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mm 发表于 2007-8-21 11:39

一个德国海归的现状

可能是个个例,不过大家也看看吧。
起码他的心态是好的。




海归月薪仅有1500元 给明星做保安赚外快 重庆晨报


魏理(化名)高中毕业后到德国留学,4年半后,取得卡塞尔大学大众传媒系本科学历。2004年,魏理揣着洋文凭和回国创业的梦想,踌躇满志地回到重庆。他放弃了父母安排好的优越工作,一心创业。创业受挫后,魏理像多数同龄人一样,开始了打工生活。 他努力地适应着有机会接触的一切工作,其中包括给张学友、Vitas等明星做安保。

  海归也要从基层干起

  魏理说,越是在意自己的留学经历和外国文凭,回国后的压力和落差就越大。他刚从德国回重庆时非常自信,回国后的磨砺让他开始反思,出国留学是否是最好的选择。

  “回国后,我至少干过6份工作,其中包括给张学友做贴身安保。我还开过公司,坚持一年半后,公司入不敷出,只得关闭。现在,我是普通的上班族,收入与国内大学毕业生差不多。”记者面前的魏理很平和,他从不主动与人提及留学德国的经历。魏理坦言,他回国后的第一份工作月薪仅1500元,他说海归和国内毕业生都必须从社会新鲜人做起,起点是一样的。

  “海归和普通大学毕业生一样,拿着文凭找工作。用人单位不会因为你有一纸洋文凭就区别对待,竞争靠的是实力。海归的长处是,拥有语言优势和国外领先的理论经验。”魏理说,留学回来不一定马上就有高收入,只有多积累工作经验和阅历,提高综合能力,尽快成为公司最需要的员工,才能拿高工资。

  做明星安保赚外快

  魏理是张学友来渝时的贴身安保之一,除张学友外,他还为Vitas、超女等艺人做过安保。很多人不理解魏理为什么要做安保工作,因为工作性质与他的海归学历完全不搭调。魏理说,刚开始做安保工作,只是给朋友帮忙。后来发现做安保既能赚外快,又能间接接触演艺事业积累经验,他愉快地坚持做了下来。

  与魏理一起做安保的大多数工作人员,都不知道他曾在国外留学。在工作人员眼中,魏理是个十分敬业的年轻人,工作认真负责。知道他留学经历的朋友,则对他能放下身段,从安保工作做起的务实态度很佩服。

  “我不愿意干那种看似体面,其实内容空泛,学不到许多经验的工作。我宁愿选择苦一点,但是更能磨炼人的工作。”魏理说,他的生活和工作态度非常务实,这是他从德国人身上学到的。他宁可现在比别人苦一点,但他相信总会有成功的一天。

  回国后首次创业失败

  魏理很难适应德国人的价值观,他无法接受像很多德国人那样,在同一个岗位上干一辈子都没有升迁的机会,因此他决定回国。回国后,一心创业的魏理进入房地产公司,开始学习房地产策划。

  半年后,魏理开办了房地产销售代理公司。经历了短暂的红火过后,公司每况愈下,最后只得关闭。魏理总结说,这次创业太急了,自己的资历和积淀不够,注定走不了多远。

  “很多留学生回国后,眼高手低找不到工作,要不就子承父业或是找一份父母安排好的工作,我觉得自己在这一点上比他们强。”魏理说,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他认为自己现在缺的是工作经验和阅历,因此他愿意到工作一线去积累。

  再选一次不一定出国

  “我妈问过我,我现在干的工作即使不去德国也一样能做,我什么时候才能让她看到,留学德国带给我的不同之处?我暂时只能回答她,现在还不行,但留学经历已经在我的血液里了,它对我的影响一定会体现出来。但让我重选一次,我会谨慎地考虑,是不是一定要出国留学。”魏理告诉记者,当初出国,一半原因是家人的要求,还有一半是自己的好奇。如果给他重选的机会,他会考虑得更全面些,会认真考虑出国是不是一定有必要。

  魏理出国留学花费了父母数十万元,刚回国时,他很有信心尽快挣到这笔钱还给他们,现在他的还款日期已经延长到10年左右。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由本报记者刘琳实习生胡鹏程采写

  “留学生活太苦,再也不想重来”

