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两个小媳妇
一、有一户农家,只剩婆媳二人。家里除了一间茅草房,别无它物。日子过得相当艰难。
立夏之际,小媳妇爱兰挎着篮子到河边洗衣。坐在条石上,她把衣服放水里浸湿,一看没有皂角了。〈皂角是那时洗衣用的〕她起身走到河边的几棵皂角树前,因为没有木棒,打不下来,只有爬上去摘。爬到半中腰她小心翼翼地伸手摘下一些皂角扔了下去 ,然后往下爬,不小心跌了下来,一脚踩在了皂角上,尖利的刺扎进了她的脚心。她抱着脚坐在地上大声哭起来。这时邻家李大婶正好走来,她一看,拿出身上别的一根针说:“爱兰!不要怕!我一下就给你挑出来,不然没法走路!”
“不敢拔!太疼了。”她呲着牙说。
李婶急了:“你不拔能行吗?你要不拔我就走了,看你找谁去!”
“那你就拔吧!轻一点,婶子!”她无奈地哀求着。
李大婶搬过她的脚,一看刺扎得深,就使劲剜了下去,爱兰痛叫一声:“妈呀……”只见刺被挑了出来,刺上血乎乎的。大婶从身上撕下一块布麻利地给她包上,站起身戳了一下她的头说:“要是别人根本下不去这个手给你挑刺,幸亏碰上我了,要不然把你疼死了没人知道!以后不要再上树了!”
“谢谢大婶子!”她挂着泪珠笑了。
“对了,你不是要去康五爷家帮佣吗?咋还不去?”
“今天洗洗衣服,明天再去!”
“那行!我走了。”李大婶说着走了。
爱兰起身砸开皂角,把它揉碎抹在衣物上搓揉一阵,然后用棒棰敲一阵,放水里漂洗,洗完以后就回家了。
回到家里,婆婆在纺车前纺线。她眼睛不好使,挂线不准确,纺得很慢。媳妇把衣服晾在院里,过来帮婆婆纺线。婆婆起身挪过地方问道:“你洗完了!”
“是呀!我的脚上扎了皂角刺,是李大婶给我挑出来的。”
“是吗!还疼不疼?不要紧吧?让我看看!”婆婆关心的说。
“不要紧,已经包上了。不太疼!”她利索地纺着线。
婆婆耽忧地说:“你明天能去吗?不行过几天再去?”
“我能去!早去可以早一点挣些米面回来。缸里面不多了。”爱兰看一眼婆婆发愁的样子,宽慰道:“妈!你不要愁!面还有呢!过几天再想办法。有我呢!”
婆婆不由地抹起了泪:“咱们婆媳命太苦了!日子过得这么凄惶!他们要是不走,还用你去干活吗!我真是拖累你了!”
爱兰也难过起来:“你别说这样的话,没有你我怎么活呀!孤零零的有啥意思。”
他们的男人害瘟疫死了!
婆媳俩想着他们,眼泪不停地流着。
第二天早起,媳妇告别婆婆,去了村东头的康五爷家。
康五爷是个六十多岁的老汉。家里有儿有女,有房有地,日子过得宽裕。他请佣人帮厨已经很多年了。最近张厨子生病不能干活,康五爷给了工钱 ,打发他回家。然后托人找了爱兰。听说她勤快干净,做得一手好面食。他们一家都爱吃面!
爱兰很快就到了康五爷家门前。大门是朱红漆门,门上两个吊环,黄澄澄的。两旁蹲着守门的石狮子,很是气派威武。她上前拍拍门环,不一会儿,一个十一、二岁的小丫头给她开了门 。
“康五爷在吗?”她跨进门去。
女孩关好大门说:“我爷他在家。” 二、
正房里康五爷抽着旱烟,上下打量着爱兰:朴素干净的衣着,脸蛋上有些红晕,一副老实的模样。他点点头道:“爱兰!你家困难,我们都知道。你在我这里好好干活,把饭给我做好。我一个月给你一吊钱。你在这里吃饭,晚上回去陪你婆婆,你看行吗?”他磕磕烟锅,把烟袋放在桌上。
“行!康五爷!我会好好干的。现在我去做饭吧?”
“好!小菊!带你婶子去厨房。”
小女孩拉着她向后房走去。
厨房里,一面墙堆满了柴火。大大的炉灶,上面放着一口大锅,灶火门里柴火正旺旺的烧着,不时地发出“噼啪”声,一个媳妇笑着起身。
“妈!这是做饭的婶子。”小菊仰着脸笑道。
“好。你擀面吧!我来切菜”。她高兴地看着她 。
爱兰挽起袖子,也腼腆地笑道:“大姐!你多关照我。我啥也不懂!”
“我知道!不要怕!你洗洗手吧!”她指了指旁边的水盆。
她洗了手,开始擀面。先在盆里和面,面和得很硬,适合擀面条。一会儿功夫擀出了一大块面,她细细的切了,一把一把放在面板上。炒好肉臊子,又弄了两个菜:鸡蛋炒韭菜、凉拌三丝。然后下好面浇上臊子,端到了上屋。一家老小吃起来。
他们吃得很香!
爱兰松了一口气。
康五爷吃了两碗。
就这样,爱兰变着花样给他们做饭。有时是扯面,有时做面制的猫耳朵,还有扁豆面条。他们最爱吃。做法是:先将豆子拣净,洗好,放锅里煮烂,把面条下进去,然后炝上葱花油,放上佐料,再放点韭菜。那股香味儿直往人鼻子里钻!
