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头颅被埋入原来的首冢,那块石头由净藏上人重新写上两个字,放在冢上。
也许是因为把大批食物和头颅一起填埋,自此以后,夜间在首冢附近走过的人就再没有听见奇怪的声音了。
浅斟低酌。
地点是晴明家的外廊内。
晴明、博雅、保宪三人在座。
像前不久的那个晚上一样,保宪盘腿而坐的两脚之间,睡着那只蜷成一团的猫又。
保宪伸出手指在酒杯里浸一下,然后将指头伸到猫又的鼻尖上晃晃,看似睡得正香的猫又微睁开眼,伸出红红的舌头舔舔保宪的指尖。
“哎,晴明,上次那件事情你干得挺漂亮嘛……”
保宪一边让猫又舔酒一边说道。
“哪里哪里,只因您保宪大人把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啊。”
晴明答道,丹唇含笑。
“不过,那情景真是够凄惨的……”
博雅记忆犹新地说。
“狼吞虎咽,肚子怎么都饱不了。虽说是死不瞑目造成的怪事,但所谓人性,的确也有这样的一面啊。”
“嗯……”
“想到那惨死的模样就是人的本性,不禁让入又觉得可悲,又觉得可怜。”
博雅打住话头,目光投向庭院,仿佛回想起了当时的情景。
夜幕下的庭院,外观已尽呈秋色。
静候冬天来临的庭院,在月光下缄默着,文风不动。
“我可以吹一曲笛子吗?”
博雅说着,从怀里摸出叶二——从朱雀门鬼手上得来的笛子。
他将笛子轻贴唇边,吹起来。
旋律像一条美丽、发光的飘带,从笛子滑出。
笛声在月光下延伸,扩散到清秋的庭院。
月色和笛声溶化在秋之庭院。
无法区分何者是笛声,何者是月光。
坐在廊下的博雅的气息——连他的肉体本身,仿佛都溶化在天地之间。
“了不起……”
保宪止不住发出赞叹之声。
“这就是博雅大人的笛声呀……”
仿佛是喃喃自语。
晴明默然倾听,他让笛声穿透自己的肉体,溶化在天地间。
笛声不绝如缕。
第三章 虫姬
夜间的大气中,飘荡着一种甘甜的香气。是藤花的气息。庭院深处,正开放着藤花。藤蔓缠绕着老松,足有一个小童合抱大小的、沉重的花房,垂悬着好几串。是白藤和紫藤。
两种颜色的藤在夜色中沐浴着蓝蓝的月光,带着静穆、淡然之色,仿佛被水濡湿过一样。月光似乎已经渗入花房,经发酵变成甘甜的气味,散发到大气之中。
“哎,晴明,简直就是月色芳香嘛。”源博雅把心中浮现的念头直截地说出来。
地点是在晴明家的外廊内。
博雅与晴明正相对而坐,浅斟慢酌。晴明穿着凉爽的白色狩衣。他口角含笑,仿佛唇上酒香永驻。
昏暗之中有一两只萤火虫。
萤火虫的亮光在空中一闪而逝,待目光追向那个方向,那亮光却又在视线外的另一处闪过。
两名身穿唐衣的女子分别坐在晴明和博雅一侧,见二人的酒杯空了,便静静地斟满酒。
蜜虫。蜜夜。
晴明用这样的名字称呼这两个式神。
晴明和博雅所使用的,是得自胡人地区的琉璃杯。
如果取过满斟的酒杯,向檐外伸出去的话,月光会注入其中,使酒杯带上一种色彩:仿佛透过玻璃观赏新绿嫩芽,因为光源是月亮的光,那色泽带着蓝色的调子。
“这样把琉璃杯玩转一下,它就像是捕捉月光的笼子啦……”博雅一边摆弄酒杯一边说。
博雅脸色微红。浅斟慢酌,两人都已微带醉意。
晴明支着一条腿,像倾听着轻快的音乐一样,留意地听着博雅说的话。
“不,不是笼子。酒杯自己让月光留存在自己体内,从这一点来看,算是个容器吧?不,是家才对吧……”博雅自问自答。
“哎,博雅……”晴明开了腔,随即呷一口酒。
“……就是那件事。”
晴明把酒杯放在木条地板上。蜜虫为他斟满酒。
“哪件事?”
