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ss 发表于 2007-2-6 22:58

是有点长,一下子就轰炸过来了

轰炸被寂寞轰炸
把掩护心的围墙震垮啦
就露出心事密密麻麻

蓝田寻梦 发表于 2007-2-6 23:05

这回的题目让人想起了麻将牌:o
慢慢看东风吹来西风又起:)

娃娃妈 发表于 2007-2-6 23:09

你不理我了,我只好继续读小说。
现在我把她读完了。
我又想起了郭峰那句歌:从来没有人如此,打动我的心。
自从毕业来,几乎读不进任何小说了。记忆中只有三次例外:
一次是读刘震云的小说,带着听小道消息的心理读进去了,但心(感情)是不相干的;
一次是不知为什么,一夜忽然抱起红楼梦,一气读完,有一种过来人深深的感动,完全不同于少年时的感觉。至今分析不出那种感觉是什么。
第三次就是读你写的东西,尤其是这篇。在你写的东西里,读别的只是好奇,只有这一篇令我心动。

说说我的感觉吧。
首先我不想评价文学作品,那样太累。宁可跟你瞎聊,为此,我把我对你的认识,以及对作品中那个“我”的认识,混为一谈。因为现在,我没法把你和那个“我”分开,我脑海里就是一回事。如果这对你有所冒犯,我就先说一声对不起。
这注定了我下面写的,不知算什么:既不是作品评论,又不是瞎聊天,可这两者又都是。管它呢。条条框框太多就束缚思路了,干脆不管体例了。

由于我是分三次读的,第一次读了前两章,第二次读到第五章,第三次读完。三次感觉都不一样。
第一次读时,我是完全站在你(你、“我”不分,下同)一边的。我惊叹于你的易感与细致。你把自己的黑夜,解析得如此细致入微,即使自觉细密如我者,亦只得甘认疏廓。我喜欢这种细致入微的感觉。
光是细节,不说明什么。难的是入微。万界唯心,心就在入微境界,方可体会。我不知别人看了是什么感觉。你小学一年级时坏笑的模样,我都历历在目。
所以即使你的细节有针线不到处,我也能一气联上。所以我感觉你的细节已达到了“活”的水平。这也许是错觉。对此,最好由不相干的人来下结论。总之我觉得,在你的细节背后,有一种特别的流畅感。这是你一向的风格。这恐怕就是心的作用罢。
其实这正是你为人的特质。你做人做事,讲的就是一个心。违什么,也不能违了心。所以在人不觉得甚难过处,你却难过,如你对宗立的种种千回百转;在别人难过处,你却一挥而就,如对阿成。这是你的底质决定的。
在这个回忆中,(我这种说法你不会生气吧),你是一个非常易感,而又蒙上沉重理性的人。你不能象阿成那样,生活在一个完全感性的,或者说人性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中。宗立就是你的十字架。而阿成,成就了你的一面镜子。
阿成是你的黑夜,宗立是你的白天。你在黑夜也白天之间艰难地选择。
头一次预约就被外遇冲了,这真是一个绝妙的情节,生活比戏剧还戏剧。从这里,我一下就被吸引,投入了。
易感的一面,使你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黑夜。可白天又时时缠绕着你。你有许多虚妄的陈辞,如什么开放啦等等,不值一提。那是属于“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范畴的东西。真正的问题在于,你是谁,你不知道,从始至终都在问这同一个重复的问题。有时你觉得明白了,其实你是迷失了;而在你以为迷失的地方,也许正是你本我的显现。
与阿成外遇,你以为自己是迷失,其实这正是你有望解开“我是谁”之谜的开始。
你始终不敢正视这一点。究其根源,在于你的文化基因中,积淀了太多大陆国家的理性因子,而与海洋国家的感性因子格格不入。结果形成类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矛盾。
你只有在黑夜中,才肯承认那个本我,是你自己。你从小到大,都觉黑夜那是肮脏的东西。除非给黑夜披上一件白天的外衣。否则你就缺乏安全感。整个留学经历的心理“功能”,在于你为自己设置了一个黑夜特区,建立了一个黑夜与白天的隔离机制。可你不能让黑夜象白天那样合理合法地存在。为此你感到极度不安。与此相关的自我心理分析包括:“艳遇?不对,出格?不好,把持不住?不在理,不经意的错误?这还差不多!”你已经把黑夜定位于错误。就象我以前的情人似的,管那叫“做坏事”。
你认为黑夜好,但不安全;只有白天安全。这是你的心病所在。