婆婆家里没有面了!爱兰心急如焚。思来想去,她想到了一个主意:几乎每天都要做面食,和面前先把手洗得干干净净,和完面后不洗手,悄悄的跑回家,把手上的面洗到碗里,让婆婆烧一碗汤喝,这样不至于饿死。她就这样来来回回地奔波着。婆婆心里很感激她。
过了一年,有一天晚上,外面漆黑一片。燥热中感觉闷闷的就要下雨。婆媳二人早早回到屋里,坐着说话。不一会儿,只听外面电闪雷鸣,“喀嚓”声不断,好象就在窗前炸响着。吓得两人缩成一团!媳妇惊恐说道:“妈!是不是老天爷劈我来了。我把手上的面洗下来给你吃,太不恭敬你了。”
婆婆惊异道:“你胡说!你救了我的命,老天爷看着呢!怎么会要你的命?是来要我的命的,我太拖累你了,让他劈了我吧!”说着要开门,媳妇死死拉住:“是我不诚实,偷了康家的面。老天要惩罚我!你不能去。”
“你不能出去!我出去吧!”
“我去!你不能去!”
“我去!”
“我去!”
她们争着要出去,雷电还在头顶响着……
媳妇心生一计,拉着婆婆说道:“妈!这样吧!我把左手从窗户里伸出去,让他把左手拿去,右手留着照样干活。”说着把手伸了出去。
只听大大的雷声响起,婆婆吓得趴在地上直磕头。媳妇本能地一缩手,借着闪电低头一看,手没有掉!手里握着一把东西,伸开一看:天呐!是几根明晃晃的金条。
俩人都惊呆了……嘴半天都合不上。
老天爷显灵了!
窗外,雨过天晴,风平浪静。满天的星斗闪烁着。
真是孝义感天啊! 三、
在微列村。有婆媳二人。婆婆严厉,规矩甚多。媳妇低眉顺眼,很是听话。不敢违拗婆婆。村里没有水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婆婆规定媳妇挑水时,不能一个水桶在前一个水桶在后,只能横着挑。如果那样挑水回来,后面的一桶水就会被婆婆倒掉,说是媳妇后面的水不干净。
媳妇没法,只好练习着挑水横着走。
有一天,媳妇又去挑水,回来的路上,碰见一个老和尚在赶路。和尚走得又累又渴,光头上出了许多的汗。他见小媳妇挑水过来,急忙喊道:“女施主!你站一下!让我喝口水行吗?我实在是渴极了。”媳妇停下脚步,见一个和尚在说话,她放下水桶言道:
“这水你不能喝!”
“为什么?你嫌我不干净吗!”和尚不解道。
“不是的。老和尚!不是我不给你喝,我婆婆知道是不愿意的。”
“你不说她怎么知道?让我喝一口吧?”和尚求道。
“不成!你没看见我挑水是横着走的吗?”
“那又是为什么?”和尚更不解了。
“我婆婆说,挑在后面的水不干净。不许我那样挑水,只能横着担水。没看见我很吃力吗?如果水给你喝了,我必须把水倒掉,再重新去挑水,那样不是耽误时间吗?回去晚了是要挨打的。”
“哦!原来是这样啊!你快走吧,我不喝了。不能为难你呀!”和尚擦了把汗,向前走去。
小媳妇看着和尚,心中不忍,遂叫道:“和尚回来!你喝吧!我再去挑。”说着舀出一瓢水递给和尚。和尚接过来,美美地喝了几大口,他把水瓢还给女人,想了想从怀里抽出一枝细细的柳条,递给小媳妇道:“你把这个拿去。我看你挑水实在费劲儿,如果你家里没有水了,就取出柳鞭在水缸里搅动,水就会出来了。记住了,只能搅几下,多了水就会溢出来,后果不堪设想。你把它藏在没人知道的地方,千万别忘了我的话。我走了!”
小媳妇高兴地看着柳条:原来是个宝物啊!
抬起头,发现老和尚不见了。
她回到家里,趁婆婆不在,用柳条在水缸里搅了两下,水缸里“哗……”地涌出水来,清清的。尝了一口,甘甜清洌,直沁肺腑。她满心欢喜地把柳条藏在水缸的后面。
从此,她不再挑水去了。不用婆婆命令叫喊,缸里水总是满满的。她半夜起来把水缸装满水,然后再睡下。怕婆婆知道这个秘密。
时间长了,婆婆疑心顿起:不见媳妇挑水,水缸里总是满满的,这是怎么回事呀?难道半夜去挑水了?水也好象和以前不一样,喝了还想再喝。我要看个纠竟。
晚上,婆婆悄悄地注意着媳妇的动静。
媳妇见婆婆已经熄灯睡觉。她放轻脚步往厨房走去,婆婆跟在后面。她走到水缸前,从后面拿出柳条,在水缸里搅动了两下,婆婆看见水满了。她扣上缸盖,藏起柳条,婆婆赶紧溜进屋去。
婆婆寻思起来:这是什么宝物呢?从哪里来的?……
第二天,婆婆和颜悦色地叫起媳妇呵呵笑道:“媳妇!你很长时间没有回娘家了,今天去吧!家里的活我来干,你好好休息一天,明天回来就行了。”
小媳妇激动地答应一声:“哎!谢谢妈妈!那我去了。水缸里有水。不用挑了。我明天就回来!”她高兴地跑出门去。
婆婆看着媳妇走远了。转身向厨房走去。到了水缸前,一看水满满的。见水缸后面藏着一根柳条,她自言自语道:晚上我也试试看,看看灵不灵!
