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19-11-18 20:51
本帖最后由 shrek_munich 于 2019-11-18 19:52 编辑
野韭菜 发表于 2019-11-18 16:09
我外派合同里面,物价补助指数是1.14,也就是说公司计算外派地物价比德国公司所在地贵百分之十四。。。
...
单纯超市的肉菜,我说了比德国贵,但是就这些你能吃出多少钱?另外北美的亚超比德国发达,我在北美的时候基本上蔬菜都是亚超买中国人习惯的,生活用品去costco。
保险我不清楚别家,我当时用的除了药要掏一点别的全cover,药在costco药房买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19-11-18 20:56
lizhang2016 发表于 2019-11-18 16:50
我想起我一个表哥,真实的例子。
80年代浙大硕士毕业,为瑞士一家药厂工作,最后的职位是华东区CEO。80年 ...
瑞士药厂无非罗氏和诺华,既然是ceo,这也算半个公众人物了吧,刚好我在这两家都有大量的朋友,你来个名字呗?
另外他这个生活和不生孩子有什么关系?药厂压力又没那么大,家里好几个的比比皆是,他自己不生别怪钱多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19-11-18 20:58
hiahia哈 发表于 2019-11-18 13:36
你确实不需要父母官。
可是你别把自己当白人,因为你的父母亲戚都是中国人,他们脑子里都有那一套道德。
我干嘛要把自己当白人?
父母亲戚怎么想我还要去管这个?他们也很自觉从不在我面前啰嗦
maidongxidemao
发表于 2019-11-18 21:25
野韭菜 发表于 2019-11-18 16:09
我外派合同里面,物价补助指数是1.14,也就是说公司计算外派地物价比德国公司所在地贵百分之十四。。。
...
美国吃的想吃健康的比德国贵,Costco,我们每次去低不下200美金,饭店票面上价格最后要加至少20%。买东西要去不同的超市,我们去costco只买肉和鸡蛋还有海鲜。蔬菜sprouts,面粉wholefoods.美国面包太难吃都自己烤。油价大概德国一半价格。所以说湾区工资高因为他们需要这么多钱。外派工资算的不高因为公司给你出房租了……这是大头。吃饭那点小钱,每个月能多出200美金撑死了。我们外派的时候日子不要太好,每年还有旅游经费,坐飞机没自己花过钱。这边现在旅游都要掏自己的税后收入。外派看的不是现金而是隐形的间接收入。
maidongxidemao
发表于 2019-11-18 21:29
话说有人喜欢垫底就让人家垫好了,社会永远都是金字塔结构。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就过什么样的,适合自己就好。但是觉得自己的生活方式好,强迫别人接受你的生活方式就是强盗逻辑了
hiahia哈
发表于 2019-11-18 22:54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19-11-18 19:58
我干嘛要把自己当白人?
父母亲戚怎么想我还要去管这个?他们也很自觉从不在我面前啰嗦
对啊,所以以后别和父母亲戚交流了。
反正对你来说他们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cosimo
发表于 2019-11-18 22:59
本帖最后由 cosimo 于 2019-11-18 23:01 编辑
caopanshou 发表于 2019-11-16 00:24
大家对生活理解不同,用不着互相批判。我实事求是的观点,我个人就是很看重钱,读书的时候看有钱的同学开 ...
你以为德国人不势力眼吗,跟医生律师卖房子的这种打打交道看看
有时候是德语不够好,没感觉到对方的势利............
我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后找房子要从学生宿舍搬出来
找到一个房屋公司,就是那种很多房子出租的。因为我刚毕业,穿得像个学生,又不会打扮,人家就支支吾吾说什么房源紧张,目前没有房子。人家这么说,我肯定就信了啊,就准备起身要走(这就是我没有感受到人家字里行间的意思的小白时期)。当时的BF(现在的孩子他爸)暗地里拉住我,对那人说,确实,这段时间找房子的人挺多的啊,好多大学生毕业了嘛。你看,她也是,刚从XX大学毕业,在XX公司找到个工程师位置,得从学生宿舍搬出来,所以着急找自己的房子,麻烦你再看看。你说奇怪不奇怪,这人马上好像忽然想起,系统里还有3套房子,都挺合适..................