“抓住,然后再装进去呀。”
“抓住再装进去?”
“对。”
“我不明白。你说的是哪一件事?”
“你知道橘实之大人的女儿的事吗?”
“就是家在四条大道的那位露子姑娘的事吗?”
“没错。”
“我知道。” “见过面吗?”
“没有见过。”
“但是,听说过?”
“嗯。”
“据说她喜欢饲养虫子呢。”
“应该是吧。让小孩子捉来各种各样的虫子,把它们放进一个特别的笼子里饲养。”
“这姑娘挺有意思的嘛。”
“你这个‘有意思’是指什么?”
“听说她不拔眉毛,不染牙齿,即使有男人在场也满不在乎地掀起帘子,抛头露面。”
“没错。宫中好事的人中,有人把露子姑娘叫做什么‘虫子姑娘’。”
“嘿。‘虫子姑娘’吗……”
晴明点着头,拿过斟满了酒的杯子,端到唇边。
“那位姑娘似乎还说过这样的话呢……”博雅边拿酒杯边说。
“什么话?”
“鬼和女人,都是不为人见才好……”
“嗬!”晴明发出叹服之声。
“难得啊,晴明,你居然流露出这样的神情。”
“此人脑瓜子好厉害呢。”
“所以嘛,橘实之大人也很头疼。”
“为什么?”
“教给她种种礼仪和写作,本想她就能够出入宫中了,但似乎这位姑娘没有这个意思。”
“噢。”
“她说讨厌那种无趣的地方。”
“宫中无趣?”
“唔。”
“不是说得很对吗?”
晴明浮出微笑。 橘实之的女儿——露子姑娘,自幼即异于常人。
之所以这么说,只不过因为她的父母供职宫中。其实,露子作为一个小孩子再正常不过。
她的特别之处,就是她长大之后,依然带着一个正常的小孩子的天性。
她喜欢观察事物。她喜欢触摸事物。
花草树木、天空云彩、石头水滴——这些东西都是她充满好奇的眼睛关注的对象。
如果下雨了,她会一整天盯着自天而降的雨水从棚顶滴落庭院,在积水里形成一圈圈水纹。
在外面见到稀有的花草,也要带回家来,栽种在庭院里。
头一次看见的花草或虫鸟,她一定得问清它们的名字。
“那是什么?”
如果她的问题得不到回答,她就让人到处去了解。这样还弄不清楚的话,她就自己给这些花草虫鸟取名字。
她找来画师,让画师画下这些花草虫鸟,然后在上面写上名字。
长大以后,她便自己动笔来绘画,为之取名。
露子对乌毛虫尤感兴趣。乌毛虫也就是毛毛虫。她捉了毛毛虫回家来,放进笼子里饲养。
一开始,毛毛虫常常死掉,等到明白哪种毛毛虫要吃哪种植物的叶子后,毛毛虫死掉的情况就极少了。
笼子是木板做底,木条做方形框架,四面和顶上蒙着纱布。
把毛毛虫放进笼子,再放入它们爱吃的叶子,然后透过纱布观察虫子吃掉叶子的模样。
有时候,露子会打开笼子,取出里面的毛毛虫放在手心里,托起来看个没完。
照料露子姑娘的侍女们对她的这种举动都惟恐避之不及。‘“这毛毛虫有什么可爱之处吗?”曾经有一位侍女这样问她。
“呵呵,因为有趣所以有趣呀。”露子姑娘这样回答。
“虽然现在它没有翅膀,但这个地方会长出翅膀来,它就会飞上天空了。这多奇妙啊。奇妙才有趣嘛。究竟是什么在起作用,让它这样变化呢?我一想到这样的问题。就会整天想着,一点也不厌倦。“
“可是,它现在还不是蝴蝶。连两片翅膀都还没长出来的毛毛虫,怪吓人的。”
“哟,你不知道吗?蝴蝶的翅膀不是两片,是四片!我不是说蝴蝶有趣,也不是说毛毛虫有趣,是毛毛虫变成蝴蝶这件事情有趣!“
尽管露子作了这样的解释,侍女们还是不理解。
“人之爱花、蝶者,尚虚幻焉。人当究其根本所在。”
世上的人对于花、蝶之类,仅以其外观来决定它们的价值,这是很奇怪、很虚幻的事。带着追求真理的态度,寻找事物的本质,才是兴趣之所在——露子姑娘说的这番话,如同出自今天的科学工作者或学者之口。
“以心观之,虽乌毛虫亦具深意焉。”
露子姑娘说的是:仔细看它,虽然只是一条毛毛虫。也很不简单呢——它包含了许许多多的问题!