到了晚上,她把水缸舀空,拿出柳条在水缸里搅动起来:只见水“哗哗”地涌动起来,不一会儿就满了,溢出了水缸,流到了地上。她一紧张,鞭子掉在了水缸里。水流得更多了,水翻腾着,滚滚地向前奔去,形成了一条河流。婆婆吓得跑出门去!
河水涌向村里。村里一片汪洋……
第二天,小媳妇从娘家早早起来,忙着赶回家里。她远远地看见,村里到处都是水。人们在挣扎叫喊着。她急忙跑过去,只见水面上漂浮着很多东西:木板、草枝,鸡鸭在水中游着,小孩在木盆里坐着,大人们趟着水,背着包袱,正向村外涌来。她婆婆披头散发,满身泥水地冲到她面前,一把拉住她叫道:“媳妇!不得了了!我闯下祸了。那柳条在水缸里。怎么办呀?水把村子都淹了!”
小媳妇大惊失色道:“妈!你快逃吧!我去看看。”说着跳入水中,奋力地向前摸去。到家后看见水缸里波涛汹涌,厨房让水泡得塌了半边。她情急之下拿起缸盖一下压在缸上,然后敏捷地跳上缸盖,坐在了上面……
大水明显地小下去了,人们三五成群地回来。她婆婆急忙回来一看,见媳妇坐在缸盖上,缸里的水不再涌出。媳妇微笑地坐着,一动不动。婆婆上前拉她,她纹丝不动—已经坐化了!
婆婆惊叫起来!
她变成一尊石像。
如今,村里的人们不再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这里有一眼泉水,常流不断,清甜甘洌!
第九章、稻谷传说
上帝创造了世界.他是三界的统治者!阿伽农是司农之神!
这天,他急匆匆地来到神殿晋见上帝.只见天使环绕四周.他们的翅膀徐徐扇动,自如地绕着大殿飞来飘去.他们的容貌天然绝美,如诗如画.远处有飘渺的歌声传来.战神、太阳神、海神、爱神以及光明之神都在大殿之上.阿伽农惶恐地禀报道:
“上帝啊!至高无尚的天地之君!我向您坦白.昨日臣下不慎把种子宝盒打翻,种子都撒向了人间,只剩下了最后一颗.是我渎职!请您裁决吧!”
各位神仙议论起来:“他怎么这么不小心呢!”“这可是大事呀!”“看他怎么收场!”……
上帝略一沉思言道:“天上一天,人间一年.阿伽农!你去下界看看,看看谷物多了,他们的生活会怎么样?是不是安居乐业,幸福快活!看你的谷物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我很想知道.”
“是!我这就去.臣下告退!”他缓缓退出.
众神缄默不语.
上帝朗声笑道:“哈哈------众卿不必忧虑.快活起来吧!歌唱之神!高唱一曲吧!给大家助助兴.”
歌唱之神应声而出.他展开歌喉 唱了一曲歌颂爱情的咏叹调.歌声在大殿里久久回荡,天使飞翔起来……
一朵祥云向人间飞去.
阿伽农变成云游诗人开始四处走动.
他信步走到一个村子里.只见两个少年在玩耍.他们一人站在一头,互相丢来丢去.仔细一看他们手里拿着面团.看他们你扔过来我扔过去,面团掉在地上,沾满了灰尘.在他们的脚下,扔掉了许多面团,他们踢来踩去,毫不可惜!他们玩得兴高采烈,神采飞扬.
阿伽农生气了.他上前拽住一个少年问道:“你们不上学堂吗?这样浪费时光是可耻的行为.你们竟敢糟塌粮食!没有别的可玩的吗?你们知道吗!粮食是神圣的.”
少年摔开他指着他骂道:“你是什么东西!竟敢教训我.我们上学有什么用?没有奋斗目标,怎么上进?我们粮食有的是,吃喝不愁.你管得着吗?”
另一个少年跑过来不由分说抓住阿伽农就打起来.边打边说:“哪里来的野人?敢管我们.你是活得不耐烦了吧!上这儿来找死.我打死你!让你多嘴.”
他被打得流出了鼻血.两少年哈哈大笑,扔下面团扬长而去.
他看着丢了一地的面团,痛心的哭了……
他走向田野.这里一个人也没有.谷物稻穗伴着野草疯长着.每一株上面都结着密密麻麻的果实,沉甸甸的.放眼望去,青山绿水,百花争艳.田地里微风吹过,麦浪滚滚,稻花飘香.大片的乔麦花粉红粉红地铺在地上,菜花嫩黄嫩黄地开着.无数蜜蜂蝴蝶在花间“嗡嗡”地忙碌着. 他喜悦地看着这一片丰收景象.
他向附近的农家走去.走到门前篱笆墙边,只见烟囱冒着炊烟,一个女人围着围裙在做饭.一只小狗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只听一个小孩子的声音传出来:“妈妈!我要拉屎.我快憋不住了!”
“院子里去拉!快去!”女人扬声命令道.
