发表于 2016-6-15 19:20
当然,有可能他们半夜开窗,我不排除这个可能性。我虽然时不时地观察一下,但是确实没有24小时候着。如果 ...
我后来想起,在斯图市区里的住宅区确实有这种感觉,特别是楼层低的,几乎家家都有装外面的金属卷帘,一到晚上就全拉下来,好像是怕贼也怕陌生人朝里看,可以想象这个城市经历过大量外地人涌入的新兴工业时代。不过在郊区或者旁边的小卫星城,就要好很多。
PS. 关于开窗习惯,要是我有这个疑问,肯定找当地熟人求证下,不需要自己24小时候着:)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6-6-16 09:05
我不是笨猫 发表于 2016-6-16 09:53
你的意思是说理解和适应别国的文化是对异族点头哈腰?说你极端你还不承认。你说的好像很一板一眼,其实你 ...
极端的人很难理解别人的观点,理解不了就把别人当极端。和那个校长一个样。
这就是为什么这个校长的言论被那么多人批评的原因。{:5_387:}
对德国有很多文化不认同有什么奇怪,对中国文化,我也有很多不认同的地方,但吃的,我很认同。
并没有法律规定,我一定要对德国文化有很多认同才可以生活在这里,才可以开心。
你大概不懂人的自由选择这个命题。
我说过,我选择我需要的生活元素,但德国文化不是我需要的,德国一些硬件条件是我需要的。
而德国法律也允许这样的选择,我也遵守德国的法律,贡献自己的力量保持良好的硬件条件,不就行了。
你确定,在美国,只有少数族裔种族的贫民窟?
其实,我在那里看到很多亚洲人聚居区,挺漂亮整洁的
那你怎么理解美国犹太人这个少数族裔的生活条件,贫民窟?{:5_387:}
博士祭酒
发表于 2016-6-16 09:16
本帖最后由 博士祭酒 于 2016-6-16 10:25 编辑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6-6-16 09:37
我觉得你真可笑,如果融入得像德国人一样,你不过是接受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思维,你又怎么国际化?
你非常 ...
抱歉,是你对于社会融合的概念理解有误。
所谓融入或者融合(社会学概念),不是让你变成德国人,而是指原文化与流入地文化融合到一起,互相渗透,形成一种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新意的社会文化体系。不是让你成为德国人,实际上,你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德国人。融入强调的是要积极参与到社会中去。而不是躲在自己的文化安全区里。图书馆宿舍两点一线的生活。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6-6-16 09:18
几个伪国际主义者,要求大家完全融入德国,接受德国文化,抹杀个人特性
但如果完全融入德国,全盘接受德国文化,又何谈国际化?应该称为德国化,而不是国际化!
西方的文化精髓之一就是保持自我,到了中国人,这些伪国际主义者就不懂这个原则了
就要求中国人像德国人一样,那才叫国际化,哈哈哈
这是那门子的(单一国家单向)国际化???
和逻辑有硬伤的人说话真累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6-6-16 09:20
博士祭酒 发表于 2016-6-16 10:16
抱歉,是你自己对于所谓社会融合的概念理解有误。
所谓融入或者融合,不是让你变成德国人,而是指原文 ...
每人定义的文化安全区不同,不能是你定义的就是标准,别人的就是错的
这是你的认识错误
符合法律框架下,选择自己的安全区是个人权力,现在你懂了吗?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6-6-16 09:24
博士祭酒 发表于 2016-6-16 10:16
抱歉,是你对于社会融合的概念理解有误。
所谓融入或者融合,不是让你变成德国人,而是指原文化与流入 ...
不过,从你这段话,还是可以看出来,经过我几次提醒什么才是真正的国际化
你开始有点悟了
这在任何一个有外来文化的社会都很难完全协调,矛盾不可避免
让别人来就要彼此要宽容,这个校长的言论很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