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destern 发表于 2005-10-18 19:14

大房里以前的一个姨娘生了个儿子,叫琏儿。

贾琏也不是正房生的?

呵呵,有点鸡蛋里挑骨头了。:P

我自己还写不成这样的好文的。

yongren 发表于 2005-10-19 09:35

原帖由 jadestern 于 2005-10-18 20:03 发表
写得好!

只是这句姐姐给我讲讲。贾赦,贾政不是老祖宗生的吗。我怎么还记得贾赦借讲笑话暗地里怪老祖宗“偏心”呢。

这是可能性较大的猜测, 原因:
1. 贾赦长房, 袭了官, 却住在外面, 单门别院, 而贾政小儿子却住在正房, 而且管家.
2. 75回中贾环写了一首诗, 没有入了贾政的眼, 却反倒让贾赦旁敲侧击的讽刺了贾政, 并且最后对贾环说: 以后就这样做去. 这世袭的前程就少不了你袭了.
按道理, 无论如何, 应该宝玉袭, 正房出, 而且长于贾环, 贾赦这样讲, 只能理解为是一种牢骚

所以, 有猜测说, 贾母没有儿子, 贾赦庶出, 贾政是贾母过继的儿子

猜测的根据有很多, 只列出2条重要的, 有很多这方面的文章, MM可以搜索一下

璎珞 发表于 2005-10-19 09:45

继续发帖啊。

上星期看了一篇《夜探红楼》,也很有趣。

yongren 发表于 2005-10-19 10:47

没出新的呢.....
MM要是喜欢,可以去搜狐的红楼书话看黛玉传记, 就是LZ更新太慢, 我都不好意思贴过来. 等全了再说吧

yongren 发表于 2005-10-19 10:50

原帖由 jadestern 于 2005-10-18 20:14 发表
贾琏也不是正房生的?

呵呵,有点鸡蛋里挑骨头了。:P

我自己还写不成这样的好文的。
也是一种猜测
个人不同意这种猜测

看红楼, 最大的乐趣是读出书中的言外之意.

jadestern 发表于 2005-10-19 14:59

谢谢LZ指教。

titata 发表于 2005-10-21 10:25

嘿嘿,看来偶们文版红迷还是不少di,以后大家看到好的文章就连接过来或者转过来,大家一起研究研究哈。

三国。 发表于 2005-10-21 13:32

好久不更新了,唉~~

yongren 发表于 2005-10-21 19:08

王夫人的自白-5

公公死了以后,我的位置有了提升。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婆婆从太太成了老太太,我和夫君则被称为老爷,太太。在众人眼里我们依旧是一对模范夫妻,我是个封建社会的典型阔太太,贤惠,淑良,讨婆婆欢心,又不吃姨娘的醋,获得丈夫的尊敬,但是也不讨丈夫的爱。日子一天天的过,我只能依靠颂念佛经来填补自己空虚的心灵,没有爱的滋润,我的心老的很快。我的丈夫不是不来我的房间,只是在房内我们没有体己话好说,他在我枕边打鼾睡去,我有满心的话,无人倾吐。我的期望都寄托在一双儿女身上,指望他们以后一个幸福美满,一个成家立业,我也就心安了。

一男一女我心满意足,不过老天又赐给我令一个礼物:一个粉雕玉琢的宝贝儿子,宝玉。不,我不并不象大家想象的那样爱宝玉。这个孩子并不是属于我的-他一出生就讨老太太喜爱,老太太几乎是把他夺过去的,从此后人人捧的玉儿像凤凰似的。以后呢,他就围着他的林妹妹转,林妹妹喜他则喜,林妹妹悲他就不知道是跳楼好还是抹脖子好。至于他出生的那段佳话,什么玉是从娘胎里带来的,那是谣传。那玉是个赖头和尚给的,不过我们家老太太爱扎面子,下人也会得讨好,所以一时间就把玉儿吹捧起来,创造出‘口含宝玉出生’的效果。其实,在珠儿走之前,我心里还不是那么挂念玉儿的。毕竟珠儿像我,和我亲,虽然珠儿没有玉儿那么俊秀聪慧飘逸,但是我要个神仙一样的儿子做什么呢?玉儿无疑是优秀的,但是他并不属于我,我连给他纳个妾,都要偷偷摸摸的。他的幼年被老太太占有,青年被林妹妹占有,我这个亲娘,只能得到他的祖母和表妹分配剩下的时光。对我而言,玉儿只是我失去珠儿以后的唯一的靠山。

生了玉儿之后,‘那边’阿赵也终于有了动静。阿赵生了个漂亮的女儿,不过她好似心里失望。对姨娘来说,女儿有什么用呢?要儿子才行。姨娘就是姨娘,她就是生10个儿子也未必能有多大地位。为了让她明白这点,我让她留住了她的小儿子,环儿。结果不仅她的地位没有提高,连环儿都被大观园里边缘化。不过,她的女儿我抱走了,这个女孩儿很讨人喜欢,赵姨娘一抱她就哭,我接手抱呢,她看着我就笑了。据说婴儿有分辨美丑的本能,看着穿红衣的姐姐就会笑。因此我心里很是舒坦。