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跑出来,手里拿着一个面人儿.他蹲下解手,手里还在玩着.不一会儿,小孩子叫起来:“妈妈!我拉完了.擦屁股!”这时他手里的面人儿让小狗叼去了,小狗撒着欢的跑了.他又喊起来:“妈妈!我的娃娃!我的娃娃!狗狗叼走了.”
“来了来了……”女人走出门来.这是一个衣着光鲜的年轻妇人.脸上象抹了白面似的白净.她手里捏着一个面团到小孩身边,揪下一块给他擦屁股.连着揪了三次.擦完后顺手扔给小狗.小狗扑过去闻了闻,扭头就走了,继续去玩它的面人儿.面人已经被撕碎了.女人抱起孩子哄他道:“妈妈给你再捏个更好的娃娃!”
“好!”她抱孩子回到屋里.
阿伽农惊呆了.鼻子气得扭向一边.他不想再看下去了,变做一只大鹏,腾身飞去……
回到天庭.阿伽农低头含泪跪倒在上帝面前:“上帝啊!是我错了!我浪费了种子.没有收到好的效果.请您帮我收回种子吧!”
他向大家讲了下界的一番经历……
上帝听完他的故事,哈哈大笑道:“阿伽农啊!你不要着急生气.一开始是我控制了你的意志.我想看看他们粮食多了,会怎么样!既然是这样的结果,也就不用再试验了.这样吧!我派天兵去收回种子.你准备好种子宝盒吧!”
阿伽农谢过退出.
夜幕降临.天兵们涌向人界,涌向田间地头.他们站成一个个方队从这头扫向那头.从每一株上撸下谷穗,宝盒里的那颗种子飞出来,引导着所有种子飞向宝盒.下面天兵们忙碌地撸着、拔着,天空中眼花缭乱地飞着种子,一片奇异景象……
天快亮了,无数犬类闻声而来.它们看到这种情形,眼泪“哗……”地流出来,趴在地上叩头不止.不一会儿,眼睛里滴出血来,血红血红的,很是可怜!
阿伽农看到宝盒装满了种子,一株谷穗上还剩下一穗果实,心生怜悯道:“差不多了!走吧!”
天兵们蜂拥而去……
狗哀哀地吠着,看着天空鸣叫.
天亮了,人们这时才发现粮食所剩无多,开始恐慌起来,一时哭声震天……
人们开始勤劳起来了:翻地、播种,插秧、施肥,只见麦浪翻滚,稻花飘香.粉红的乔麦花、嫩黄的油菜花……麦穗越结越多,丰收啦!
你知道吗!高粱为什么是红的?乔麦的茎和叶子也是红的,这又是为什么?
让我告诉你吧!是当年天兵们撸谷穗时手扎烂了流出的血染红的!
信不信由你!哈哈------
第十章、山上有棵桂花树
在古时候,有座桂花山。那里人烟比较稀少,山上住着一对老夫妇。他们大概有七十多岁年纪了。他们年轻时曾经有一个儿子,三岁时一场瘟疫使他不幸夭折。当时老两口哭的死去活来、痛不欲生!很长时间都茶饭不思,精神恍惚,一直振作不起来。他们把他埋在桂花林里。
这位老头儿叫许万山,一生都在山林中度过。他们以山为家,以林为伴,出出进进都离不开山林。他眼睛一睁开就往山林里钻,他喜欢看那些高大的树木,喜欢闻那沁人心脾的桂花香。他会站在掩埋孩子的地方,痴痴的想,静静的看,想到他如果还在,也早已是英姿挺拔,“树木成荫子满枝了”!想到这里,他的眼泪就会滴落在脚下的泥土里。
他老伴许杨氏,因为思念故去的儿子,常常流泪,两只眼睛已经有些昏花了即使这样,她每过一年就会做一套小孩衣服,放在身边陪伴着她,出门也会抱在怀里。
有一天,老许在桂花林里转悠。
正值金秋十月,漫山遍野一片金黄。桂花吐蕊,香飘万里。他陶醉其中,留恋忘返。这时他发现桂花林中,掩埋孩子的地方长出了一棵二三尺长的桂花树。他纳闷起来,昨日怎么没有看见?这棵树有如人形,上部头形部分嫩叶分披,点点花蕊点缀其中。香味浓郁,暗吐芬芳。肩胛部位有两只胳膊粗的树干,像人的手臂。肚子有些浑圆,有男性特征。还有下肢像两条腿直立着。就像一个人站在那里。
老许看的入神起来,越看越觉得头部有脸的轮廓,眉眼嘴巴依稀可辨。感觉是个有生命的活体!他不由自主的走上前去,看见树下泥土松软就紧紧抱住小树,轻轻一拔,树根连土带泥被拔了出来。
他扛着这棵小树就往家里跑去。
到家后,他放下小树,顾不上擦一把汗,一叠连声叫道:“老伴儿……老伴儿!你快出来!你看这是什么?”
老伴闻声从里屋出来,看见那棵小树,颤声问道:“老头子!你拔小树干什么啊?”
老许看了一眼老伴儿布满皱纹的脸,怜惜的说:“你看它像什么?从孩子坟上长出来的。”他扶起树木让她看。
她凑上前去,仔细观看,然后惊叫起来:“是像人!它像一个完整的人啊!是我们的儿子回来了,是我的儿子啊!”她紧紧的抱住小树哭泣起来。
老许激动的诉说着:“我一进林子一眼就看见了它!你相信吗?昨天还没有呢!是一夜之间长出来的。我们感动了老天爷呀!老伴儿!”