  魏理说,在国外学习压力大,日常生活全靠自己,还要忍受孤独的折磨

  “你肯定不能想象我在国外的生活,我再也不愿意出国了,苦得再也不想重来。”魏理告诉记者,出国前,他心中的德国学习生活是坐在翠绿的草坪上,在蓝天、白云下温习功课。然而出国后,他想象中的画面从未出现,学习之外他还要做许多事。

  生活清苦

  “首先,得自己做饭,每天三顿,非常花时间。我曾一顿做了9个人的饭,国内同去的不会做饭的同学,动辄就跟我搭伙。我们吃超市最便宜的菜,用最简单的方法煮熟,能混饱肚子就行。我每天骑自行车去买菜,挑下午5点半超市大削价时采购。”魏理说,刚到德国还没过语言关,每天除了做饭就是疯狂地学习语言,准备尽早考大学。

  学业艰难

  “大一、大二时真是苦,当地人花很少时间就能看完的书,我要看很久。他们很快能做完的实践,我要付出多倍的努力。同样的学习内容,德国人学起来轻松愉快,我却不得不花上所有时间全力以赴。”魏理说,当时他唯一的娱乐就是上网,每天睡觉前上一会儿。“有时候朋友来了,我们会去当地餐馆打牙祭,但因为消费太高,这样的机会不多。”

  孤独折磨

  除学业的压力之外,魏理还要忍受孤独的折磨。

  “德国的冬天,下午5点多就天黑,天黑后街上几乎没有行人,德国人都在家享受天伦之乐。这个时候,留学生成了最孤独的群体,我每晚独自呆在寝室里等待天亮,那种感觉太折磨人了。”魏理说,他很羡慕国内的大学生,学习之余还有许多娱乐和与朋友交流的时间,他说这些对他来说太奢侈了。

  专家点评

  留学生就业应放低门槛

  点评专家:杨东,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嘉华世达国际教育重庆办事处主任,从事出国留学服务工作多年,考察过多所国外一流大学,资深出国前职业规划专业人士。

  记者:你怎么看魏理出国的经历?

  杨东:我认为,魏理的留学过程和目的都比较盲目。出国留学一定要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第一,看所学习的专业是不是国内急需;第二,看学习和工作的背景情况;第三,计划好自己留学毕业后的一个大致发展方向和步骤。

  记者:现在留学生回国就业越来越难,你怎么看?

  杨东:随着中国收入水平的提高,自费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许多学生投入大量财力和物力,回国后对工作的期待值较高,而事实并非如此,就导致了一些心理的落差。

  记者:很多没有工作经验的留学生回国后,该如何给自己定位?

  杨东:学生留学后回国,其实面临的是与国内大学毕业生一样的境遇。对于海归人员来说,第一份工作很重要。适当地降低门槛,找到一份有发展潜力的工作,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很有帮助。一定要寻找各种机会增长经验,持之以恒的人,才有可能取得成功。留学生们应充分掌握国外先进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并深入了解中国国情,灵活自如地实现“拿来主义”。

Blüte 发表于 2007-8-21 11:48

至少上了回报。也算大众传媒没白学。这个专业在德国可找什么工作呢?还一个外国人。电视台?好象没见过中国人。当明星的经纪人?也没见过中国人。回中国是上策,运气不太好吧。这些都是题外话,没拍的意思啊。

鲍鲍 发表于 2007-8-21 11:50

幸福面颊的鱼 发表于 2007-8-21 12:12

我觉得他的想法没错阿,开始学点东西嘛,拿1500还好了,人家现在不一定只有这么少了。

DLIII 发表于 2007-8-21 12:15

原帖由 startmm 于 2007-8-21 11:39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可能是个个例,不过大家也看看吧。
起码他的心态是好的。




海归月薪仅有1500元 给明星做保安赚外快 重庆晨报


魏理(化名)高中毕业后到德国留学,4年半后,取得卡塞尔大学大众传媒系本科学历。20 ...