第二次读的是中间部分。这里最有光彩的是阿成。
难得你把男人的情写得如此传神。非亲身体验难以想象。这一点我觉得你是值得羡慕的。有的人,活了一生,其生命质量也达不到很高,可是他们可能还自以为良好。
你上次写给我的梦,可以作为整个的主线和基调。
阿成是那种在白天也过着黑夜的人,即使偶有“倒错”,如对家族婚姻,及一些现实利害的计较,使他具有白天的一面,但他总的来说,典型体现了海洋国家人的心理特质。
中间有个别的地方,夹杂了一些不相干的线索,有点乱。但总的来说,给我展示的,是一个你与阿成间,围绕白天与黑夜展开的一场马拉松式的心理较量。
如果把这一段当作你的梦。我理解为,你开始为自己辩解。这是一个站在白天立场上的辩解。如果说,在你走向阿成时,你的黑夜暂时地战胜了白天;而当你离向阿成时,你准备回到现实了。不是宗立,而是白天,让你不安。你想的是,我应当怎样卸下这个十字架呢。
我谈谈我自己吧,你的这种感觉,是我小学二年级时的感觉,当我想从一个坏人,变成好人的时候。我一再为自己辩护,我从来就不是一个坏人,我虽然做了错事,但那只是“不经意的错误”,“我还小”。
当你认为你“还小”时,世界就不一样了。阿成的毛病都暴露出来了,那只是你心理上的借口。你明明知道他爱你,不是假爱,是真爱。但你让他蒙尘。阿成也是人,当然也会犯错误。但这与“心”的问题,是两码事。

第三次阅读,也就是昨天,是最后一部分。阿成和你的悲剧。
“晓棋诅咒她的混沌。站在尖锐的青春顶点,她向着下半辈子的日月起誓:一定要让自己活得灿烂,活得光鲜,活得明明白白。”你讲一个心,我也讲一个心。但我的“心”,有黑白两个面,最后它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你的“心”,终于变成白天之心了。
所以你终于变成一个大大的好人。但我却有点为你感到可惜。
我开始有点和你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了。
你本来已经找到了幸福,但你却又去错过它。理由是什么,无非是一个很“白天”的理由:名分问题。当名实冲突时,你竟选择了名,而不是实!甚至在名分已经不成为问题时,你仍然固执。这就是真正的问题了:你到底想要什么。我以为,获得白天的安全,是重要的。但这是另一个问题。当这个问题不存在时,真的问题仍然存在。
阿成粗暴地对待你固然不对。但真正让你远离幸福的,是你自己的心魔。
如果我还是少不更事,我会赞同你的选择。但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之后,我觉得人生最难最难,是一个心字。是心与心相印的感觉。名是好找的,实却可遇不可求。
阿成也就有一个认识本我的过程。他最初只是想在失去自由前,逢场作戏一番。以他后来的表现,有理由认为他本质上还是一个很认真负责之人。他是想抓住婚前最后的自由,为自己做一个好丈夫,弥补某种人生缺憾。这也决定了他在与你分手后,当他明白自己要什么之后,在感情上忠于你的原因。
对于男人来说,阿成是太难得了。难得就在于,他没有把爱与性分开。对一般男人来说,爱是有区别的,性是没有区别的。阿成因为性而爱,又因为爱而性。说明他的白天与黑夜已经完全统一为一体。这样的男人,你打着灯笼再也找不到了。
而你呢,真是傻呀。你有一个最后回头的机会,就是在阿成离婚之后,你们可以破镜重圆。如果说,你因为阿成不求上进,好赌等等,甚至东西方不和,不选择他,都是可以理解的。这属于个性和个人偏好问题。但你却归结于那次强暴。让人觉得很勉强。
你的最后解脱,其实是一个不光彩的解脱,一个软弱无力的解脱。或者不如说是逃避。你在白天和黑夜的权衡中,终于找到了平衡点。你的选择是理性人的选择,无可指责。而且合情合理。但是,如果我有机会再面临这样一次选择,我不一定采取理性选择。我说过,万界唯心。如果心有归属,我会追随心动而行动。
整个回忆中,我看到的你,是一个不断算计,不断自求内心平衡,充满了白日意识的你。当你觉得“活得明明白白”的时候,你已经迷失了呀。我问你,你可以在你的白天中,找到真正的夜吗?你没有交待,我认为你不能,你难道不为此感到遗憾吗?
做好人,做快乐的人,做快乐的梦。
恕我的直率。

你的朋友

娃娃妈 发表于 2007-2-6 23:16

以上是一个文学高手写的读书“体会”

九金 发表于 2007-2-7 00:24

我还是把那东风西风的衍生物,缩写版亚热恋情贴出来吧。可不可以标明娃娃妈真实的故事呢?这样可以多骗些点击率呀;)

尐幽 发表于 2007-2-7 02:53

看过好几篇LZ文章,觉得文笔真是厉害哦~

以后嫩的文章我都会多多支持哈!

$送花$ $送花$

娃娃妈 发表于 2007-2-7 09:12

原帖由 九金 于 2007-2-7 00:24 发表
我还是把那东风西风的衍生物,缩写版亚热恋情贴出来吧。可不可以标明娃娃妈真实的故事呢?这样可以多骗些点击率呀;)

贴吧,真不真实有许多面镜子,你看我看别人看,角度折射率不同,都看成了不同的故事

canyonbreeze 发表于 2007-2-7 09:50

$支持$ $支持$ $支持$

blue_onyx 发表于 2007-2-7 12:36

:mad: :mad: :mad: 真开心,娃娃妈开新帖啦。

blue_onyx 发表于 2007-2-7 12:37

现在开始慢慢看。:cool: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连载) 东风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