“是呀!老天可怜我们!老天可怜我们!”
“老天开眼了!老天派孩子来给我们做伴来了!你知道吗?我轻轻一拔,它就出来了,它愿意回来呀!”
两人相拥着哭笑起来。
然后,老两口开始忙乎起来:给小树洗去污泥,小心的擦拭干净,把外层粗皮去掉,把头部的花叶摘净,从头到下,打磨的光光滑滑,眼看的眉目也清晰起来。两人一看,活脱脱一个没穿衣服的小娃娃出现了!他们惊喜万分!老伴儿乐滋滋拿出新做的衣服给它穿上,谁知儿子的衣服套在它身上刚刚好,他们又惊叹起来!老伴儿一把搂住木人儿不放手。
从此,老两口轮流抱着它日夜不离身。白天,按时给它脱衣洗澡,因为它越洗越滋润身体越来越柔软,抚摸起来像真的人儿一样。夜晚,搂着它睡觉,心里踏实。心中生怕它有一天长脚跑掉! 这样陪伴了一段时间,有天晚上老伴搂着它睡觉时,感觉有气息在身边吹动,并且有桂花香味在空气中流动着。她赶忙推推睡在身旁的老许,老许朦胧问道:
“你干什么推我?做噩梦了?”
“没有,你快起来点灯看看它吧!”老伴先坐起来。
老许摸索着起身,摸着把油灯点亮,端过来一照,发现木人儿气息咻然,两只黑白分明的眼睛骨碌碌的看着他们。接着嘴巴一张说起话来:
“爸爸妈妈!”
因为相处久了,他们一点也不害怕。而且这也正是他们盼望已久的声音。这时听得一声喊叫,跟儿子的声音一样,他们的心头一热,赶忙应道:“孩子!你可回来了。”
木人儿起身坐起,扑到二老怀里撒起娇来:“爸妈!叫我桂生吧!我是你们的儿子桂生啊!”
“桂生?我们的儿子是叫桂生啊!儿啊!你可回来了!我们想死你了!”老两口抱着他哭做一团。
“我知道你们想我,一直丢不开手。所以借桂树的灵气,还有你们的人气,又活过来了。今后由我来照顾你们,放心吧!”
两位老人欣慰的笑了……
从第二天开始,桂生吃起五谷杂粮,并定期去一趟桂花林。
他开始长个。几乎一天一个样。没有多久,长成了一个高大英俊的小伙子。老两口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成天乐得合不拢嘴。
桂生很能干。上山砍柴,下地劳动,翻盖茅屋,整修篱笆,家中里外收拾一新。不要老两口帮忙,自己一人全包了。他身上有用不完的力气,走起路来虎虎生风,精神十足。
那天他劈完柴后,老妈妈给他端来饭菜,他津津有味的吃起来。妈妈怜爱的问道:“桂生!你累吗?”
“妈妈!我不累!我不知道累的,不用操心。”他喝了口汤笑道。
老许坐在门口说:“悠着点干,别累着了!活不是一天能干完的。”
“是!爸爸。”
“桂生!你也大了,你要是能找个媳妇,生个小孙孙,我们才能合眼啊!”老妈妈说道。
“是啊!这也是我的心愿啊!”老许也说。
桂生喝完碗里的汤,抹抹嘴说:“爸妈!我知道你们早晚会提这事。我早已安排好了。你们知道我每天去桂树林吧!我寻找到了和我一样能成人的木本,她是母体之身。我因为接受人气得以成活,我给她也每天灌注一些人气,她很快就会来了,到时候,你们就有儿媳妇了,等着吧!你们以后会过上好日子的。我算过,你们能活150岁,岁月还长着呢!别发愁。”
老两口感觉重新活了一遍,失去的时光快要追回来了。
几十天后,桂生领回一个杨柳腰肢、眉清目秀的小女子。她见到二老,羞涩的躬身行礼道:“妈妈爸爸!媳妇桂花来了。”
两老笑逐颜开,朗声笑道:“好好!好媳妇!我们一家人总算团圆了。好好过日子吧!”
桂生笑拥着二老,深情的看着桂花说道:“我好幸福啊!”
第十一章、石门开!石门开!
在西北某地。有一个上东山。上东山有个大地湾,是伏羲出生之地。往北百余里有个大峡谷。峡谷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在峡谷上方有个“游夫子山”,传说中是孔夫子游历过的地方。还有个云游和尚来过此地。他讲经参佛,修身养性,有一日在这里坐化。因为风吹雨淋的,山民不忍,遂用一口大水缸扣在他身上,是古今第一“缸葬”也!
在附近山下有个葫芦河,河边有一只巨大的石靴子。河水涨的时候,水能淹没靴面之上,靴子上有个天然石窝,窝里常年积聚着一汪清水,水中有金沙,曾有人采集过。
大峡谷叫“锁子峡”。峡谷两边刀削斧砍,很是险峻。中间河床,水流不断。白天,人来人往,轻舟穿梭;夜晚,伸手不见五指之时,峡谷之中就会出现一道石门,行人过客将无法通过。只有等到天亮,石门消失,方能行走。
夜晚来临时,但见谷中有点点星火,时隐时现,隐约听见石门内人声嘈杂、鸡鸣狗叫。热闹之声不亚于白日集市!感觉那里是另外一个世界。曾经有多少人在石门前敲击、捶打、喊叫,始终无人应答,两不相通。
只听得纷纷传言,只有出现一对奇特男女,方能打开石门。男的必须长女性乳房,女的必须长男性胡须。
至今没有见过这样的人。也许压根就没有这把开门的钥匙!