德国什么时候有了本科学历? $考虑$

并非如此 发表于 2007-8-21 12:21

原帖由 DLIII 于 2007-8-21 12:15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德国什么时候有了本科学历? $考虑$
有了至少5年了。不过还不普及。现在越来越多。
要想上报,只要回国找一工地,当回民工,在给报社打个电话,说自己是德国海龟,硕士毕业,成绩优秀,由海外工作经验,回国后找不着工作,只能当民工,绝对有无聊记者跟进,绝对比这个震撼,肯定比那个北大毕业卖猪肉的要出名,呵呵。

DLIII 发表于 2007-8-21 12:23

原帖由 并非如此 于 2007-8-21 12:21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有了至少5年了。不过还不普及。现在越来越多。
要想上报,只要回国找一工地,当回民工,在给报社打个电话,说自己是德国海龟,硕士毕业,成绩优秀,由海外工作经验,回国后找不着工作,只能当民工,绝对有无 ...

$高$

wisenow 发表于 2007-8-21 12:29

Scheisse kommt wieder...............

WegezumGlück 发表于 2007-8-21 12:35

$支持$ $支持$ $支持$ 勇气可佳, 心态也很不错。$送花$ $送花$ $送花$

鲍鲍 发表于 2007-8-21 12:38

suker333 发表于 2007-8-21 12:56

1."在同一个岗位上干一辈子都没有升迁的机会"
是金子在哪儿都可以发光, 在德国混不成人样, 回国也照样不行.

2."一心创业的魏理进入房地产公司,开始学习房地产策划。"
还以为有啥大志向. 这种工作不用读书也可以做. 读书的N年浪费了不说, 也不比那种没读过书的有优势.和别人竞争, 也得看看自己是不是做生意的料. 对吧.

3.如果他就以赚钱为宗旨, 还不如留在德国当倒爷. 至少可以赚中德的差价.认识不少在这里留学完了开公司的, 个个都比他混得强.

wangsword 发表于 2007-8-21 13:04

loser。。。。

leehom0088 发表于 2007-8-21 13:10

标准的loser,

还好意思介绍自己的感受?$bs$

fifi 发表于 2007-8-21 13:12

原帖由 并非如此 于 2007-8-21 12:21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有了至少5年了。不过还不普及。现在越来越多。
要想上报,只要回国找一工地,当回民工,在给报社打个电话,说自己是德国海龟,硕士毕业,成绩优秀,由海外工作经验,回国后找不着工作,只能当民工,绝对有无 ...
但是那人2004年毕业的, 他在德国读了4年半,....1999年的时候, 德国有本科吗??
还有一个本科读了4年半, 这个人也够菜的了......

tirkew 发表于 2007-8-21 13:17

这种垃圾文章特别合国内醋瓶子们的胃口,喜欢看到海龟在外缅辛辛苦苦几年,到头来还比不过地头蛇。

并非如此 发表于 2007-8-21 13:19

原帖由 fifi 于 2007-8-21 13:12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但是那人2004年毕业的, 他在德国读了4年半,....1999年的时候, 德国有本科吗??
还有一个本科读了4年半, 这个人也够菜的了......
这个很简单,很多学校在有了本科后,允许在读的学生自己选择是否改读本科,或是继续老的学位。

老干妈 发表于 2007-8-21 13:22

这里戾气很重啊。

loser不loser不重要,知道自己的路怎么走就好。

奇朵啊朵 发表于 2007-8-21 13:23

不知火舞 发表于 2007-8-21 13:24

卡赛尔的大众传媒

老干妈 发表于 2007-8-21 13:31

原帖由 奇朵啊朵 于 2007-8-21 13:23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杨东,教育部 留学服务中心 嘉华世达 国际教育 重庆 办事处 主任

瞧这头衔挂的。能是好人吗。
不是更好的验证,成功快乐与否,更大程度是由人的品质决定的,而不是是否留过学决定的

caloriepetal 发表于 2007-8-21 13:36

原帖由 鲍鲍 于 2007-8-21 12:38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每次看到”专家点评“这四个字就恶心啊,留学的还有专家,说话一套一套的。
考察学校都是公费旅游来的。
学生也都是他们骗去留学的。

个人意见。:)
绝对同意,$握手$ 就这些留学中介的人,我是见过,各个什么都不懂,就会骗人交中介费。
现在好了,人家辛辛苦苦毕业了,回国找不到工作,他又在那一套套将别人出国盲目。