她收集的东西,并不仅限于毛毛虫。她既养了猫、狗和小鸟,还养了蛇、蟾蜍等。
因为侍女们对此避之不及,露子姑娘身边倒是不知不觉中聚集了一些天不怕地不怕的男孩子,她就支使他们去捕捉螳螂、蜗牛之类的东西。 发现了新的品种,她就自己给它们取名字。不仅给昆虫取名字,她还给手下的小孩子取名字,诸如蝼蛄男、蟾蜍麻吕、蚱蜢麻吕、雨彦等等。
“哎,蝼蛄男,你这次抓到的螳螂跟以前的螳螂有点不同啊。”
“蟾蜍麻吕,你找到的蜗牛外壳上的涡漩,跟普通蜗牛的方向正好相反。”
“蚱蜢麻吕,你捉回来的毛毛虫,原来是独角仙呀。”
“雨彦,你在河里抓的虫子,我给取了个名字叫水嗡嗡。”
当捉到稀罕的虫子时,露子就会这样说,并发给他们想得到的东西。这样,她的屋子里总是昆虫满地爬。
有时她会找人把风,成功地溜到大宅外面去。因为她是贵族家的干金小姐,不可以任意地出门玩耍。
所以,每逢孩子们捉了虫子来,她就要听他们的详细报告,在纸上记下虫子是待在什么地方,他们是如何捕捉到的,等等。
虽然年满十八,露子还是不像一般的贵族小姐那样把牙齿染黑。
她一笑,红唇之间就会露出白齿。
她也不拔眉毛。
所以她也不必描眉,还是长着天生的眉毛。
也不化妆,不过是早晚用手梳弄一下发际,把头发拨到耳后而已。
大家闺秀要做的事,她几乎都不加理会。她所做的,除了这些事,就是读书、写字、埋头乐器——如此而已。
而她呢,书尤其读得比别人多,《白氏文集》、《万叶集》等,她都烂熟于心。
父亲橘实之时常对此发牢骚,她也不以为意。
“露子呀,你身边总是一大堆虫子,外人看来很是怪怪的呢。你喜欢毛毛虫没关系,可别人都是喜欢美丽的蝴蝶的。这里面的道理,你多少总得明白一些吧?”
“要是在乎别人说什么,那就什么事也做不了啦。我觉得探究世间万象、明白天地之理,比关心别人的事有趣得多呢。”
“可是,你不觉得毛毛虫恶心吗?”
“没有的事。父亲大人所穿的绢衣,也是用这种毛毛虫吐的丝织成的。由茧孵化出来、长出翅膀的那一下子。
蚕就死掉了。没有比这更可爱的东西啦。“
“那么,你的眉毛和牙齿总该弄弄了吧?虽然不是送你进宫,但你也得学学别人,做个样子吧?否则你可是无人问津啦。即使有如意郎君,遇上你那副模样,本来有希望的事都成不了呢……”
“父亲大人。很感激您为女儿操心,但我就是我,不要掩饰,如果没有人认可我,说‘你这样子就很好’的话,我宁愿这事不成。”
“话虽这么说,可你还是因为不了解这个社会才会这样说。露子呀,父亲的话,你多少总要听进去,就当父亲求你了。你才识过人,只要稍加修饰,肯定会有好男子赏识……”
尽管实之这样说,露子姑娘还是不放弃饲养虫子,也不拔眉染齿。
“行啦行啦。就这样子吧。”
露子姑娘嘟哝着,一笑置之:“……鬼和女人,都是不为人见才好。” “有意思,好一个‘鬼和女人,都是不为人见才好’啊……”晴明边举杯畅饮边说。
“不过,晴明——”博雅开了腔。
“说吧,博雅。”
“就是那句‘不为人见才好’……”
“怎么啦?”