石门前,常有一个威武的狮子出现。它只在门前活动,天亮一切消失。
有个南方生意人听说了这个秘密。在好奇心驱使下,他夜晚悄悄来到石门前,在隐蔽处等待着,等待狮子出现。夜半时分,奇迹终于出现:只见石门洞开,万道金光闪耀,从中大摇大摆走出一只狮子来。它出来后,石门关闭。它抖抖鬃毛,摇摇尾巴,四处看了看,然后走动起来。它不时地停下,警惕地观察四周,看有没有危险存在。这时,这个南方人胆子奇大,趁狮子不备,一跃而起,冲向前去,试图抓住狮子。狮子大吃一惊,奋力挣脱,快速蹿到门前大吼一声,石门开启它急忙闪了进去。一切归于平静。南方人抓了一把毛。回去一看,是一把金灿灿的金丝儿!他大喜过望。从那以后,狮子不再出来了。以后谁也没有见过。
石门内是个什么世界呢?究竟是何景象?谁能让石门开呢?那对男女存在吗?人们疑问着。
过了不知多少年,有一个人出现了。
这是一个很阳光的男孩儿!他成天背着一个大背包,像个背包客。他走南闯北,不畏艰险,研究地理地貌,人文景观和风土人情。整理出了一些资料。并在旧货市场淘来了一面上古时候的乾坤宝镜。他爱不释手,小心藏在背包里。听老板说,它能避邪降妖。
他一路行来,无意中来到了这里。他见人就笑,并主动自报家门:“你好!我是尤里。”
“我是尤里!外地来的。”
见到他的人很容易受他感染,心中不快一扫而光。
他东游西逛,追溯遗迹,对什么都感兴趣。很快就知道了石门的秘密。他决心探个虚实!
夜晚,他看到了石门。他欣喜若狂,看来传说都是真的。站在门外,想着门里的世界,他的好奇心更浓了,追根究底的劲头更高涨了。
回到客栈,思索良久。天亮时他做出决定,一定要找寻到那对奇特男女。既有石门,必有开门钥匙!
他收拾行囊,开始寻找之旅。他决心已下,那怕千山万水,关隘阻隔,几易春秋,也要把他们找回来。
尤里走过了无数城镇、乡村,走遍了大江南北。花开了谢,春去了又回。他处处寻访,见人打听,最后在海角之南,一处茅草屋前,见到了他们—一对小矮人!
这对侏儒正在门前穿梭织着渔网。他们身高只有一米二、三。脸庞粗黑,额头上皱纹密布。男的咧嘴笑时,牙齿东倒西歪,没剩几个了。女的嘴唇肥厚外翻,面貌凶悍。两人奇丑无比,像夜叉转世。
尤里一眼看见,男的穿一件紧身汗衫,一对硕大的乳房突出地挺立着;女的下巴上长着一把大胡子,起码有二尺多长。特征太明显突出了!他强烈感觉到就是他们!他们就是开启石门的金钥匙!两个小矮人看见男孩儿长久地打量他们,一点儿没有害怕的意思。他们互相瞅瞅,翻了翻眼白,丢下手中的梭子,起身奔跑起来,努力向海边跑去。只见两只小短腿费力地倒腾着。男孩儿见状,哈哈大笑,几大步追过去抓住了他们。喊道:“尊敬的两位老人家!别再跑了。你们是跑不掉的。我找你们很久了。”
男矮人挣扎着嚷嚷道:“黄毛小子!不要抓着我。我们不认识你!赶快走开!”
女的也哇哇叫道:“就是!你找我们干什么呀?快松开我……”
男孩儿呵呵一笑道:“我是尤里!你们一定知道我为什么来。”
男女齐喊道:“我们不知道!”
“别嘴硬了!你们正在等我。已经不耐烦了。你看,一个故意穿紧身衣,露出明显的胸部特征;一个胡子不剪,不顾美丑。这不是有违常理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你们是故意引人注意,好让‘有缘人’找到。对吧!” 这对男女互相看看,不再做声。尤里见状,松开两手,拍手笑道:“好了!好了!不要不好意思!我们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我是一根红线,牵引你们去你们该去的地方。跟我走吧!还有许多路要赶呢!你们向往已久了吧?是什么原因,使你们久久不曾出现?”
两个男女点点头,又惊慌的摇头,还是不说话。这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小矮人吓的坐在了地上,恐惧的看着天空。男孩儿向天上望去,只见一团乌云滚滚而来,空中传来巨大的吼声:“谁敢带走他们!”话音刚落,一个黑袍老怪站在面前。他披头散发,面青如鬼,眉毛一尺多长,一对獠牙撑出口外。只见他手提一把日月神剑,指着男孩道:“小鬼!你从哪来?”男孩见状,从背包中拿出那面宝镜,对老怪喊道:“妖怪!你从哪来?敢挡我的去路!”黑袍老怪又吼道:“黄口小儿!竟敢叫我妖怪。我乃眉山老道。他们是我的奴隶,你不能带走他们。”
男孩看了一眼那对男女,他们畏惧的眼神让他明白这是真的。他缓缓说道:“眉山老道!请你放了他们。他们应该获得自由!”