5年前骗别人出国,说国外多好的时候,怎么没搬出这一套

Ladamandis 发表于 2007-8-21 14:42

写论文写的无聊了,冒个泡泡。说两句, 是无聊的阿,同不同意都别砸我。

我要是学传媒的, 或是学机械的, 或是学什么,反正只要不是学房地产的,回国创业就不会选这么个行当。不是说你是头牛,出了趟国,就能变成猴,不管你学什么的,回了国都万能,啥都能干。
留学的优势 不是说什么注入血液里的这么抽象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能用得上的东西。
比如,语言, 你回国做的事情 只要和这门语言没关系,注入血液里有啥用啊,就算注入骨髓里 也一样用不上。相反,你搞的业务里可以直接接触德国人,以你出国在语言环境中锻炼这么长时间的基础,就会体现出不同于其他业务竞争者的杰出的优势,就算她清华大学德语系毕业的,也没你说的地道,为啥, 你出过国!
再比如,专业, 同一个专业的高等教育在德国和中国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包括实践经验,理论的理解方式和程度等等。你回去搞大众传媒,这是你所学的, 不用你怎么表现, 自然而然能够把国外的理念带到工作中去,这点你可能注意不到, 但是你的领导一定能看出来,与其他同事比起来,你就是不一样的, 但是 ,这个不一样是不是优势,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环境,这里不能一概而论。
再再比如,经验,出国留学,直接给你创造了一个在国外工作的机会, 在德国的企业里工作的机会,这个机会是特有的,是不来留学的人很少很少很少有的!是一个绝对的优势!当然了, 在不在德国发展,人各有志。我要说的,你在德国工作个5年,就是德国企业的五年经验,回去以后, 你在工作中, 不但有行业经验, 工作经验, 而因为出国,你比其他竞争对手多了一个与德国人共事的经验,与欧洲人共事的经验,德国人的工作方式经验,欧洲人的工作方式经验。我刚才说的,这些经验你的工作能用上,你就有优势, 用不上,就没有。

所谓,扬长避短,如何把你出过的优势体现出来,如何把在国外的历练用到工作中去,是开始工作之前应该思考的,自己主动的,经过思考以后作出一个可行的就业方案来, 而不是等着用人单位给你创造,更不是某些所谓的狗屁评论家$bs$所说的, 降低门槛,少要钱,多干活,操的了。说到这,我这个马上就拿到硕士学位的人又不得不低级了一回了,这帮畜生,放这种屁之前也不想想,说的话有没有逻辑。我是学经济的,我来举个例子, 学生是产品, 留学的花费是 造价, 如果造价等于10¥ ,你的产品会不会卖到5¥?市场不好就应该搞调研,一个劲儿的降价有个屁用啊!还评论家呢,回去评论他妈差不多!!$angry
不好意思, 又粗鲁了。我道歉,我反省, 我承认错误,别砸我啊啊啊啊$汗$
说到这里, 给德国的同胞们争个说法,德国的书不好念,能念下来的都不容易。关键你学来了本事, 也要会运用才行,明明是学传媒的,回去搞房地产去,给人当保镖去,赔了, 还是赚了,活着呢,还是已经死了,其实都和他留过学没什么关系,所谓的媒体不要把两件不埃边儿的事儿往一块儿写,给人造成错觉,什么 降低门槛啊,什么先不要求多少啊,好糊弄我们兄弟姐妹 回去给国内的企业当廉价劳动力。
(我们中间就有妹子被你们糊弄住了,没有看清你们丫儿的本来面目,我虽无名无派,也要清理门户。。。。:D突然想起这句歌词/。。。)

最后,我要和同胞们说的是:
我们用青春换来了留学的这么长时间, 用眼泪冲洗了在异国他乡的苦辣酸甜,用汗水编写并完成了我们的学业,所以,我们很强!!不管是回国还是在德国就业, 该要多少就要多少,这是我们应该得到的回报,只要我们努力, 前途一片光明!$怒吼$ $ok$



DAB 发表于 2007-8-21 16:27

原帖由 Ladamandis 于 2007-8-21 14:42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写论文写的无聊了,冒个泡泡。说两句, 是无聊的阿,同不同意都别砸我。

我要是学传媒的, 或是学机械的, 或是学什么,反正只要不是学房地产的,回国创业就不会选这么个行当。不是说你是头牛,出了趟国,就 ...
$支持$ $支持$ $支持$

serty77 发表于 2007-8-21 16:46

看了不少写臭海龟的报道,感觉从德国回来的居多,这是为什么?

wisenow 发表于 2007-8-21 16:49

原帖由 Ladamandis 于 2007-8-21 14:42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写论文写的无聊了,冒个泡泡。说两句, 是无聊的阿,同不同意都别砸我。

我要是学传媒的, 或是学机械的, 或是学什么,反正只要不是学房地产的,回国创业就不会选这么个行当。不是说你是头牛,出了趟国,就 ...
:D :D $支持$

卖啃吸 发表于 2007-8-21 20:14

原帖由 Ladamandis 于 2007-8-21 14:42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来举个例子, 学生是产品, 留学的花费是 造价, 如果造价等于10¥ ,你的产品会不会卖到5¥?市场不好就应该搞调研,一个劲儿的降价...