“女人不为人见才好,这个我明白。”
“噢。”
“丽人隐身珠帘、屏风之后,更显出她的涵养。另外。正因为看不见,要从其诗文、声音加以推测想像,更可在对方心目中树立起难忘的形象。“
“噢。”
“为什么鬼也是这样呢?”
“……”
“露子姑娘说‘鬼不为人见才好’,并不仅仅是t 不遇见鬼才好‘的意思吧?”
“那倒是。”
“那么,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这个地方我想不通。”
“……”
“晴明,这个问题你讲解给我听,好吗?”
“这个嘛,就是咒的问题啦。”
“又是咒?”
“不喜欢吗?”
“噢,你一说到咒,不知怎么搞的,我一下子就头大。”
“其实一点也不复杂。”
“不不——太复杂。”
“真拿你没办法。”
“有办法。你讲解时不用咒打比方就行了。”
“博雅呀,我并不是用咒来打比方,咒就是咒嘛。”
“总而言之。讲解时不要提咒,告诉我答案就好了。”
“明白啦。”晴明苦笑着点点头。
“那就拜托啦。”
“博雅,这就是说……”
“哦。”
“鬼这玩意儿待在什么地方?”
“鬼待的地方?”
“对。”
“那、那是在……”博雅欲言又止,然后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冲口而出:“……它待的地方,是人!”
“人?” “待在人的心中。鬼不是潜身于人的内心之中吗?”
“正是,博雅。”
“噢。”博雅点着头。
“任何人,内心里都有鬼存在。”
“噢。”
“正因为如此,人才懂得珍重别人。”
“……”
“而且,人也会珍重自己,以免那只鬼从自己心中露出头来。人为了不让心中的鬼冒出来,才代之以吹笛、绘画、念佛。”
“……”
“为了不让鬼从心里露出头来,你也会像珍视自己一样珍重别人。”
“噢。”
“鬼存在于人的内心之中。但是,正因为那只鬼是不为人见的,人才会害怕他人,也会敬重他人、仰慕他人。如果这只鬼真的呈现在眼前,这人世间也就很乏味了吧。,,“晴明,这就是说,如果能够明白他人的心,世上就很无趣了,对吧?”
“没错。正因为人心不能看透,这世界才会有趣。”
“原来是这个意思。”
“是的。”
“幸亏没有提到咒之类的东西。”
“哪里的话,用咒来说更加便捷。”
“不不,咒还是免了吧。刚才那么说就足够了……”
“真的?”
“不过嘛,晴明……”
“什么事?”
“虽然话是这么说,人会变成鬼的事,还是有的吧?”
“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理所当然吗?”
“人就是这样的呀。”晴明说出这么一句话,喝了一口酒。
“果然不错,我明白你为什么说露子姑娘脑瓜子绝顶聪明啦。”
博雅望望晴明,又说道:“不过,晴明,那又是怎么回事?”
“哪回事?”
“就是你问我知不知道露子姑娘的事。她发生了什么事吗?”
“对。”晴明点点头,把酒杯放在木条地板上。
“其实,今天中午,橘实之大人来找过我……” 橘实之只带了一名随从过来。
牛车进了大门,停下,橘实之下了牛车,请晴明带路入内,仿佛要避人耳目的样子。
实之官从三位,身份较晴明高,通常是不会专程前往晴明宅邸的。这是一次不事声张的暗访。
与睛明对面落座后,实之立即直言以告:“我遇到了难题。”
“请问是什么事?”晴明沉着地问道。
“是我女儿的事。”实之叹了口气。
“晴明,你也有听说吧,关于露子的情况……”
“我听说她喜欢虫子。”
“就是那回事。”
“虫子方面,出什么事了吗?”