“休想!这是不可能的。只要他们答应打开石门,我就放了他们。并使他们恢复原形。”
小矮人鼓起勇气喊道:“我们打不开!”
眉山 老道大怒道:“你们找死!我今天这就结果你们的性命!”他举起了神剑,一道白光从剑上射出,男孩儿挡在面前举起宝镜对着剑光喊道:“快进来吧!”白光变成柔软的丝带,飘进了镜子里。老道气恨的又发一剑,一道绿光冲出,在镜子面前化做绿叶,飞进镜子里。小矮人拍手叫好!
老道双手劈下一剑,无数剑光向男孩涌来,男孩儿腾身飞起大叫道:“都收进来吧!快点进来!”剑光都被镜子收去。他毫发无伤的回到地面用宝镜罩着老道哈哈笑道:“你修练多年,手段不过如此!你看起来可怕,不过是草包一个。你若再斗下去,我的宝镜可是来者不拒,会把你连人带剑一起吸入镜中。你知道这是什么宝镜吗?是乾坤宝鉴。任是天地什么神物,都不在话下,有多少能吞多少,你还想再试试吗?”
眉山老道气的“呀呀”直叫,连人带剑直扑过来:“管你什么鉴不鉴的,我和你小子拼了!”说着直劈下来。
男孩抬手一照喊道:“宝鉴听着,连人带剑一起收进去!”只见老道连人带剑一起变小冲进了镜子里,就像冲进一道门里!男孩收起镜子,对目瞪口呆的男女招招手道:“乖乖跟我走吧!你们也看见了,抗拒是没有用的。”
两个矮人爬起来走到男孩面前鞠躬行礼道:“是!我们跟你去。主人!”
于是他们上路了。一路上经过长途跋涉,旅途劳顿,风尘仆仆的赶到了西北地界。
两个小矮人看着面前的大峡谷,激动的抱在一起“呜呜”哭起来:“我们回来了!终于回家了......”
男孩尤里也感慨不已。
夜幕降临,他们一起向石门走去。两个奇特男女一步一步庄严的向前迈进。他们手拉着手,肩并着肩,一步一步坚定地走着,男孩在后面尾随。走到石门前,两男女回头向男孩示意,然后回过头去把石门拍了五下,高声叫道:“石门开!石门开!半男半女要进来!”
俄顷,石门缓缓的打开了,只见金光闪耀,光芒万丈,刺的人有些睁不开眼睛。过了一会儿,只见一只狮子威武地走出来,站在门边。一只雄鸡高唱一声,拍打着翅膀。他们走了进去。只见门里站着两排士兵,身上挂着金刀。再往前走,是一些穿着华丽,头戴装饰的贵族。还有一些小猫小狗跟着,全是金灿灿的。再往前走,只见庭台楼阁、花苑水榭,房屋鳞次节比,炊烟袅袅。人们普通装束都站在街道两旁,夹道欢迎他们。他们看见小矮人跪下欢呼道:“欢迎女王陛下凯旋归来!女王万岁!万万岁!”
只见两个小矮人紧紧抱成一团儿,开始旋转起来,越转越快,身材越来越高,一会儿是男,一会儿是女,最后幻化成一个锦衣华服的美貌少妇。头上戴着金冠,高贵无比的站在街道中央,笑吟吟的说起话来:“起身吧!我的子民们。今天我们又相见了。”说着回过身来对男孩笑道:“你是尤里是吗?我带你参观一下宝藏。既然来了,应该看看我们的世界。”
说着引导着尤里向前走去,后面跟着一群人。穿过街道,前面是一片广袤的土地。远看有一个山坡,走到山坡上望下去,有一个大大的盆地。盆地里金光闪闪,全是黄澄澄的金块。大大小小,堆满了谷底。盆地周围站满了卫兵,日夜守护着这座宝藏。
参观完后,女王带他来到石门前,从怀中取出一个锦囊,递给男孩说道:“有缘人!非常感谢你。一百年前我曾遭受一劫,被那个眉山老道下了毒咒,带到了海角之南。你找到我时正好快一百年了。我如今终于回谷,全拜托你指引道路,并收服老怪。这个锦囊是答谢之物。如有所用,它将取之不尽,你定要小心收好。眼看就要天亮,我不能再留你,我们一会儿就会变成金人儿,不能走动。我必须赶快回到宫中,我的丈夫、孩子也被施了魔法,现在也该消除了。我要去看他们,恕不远送了。再见吧!”说着拥抱了尤里。
尤里接过锦囊,揣在怀中,女王徐徐退去。这时,鸡鸣狗叫,天要亮了。他刚跨出石门,一切都消失了。无影无踪。空旷的谷底只剩下他一人。水在他身边流动着。
男孩儿打了个寒噤,腿一蹬,一下醒了。睁眼一看,自己睡在客栈床上。
好长的一个梦啊!
他突然想起什么,伸手从怀中一摸,居然摸出了一个小巧精致的锦囊来。
尤里迷惑不解起来......