另外,我还办了一件大事。我的娘家兄弟有个出挑的女儿,小名阿凤。这个阿凤真是人中龙凤,从小就有杀罚决断,天生就是管家的才能。今年才13岁,一本帐簿一翻,来龙去脉马上清楚,家里少了东西,她坚决不主张怀柔政策,马上提出逼供奴婢的方案,把事情查个一清二楚。在家里也孝顺长辈,会得看眉高眼低,见到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哎呦呦,我们王家的女人都是慈眉顺目,什么时候出了这个女将?一定是基因突变所致。我很喜欢这个娘家侄女,把她带来做客,给老太太瞧。阿凤厉害哦,没两句话就把老太太哄的哈哈大笑,喜欢得要把她聘了来,做孙子媳妇。大房里以前的一个姨娘生了个儿子,叫琏儿。这个孩子好生出息的,虽说读书上不太上心,但是却还机灵,大房也就指望他能挑大梁。我们这样的人家是不用认真读书的,像老爷,他都读个啥,还不是捐个什么官做。那个大老爷更好,连钱都不用花,直接世袭了爵位。所以,在官场上不是看你学问多好,而是看你混的混不得开。琏小子还小,不过看他的机灵样,一定不差。此后,我的娘家侄女和贾家也订了亲,我一心一意盼这个侄女过门,好替我分担家事。正如老太太所说,我没有理家的这个天赋,每每一件事做好,就身心俱疲。

还有珠儿,老爷定下了亲,是个李家的小姐。李家是书香门第,虽不是大富大贵,也是有知识有涵养的人家。李家姑娘是个小家碧玉,性格温柔沉静,我很满意。珠儿个性有点软弱,而且喜欢读书,正该娶那样的姑娘。

过了几年,老太太的两个孙子媳妇都进门了,珠儿媳妇乖巧文静,琏儿媳妇风趣热闹。我知道,琏儿媳妇占了上风。老太太自从老太爷去了之后,一直落寞,现在有个热闹有趣的媳妇讨她欢喜,一家人坐在一处说笑,她的内心被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充满,暂时忘了那些伤心事。人都有保护自己的本能,当一件伤心事对自己身心造成很大伤害的时候,当事人往往本能的选择把它忘记,用其他的事来填补这件事在心中的空白。因此老太太每日和阿凤说笑,和儿媳妇孙子媳妇们斗牌,和孙女元春儿说说闲话,还有就是看着玉儿呵呵的笑,日子也过得十分快乐。

后来,我的灾难开始了。我的宝贝女儿被选到宫里去了,刚入宫时品阶低下,皇上的面是不是能见到还说不得,父母的面是肯定见不到了。我哭的天昏地暗。在送元春儿走地时候,宫里的嬷嬷公公们都在,我不敢哭,要装出承蒙皇恩欢天喜地的样子。这时我才知道,一个女人最痛苦的不是悲悲切切痛哭流涕,而是想哭还要笑,我掐着手心,硬生生把眼泪逼回去。元春儿走了,她以后要一心一意的投入到后宫的战斗中去,我这个为娘的不能让她分神想着我的眼泪,也不能当着宫里的嬷嬷公公们的面,给元春儿为难。所以我笑,灿烂的笑。为了女儿我什么都可以,把哭变做笑也可以。后来探春儿远嫁,赵姨娘没有哭,我哭了。探春儿是乖巧的女儿,总想着讨我的欢喜,也一直要做我感情上的亲女儿。她临嫁前我掉眼泪,她会得欣慰。

第二场灾难我不想提。我在前面说过,人都有保护自己得本能,如果某件事情让自己伤心伤肝伤肺,那他会选择彻底的忘记。珠儿死后我晕了过去,醒来以后周围的人都故意的不提珠爷,我也绝口不提珠儿,甚至我也不太着意珠儿媳妇的遗腹子,看到小孙子我就想起我的珠儿。10年以后,有一日老爷打宝玉打的狠了,我失口说出,你要是替珠儿死了,就是老爷打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众人都道我是心疼极了胡说的,其实我心里知道,我说得是真心话。那日护住玉儿,玉儿躺着动弹不得,我心里突然记起的都是珠儿最后昏在床上的光景,因此我恨不得拿玉儿代替了珠儿。。。当然,这些都是为娘自私的想头,这些想法对玉儿来说并不公平。

后来,姑苏那边来了消息,说姑太太病重。我心里立即想起了当年的那个西子。老太太一听急的了不得,马上要准备船只出发,到苏州看女儿。只是,行李还没有准备好,姑太太那边就已经出事了。老太太哭了个昏天黑地。我心里明白,姑太太这一去,老太太身边是再没有血亲了,哦,还有一个小的,是老太太的外孙女,也就是敏儿的亲生女。我们老太太是精明的,大老爷和我们老爷都管老太太叫娘,但是他们毕竟不托生在老太太的肚子里,根基并不牢靠。因此,老太太就把几个孙子孙女从小就牢牢的抓住,带在自己身边培养超越血缘关系的亲情,并以身作则给会得讨好的媳妇,孙子媳妇们做靠山,恩威并施,紧紧抓住荣宁二府的人脉。但是,在她的心里,毕竟还是注重血亲的,那些管自个儿叫祖母的,都是丈夫的妾的旁支,只有那个小外孙女才是自己的骨肉。因此,敏儿的女儿一过来,老太太就一如既往的搂着叫乖乖肉儿。

老太太的乖乖肉儿长的很像她的娘,我一点也不惊讶于她的飘逸脱俗,那简直是和她的娘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只是她比她的娘敏感许多。看到她,我就忍不住想到我的小姑,那个贾府唯一幸福的女人。

鬼话 发表于 2005-10-22 13:03

我要个神仙一样的儿子做什么呢?
顶这句。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王夫人的自白 (ZT) 8月25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