“是的……”嘟哝了这么一句话后,实之缩了缩脖子,像是看见了什么恶心的东西似的。
“那事情后来弄得实在很可怕。我忍耐了一段时间,终于实在受不了,所以来找你商量。”
“您请讲吧。”
“就是乌毛虫的事……”实之开始讲述起来。
约一个月前起,露子开始饲养一条奇特的乌毛虫。是一条漆黑、无毛的乌毛虫。约有成年人拇指般大,身上有红色的斑点,给人有毒的感觉。捉到这条虫子的是蝼蛄男。
据说,他是在神泉苑寻找虫子的时候,在齐眉高的樱树小枝上,凑巧发现这条乌毛虫趴在嫩叶上。乌毛虫正在啃吃樱树的嫩叶。
栖息在樱树上的乌毛虫一般是长毛的,但这条乌毛虫却没有毛。仅此便已很罕见,加上它的样子和颜色,都是蝼蛄男迄今从未见过的。蝼蛄男立即连树枝一起折下,把这条乌毛虫带了回来。
“哎呀,真是很罕见的乌毛虫啊!”露子惊喜地叫起来。连露子也是第一次看到这种虫子,自然不知其名。
“反正问谁都不知道,就让我来给它取名吧。”露子给那条乌毛虫取了名字。
“瞧它那模样,身体黑糊糊的,又有圆点图案,就叫黑丸吧。叫黑丸挺好。”就这样,那条乌毛虫就被称为“黑丸”。
“黑丸会变成什么模样呢?是翅膀很大的凤蝶吗?或者像它的身体那样,是一只黑翅膀蛾子?不过,也不一定因为原来是黑色,就会长出黑色的翅膀呢。真是令人期待呀。”
黑丸被放进了蒙着纱布的笼箱里。往里面放进带有树叶子的樱树枝,黑丸随即刷刷地啃起来,把叶子吃掉。
觉察到事情不同寻常,是在第二天的早上。看看笼箱里,发现昨晚放进去的樱树叶子已经一片不剩,黑丸身躯变大了两轮以上,正躺在那里。黑丸已有两根大拇指并拢般粗,也更长了。
“很能吃啊。”
又给了它很多樱树叶子,它照样一下子啃吃精光。
第三天早上,它长得更大了,前一天晚上堆得满满的樱树叶子同样不见了踪影。
“黑丸呀,你究竟是什么乌毛虫嘛?”
又给了它很多树叶子,依然是转眼工夫就让黑丸吃掉了。到了第五天,黑丸已长成番薯般大,那个笼箱已经容不下它了。
弄来一个更大的笼箱,把黑丸放进去,但不久又觉得窄小了。
樱树叶子放了又放,每次它都是一下子就吃完。树叶子没有了,黑丸就会发出“吱吱”的呜叫声。
乌毛虫发出叫声,真是闻所未闻。试着给它喂庭院里的其他树叶子或者青草,它也照吃不误。
到了第十天的早上——看看笼箱里面,纱布被弄破了,黑丸不在里面。
“黑丸呀。黑丸……”找着找着,露子脚下忽然踩到了怪怪的东西。一个细长的东西,有点硬,又有点柔软……
捡起来仔细一看,竟然是老鼠的尾巴!露子惊叫一声,把手中的老鼠尾巴丢到庭院里。庭院的草丛中,有个东西在蠢动。走下庭院看清楚,原来是已长成猫般大小的黑丸。 “黑丸!”