这还只是租
去诊所看病,前台接待是个50来岁的BIO德国大妈,礼貌中透着一股子高傲(被社会摩擦了10多年,终于明白点人情世故了)。因为我是工伤,要登记公司名,报出公司名,再说了入职时间和职位,马上脸上就出现了亲切的笑容。
德国左派是多,势力的人也不少。
cosimo
发表于 2019-11-18 23:05
cgndhx 发表于 2019-11-14 15:46
netto 6000欧 属于很普通的中产? 一个家庭不容易达到这个收入
中国家庭,双方在这读完书再一起工作的差不多就有这个水平。
cosimo
发表于 2019-11-18 23:14
Qqpqtpq 发表于 2019-11-14 13:17
没有说不够花,但是也没有觉得特别宽裕.
我们也就正常生活, 房贷2200 每个月.
PS. 我老公公司不用我 ...
大家对正常生活的定义是不同的:
一家一辆车还是夫妻各一辆,是opel corsa还是宝马奔驰?或者老公还有爱好骑哈雷?
3个人房子80平米的wohnung还是带Wintergarten,前后都有大花园的大Haus
家里家务自己动手还是putzfrau定期来
全家每年换季换衣服?去H&M 还是Boutique?
一年度几次假?去哪? 飞机经济舱还是商务舱甚至头等舱?
旅馆是3星干净经济还是5星豪华还带亲子房间?
野韭菜
发表于 2019-11-18 23:15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19-11-18 19:51
单纯超市的肉菜,我说了比德国贵,但是就这些你能吃出多少钱?另外北美的亚超比德国发达,我在北美的时 ...
我的观点是我在的地方生活成本要比德国高,我公司补助的物价指数已经佐证了这一点,就不和你争论了。
至于高多少,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对我们过日子比较仔细的穷人来说,已经不少了,一年下来能差出一趟一周旅游的钱了。。。
野韭菜
发表于 2019-11-18 23:18
maidongxidemao 发表于 2019-11-18 20:25
美国吃的想吃健康的比德国贵,Costco,我们每次去低不下200美金,饭店票面上价格最后要加至少20%。买东西 ...
湾区的生活成本是我们这边农村没法比的,当然人家工资高了去了。。。
我美国同事最羡慕的是我的30天假期,光看见我到处旅游了{:5_319:}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19-11-19 00:51
hiahia哈 发表于 2019-11-18 21:54
对啊,所以以后别和父母亲戚交流了。
反正对你来说他们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那是,这么大了还被父母管着,确实是个挺大的事
maidongxidemao
发表于 2019-11-19 01:01
cosimo 发表于 2019-11-18 21:59
你以为德国人不势力眼吗,跟医生律师卖房子的这种打打交道看看
有时候是德语不够好,没感觉到对方的势 ...
我身边的同事都说,博士头衔一般不拿出来用,找房子看病找律师保险银行,绝对要拿出来用。当年我读博的时候房东对我从来都不客气。等我博士头衔拿到后,称呼马上变了,也非常客气。。。德国人是非常非常势力的。我的保险公司因为我申请保险的时候没特意加头衔,等他们拿到我的信息后,特意记了一张新的保修卡就为了加头衔。我们约医生,都直接说是私保,马上就有termin.。。我们当年找房子的时候,从来都是由着我们挑。
学习蓝猫
发表于 2019-11-19 07:45
有些人那么喜欢生孩子,还生4-5个,先问问你老婆愿意不愿意。直男癌吧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19-11-19 09:19
maidongxidemao 发表于 2019-11-19 00:01
我身边的同事都说,博士头衔一般不拿出来用,找房子看病找律师保险银行,绝对要拿出来用。当年我读博的时 ...
过海关也很好用
握紧阳光
发表于 2019-11-19 09:23
lizhang2016 发表于 2019-11-18 16:40
我个人的经历,带一个孩子和2个孩子差不多的。我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情就是送大儿子上学,我怕他迟到,接着 ...
