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落叶同舞 发表于 2005-11-7 16:37

等lzmm更新啊~~~

sisi200000 发表于 2005-11-12 00:00

从另一方面大话了红楼,但确实有点意思.

alimatou 发表于 2005-11-24 13:18

邢卫华
  
   《红楼梦》,是一部不朽的文学名著。
   曹雪芹,是这部不朽名著的不朽作者。
   有人说,曹雪芹是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
   有人说,曹雪芹不是思想家,只是文学家。
  
   曹雪芹到底是文学家,还是思想家,恐怕不是“有些人”说了就能算的事,终归还是要由他的《红楼梦》说了算。不过,看看“有些人”对这部作品所持的态度,也或多或少能给我们一些启发。而在这些态度中,喜欢这部作品的固然很重要,但反感这部作品的,则更重要。因为对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来说,根本就不存在对其“文学性”的反感,只能存在对其“思想性”的反感。
  
   那么,自这部作品问世,谁对它最反感呢?
   乾隆。
   作为一个皇帝,乾隆为什么讨厌《红楼梦》呢?
  
   有人说,这是因为《红楼梦》主张男女恋爱自由,反对封建包办婚姻,贾宝玉从思想上和性格上都背叛了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阶级,这在XX时代是绝对不可容忍的事,因此乾隆才禁读《红楼梦》。
  
   对吗?
   不对。
因为贾宝玉不仅谁都没有背叛,而且从始至终都在留恋自己的家庭,也从未反对过自己的阶级。他的“讨厌”读经科考,并不等于他“反对”读经科考。因为古往今来的孩子们,大都讨厌诵经式的读书方式,更讨厌压力巨大如过鬼门关似的各种考试,人们所以会对贾宝玉的讨厌读经科考,给予特别的关心,也不过是因为他拥有走科考道路主、客观上的一切优势条件罢了。而大多数社会底层的人,并不是因为没有贾宝玉聪明,只不过是生来缺乏他所拥有的那些客观条件,人们便从主观上认为他们本就不适合走这条路而已。但不管是哪类人,讨厌读书受管制,都是所有孩子的天性,尽管说什么话的都有,却很少有人真的是在反对读书科考,反倒是越说坏话怪话的,其实内心深处越是对读书科考成功者羡慕不已。所以,贾宝玉的讨厌仕途经济,也并不等于他反对做官参政。
  
   还有人说,贾宝玉追求婚姻自由,个性自由,男女平等,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倾向,故此乾隆才要禁读《红楼梦》。
  
   这就更挨不上边了。起码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一夫多妻在我们这个社会中还是个极为普遍的现象,男性在婚姻上很少是不自由的。虽然正妻一般都是由父母按门当户对的原则做决定,但纳妾找姨太太,可大多都是由着自己的意。
  即如贾宝玉,不过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小玩意儿,却在性刚成熟时,就与自己的贴身侍婢袭人建立起正式的性伙伴关系,至于身边的其它侍婢们日后是否如此,则不在对方,而全在他一人的好恶之间,他还不自由么?你还想让他再追求怎样的自由呢?
  
   再退一步讲,就算是父母包办正妻,也并非全是出于父母的主观专断。那年月除了下层的劳力者人家,稍有些条件的,女孩子在民国以前基本上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是在家中,来个男客都是要紧着回避的。你倒是想找几个自由自由,上哪找呢?这可不是哪个父母、哪个家庭制造的独特环境,而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环境。
  
   但恰恰就是在那个维护社会正统的贾府中,贾宝玉不是与其它的男性一样,另院别居,让自己在女性的心目中永远的神秘,永远的高居一等,而是从小与自己的亲、表姐妹们混居一处,彼此之间不仅平等相待,甚至反倒常受她们的嘲笑、揶揄、捉弄。而贾宝玉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充分享受并利用这个性的自由空间,展开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关系。假如这就是追求婚姻自由,个性自由,民主自由,男女平等的话,那这究竟是贾宝玉在追求婚姻自由、个性自由、民主自由、男女平等呢?还是贾府的主持者们在为贾宝玉创造有利于婚姻自由、个性自由、民主自由、男女平等的独特环境呢?

说实在的,公侯世家五代之后者,象贾宝玉这样的玩意儿,根本就不是什么稀罕物,随便拿个破扫帚在哪划拉划拉,都能扫出几大簸箕来。倘若把这么个“假宝玉”捧成争个性自由、婚姻自由、具有男女平等民主意识的东西,其实就已然把“假宝玉”当成了“真宝玉”,而假的一旦成了真的,那真的自然也就成了假的了。正所谓——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真而亦假,有而还无,这正是XX如乾隆者们巴不得的结果,怎么可能会为一块“假宝玉”而禁读其书呢?
  
   那么,乾隆为什么那样反感《红楼梦》呢?
   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开篇第一回中,当说到甄士隐丢女毁家,远避乡下的田庄上安身时,有这样一段话——
  
   “偏值近年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难以安身。士隐只得将田庄都折变了,便携了妻子与两个丫环,投他岳丈家去。”
  
   曹雪芹是不是写糊涂了?
   所谓“鼠盗”者,乃偷偷摸摸,张皇四顾的一群玩意儿,焉用大动干戈的“官兵剿捕”呢?更讲不通的是,别管他是“鼠”也好,“盗”也罢,明火执仗,打家劫舍,抢钱、抢物、抢人都说得过去,唯这“抢田夺地”可实在说不通——田地乃不动产,搬不走也移不动,怎么个“抢夺”法呢?就算抢走了地契、房契,又怎么个占有法呢?
  
   于是,新红学们一商量,就在一九五七开始,一九五九年完成的“整理本”中,把这段话改为了——
  
   “偏值近年水旱不收,贼盗蜂起,官兵剿捕,田庄上又难以安身,只得将田地都折变了,携了妻子与两个丫环,投他岳丈家去。”
  
   这样一改,你就是读百遍千遍,都读不出问题来了—— “贼盗”嘛,明火执仗,明目张胆,故非“官兵剿捕”而不足以当其锋嘛!
  
   只是这样一改,曹雪芹慢说当不成思想家,恐怕连文学家的地位都保不住了。不仅描写不准确,语言也不通嘛!

可遗憾的是,不管曹雪芹是不是思想家、文学家,他都没有丝毫的糊涂。不要忘了,曹雪芹可是生在著名的“康乾盛世”,读他的东西,要是不对“盛世”这东西有些了解,怕就很难知道他究竟是在说什么?而新红学们要是真能身逢盛世,恐怕也就不会拿着糊涂当明白了——

alimatou 发表于 2005-12-5 16:18

不要生气我借用你的地方啊,也在等你的贴呢。:o:o:o

athena_hu 发表于 2005-12-5 18:22

贾赦和贾政不是贾母亲生?

琏儿应该不是刑夫人生的,刑夫人一向对他态度不好(不过以刑夫人的品格,说不定对待亲生儿子也就那样!)

珠儿是生在元春之前的

snowman 发表于 2005-12-15 22:18

一部千古奇书太佩服老曹了!!这个自传挺有意思的,红楼吃的很透的说!

athena_hu 发表于 2006-1-15 22:11

顶一下,等

sammy 发表于 2006-1-19 18:26

强贴!! $不错$$不错$

me100 发表于 2006-1-19 20:46

好文!1234

weiss 发表于 2006-8-25 18:32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查看完整版本: 王夫人的自白 (ZT) 8月25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