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大牌美妆被指价格缩水
作者:财话横溢据悉,在今年的618晚会上,进口大品牌如雅诗兰黛、欧莱雅仍居榜首,原因是价格上涨并没有影响到销量。但是我们看到,进口巨头对消费者的讨价还价声日益高涨,这与品牌商涨价行为相互矛盾,也体现了各渠道的价格分化可能被拉大。此外,国货、医美等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取代了部分进口大牌。
6月17日,广州的张女士发帖称某进口品牌的价格跳水。我们在京东国际美妆自营跨境免税店看到,两瓶化妆品的售价为327元,过去在天猫旗舰店的售价是500元一瓶。在这篇帖子中,不少网友还表示经常购买进口大牌美妆,今年的价格明显缩水。
但我们发现,所谓的降价在天猫旗舰店等官方平台上并不明显,不同渠道的价差明显。在网民讨论方面,海南免税店、免税店、直播间、代购渠道等渠道在价格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被大家多次提及。但同样是免税店渠道,网友们表示,目前的价格对比在2018年有明显下降。
这种打折效应在女装领域也表现得十分明显。一位女性服装经销商说,公司全年都会向淘宝商店供应商品,今年发现淘宝店主明显加大了折扣力度,尤其是在购物活动中,“以前参加平台活动时有的店会有促销活动,大家都期待着打折。”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消费者已经表达了降低价格的含义,但是头部品牌厂商却在鼓吹涨价。6月中旬,日化巨头宝洁称,SK-II等品牌产品可能再次涨价,原因是运费和商品成本超出预期。香奈儿、莱珀妮等高端豪华品牌也在涨价。至于成本压力,一位代工企业人士表示,其实在成本上感觉并不明显,不过随着化妆品新规的出台,品牌方的确是做不好。
整体来看,进口美妆巨头的价格缩水更多体现在渠道商行为上,然而价格的波动引发部分消费者质疑,加大了对折扣的期望。并且在此过程中,国产护肤品与医美强势崛起,得到了部分消费者的认可,这也对进口大牌产生了一定的替代效应。
面对国货强势的压力,部分直播团队开始进行战略调整。一位快手直播团队人士表示:“目前我们主要推国货,御泥坊的销售比较好,用国货也越来越多。对于进口大品牌降价,她表示,目前品牌旗舰店大多是买产品就送一堆小样,这也使得原本暴利有所降低,但对于欧美大牌的整体控价还是比较稳定的。
从品类扩展上看,国内美妆产品强势崛起。水杨酸片作为冷门的品种,以前还没有被国内品牌所重视,但2020年可能会发生明显变化,多个新兴品牌都以这一品类为切入点,每一个产品都在淘宝上搜索排名第一。
除了本土品牌之外,医美的崛起对国外品牌也有一定的影响。总体预算不变,以廉价国货取代进口大牌,医美消费成为部分消费者的选择。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