可是如果在造这个产品之前就没有搞好市场调查,错误的估计市场的走势,进行了错误的投资,而且有没有很好的控制自己的生产成本,导致自己的成本价就高于市场价,那么又应该怎么办???

“市场不好就应该搞调研”没有错,可是这个应该是投资之前就应该做的,而不是投资失误后的补救措施。降价销售确实是一个手段,不然产品积在仓库里怎么办??还要自己再花钱去保养。时间长了,就更加不值钱了。这样不如降价出售,收回部分成本先,然后再用这部分资金进行产品的升级换代(z.b aufbaustudium)。

polarbear88 发表于 2007-8-22 00:14

$支持$ $支持$ $支持$

Ladamandis 发表于 2007-8-22 09:56

我想借这个贴问一下,你们的那个图片的签名是咋弄上去的? 我咋弄不上去呢?$frage$

Ladamandis 发表于 2007-8-22 10:32

原帖由 卖啃吸 于 2007-8-21 20:14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可是如果在造这个产品之前就没有搞好市场调查,错误的估计市场的走势,进行了错误的投资,而且有没有很好的控制自己的生产成本,导致自己的成本价就高于市场价,那么又应该怎么办???

“市场不好就应该 ...

投资没有百分之百成功的,利润伴随着风险。 市场调查是投资之前做的任务之一,来凭断投资是否有利,要考虑很多的因素。就算投资计算的结果,资本值大于 0 , 也不能保证之间没有风险的出现。如果市场走势出现下滑, 原因很复杂, 需求减少,替代产品的出现,竞争等等,可以通过很多方法来挽救这个市场。比如,市场的发展有时也可以通过产品来引导。降价,是最后一个阶段, 甚至处理。 在企业中, 如果选择这条路,很有可能因为通过分析以后发现,这个市场无法继续发展下去,或者被其它形式的市场淘汰获取替。所以要放弃市场, 立即停产,处理产品,收回资金,已发展其他有利润的市场。如果不是到这么遭的地步,或者等待市场的好转,暂时不进行战略决策,而是从销售上进行调整。或者投资进行宣传,利用产品和需求中的特色来引导市场,从而使市场得到好转的机会。

人才, 活着说有用的人, 是特殊的产品。我买了一个西门子的手机,花了11111块钱, 结果,我不用它打电话,用它在关键时刻当砖头撇,结果没砸到人,手机坏了,这个时候不该想怎么让手机降价,以适应砖头市场的需要,在这个时候就要想, 这个产品不是来满足打架的需要的,而是来满足打电话的需要的。所以修好以后我就不用它打架了,而是用来打电话。在我需要打架的时候会去砖头市场选择一块顺手的,面积大的,砸起人来又稳油准又狠的,而且价格又比手机便宜很多的砖头。只是希望他不要继续当保镖,而找机会从事一些和传媒相关的工作。

成本价格高于市场价格的时候, 销售是很重要的环节,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并不难解决。 许多国外的产品进入中国, 价格要比国产的高10倍,照样有人买,当然了, 产品质量好是一方面, 销售也很重要, 而且这里要说的是, 产品有优势(出过国的优势)。

呵呵 ,能和同行 拽拽 专业上的东西, 坛子里倒是很少见啊,不过欢迎继续讨论, 论文太无聊$汗$

[ 本帖最后由 Ladamandis 于 2007-8-22 13:36 编辑 ]

brave_heart 发表于 2007-8-22 16:02

原帖由 Ladamandis 于 2007-8-22 09:56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想借这个贴问一下,你们的那个图片的签名是咋弄上去的? 我咋弄不上去呢?$frage$
这个问题也一直在困扰着我。谁能给解一下惑呀?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德国海归的现状