第十二章、手机
今天是周末。赵梅在单位上班。一整天都心神不宁的。快下午五点钟了,她向领导请了假,早早回到家里。她坐在沙发上,发了一阵呆,心里没着没落的。看着天色有些昏暗,又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已经五点四十分了。于是走到冰箱前,拿出一块冻肉化着,又拿出一些蔬菜。然后摘菜、洗菜,洗完后泡在水里。把米淘了放进电饭锅里。她把餐桌仔细抹了一遍,从酒柜里拿出了一瓶红酒摆在桌上。她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保养良好的肌肤白净细腻。说话时温言细语,从不高声。在单位领导器重,同事尊敬,没有和谁红过脸。是一个有素质的人。她丈夫丁国和她是一个单位的。丈夫是车间主任,刚刚被提拔,这几天都是满面春风的。他的朋友很多,交际甚广,他托朋友办事是有求必应的。总之,他是一个有能力、有气魄、干脆豪爽的男人!
赵梅就喜欢他的男儿气慨!两人是通过别人介绍走到一起的。感情很好,没有什么波折。几乎没有吵过嘴、红过脸,平平静静的生活着。
他们有一个十三岁的女儿,在市二中上学。
认识他们的人,都很羡慕这一家子。女同事夸赵梅找了个好老公,男同事赞他娶了个温柔娴淑的好女人。他们自己也很知足。
她饭快做好了。这时电话响了,她拿起电话,是丈夫打来的。只听他抱歉的说:“梅儿!我这会儿有事,不能回家吃饭。你们先吃吧!不要等我了,我有应酬。就这样吧!我挂了。”
“好。我知道了。”放下电话,她心中有些不快。自从他当上主任以后,很少按时回家。
吃过饭后,女儿丁宁回她房间学习。她收拾完厨房一应杂务。坐在沙发上一边看着电视,一边给丁国挑着毛衣。
电视里,有部电视剧正在热播。她没连着看。剧情大概是一个男人瞒着老婆搞婚外恋,当老婆的知道以后,毅然决然的和他分手的故事。
赵梅看得眼睛湿润,心潮澎湃起来……
客厅墙上的挂钟又响了起来,她瞧了一眼:晚十点正!心也莫名的跟着狠跳了一下。
这时一阵风吹来,后颈凉嗖嗖的,感觉头发也飘起来,一股凉意直透心底。她打了个寒颤,四处望望,没有发现透风的地方,只有窗帘微微轻拂着。“窗户没有开呀!哪儿来的风呢!”她纳闷的起身,加了件衣服。坐下继续织着毛衣……
过了一会儿,有人敲门。仔细一听,是单位领导老乔的声音。她开了门。只见来了好几个人,都是单位头头。有公司老总、经理、书记、调度、值班员,还有工会主席刘鹃。他们神情凝重,欲言又止。刘鹃拉着她的手坐在沙发上,缓缓说道:“赵梅!有件事儿想给你说一下,……不是好事,你要有思想准备。希望你能承受。不要过分悲伤!”
她闻言心中“咯噔”一跳,立起身叫道:“是不是丁国他出事了?……啊?”
公司老总沉声答道:“是,是他出事了!”
“出什么事了?”她急切道。
唐经理说道:“是这样的。丁国今天下午从朋友处借了一辆‘桑塔纳’,自己开着到清原镇去。快到的时候,经过大桥,不知怎么搞的车一下翻了下去,连人带车就......”
“啊......”她恸哭起来。女儿闻讯跑出来和她抱在一起,哭的肝肠寸断、哀声震天,在场的人都忍不住落下泪来......
接下来几天,经过交警勘察、取证。结论是:丁国没有驾照,技术不过关,上桥时可能正在打手机,是自己开到桥下去的!
赵梅的公婆哭的悲痛欲绝。亲戚朋友、同事都从四面八方赶来,前来吊唁、祭拜,并安慰他们。单位开追悼会时,赵梅哭的昏了过去......
她病倒了。发高烧说着胡话。婆婆伺候了几天看她好些了,就回老家了。单位女同事白天陪伴着她,晚上就剩她和女儿相依相偎。
想起过去种种往事,她就泪水涟涟了。他们也曾有过花前月下、山盟海誓。街上有他们散步的背影,河边有他们对未来的憧憬,还有心爱的女儿近在身旁。怎么能说走就走,丢开不管呢!好日子刚刚开始啊!
女儿丁宁抱着父亲生前的照片,看一阵儿哭一阵儿,谁劝都不放手。
他们躺在床上伤心的不能入眠。
午夜十二点整。突然手机响了。“嘟......嘟......嘟......”在寂静的午夜,忽然听到手机铃声,吓得母女两缩成一团。
“嘟......嘟......嘟......”铃声固执地响着。
赵梅强自镇定,辨清声音来源,是在床头柜的抽屉里发出的。她打开一看,原来是那个波导女式手机。红红的外壳,小巧的机型,是在丁国的遗物里发现的。听说手机紧紧握在他的手中,好不容易取下来的,而他的手机不知去向。谁也没有找到。她见到这个手机时一直在想:是给我的吗?怎么没听他提起过?她顺手放在了抽屉里。没想到手机响了。是谁打的呢?有人知道这个号码吗?她拿起了手机。手机上没有来电显示,她翻盖接听,只听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宝贝!你在听吗?我正准备去看你,做点儿好吃的等着我!我有一件礼物送给你,你一定会喜欢的。等着我啊!一会儿......啊......”手机里传来凄惨的叫声,然后挂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