我说了,这就是自我要求的区别,有的人觉得要给孩子足够的陪伴引导和全方位的教育,有的人觉得只要吃饱穿暖就行,你不能强迫别人过你的日子,别人生几个孩子是最隐私的自我决定。
我看到的德国双职工没有生一个孩子,要么丁克,不生。要么2个孩子,或者3个孩子。
这话我是不信的,或者你就没见过几个人。。。这话和瞎话没什么区别。
连我儿子小学老师都生了2个孩子,幼儿园老师生3个孩子。
小学老师和幼儿园老师咋了?你觉得他们是很牛的,还是什么?他们根本不是讨论的精英中产阶级,Ausbildung结束就可以做幼儿园老师了。你看看老师的工作时间再说,每年那么多假期,可不是30天这么少。
你最后的言论我已经没办法评价了,一股no go area阿拉伯家庭的即视感。。。
shuoshuo0000
发表于 2019-11-19 10:23
我觉得人家说的挺对
孩子上不上课外班只是小区别
有没有这个孩子是大区别
生不生孩子 物质条件只是次要考量 特别是在德国这种地方。
时间精力健康是更重要的考量。
cgndhx
发表于 2019-11-19 10:25
cosimo 发表于 2019-11-18 22:05
中国家庭,双方在这读完书再一起工作的差不多就有这个水平。
夫妻双方总收入netto 6000欧,平均每人netto 3000欧,税卡4/4,每个人大概brutto 5000欧,能有多少达到这个水平的家庭?
cgndhx
发表于 2019-11-19 10:25
cosimo 发表于 2019-11-18 22:05
中国家庭,双方在这读完书再一起工作的差不多就有这个水平。
夫妻双方总收入netto 6000欧,平均每人netto 3000欧,税卡4/4,每个人大概brutto 5000欧,能有多少达到这个水平的家庭?
cosimo
发表于 2019-11-19 10:31
cgndhx 发表于 2019-11-19 10:25
夫妻双方总收入netto 6000欧,平均每人netto 3000欧,税卡4/4,每个人大概brutto 5000欧,能有多少达到这个水 ...
车企IG metall工作个几年就到了..........
muesli
发表于 2019-11-19 10:49
幸福感是个复杂的东西,家庭另一半很重要,只你自己清心寡欲对和谐家庭来讲还不够,要老婆也三观一致,比如你觉得三百块的沙发坐的很舒服,老婆觉得五千以上的才能看顺眼,这样两人不天天鸡飞狗跳的。
hiahia哈
发表于 2019-11-19 11:29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19-11-18 23:51
那是,这么大了还被父母管着,确实是个挺大的事
和父母交流 = 被父母管
666,你的数学逻辑一定是3,7分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19-11-19 13:36
hiahia哈 发表于 2019-11-19 10:29
和父母交流 = 被父母管
666,你的数学逻辑一定是3,7分
是你先把交流=父母啰嗦婚恋的问题
我明明说的是父母根本不提这茬,别的交流我有说过?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19-11-19 13:38
握紧阳光 发表于 2019-11-19 08:23
我说了,这就是自我要求的区别,有的人觉得要给孩子足够的陪伴引导和全方位的教育,有的人觉得只要吃饱穿 ...
按照他的标准,小土都是榜样,老师那还不是巅峰一般的存在?
rabbitkobe
发表于 2019-11-19 13:50
cosimo 发表于 2019-11-19 09:31
车企IG metall工作个几年就到了..........
不要迷信IG METALL车企,IG METALL也有中型家族企业,很挣扎。我们公司明天就要公布裁员计划了。
学习蓝猫
发表于 2019-11-19 13:55
shuoshuo0000 发表于 2019-11-19 09:23
我觉得人家说的挺对
孩子上不上课外班只是小区别
有没有这个孩子是大区别
他的问题是他觉得不用太多物质基础先拉扯起来,“万一”有一个像朱元璋那样“成才”了
这种思维我觉得都不是一个正常文化背景下成熟的成年人的思维,倒像是某些地区出来的人
hiahia哈
发表于 2019-11-19 14:26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19-11-19 12:36
是你先把交流=父母啰嗦婚恋的问题
我明明说的是父母根本不提这茬,别的交流我有说过?
666
所以你父母也不是中国人,从来不说这些。让人信服
cosimo
发表于 2019-11-19 14:31
rabbitkobe 发表于 2019-11-19 13:50
不要迷信IG METALL车企,IG METALL也有中型家族企业,很挣扎。我们公司明天就要公布裁员计划了。
不要迷信他们不裁员,但是只要stufe对了,钱就到位了。拿多久是另外一个本事。
hiahia哈
发表于 2019-11-19 14:33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19-11-19 12:38
按照他的标准,小土都是榜样,老师那还不是巅峰一般的存在?
我笑了,小土德语母语,参加社会活动,参加选举,对德国社会也了解/
你和小土那头比?
123boy
发表于 2019-11-19 14:45
hiahia哈 发表于 2019-11-19 13:33
我笑了,小土德语母语,参加社会活动,参加选举,对德国社会也了解/
你和小土那头比?
这话说的,华人精英岂是区区土耳其移民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