黑丸正在草丛中啃咬着老鼠。可是,为什么黑丸这条乌毛虫能抓到像老鼠这样行动迅速的小动物呢?原因不久就弄清了。
黑丸长大了,自然也爬得更快,但也不是快得足以捉住老鼠。黑丸的身后丢弃着只剩下脑袋的老鼠残骸。
当露子追上爬动着的黑丸时,黑丸突然停止动作,蜷缩起身体。露子伸出双手正要抓住它,黑丸突然蹦了起来。黑丸从地面弹起,以惊人的速度在空中飞过,扑在前面的一棵松树的树干上。
“天呀!”在场的侍女们一齐惊叫着,倒退数步。
要是太接近了,被它突然扑到身上可该怎么办?侍女们不由自主地向后退也是很自然的。
只有露子走上前去。
“淘什么气呀,黑丸……”
当露子的双手伸向一扭一拧地顺着树干往上爬的黑丸时。侍女们发出了惨叫般的声音。
但是,露子满不在乎地双手抱起黑丸,把它从树干上扯下来。
“您这是干什么呀?”
“万一它像吃老鼠那样吃人该怎么办?”
“快扔掉它吧!”侍女们看着露子手中那吓人的虫子,异口同声地说道。
“嘿,同样大小的猫,不也吃老鼠吗?但不等于猫也要吃人嘛。”
吱——黑丸在露子手中发出呜叫声。用木头新造了笼子,将黑丸放在里面,但黑丸又逃了出来。
它竟然啃坏了造笼子的木头,弄破了笼子。找到黑丸的时候,已长成小狗般大的黑丸正在啃吃黄颔蛇。事到如今,侍女们都躲得黑丸远远的。
“弄死它吧!”
“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乌毛虫。”
“肯定不是寻常之物,是沾了妖气的东西吧。”尽管侍女们七嘴八舌地反对收留黑丸,露子还是不为所动。
“说什么呀。正因为是没有见过的,所以我才要养的嘛。”
这些事终于传到了父亲实之耳中。
“乌毛虫吃掉老鼠和蛇这种事情,真是闻所未闻。我看它确有魔力。露子,你还是把它处理了吧——把黑丸杀掉。怎么样?”
然而。露子的态度很坚决。
“杀掉它绝对不行。在没看见它能孵化成什么东西之前,也不能扔掉。说它是有魔力的东西,何以见得?”
“这不是——明摆着它是有魔力的东西吗?”
“我是说。父亲大人是怎么知道的呢?”
“我当然知道。”
“即便是有魔力的东西,我也想看看它的孵化过程。”
劝说没有结果。一筹莫展的实之只好来请晴明帮忙。 “我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啊,晴明。”实之对晴明说道。
“噢,那黑丸现在长成多大了?”
“自那时起,已经过去十多天了。三天前我去看了,已经长成小牛犊般大。”
“有牛犊般大了吗?”
“也没法给它做笼子了,就把牛舍再加固一下,把它关在里面。”
“露子姑娘也给这条乌毛虫——黑丸绘了图吗?”
“我带来了。”实之从怀里掏出折叠好的纸,在晴明面前打开。
晴明拿起来看,上面果然描绘着一条黑色乌毛虫,虫身遍布红点,与传说中无异。晴明仔细看过之后,不禁“嗯”了一声。
“怎么样?”
“实之大人——”晴明的口吻显得郑重其事。
“您对我晴明已经毫无保留了吗?”
实之迟疑起来。“不不,没有什么要隐瞒的。”实之说完,晴明看了他一眼。二人相对无言。
“啊,你是说我还有所隐瞒吗?”
“恕我冒昧。您有什么忘了说吗?您能回想一下忘掉的事情吗?”
晴明又看了实之一眼。他的眼神,似乎连实之已咽下腹中的食物也看了个分明。
“晴、晴明……”
“回想起来了吗?”
“我想起来了。”实之承受不住般地说道。
“那就太好了。”晴明微微一笑。
“那就请告诉我回忆起来的情况吧。为了这件事,您找过什么人吗?”
“啊,是的是的,我找过人。”
“是哪一位?”
“嗯,是芦屋道满……”
“噢,原来是去过道满大人那里……”
“是这样。”
“去做什么呢?”
“这个嘛,就是……去求他帮忙。”
“为了……”
“就是为露子的事。”
“然后呢?”
“我请他想办法解决露子喜欢饲养虫子的问题……”
“噢。”
“我问他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那,道满大人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